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少年闰土》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少年闰土》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9 12:2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5课《少年闰土》阅读理解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我们沙地里,潮(cháo cáo)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都有青蛙似(sì shì)的两个脚……”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以上片断选自课文《_____》,作者( ),这篇课文节选自他的小说《_____》。
2.在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上横线。
3.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如许:( ) 素( )
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画横线的这句话的意思。成语:( )
5.“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是指”( )
A.西瓜被偷瓜人偷走吃掉 B.西瓜长在海边被海水淹没 C.西瓜被獾猪、刺猬、猹偷吃。
6.闰土告诉“我”哪些新鲜事?以小标题形式简要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第二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 )的思想感情。
二、课外阅读。
我与鲁迅先生的对话
我正在时空的(地道 隧道)中寻找一颗能指引我前行的明“星”,隐约间,我看见一位穿黑色长袍的先生正在桌上埋头写作。那像隶书的“一”字胡须让我断定他就是鲁迅先生。于是我和鲁迅先生便有了下面的对话。“先生,”我说,“我最喜欢看您的书,除了教材中您的文章,我还读过您的《朝花夕拾》《呐喊》……还有您的一些杂文集。”鲁迅先生(亲爱 慈爱)地看着我说:“哦,不错哦,但读书我觉得还是广泛一点儿好,你还应该多读些其他人写的好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书也可以多读一些,就像蜜蜂采蜜一样,不要光叮一处采,要多处采集,酿出的蜜才更香甜呢。”
“先生,”我问,“我虽然喜欢文学,但我要学的功课很多,这矛盾怎么解决呢?我的文学梦可以实现吗?”鲁迅先生微笑着说:“博,然后深;广,然后专。中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偏科当然不好啰。你的文学梦嘛,现在说它还太早。梦是什么?梦就是希望吧。这希望就像这地上的路一样,本是无所谓有,也是无所谓无的,只因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当我还要再问时,鲁迅先生却从我眼前(消灭 消失)了。虽然他走了,但我明白了今后的路该怎么去走。
9.结合上下文选择括号中的恰当词语,并在上面画“√”。
10.仿写:梦是什么?梦就是希望吧。
_________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11.鲁迅先生说的“博,然后深;广,然后专。”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的文学梦可以实现吗?鲁迅先生的回答告诉了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结尾说:“我明白了今后的路该怎么去走。”你明白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少年闰土 鲁迅 故乡 2.cháo shì 3. 像这样 向来 4.孤陋寡闻 5.C 6.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管西瓜
看跳鱼儿
7.这句话表达了作者非常向往闰土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也表达了自己对少爷生活的无奈和不满之情。 8.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解析】1.本题考查作家作文和课文内容理解。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个在鲁迅眼中“机敏、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鲁迅先生用“我”和“我”的朋友闰土做对比,突出了闰土的形象。与中年的闰土做了巨大的对比。
2.本题考查字音。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潮汛cháo xùn。
似的shì de。
3.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如许:如此,这样,这般。
素:一向;向来;从来。
4.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意思是:闰土的见识广大,而作者只能生活在院子里,见识平凡,想要于闰土一起闯天下,是自己的见识开广。
孤陋寡闻:形容学识浅薄,见识狭窄。
5.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结合课文内容“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可知答案。
6.本题考查概括小标题。
结合文章内容“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可以概括为雪地捕鸟。
“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可以概括为海边拾贝。
“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可以概括为看管西瓜。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可以概括为看跳鱼儿。
7.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这是“我”抒发感想的句子。“他们” 指"我”往常的朋友。"院 子里高墙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的意思:“我” 和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的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 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8.本题考查体会思想感情。
第二段话“我”和少年闰土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之情。
9.隧道 慈爱 消失 10. 理想 理想就是未来吧 11.指知识广博之后,才能在某方面深入研究,或者专精某个领域。说明要想成为专家,广博的知识是基础,知识狭隘的人是很难有大的成就的。 12.鲁迅先生告诉“我”;文学梦嘛,现在说它还太早,但打好基础后就可能实现。告诉我们中小学阶段要打好基础,不能偏科。 13.广泛读书,打好基础。
【分析】9.本题考查的是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地道:指大地的特征和地壳运行、地上万物运行的一般规律。也有地下通道的意思。
隧道:在地下挖掘或开凿山石所形成的用于通火车等的道路。
亲爱:意思是关系密切的,感情深厚的。
慈爱:(形)仁慈喜爱(用于年长者对年幼者)。
消灭:(动)除掉;灭掉
消失:是指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事物不复存在。反义词为出现、呈现、展现,近义词为消散、消逝。
10.本题考查的是仿写。
①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②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注意句子结构。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相同的句式进行仿写即可。根据例句的格式仿写的时候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11.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语句的内容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根据原文内容“博,然后深;广,然后专。”可以得出“博”是博大的意思,“深”是深入的意思,“广”是广泛的意思,“专”是专一的意思,结合文意组织语言。
1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根据原文的内容“中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偏科当然不好啰。你的文学梦嘛,现在说它还太早。梦是什么?梦就是希望吧。”可以得出鲁迅先生的回答要好好学习打好基础,不要偏科。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13.本题考查的是开放性题目。
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结合文段中鲁迅说的话“但读书我觉得还是广泛一点儿好,你还应该多读些其他人写的好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书也可以多读一些”和“中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偏科当然不好啰。你的文学梦嘛,现在说它还太早。梦是什么?梦就是希望吧。这希望就像这地上的路一样,本是无所谓有,也是无所谓无的,只因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可以得出今后的路要围绕“多读书”“打好基础”这些方面来展开描述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