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知识清单
作家作品
李斯(?—前208),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荀子的学生,入秦为客卿。他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他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立少子胡亥为皇帝。后为赵高所忌,被腰斩于市。
代表作品:《谏逐客书》《言赵高书》《狱中上书》。
背景资料
《谏逐客书》是李斯上给秦始皇的一篇奏议。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后到秦国游说,劝秦王统一天下,受到秦王的重用,被拜为客卿。前237年,秦王赢政接受宗室大臣建议,下令驱逐在秦的六国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他就写了《谏逐客书》,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为秦王采纳。
相关链接
合纵与连横
合纵:齐、楚、燕、赵、韩、魏等国联合抗秦,此法为苏秦所提倡;但因六国彼此利害不同,秦人又加以挑拨,合纵仅偶尔出现,随即瓦解。
连横:某几国跟从秦国进攻其他国家,这样一来,不但六国不能团结一致,而且可能造成彼此之间的内讧。此法为张仪所提倡。
说字解词
重点字
缪(mù)公 宛(yuān) 蹇(jiǎn)叔
西戎(róng) 商鞅(yāng) 鄢(yān)
郢(yǐng) 成皋(gāo) 膏腴(yú)
范雎(jū) 穰(rǎng)侯 灵鼍(tuó)
駃 (jué)騠(tí) 外厩(jiù) 搏髀(bì)
阿缟(gǎo) 赍(jī)盗粮
通假字
散六国之从(从,同“纵”)
河海不择细流(择,同“释”,舍弃)
藉寇兵而赍盜粮(藉,同“借”)
多义词
成:
使秦成帝业(动词,成就)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动词,完成)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动词,形成;成为)
以:
今逐客以资敌国(连词,来)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动词,用;任用)
皆以美于徐公(动词,认为)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介词,因为,由于)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负:
客何负于秦哉(动词,对不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动词,背)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动用法,使……承担)
不明不暗,负屈衔冤(动词,蒙受;遭受)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动词,依靠;凭借)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动词,失败)
却: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动词,拒绝)
相如因持璧却立(动词,退;后退)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动词,打退;击退)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动词,回头)
而:
疏士而不用(连词,表并列)
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关系)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连词,表顺承)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致: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动词,得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动词,达到)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动词,招揽)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动词,招致)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名词,情致;情趣)
就: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动词,选用)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动词,接近;靠近)
乃谢客就车(动词,坐上)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动词,就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动词,看;观赏)
所以: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用来……的东西)
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的原因)
古今异义词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
古义:在于。
今义:介意;放在心上。
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西取由余于戎(从西面)
蚕食诸侯(像蚕一样)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在国内)(在国外)
2.动词的使动用法
遂散六国之从(使……解散)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强公室(使……强)
故能明其德(使………彰显)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使…虚弱)
4.名词的使动用法
却宾客以业诸侯(使成就霸业)
5.形容词用作名词
东据成皋之险(险要的地方)
6.形容词用作动词
然则是所重者(看重)
而所轻者(轻视)
文言句式
1.状语后置句
西取由余于戎
东得百里奚于宛
外树怨于诸侯
2.定语后置句
并国二十
3.省略句
此所谓“藉寇(以)兵而赍盗(以)粮”者也
4.判断句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诵读佳句
1.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2.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3.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