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30 08:3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颓败(tuí) 歧途(zhī) B.高跷(qiāo) 机械(jiè)
C.谨慎(jǐn) 龟裂(jūn) D.耽误(dāng) 衣兜(dōu)
2.“震耳欲聋”一词中“欲”的意思是( )
A.欲望 B.快要 C.想要 D.需要
3.下列关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的感情有时会融入描写的场景中,如《父爱之舟》中“逛庙会”的场景。
B.作者的感情有时会藏在字里行间,需要读者抓住关键词或联系上下文用心品味。
C.作者略写的场景,若不是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之处,则不用阅读和体会。
D.阅读时,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根据要求,选择恰当的选项。
佳佳对妈妈说:“妈妈,每个周六你都要上班。而彤彤的妈妈每个周六都陪她去图书馆,你看人家的妈妈多好。”针对佳佳的观点你应该怎样劝说她呢?( )
A.彤彤的妈妈好,你的妈妈也不差。
B.妈妈照顾我们已经很不容易了,你怎么还能有这么多要求呢?
C.彤彤的妈妈给孩子的是陪伴的爱,而你的妈妈给你的是自由的爱。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B.“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C.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
6.下列四组词语中,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失魂落魄 魂牵梦萦 B.一如既往 时过境迁
C.迫不及待 急不可待 D.恋恋不舍 扬长而去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不能因为有一点儿成绩就得意扬扬。
B.面对大家的问候,他失魂落魄,感动不已。
C.那声音震耳欲聋,响彻天地。
D.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奶奶。
8.将下面短句依次填入句中的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
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________;母爱就像一幅山水画,________; 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________;母爱就像一阵和煦的春风,________。
①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②轻吟浅唱,婉转悠扬
③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④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A.②③④①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二、填空题
9.填写同音字。
lù 忙( ) ( )地 ( )珠 梅花( )
shǔ ( )假 ( )于 ( )辈 ( )名
jìng ( )然 ( )赛 ( )况 ( )直
10.形近字组词。
绸( ) 笛( ) 席( ) 毕( )
稠( ) 迪( ) 度( ) 华( )
1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①人( )人( )②震耳( )( )③( )( )不舍
④失( )落( )⑤得意( )( )⑥( )( )既往
(1)像词语②这样的含有夸张意味的词语我还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词语③这样AABC式的词语我还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语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你有过这样的时候吗?用上词语④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品汉字。
(1)“压yì”的“yì”不会写,可以用( )查字法,先查( ),再查( )。“yì”的字形是( )第六画是( )。“压yì”的近义词是:( )。
(2)“脊”的第五画是( )。“脊”的意思有:①人和动物背上中间骨头,脊柱;②物体上形状像脊柱的部分。“脊背”的“脊”应选第( )种解释。
13.根据课文《父爱之舟》,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三、语言表达
14.口语交际。
(1)王小雅的妈妈给王小雅报了很多兴趣班,每天放学陪王小雅上各种班,你同意王小雅妈妈的这种做法吗?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刚上了五年级后,周末就更忙碌了英语、奥数、写作、书法等兴趣班轮番上阵。小刚忙上课,妈妈忙接送。
小刚的同学李小雅周末完成作业后,她妈妈经常带她去爬山,逛书店,或者一起打羽毛球,一起包饺子。
你如何看待以上两位妈妈的做法?请选择一位,说说自己的观点,不少于50字。
我想对小刚的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她搂住了我,不断赞扬我。(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爱的力量不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吗?(改成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①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②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6.句①是对母亲的_______描写,突出了母亲________的特点。句②是对母亲的_______描写,从中我们能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段中加点的“烤”能否换成“照”?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段中三次重复“我的母亲”,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桑桑从医生们的脸上,更从父亲的脸上,看出了事情的严重。
当天,桑乔就带看桑桑去了县城。
桑桑去了三家医院。每一家医院的医生,都是在检查完他脖子上的肿块之后,拍拍他的头说:“你先出去玩玩好吗?”桑乔就对桑桑说:“你到外面玩一会,我马上就来。”桑桑就走出了诊室。但桑桑没有走出医院到外面去玩,而是坐在医院走廊里的长椅上。他不想玩,就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等父亲。
桑桑能感觉到父亲的表情越来越沉重,尽管父亲做出来的是一副很正常的样子。桑桑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一种什么感觉。他只知道跟看父亲走进医院,走出医院,走在大街上。他唯一感觉到的是父亲对他很温和。父亲总是在问他:“你想吃些什么?”而桑桑总是摇摇头:“我不想吃什么。”桑桑心里确实没有去想什么。
天黑了。父子俩住进了一家临河小旅馆。
晚饭吃得有点沉闷。但桑桑还是吃了一些。他发现父亲在吃饭时,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筷子放在菜盘里,却半天不知道夹菜。当父亲忽然地想到了吃饭时,又总是对桑桑说:“吃饱了饭,我们逛大街。”
桑桑跟看父亲在大街上走看。已是秋天,风在街上吹看时,很有了点凉意。街两旁的梧桐树,虽然还没有落叶,但已让人感觉到,再刮几起秋风,枯叶就会在这夜晚的灯光里飘落。父子俩就这样走在梧桐树下的斑驳的影子里。秋天夜晚的大街,反倒让人觉得比乡村的夜晚还要寂寞。
父亲看到桑桑落在了后面,就停住了。等他走上来时,说:“还想逛吗?”
桑桑不知道自己的内心是想逛,还是不想逛。
父亲说:“天还早,再走走吧。”
桑桑依然跟看父亲。
路过一个卖菱角的小摊,父亲问:“想吃菱角吗?”桑桑摇摇头。
路过一个卖茶鸡蛋的小摊,父亲问:“想吃茶鸡蛋吗?”桑桑还是摇摇头。
又路过一个卖烀藕的小摊,父亲问:“吃段烀藕吧?”这回,他不等桑桑回答,就给桑桑买了一大段烀藕。
桑桑吃看烀藕,跟看父亲又回到了小旅馆。
吃了半天,那段藕还是那段藕。“不好吃,就不吃了。”父亲说完,就从桑桑手中将那段藕接过来,放在床头的金属盘里,“早点睡觉吧。”父亲给桑桑放好被子,并帮看桑桑脱了衣服,让桑桑先钻进被窝里,然后自己也脱了衣服,进了被窝,或者说,这种记忆已经很模糊了。桑桑借看灯光,看到了父亲的一双大脚。他觉得父亲的大脚很好看,就想自己长大了,一双脚肯定也会像父亲的大脚一样很好看。但,就在他想到自己长大时,不知为什么鼻头酸了一下,眼泪下来了。
父亲拉灭了灯。桑桑困了,不一会就睡着了。但睡得不深。他隐隐约约地觉得父亲在用手抚摸看他的脚。父亲的手,一会在他的脚面上来回地轻抚着,一会在轻轻地捏着他的脚趾头。到了后来,就用手一把抓住他的脚,一松一紧地捏着。
桑桑终于睡熟。他醒来时,觉得被窝里就只有他一个人。他微微抬起头来,看见父亲正坐在窗口抽烟。黑暗中,烟蒂一亮一亮地照着父亲的面孔,那是一张愁郁的面孔。
19.文章描写了父亲带桑桑到县城的医院看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场景。
20.“桑桑从医生们的脸上,更从父亲的脸上,看出了事情的严重。”请想象当时父亲的脸是什么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父亲在吃饭时,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请用“_____”画出具体描写父亲心不在焉的语句,这一细节描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画“___”的部分描写了当时的环境,作用是( )
A.说明天气情况 B.烘托父亲凄凉无助的内心
C.点明中心 D.说明街上行人稀少的原因
23.你觉得在小旅馆的那一夜,父亲有没有睡着?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4.习作天地。
同学们,我们总有许多心里话想对亲人、同学或朋友说,请你拿起笔写一写吧。注意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感情,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适当加入抒情、议论等,进行铺垫和渲染。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辨析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歧途”的“歧”正确读音为“qí”,指错误的方向。
B.“机械”的“械”正确读音为“xiè”。
特别要注意的是选项C中的“龟裂”的“龟”是多音字,读“guī”时组词“龟板,乌龟”;读“jūn”时组词“龟裂”指土地裂开许多缝子的意思。读“qiū”时组词“龟兹”指古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
D.“耽误”的“耽”正确读音为“dān”,指因延搁或错过时机而误事的意思。
2.B
【详解】考查学生对字词释义的理解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需要结合相关词语意思判断字词释义。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欲”的意思是“快要”。
故选:B.
3.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
C.说法错误,场景描写能烘托氛围、衬托人物形象,表现主题,作者的感情藏在字里行间,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不能因为略写就不去阅读体会。
4.C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是说话和听话能力在实际中的运用,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此类题目要根据情境,领会意图,把握住对方说话的要点,做出准确、简洁、得体的答复。
佳佳羡慕别人妈妈周六的陪伴,不理解自己妈妈的忙碌。那么进行劝说,首先要尊重对方,言之有物。
A.只是空泛地说妈妈也不差。
B.直接反驳,语气生硬,也不可取。
C.可以从爱是广泛的这一角度回答,陪伴是爱,给予自由和空间也是爱,更能够锻炼能力,所以更加恰当。
5.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运用的能力。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两大类。点号:句号( 。)、问号( ?)、叹号( !)、逗号( ,)顿号(、)、分号(;)和冒号(:)。标号:引号(“ ” ‘ ’)、括号〔( ) [ ] { } 〕、破折号( —— )、省略号(……)、着重号( .)、书名号(《 》〈 〉)、间隔号(·)、连接号( — )和专名号( ____ )、分隔号(/)。
A.反复说着“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句子后面“不断”两个字说明了这两个词还在持续,并且运用省略号,表示还没有说完。故选项A正确。
B.母亲上前说道,话还没有说完,省略了,所以句号应改成省略号。改为:“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故B选项不正确。
C.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间隔。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新一句话的开始,提示读者该句的表达意思已结束。所以每看一次时间都要用句号。本题本题应把逗号改成句号三个时间点每看一次都表达“我”等待父亲回来的急切心情。改为: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故选项C不正确。
6.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A.失魂落魄:形容因惊慌恐惧、心神不安而行动失常的样子。
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
B.一如既往:完全像过去一样。 
时过境迁:时间过去了,事情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C.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急不可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十分急迫。
两个词语都是形容十分着急的样子,意思最接近。
D.恋恋不舍: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扬长而去:丢下别人不管,大模大样地离去。
故选C。
7.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再看在语境中是否运用恰当。
A.得意扬扬:形容非常满足、高兴,神气十足的样子。也作得意洋洋。
B.失魂落魄:失、落:丧失,丢掉。魂、魄:精神或情绪,旧时指离开肉体存在的精神叫“魂”,依附形体存在的精神叫“魄”。形容因惊慌恐惧、心神不安而行动失常的样子。也作“丧魂落魄”、“失魂丧魄”。
“失魂落魄”与题干中的“感动不已”不搭配。
C.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都快要把耳朵震聋了。
D.恋恋不舍:恋恋:留恋。舍:离开,放下。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8.B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
根据句子的对应关系,“田园诗”与“幽远纯净,雅清淡”相对应,故选④;“山水画”与“清新自然”相对应,故选③;“深情的歌”与“轻吟浅唱,婉转悠扬”相对应,故选②;“和煦的春风”与“带来春光无限’相对应,故选①。故答案选B。
9. 碌 陆 露 鹿 暑 属 鼠 署 竟 竞 境 径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看拼音写汉字及辨析同音字能力,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
lù:忙(碌) (陆)地 (露)珠 梅花(鹿)
shǔ:(暑)假 (属)于 (鼠)辈 (署)名
jìng:(竟)然 (竞)赛 (境)况 (径)直
10. 丝绸 竹笛 竹席 毕业 稠秘 启迪 温度 华丽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绸:形声。从糸,周声。本义:缠绕。组词:丝绸、拷绸、府绸、纺绸等。
稠,形声。从禾,周声。本义:禾多而密。组词:稠密、黏稠、稠糊。
毕,会意。甲骨文字形,上端象网形,下端是柄,古时用以捕捉鸟兽、老鼠之类的器具。意思是田猎所用的网。本义: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
如:礼~、~其功于一役、~生、~力。
11. 山 海 欲 聋 恋 恋 魂 魄 扬 扬 一 如 天翻地覆 山穷水尽 一目十行 生生不息 念念不忘 历历在目 津津有味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禁不起失败的打击,他整天蓬头垢面,失魂落魄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
要求我们平时加强对词语的累积。要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字要符合词语的完整性,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人山人海:指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恋恋不舍: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失魂落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得意洋洋: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一如既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
(1)“震耳欲聋”意思是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像这种含有夸张意味的词语还有:天翻地覆、摩肩接踵、无孔不入、地动山摇。
(2)AABC式的词语有:息息相关、欣欣向荣、息息相通、惺惺相惜、心心相印、蒸蒸日上。
(3)“失魂落魄”的意思是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可造句为:霹雳虽然只击倒一人,但更多的人被吓得失魂落魄。
12. 音序 Y yi 抑 竖(丨) 抑制 撇(丿) ①
【详解】(1)本题考查查字典、同音字、笔画、近义词。
音序查字法,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来查字的方法。多是在知道字的读音,不知道字形与释义的情况下用此种方法。步骤:①读准字音,根据该字音节确定应查什么字母。②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这一字母,在这一字母相应部分找到该字的音节,看清这个音节旁标明的页码。③按此页码翻开字典的正文,按四声顺序找出所要查的字。
“压yì”的“yì”给出了读音,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Y,再查音节yi,字形为“抑”。该字共有7画,笔顺为:横、竖钩、提、撇、竖提、横折钩、竖,第六画的竖(丨)。
压抑:情绪、感情低落。该词的近义词有:仰制、压制、抑低等。
(2)本题考查笔顺及字义辨析。
“脊”共有10画,笔顺为:点, 提, 撇, 点, 撇, 捺, 竖, 横折钩, 横, 横,第五画的撇(第六画的竖(丿)。
脊背:人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背部。“脊”解释为:人和动物背上中间骨头,脊柱。
13.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概括。
《父爱之舟》全文以“舟”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从梦中醒来开始,以泪湿枕边结束,回忆了父亲在日常生活中和求学路上疼“我”的故事。表现出父爱的伟大与深沉,以及“我”对父亲的怀念和深深的感激。本文主要写了六个场景:父亲喂蚕卖茧子换钱,给“我”买枇杷;花钱住客栈,父亲为“我”加钱换好房间;赶庙会,父亲买热豆腐脑给“我”吃,给“我”做万花筒;雨雪天,父亲背“我”去上学;父亲为“我”凑学费,到学校给“我”铺床;父亲摇船送“我”上学,船上为“我”补棉被。
14. 不同意。王小雅的妈妈给王小雅报了太多的兴趣班,可能会导致王小雅产生对上兴趣班的厌恶心理,使王小雅失去学习的兴趣。 我想对小刚的妈妈说:阿姨您好,我觉得小刚的兴趣班太多了,您可以给他一些时间参加其他的活动,做到劳逸结合。
【详解】考查口语交际能力。
(1)可以先分析王小雅妈妈的出发点是好的入手,再结合兴趣班过多可能导致的不良影响,比如精力消耗过多,对学习失去兴趣,身体吃不消等,说说自己的看法即可。
(2)小刚妈妈给小刚选择了很多的兴趣班,导致她和小刚都很忙,从合理选择兴趣班,以及兴趣班过多可能导致的不良影响探谈自己的观点。
小雅妈妈会陪小雅进行锻炼,一起包饺子,逛书店,丰富课余生活,从这样做的好处谈自己的观点即可。
比如:我想对小刚的妈妈说:你这样的教育方式除了给孩子增加压力外,没有任何的意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总是处在高速运转紧绷的状态,那样很容易会断掉的,还是应该劳逸结合,周末休息的时候,尊重下孩子的选择,带他们去做一些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
15. 她搂住了我,赞扬声如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当我再拿起诗,必须承认父亲是对的。
【详解】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1)改为比喻句,方法如下:找出要进行比喻的本体;根据本体想出具有相似点的喻体;加上喻词“像、好像、如、好似……”等。改写成比喻句时,可以把她赞美我的语言当作本体进行比喻,还可以把听了她的赞美后我的感受作为本体进行比喻。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方法如下:问号改为句号;删除疑问词,比如“难道……吗”“怎么……呢”等;肯定改否定,否定改肯定。原句中删除疑问词“……吗”,把“不就是”改为“就是”。
(3)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陈述句方法如下:1.删除双重否定词,如“不可能不、不得不、不会不、不能不、无不、没有不”等;2.根据句意,补充“要、得(děi)、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等词语;3.根据句意,补充“很、非常、十分、更加”等表示程度的词语;4.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读得通顺。根据句意删除双重否定词“不得不”,补充“必须”。
16. 外貌 瘦弱 神态 母亲的疲惫与吃惊。 17.不能,用“烤”可以看出灯泡离得近,突出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 18.强调我因看到母亲在如此恶劣环境下辛苦工作而震撼,饱含着我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解析】16.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辨析及句子的理解。
结合文中句子①“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可知,这句是对母亲的外貌描写,写出了母亲的疲惫;句子②“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这句话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的吃惊。故从这两句话中,我们能读出母亲的疲惫与吃惊。
17.考查了学生对字词的辨析。
“烤”意思是将物体挨近火使熟或干燥;“照” 指光线射在物体上。结合句子语境“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可知,用“烤”可以看出灯泡离得人近,突出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用“照”字效果就没有这么强烈感受,不能更好地突出这种恶劣环境。故不能将“烤”换成“照”。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18.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结合选文内容可知,“我的母亲”反复出现三次,起到了很明显的强调突出的作用。从文中内容看,是强调“我”因看到母亲在如此恶尖的环境下辛苦工作而震撼,饱含着“我”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据此整理作答。
19. 父亲和桑桑一起吃饭 父亲领桑桑逛街 父亲陪桑桑睡觉 20.父亲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他眼神呆滞,总盯着一个地方看。 21.筷子放在菜盘里,却半天不知道夹菜。
父亲为桑桑的病而担忧,他非常爱自己的孩子 22.B 23.我觉得父亲没有睡着。桑桑还没睡着时,父亲抚摸他,给他捏脚,这是尽力让桑桑舒服些;桑桑睡熟后,估计父亲就起来想为桑桑看病的事了,直到桑桑醒来。
【解析】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短文第②~④自然段描写了父亲带桑桑到县城的医院看病的场景;
第⑤~⑥自然段描写了父亲陪桑桑吃饭的场景;
第⑦~ 自然段描写了父亲陪桑桑逛街的场景;
第 ~ 自然段描写了父亲陪桑桑睡觉的场景。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联系上下文,由原文“桑桑去了三家医院。每一家医院的医生,都是在检查完他脖子上的肿块之后,拍拍他的头说:“你先出去玩玩好吗?”可知桑桑的病情很严重,当父亲直到自己的儿子得了很严重的病时,当时的脑子里是一片空白的,不知所措的,因此父亲脸上应该是面无表情,目光呆滞的。
21.本题考查细节描写。
由原文“筷子放在盘子里,却半天不知道夹菜。”可知,这句话体现了父亲为桑桑的病情而担忧,连吃饭都心不在焉,体现了父亲对桑桑的爱。
2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阅读句子“已是秋天,风在街上吹看时,很有了点凉意。街两旁的梧桐树,虽然还没有落叶,但已让人感觉到,再刮几起秋风,枯叶就会在这夜晚的灯光里飘落。”可知这句话运用了环境描写,写了秋意渐凉,枯叶满树,进一步烘托父亲凄凉无助的内心。故答案选B。
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父亲的手,一会在他的脚面上来回地轻抚着,一会在轻轻地捏着他的脚趾头。到了后来,就用手一把抓住他的脚,一松一紧地捏着。”可知父亲在桑桑还没有睡着时,给他捏脚,这是尽力让桑桑舒服些,直到桑桑睡着。根据“黑暗中,烟蒂一亮一亮地照着父亲的面孔,那是一张愁郁的面孔。”可知桑桑睡醒后,看到父亲愁郁的面孔,知道了父亲在为自己的病情担忧。据此可知小旅馆的那一夜,父亲没有睡着。
24.范文: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每次放学回家的时候,能不能像其他同学的爸爸妈妈一样,我一回家就能看见你们。可是,我知道这只是我的奢望,每次回家,家里都是冷冷清清,一个人也没有,我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你们又去打麻将了。你们知道吗,我是多么不想回家呀!到哪里找个温暖的家多好。
爸爸妈妈,我多么希望晚上睡觉时,你们能陪陪我,给我整整被子。可是,每天晚上,你们都在麻将桌上昏天暗地的…都是我独自一人在冷清清的屋里,睡在冰冷的床上,你们知道吗,有多少次泪水打湿了我的枕巾。
爸爸妈妈,每当在漆黑的夜晚独自走在家时,我多么希望你们能出现在我面前。有时我看到别的小朋友被爸爸妈妈牵着、抱着,我是多么羡慕他们呀。每当这时,我总会想起几年前你们带我玩耍的美好日子。那时,我口渴了,妈妈就给送上饮料;走累了,爸爸就背我一程,我是多么幸福呀!可现在…
爸爸妈妈,我多么希望你们能远离麻将,那样我就又可以得到你们多一些的爱了!爸爸妈妈,我多么希望你们能远离麻将,那样的话,你们又有时间陪我了,我也就不再孤独!爸爸妈妈,我多么希望你们能远离麻将,那样的话,我就有更多的钱买课外书,买学习用品了…
爸爸妈妈,我真的想对你们说,请你们不要再打麻将了,多留一点时间好好陪陪我吧!
【详解】本题为话题作文。我们在生活中,每个人心中都有藏着一些心里话,想想自己的心里话是什么,想对谁说?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写时要注意内容真实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写清楚这件事。要注意事情的六要素,确定详略,经过为详写的部分,可以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
提纲:
开头:开头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直接运用题目的一个字来点题
中间:写清楚这件事。要注意事情的六要素,确定详略,经过为详写的部分,可以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
结尾:结尾要照应开头,开头点题,主题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