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4.3去括号 类型 新授
学校 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认识到去括号法则的合理性,并熟练的解决有括号的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
过程方法 通过具体情境的观察、思考、类比、探索和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熟练掌握去括号法则。
情感态度 通过对去括号法则的探索,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去括号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的去括号。
教学难点 括号前面是“-”号和括号前有系数的括号的去法。
教学媒体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与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师:问题1:计算(1) (2) (3) (4) 问题2:通过计算,你能发现上述(1)和(2),(3)和(4)之间结果有什么关系?生: 它们的结果都相等。师:接下来让我们用生活中的情景解释一下:(问题1)周三下午,学校图书馆内起初有位同学。后来某年级组织阅读,第一批来了位同学,第二批来了位同学。则图书馆内共有_______位同学。 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后来两批一共来了_______位同学,因而, 图书馆内共有_________位同学。 由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均表示同一个量—图书馆内总人数,于是,我们可以得到:___________。 (问题2)若学校图书馆内原有位同学。后来有些同学因上课要离开,第一批走了位同学,第二批又走了位同学。你能否用两种方式写出图书馆内还剩下的同学数?从中你能发现什么关系? 生:问题(1)和问题(2)中的算式代表的意义是一样的。二、新课讲授师:想一想:由以上的两个引例,我们得到了: 观察这两个等式中括号和各项正负号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第一个括号前面是正号,把括号去了后和都没变号;第二个括号前面是负号,把括号去了后和都改变了符号。师总结: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2)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简记:正不变负变。巩固练习辩一辩:判断下列去括号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错在哪里,并加以改正: 做一做:去括号 例1 化简下列各式 拓展:(1)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2)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四、课堂小结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 (2)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注意:(1)去括号是去掉了两部分: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 (2)括号内的项的变与不变是统一的;(3)如果括号前有数字,那么这个数字必须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 五、作业布置教材P107页练习第1、2、3题。六、板书设计 3.4.3 去括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例1: 拓展:七、教学反思 用简单的数学算式引入,让学生对去括号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两组算式,通过对比两组算式,激发学生对去括号的思考。通过让学生比较两组算式,总结去括号法则。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去括号法则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对去括号法则有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