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3课《月光曲》同步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书写
1.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在一个yōu jìng的夜晚,贝多芬为máng rén姑娘创作了《月光曲》。当他按动qín jiàn时,姑娘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月亮正从shuǐ tiān xiāng jiē的地方升起来,wēi bō lín lín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二、选择题
2.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项?( )
A.弹琴 子弹 B.传说 传记 C.随便 便宜 D.钢琴曲 月光曲
3.根据课文内容,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是哪一项?( )
①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②贝多芬走进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
③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大贵了,咱们又穷。”
④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A.②④③① B.④①②③ C.③②④① D.②④①③
4.揣摩语言,体会人物内心世界,下列句子朗读语气有误的是哪一项?( )
A.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诚恳、热情)
B.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体谅、安慰)
C.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兴奋、激动)
D.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迫切、向往)
三、填空题
5.比一比,再组词。
刮( ) 粼( ) 录( ) 拥( )
括( ) 鳞( ) 绿( ) 涌( )
6.根据划线部分的意思,写出课文中出现过的词语。
(1)池中荷花早已亭亭玉立,是那样美好不俗,清异秀出。( )
(2)我最喜欢的是那绵绵的细雨,因为它恬淡、安静。( )
(3)魔术师表演的动作非常熟练,一点儿破绽也看不出。( )
7.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词语。
1.一(架)钢琴
一( )曲子 一( )茅屋
一( )蜡烛 一( )轻纱
2.(浩瀚)的大海
( )地散步 ( )的月光
( )的浪花 ( )的琴声
( )的烛光 ( )地弹奏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
纯熟——( ) 微弱——( )
恬静——( ) 断断续续——( )
2.反义词
陌生——( ) 陶醉——( )
幽静——( ) 波涛汹涌——( )
9.课文回顾
《月光曲》讲述了德国音乐家_____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_______》的传奇故事,表现了他对穷苦人民的________,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同时也告诉我们,美好音乐的诞生不仅要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四、信息匹配
10.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______”。
(1)盲姑娘弹(dàn tán)的正是贝多芬的曲(qū qǔ)子。
(2)盲姑娘从琴声中知道,给她弹曲子的(dì dī dí de)人的(dì dī dí de)确是贝多芬。
1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序号。
A.果然 B.居然 C.当然 D.固然
(1)“鸟的天堂”里( ) 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
(2)明亮的月夜( ) 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3)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我们看时,那竹帘儿里( ) 有了月亮。
(4)我们是班干部,( ) 应该以身作则。
12.综合题
选择恰当的字意。
熟A.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 B.(食物)加热到可以食用的程度 C.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 D.熟练 E.程度深
(1)我和小明一起长大,彼此之间很熟。____
(2)这是我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____
(3)“熟能生巧”,所以你一定要反复练习。____
(4)稻子熟了,田野里一片金黄。____
(5)饭熟了,妈妈叫我起来吃早饭。____
五、语言表达
13.按要求改写句子。
(1)《月光曲》的作者是贝多芬谱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显得格外清幽。(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月光曲》节选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4.第二段中,第②、③句描写表现的音乐节奏是( )
A.高昂激越 B.清幽舒缓 C.气势磅礴 D.热烈高亢
15.本文段主要写了什么?( )
A.海上生明月的美丽景色。
B.皮鞋匠和妹妹做梦听音乐的事情。
C.海上刮起了大风,巨浪翻滚的情景。
D.贝多芬因同情盲兄妹而为他们弹琴,继而创作出《月光曲》的过程。
16.下面哪个句子是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 )
A.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B.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C.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D.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17.下面哪个句子的说法是错误的?( )
A.作者借这个美丽的传说故事赞美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他卓越的音乐才华。
B.清幽的月光、波涛汹涌的大海让贝多芬有了创作的激情。
C.盲姑娘兄妹的手足深情,感动了贝多芬。
D.盲姑娘热爱音乐,又懂音乐,这种遇到知音的感觉让贝多芬产生了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
18.哪一个词语不是用以描写、表现和评价音乐的词语( )
A.古色古香 B.一唱三叹 C.天籁之音 D.余音绕梁
参考答案:
1.幽静 盲人 琴键
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2.D
3.A
4.B
5. 刮风 波光粼粼 录音 拥抱 括号 鱼鳞 绿树 泉涌
6. 清秀 恬静 纯熟
7. 首 间 支 缕 悠闲 清幽 雪亮 悦耳 微弱 深情
8. 娴熟 柔弱 安静 时断时续 熟悉 苏醒 喧哗 风平浪静
9. 贝多芬 月光曲 同情、尊重和理解
10.(1) tán qǔ
(2)de dí
11. B
D A C
12. C E D A B
13. 《月光曲》的作者是贝多芬。##《月光曲》是贝多芬谱写的。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说,不,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14.B 15.D 16.C 17.B 18.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