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读“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本课“指、针”等9个生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6个词语。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重点:
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以及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 “指、针、帮、助”4个生字;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提取主要信息,找出四个天然的指南针。
教学重点:
提取主要信息,找出四个天然的指南针。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一、教师出示一组大自然风景图,学生欣赏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科普儿童诗,叫做《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指生读课题。师指导朗读,读出重音,强调“野外”。
【设计意图:本单元以自然为主题,所以导入时播放自然风光图片,既拉近了学生与自然的距离,又和课题紧密联系,勾连起语文园地一中关键词句重读的训练点。】
板块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一、 初读课文,复现识字
1.课件出示词语:一盏灯、乱闯、碰上、稠稀、沟渠、积雪
(指名读,全班读)教师相机纠正发音。
2.词语复现读诗歌,借助图片记忆生字“盏”和“渠”。
二、 近义词理解词语意思
1.学生认读:慌张、辨别、忠实、向导、永远、帮助。
2.标红字组词,出示近义词。
3.小游戏:“我说你对”。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变换课堂的节奏,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增进学生的记忆效果,落实课后第二小题的训练任务。】
板块三 朗读感悟,提取信息
一、出示第1小节,感受诗歌节奏
1.学生自读,感悟停顿。
2.教师指导,读好节奏。
3.体会诗歌第二人称叙述的特点。
二、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品读
1.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体会第1、6小节,读出第二人称“你”的叙述口吻。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引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这首诗歌“第二人称叙述”的特点;让学生积累语言、使用语言,规范表达。】
三、提取信息
1.教师介绍指南针。
2.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形容了指南针,什么样的指南针?(天然的指南针)
3.学生找出诗中天然的指南针有哪些?(汇报交流、贴图:太阳、北极星、大树、沟渠里的积雪)
4.师生合作朗读课文第2-5小节。
5.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落实单元的语文要素: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在朗读中感悟,提取主要信息,。】
板块四 观察比较,写好汉字
一、学写生字
1.课件出示“帮助”一词,重点讲解“帮、助”,(提示:帮,上大下小,撇要做避让;助,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且”字横变提)。
需要提示学生学习方法:一看结构,二看占格,三看关键笔画。
2.学生书写“帮助”一词(书写时教师提示注意书写姿势),书写完成后同桌互评(评价标准:1.结构合理;2.占格合适;3.关键笔画到位)
3.同样的方法学写“指针”一词。
【设计意图:课标要求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结构,所以借助“一看结构、二看占格、三看关键笔画”这个支架,帮助学生分析结构,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
板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导、永、碰、特、积”五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稠、稀”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检查反馈
一、出示生字,复习导入。
板块二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指导学习第2小节
1.出示第2小节,指读。
思考: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阳是怎样给你指引方向的呢?自己轻生读课文第2小节,想一想。
2.指导朗读,读好关键词。
二、自主学习第3—5小节。
1.除了太阳,你还学会了使用哪种“天然的指南针”,它是怎么指引方向的?自读第3-5小节,说一说。
2.全班交流。
提示: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理解“稠、稀”;借助动画,理解沟渠里的积雪是如何指引方向的。
板块三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一、拓展延伸。
师生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办法。
二、学写“导、永、碰、特、积”五个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