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9 19:4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妙(miào) 打击(jī) 舒畅(cànɡ) 猎人(liè)
B.敬佩(pèi) 盘旋(xuán) 凝视(yí) 麻雀(má)
C.竹笋(sǔn) 一副(fù) 清爽(shuǎnɡ) 黎明(lí)
D.瞬间(shùn) 伟大(wěi) 汇聚(huì) 呢喃(lí)
2.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有误的是( )
A.高远——辽远 沉思——深思 B.遐想——畅想 雄健——雄壮
C.勇猛——英勇 敬佩——佩服 D.广阔——狭窄 雄健——柔弱
3.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滴滴答答 B.叮叮咚咚
C.叽叽喳喳 D.匆匆忙忙
4.下面的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轻巧的小曲 B.无穷的奥秘
C.浓浓的气息 D.雄伟的乐曲
5.下列有关汉字书写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和“柔”最后两笔的笔顺是不一样的。
B.有些字要想写优美,撇和捺要写得舒展。
C.“及”的第二笔是撇。
D.“翅”的第四笔是撇,书写要长,能拖住“羽”。
6.《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共有_______自然段,是按照_______的结构来进行叙述的。首先,第_______自然段概括地说明大自然中有许多_______,接着_______自然段用拟人的手法来具体介绍。( )
A.4;总—分;1;美妙的声音;2-4
B.4;总—分—总;1;美妙的声音;2-4
C.4;总—分;1、2;美妙的声音;3、4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yǎn zòu gǎn shòu qiāo dǎ
( ) ( ) ( )
jī dòng yǔ dī fēng qín
( ) ( ) ( )
gào su yuè qì
( ) ( )
8.给下面的字组词。
露( ) 鼻( ) 总( )
猎( ) 湿( ) 抖( )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或词。
一片( ) 一棵( ) 一根( ) 一声( )
一只( ) 一个( ) 一辆( ) 一把( )
10.照样子,摘抄词句。
(1)描写声音的词:
①淙淙 潺潺 ( ) ( )
②叮叮咚咚 滴滴答答 ( ) ( )
(2)描写水的词: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 )
1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噼( )啪( ) 恍( )( )悟 凝( )静( )
( )澜( )阔 蹑( )蹑( ) 呢喃( )( )
(1)她( )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双手把花朵上的蝴蝶捧住了。
(2)美丽宁静的村庄在黄昏的( )中甜甜地睡着了。
(3)看着姐姐学习时( )的模样,弟弟似乎明白了什么,不再闹了。
12.根据提示完成练习,明确习作要求。
(1)本次习作的话题是( )
首先,我们要写下自己或是其他同学发现的( )或 ( );其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写清楚自己的 ( ),也可以写下改进的( )或( ),写好后和同学们交流。
(2)关于本次习作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从生活中的现象出发,可与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联系起来。
B.只针对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13.根据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填空。
(1)小雨滴_____________,一场_________________便开始了。
(2)《采莲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采莲少女混入莲池不见踪影,人花难辨,歌声四起的情景。
(3)《大自然的声音》主要描写了大自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______________之情。
(4)《父亲、树林和鸟》一文让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
(5)《读不完的大书》题目中的“大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认真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没有看见一只鸟飞。我没有听到一声鸟叫。(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鸟儿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照样子,用加点字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吹皱了池水,池水惊醒了______________,青蛙叫来了___________,小朋友唱起了________________。(根据句子特点,把句子补充完整)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园。
《读不完的大书》(节选)
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15.“温柔的细语”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范文,完成练习,学习写作方法。
闯红灯
早上一觉醒来就七点半了,我匆匆穿衣洗漱,顾不上吃早饭就背起书包冲出了家门。没办法,快迟到了。
从我家到学校步行需要十分钟,我一路狂奔。可谁料到我运气这么糟糕,一路红灯。我站在马路这边,看着交通灯上红色的数字一闪一闪地变小,又一闪一闪地变成拐弯的标志,哎呀,足足三分钟呢!我急得直跺脚。跟我一起被拦在马路这边的人不少,看上去都挺着急,这时一个阿姨拉着她的小宝宝急匆匆地冲出人群,向马路对面跑去。后面的人看到有人“行动”了,也就都跟在后面走。对面马路上,正在拐弯的车一个急刹车,停在了路中央。司机看着拥挤的人流,一脸无奈。后面渐渐地堵了一大串车。
看着这一幕,我反而渐渐冷静下来了。不能闯红灯,这是常识。我坚持在马路这边等着,不跟着闯红灯的人群一起走。
那个带小宝宝的阿姨,可能她一边在给宝宝讲要遵守交通规则,一边自己又违反交通规则,这样怎么能给宝宝当榜样呢?而且,这还是漠视生命的行为,万一出了交通事故,到时候后悔也就来不及了。
请大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吧!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17.这篇范文描写的主要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这件事,作者的想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通过对这件事的描写,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9.习作。
我有一个想法
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就能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从自己发现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
把现象和你的想法写清楚。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要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易错字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多积累。
A.“舒畅”的“畅”读音错误,应读作:chàng。
B.“凝视”的“凝”读音错误,应读作:níng。
C.加点字读音均正确。
D.“呢喃”的“呢”读音错误,应读作:ní。
2.D
【详解】考查了辨析近义词的能力,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
ABC近义词正确。
D.有误。“广阔”意思:广大宽阔。近义词:开阔。反义词:狭窄。
“雄健”意思:强健有力。近义词:雄壮。反义词:柔弱。
3.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分类的能力。
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词语在内容、意义、结构、感彩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分类。
滴滴答答:重复的滴滴声;一连串轻快的声音或拍打。
叮叮咚咚:形容金属、玉石等撞击的声音,也有用其形容高出落在低处的水声、弹琴等。
叽叽喳喳:形容杂乱细碎的声音;指鸟儿聚集在一起欢快的叫声。
匆匆忙忙:指做事匆促忙碌。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和“叽叽喳喳”都是形容声音的词语,“匆匆忙忙”是指做事匆促忙碌。
4.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的”前面的内容是用来形容后面的内容,起到修饰的作用。
“小曲”意为简单活泼的歌曲或曲调;“轻巧”意为重量小而灵巧;轻松灵巧;简单容易。一般形容工具、动作等。此处用来形容“小曲”不适合,可改为“美妙的小曲”或“欢快的小曲”。故选A。
5.B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基础仔细看题目分析作答。
A项,“英”和“柔”最后两笔的笔顺是一样的,都是撇和捺。
C项,“及”的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横折折撇。
D项,“翅”的第四笔是捺。故选B。
6.A
【详解】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散文,四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几种大自然的声音,按总分结构来写的。通过对大自然声音的细腻描摹,展现了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美。结合课文内容可知,课文介绍了风、水和动物们发出的声音。
7. 演奏 感受 敲打 激动 雨滴 风琴 告诉 乐器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演、奏、受、敲、滴、琴、诉”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露水 鼻子 总是 猎人 湿润 抖动
【详解】本题考查给字组词。
露可组词:露水、露珠、露出等。
鼻可组词:鼻子、鼻孔、鼻腔等。
总可组词:总分、总是、汇总等。
猎可组词:猎人、猎物、猎手等。
湿可组词:湿润、潮湿、湿度等。
抖可组词:抖动、颤抖、抖擞等。
9. 树林 树 羽毛 鸟鸣 鸟 苹果 车 枪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
片:指面积、范围、景象、心意等或成片的东西。可以与“树林、药、汪洋”等搭配。
棵:用于植物。可以与“树”类搭配。
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可以与“筷子、羽毛、竹竿”搭配。
声: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可以与“鸟鸣”搭配。
只:用于某些成对的东西的一个。可以与“小鸟、耳朵”等搭配。
个: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名词(有些名词除有专用量词外也能用“个”)。可以与“同学、苹果”等搭配。
辆:用于车,指单个数。可以与“车”搭配。
把:一部分物品,大约能用一只手抓起或拿得了的量。跟手有密切的关系。也可以用来形容枪和伞。可以与“枪、筷子、伞”搭配。
10. 哗哗 唰唰 叽叽喳喳 吱吱呀呀 水光潋滟 惊涛骇浪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1)①从“淙淙 潺潺”可知是拟声词,此类词语还有:咚咚、隆隆、呀呀等。
②从“叮叮咚咚 滴滴答答”可知拟声词,AABB类,此类词语还有:叮叮咚咚、叮叮当当、吱吱呀呀等。
(2)描写水的词:波涛汹涌、急流飞溅、波涛滚滚、横无际涯等。
11. 里 啦 然 大 神 气 波 壮 手 脚 细 语 蹑手蹑脚 呢喃细语 凝神静气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和选词填空。
噼里啪啦,拟声词,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的声音。可以用来形容雨点掉落的声音 。
恍然大悟,意思是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
凝神静气,意思是使精神凝聚,使心气平和。
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
蹑手蹑脚,意思是放轻脚步走的样子。
呢喃细语,意思是形容小声说话。
(1)结合生活常识,应该是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故选:蹑手蹑脚。
(2)从“宁静的村庄”可知是:呢喃细语。
(3)从“弟弟似乎明白了什么,不再闹了”可知姐姐与之相反,可知是:凝神静气。
12. 我有一个想法 问题 现象 想法 办法 建议 A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要求。
(1)结合语文园地七“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从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写的时候,要把这种现象和你的想法写清楚。如果有改进的办法或建议,也可以写下来。写好以后读给同学听,看看他是否明白你的想法,再问问他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可知本次习作的话题是“我有一个想法”。首先,我们要写下自己或是其他同学发现的问题;其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写清楚自己的现象,也可以写下改进的想法或办法,写好后和同学们交流。
(2)结合“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从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可知符合的是A项。
13. 敲敲打打 热闹的音乐会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风 水 动物 热爱 要爱护鸟,保护人类的好朋友,与自然和谐相处 大自然 大自然的乐趣
【详解】此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与填空。
(1)选自课文《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属于说明性文章。它运用人格化的写法,以及大量的形象鲜活、熟悉生动的有新鲜感的语句,分别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原文(节选):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2)《采莲曲》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主要描写了采莲女子的美貌,具有诗情画意。原诗: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意思是: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诗的后两句写出了采莲少女混入莲池不见踪影,人花难辨,歌声四起的情景。
(3)《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属于说明性文章。它运用人格化的写法,以及大量的形象鲜活、熟悉生动的有新鲜感的语句,分别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父亲、树林和鸟》是作家牛汉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清新、朴实的笔调,给我们讲述了童年时代的“我”和父亲在一个春天的黎明,到树林里散步,看鸟闻鸟的事。通过父子俩的对话,体现了父亲对树林的熟悉,对鸟儿生活习性的了解,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希望人们能和自然和谐相处。课文让我们明白了要爱护鸟,保护人类的好朋友,与自然和谐相处。
(5)《读不完的大书》这是朱维之写的一篇短文。作者写“我”小时候在大自然中——野外的天空、 大地、飞禽、走兽、游鱼,找到了玩不尽的材料;自家房子前后左右空地上,栽有各种果树,棕榈和竹林对孩子来说,也很有情趣。文章通过对野外与自家庭院自然环境的描述,说明了大自然是儿童的一本读不完的大书,表述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题目中的“大书”指的就是大自然,认真读“这本书”,很有情趣,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乐趣。
14. 我望着父亲。 我既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地里的麦苗长得绿油油的。 春风 青蛙 小朋友 欢乐的歌
【详解】(1)本题考查缩写句子。
缩句则去掉原句的附加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去掉“的”字前面的形容词语,去“地”字前面的修饰词语,保留中心词语。
故答案为:我望着父亲。
(2)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
例句是“没有……没有……”,属于并列关系,所以使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即可。可用“既……又……”,“……也……”,“……还……”。
故为:我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题目要求用“得”写句子,“得”字后面是有补语的,仿写时需注意。
示例:小狗热得直吐舌头。
(4)本题考查补全句子。
句子是用来顶真的手法,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补写句子时要注意。
示例:风儿吹皱了池水,池水惊醒了青蛙,青蛙叫来了小朋友,小朋友唱起了动听的儿歌。
15.沙沙的竹叶声 16.竹子和春笋两种植物都长得特别的快。
【解析】15.本题考查分析词语在文中的句子。
结合具体的语境及关键句子分析。
从句子“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可“温柔的细语”在文中指的是沙沙的竹叶声。
16.本题考查体会句子的意思。
这一句写春笋“一天长几寸”,写出了雨后春笋的长势之迅速。同时说明“我”每天关注春笋的细心,对竹笋一点点的细微变化都能察觉到。“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用“我”和竹笋比个头,表达了“我”对后院植物的喜欢和亲近。也突出了“我”迫切想要探索大自然这本大书的奥秘的心情。
17. 一个母亲带着孩子闯红灯,后面的人跟着闯红灯。 不能闯红灯是常识,闯红灯是漠视生命的行为。 18.遵守交通规则,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解析】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通读文章,从这时一个阿姨拉着她的小宝宝急匆匆地冲出人群,向马路对面跑去。后面的人看到有人‘行动’了,也就都跟在后面走。对面马路上,正在拐弯的车一个急刹车,停在了路中央。司机看着拥挤的人流,一脸无奈。后面渐渐地堵了一大串车“可知主要事件是:一个母亲带着孩子闯红灯,后面的人跟着闯红灯。
从“不能闯红灯,这是常识”、“而且,这还是漠视生命的行为,万一出了交通事故,到时候后悔也就来不及了”可概括作者的想法。
18.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理解。
从“不能闯红灯,这是常识”“而且,这还是漠视生命的行为,万一出了交通事故,到时候后悔也就来不及了。”概括答案即可。
19.范文:
我有一个想法
最近,我发现了大家出门动不动就会开车,不但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而且严重污染环境。
有一次,爸爸去上班,因为堵车,爸爸上班迟到了,挨了老板的批评。这还不说,我们去和亲戚一起吃饭,亲戚的家很远,所以我们才选择开车前往目的地。那是放假的时候,大人去上班都开车,汽车排放的尾气使路上的行人连连咳嗽。不用说,我们肯定遇上了堵车,我们按喇叭,前面的车像耳朵聋了一样,怎么也不听。我们非常的生气,当时我们大家宁可抛弃了自己的汽车,也想赶快和亲人团聚。
所以,我们去距离较近的地方,千万不要开车。可以走走路,散散步,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减少污染。所以,大家尽量少开车,开车确实非常方便,但排放的尾气会影响大家身体健康。我建议大家,多走路,少开车,坐公交车或者买辆环保车也可以。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书面表达。首先审题:明确具体想法。
开头:开门见山,直接点出发现的问题。
中间:详细表述观察到的现象或者问题,其中加入感受,让语言表述更生动。
结尾: 发表自己的看法建议,升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