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外国语学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台州市外国语学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22 13:0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邱海琼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赡养(zhàn) 说服 (shuō) 绷脸(běng) 宁缺毋滥(wù)
B、漂泊 (bó) 稽首(qǐ) 绯闻(fēi) 烜赫一时(xuǎn)
C、癖好 (pǐ) 颓圮 ( pǐ ) 教诲 (huì) 相形见绌(chuò)
D、谂知 (shěn ) 蕴藉 (jiè) 祈祷( qǐ ) 绵亘千里(g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精粹 辐射 气概 入场券 满腹经纶
B.蘸水 装帧 编篡 舶来品 礼尚往来
C.赝品 安键 蛰伏 录像带 脍灸人口
D.松弛 溜鸟 宣泄 名信片 张皇失措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非常繁重,各种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举重若轻,值得各级领导干部深入思考。
B.当马谡失街亭后,大多数将领都认为马谡固然失误重大,但罪不容诛,且在随诸葛亮南征时屡次进言献计,颇有建树。
C.国际足联主席在发布会上对南非成功举办世界杯充满溢美之词,他说,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南非的组织工作可以得9分。
D.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船,这是无可厚非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B.即便氨基酸有益无害,即便“吊瓶”真是为学生的健康着想,但当高三学生竟然要以“打吊瓶”的方式来维系健康,给大脑进补时,我们必须反思教育制度。
C.依照科学、畅通、务实的要求,打造民意沟通渠道,充分了解并把握社情民意,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把人民群众的意见转化为工作整改的重要内容,这是当下务必高度重视并且始终坚持的工作方法。
D.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是毒性最强的蛋白质之一。人们吸收和食入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甚至眼肌、咽肌瘫痪等症状,中毒者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
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观,而其中的主体和灵魂就是核心价值观。 , 。 , 。 , 。
①不论哪个国家,要想确立其文化地位、维护其文化传统
②都必须深入发掘和培育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亮出自己的精神旗帜
③文化领域已渐成为各国竞争、较量的重点
④回顾历史,封建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曾总结出适应自身制度的核心价值观
⑤并成为其维系社会运转的精神支撑
⑥时至今日,随着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
A.①②④⑥⑤③ B.⑥①②⑤④③
C.④⑤⑥③①② D.③④②⑥①⑤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字数不超过25个字。(3分)
太阳怨云:“你为什么总是匆匆跑掉?”云怨风:“你为什么吹得我站不住脚?”风怨太阳:“你为什么总是用灼热的鞭子赶着我跑?”
最后,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
7. 仔细观察下面的一幅漫画,按要求作答(5分)
(1)为本幅漫画拟一个标题。(不能以“无题”为题,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这是一幅获奖的漫画,请你以评委的名义写出获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守护阅读文化的价值质点 艾斐
? 所谓文化价值的质点,是指文化的原生价值、本质价值。价值质点是一切内容和形式的文化创造、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生命之腱与活力之源,是文化主体劳动绩效的凸显,更是文化对人和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体现。
? ?价值形式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文化的一种价值辐射与效能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高度自觉而有效地强化文化价值的质点,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否则,文化的本体价值和终极效能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耗,以至于使文化发生易质,变成空壳,沦为物欲化的精神尘嚣。
?? 在精神价值之外的其他价值,对于文化来说,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衍生出来的副价值,它们既不体现文化的本质形态和主体功能,也构不成文化价值的质点,最多只是文化主体价值的衍生物与附加值。如果不是这样,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就笃定会是一张白纸、一孔涸泉了。因为历来真正的文化创造者、文艺创作者、心灵宣慰者、精神提升者、智能开拓者和文明传播者,就从来不是以牟利和娱乐为目的的。他们的一切劳作和创造,只有一个终极目的,那就是开智、养心、励志、修德,是张扬正义、布达真理、激励人生、繁昌社会。如果老子、孔子、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们所追求的不是文化的本质价值,不是文化的精神救赎,不是文化的社会效能,而只是金钱、物欲和娱乐,那就不会有《道德经》、《论语》、《离骚》、《史记》、《红楼梦》的存在。
?? 这是中华民族的大幸。正是由于这些圣哲们在文化上做出的如此显赫成绩和重大贡献,我们才会拥有如此灿烂的文明和精神的家园。否则,我们的民族就会因为失去文化的滋养而变得形容枯槁、精神萎靡。想想看,如果没有四书五经,没有《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没有孔子、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鲁迅,中华民族还是中华民族吗?中国人又该到哪里去寻找自己的灵魂?我们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坐标又在何处?
? ?这便是文化价值的质点,也即文化价值的核心与本质所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
展,文化价值的衍生物固然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但文化价值的质点却永远不可改变,也永远不能改变。如果改变了,文化也就不是文化了。文化价值的质点一旦易质,其后果自当是不堪设想的。如果把赚钱当成了文化的唯一目的,势必就要放弃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引导与提升功能,必然要使文化陷入低俗、畸靡的渊薮。
? ?任何事物,都只有在具有价值之后才会有意义和作用。但各种事物的价值形成、价值规律和价值质点却是不尽相同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在经济学中,价值主要体现在商品所涵蕴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和对物质资源的附有上。这种价值不但可以量化,而且可以转换,尤其可以用货币来标示和兑换。但文化却不行,文化价值的核心内容、终极效能和主要实现方式,始终都在于它所天然赋有并理应履施的社会性、公益性、思想导向、智能寄寓和精神内涵。文化不但要以真、善、美的方式来揭示和表现生活与人性中的真、善、美,而且要在不可逆和个性化的艺术创造中给生活增添亮色,使社会焕发光彩,让精神得以提升,促人性更臻完美。凡此种种,既是文化的社会担当,又是文化的效能旨归。正因为如此,文化价值的质点也便被赋予了独具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
文化的这一价值质点,是文化的生命线。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任何文化形态都不应违逆。文化一旦离散了这个价值质点,其主体价值和终极效能便会随之消失殆尽。文化的商品意义,永远都只能是和只配是文化主体价值和终极效能的延伸物与衍生品,就像在提炼石油时得到了沥青,但我们却永远也不能只为得到沥青而去提炼石油。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化的衍生物与附加值过多,会削弱文化的主体功能。
B.文化的价值质点是文化的本质价值,是文化创造的活力源泉。
C.民族的圣哲们坚守文化的精神救赎,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D.文化的价值质点是不会改变的,是不会变质的。
9.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
A.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价值形式与价值取向日趋多元,文化产品越来越多地沦为物欲化的精神喧嚣。
B.没有老子、孔子、曹雪芹,没有《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我们的民族必然形容枯槁,集体失魂。
C.文化要以真、善、美的方式来表现生活与人性中的真、善、美,作家讲究个人利益也就失真、伪善和虚美。
D.对人和社会的引导和提升是文化的生命线,一旦离散了这条线,文化也就失去了它的主体价值和终极效能。
10.作者质疑,“没有孔子、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鲁迅,中华民族还是中华民族吗?”请指出两个“中华民族”的不同意思。(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意大利]普·莱维
? 作为顾客,他那副样子有点非同寻常。我们这个化验室设备简陋,但雄心勃勃。带着各种物品来化验的人很多,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样子都在诡计多端、尔虞我诈的大商业网里工作。经营买卖的人一眼就能认出来:他们目光敏锐,面容严峻;自己怕上当,但又千方百计让别人上当;他们时刻保持戒备,就像晚间的猫一样。
我接待了他。他也许是位农民哲学家,尽管已经上了年纪,但体格仍然很健壮,脸色十分红润。他的双手强劲有力,虽然由于干活和患有关节炎而变了形。眼眶下垂着两个松懈的肉袋,但目光清澈,眼神活跃,颇有生气。他穿着西装背心,小口袋上搭拉着一根表链。他带着极重阿斯蒂口音,用无懈可击的皮埃蒙特方言对我说:他带来一包白糖要化验,想知道白糖是不是纯净,里面是否混有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告诉他,如果他能把他的怀疑明明白白地告诉我,那会大大有助于我的化验;但他回答说他不想使我有先入之见,希望我尽可能化验得准确一些,至于他的怀疑,以后会跟我讲的。他递给我一包糖,足有半公斤,同时对我说,他第二天来看结果。他跟我告别后径自走了:没乘电梯,而是不紧不慢地走下四道楼梯。他大概是个无忧无虑、从容自若的人。
我取出一点溶化在蒸馏水里,溶液呈浑浊状——肯定有问题。我把溶液过滤一番,滴几滴酸液,倒进基普瓶,注入硫化氢。黄色的沉淀出现了:是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就是那种使米特里达梯和包法利夫人丧命的东西。
接下来我一面制取丙铜酸,一面思忖着老头和白糖。我认为老头是不会图谋向人投毒的,别人大概也不会以这种方式来暗算他。我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老头又来了。他没等知道化验结果就坚持要付化验费。我把结果告诉了他,他的眼睛一眯,脸上浮现出一个表情复杂的微笑。他对我说:“我真高兴。我早就说过,最后会是这样的。”显然,只要我稍微鼓励他讲下去,他就会把事情的始末和盘托出,而他正盼着这样。我没让他失望,他便讲了下面这件事。
“我是鞋匠,以修鞋为生。如果从年轻时干起,这不是一个坏行业。坐着,活儿不累,可以跟人打打交道,聊聊天。当然挣不了大钱,得整天把别人的鞋子拿在手里,不过很快就会习惯,旧皮革的气味也会闻惯的。我的鞋店在焦贝尔蒂路和帕斯特伦葛路相交的地方,我在那儿当鞋匠已经三十年。我熟悉每一双畸形的脚。我只要一把小榔头和一根麻绳就能干活。嗯,不久来了一个小伙子,不是本地人,脸蛋很俊,野心勃勃,在离我的鞋店一箭之远的地方开了一爿店,安上了各种机器:撑鞋帮机,扩鞋帮机,缝鞋机,绱鞋底机,等等,有的机器我连名字也叫不上来。我没上他那儿亲眼看过,是别人告诉我的。他把自己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写在小纸片上,塞进附近每家的信箱里。对,他装了电话,连接生婆家里还没装电话呐。
你大概以为,他开张大吉,生意兴隆吧?头几个月倒真是这样,有的人出于好奇,有的人要让我们竞争,还有的人上他那儿去是因为他开头要价很低。后来他发现老赔本,便不得不提价。您要知道,我把这些事情讲给您听并不是想说他的坏话。我见过很多像他这样的人,开始时一帆风顺,后来却碰得头破血流,其中有鞋匠,也有干其他手艺的人。
他恨我,到处造谣,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我用硬纸片当鞋底,每天晚上都喝得烂醉,为了得到保险金而逼死了我老婆,甚至说我的一个顾客被鞋底上的一枚钉子扎了脚,得破伤风死了。正因为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所以一天上午,当我在当天要修的鞋子中间发现了这包糖的时候,才没有大惊小怪。我马上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但我想得到证实。于是我让小猫尝了一点,两小时后它走到角落里呕吐起来。我往糖罐里搁了一点,昨天我女儿和我往咖啡里加了一些,过了两个钟头,我俩都呕吐了。现在我又有了您的证实。我满足了。”
“您想控告他吗?想要一张化验单吗?”
“不,不。我刚才跟您讲过了,他只是一个可怜虫,我不想毁掉他。世界很大,同行不是冤家,人人都有权利得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我明白。”
“那您怎么办?”
“明天我给他写一封信,连同这包糖,请一位老太太给他捎回去。不,还是我自己给他送去吧,看他脸上会有什么表情,我还可以当面向他解释两句。”他环视四周,如同一个人进了博物馆,然后说道:“你们的职业也不错,但需要有眼力和耐心。谁没有这两样东西,最好另找出路。”
他跟我告别,拿起那包糖,没乘电梯,带着他特有的那种不紧不慢的高贵气派,步行下楼了。
???????????????????????????????????????????????????????????
11.小说第一段交代“带着各种物品来化验的人很多”,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3分)

12.文中两处画横线句,表现了“老头”怎样的心理?(3分)

13.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4.高尔斯华绥《品质》中的主人公格斯拉兄弟也是鞋匠,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败了,请分析公格斯拉兄弟与本篇中的“他”形象上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5分)

15.“你们的职业也不错,但需要有眼力和耐心。谁没有这两样东西,最好另找出路。” 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看法?谈谈你的理解。(5分)

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胡贸棺记
(明)唐顺之
书佣胡贸,龙游人,父兄故书贾。贸少乏资,不能贾,而以善锥①书往来诸书肆及士人家。
余不自揆,尝取《左氏》、历代诸史及诸子大家文字,所谓汗牛充栋者,稍删次之,以从简约。既披阅点窜②竟,则以付贸,使裁焉。始或篇而离之,或句而离之,甚者或字而离之。其既也,篇而联之,句而联之,又字而联之。或联而复离,离而复联。错综经纬③,要于各归其类而止。盖其事甚淆且碎,非特他书佣往往束手,虽士人细心读书者,亦不能为此。贸于文义不甚解晓,而独能为此,盖其天窍使然。余之于书,能及古人蚕丝牛毛④之万一,而贸所为,则蚕丝牛毛事也。
贸平生无他嗜好,而独好酒。佣书所得,钱无少多,皆尽于酒。所佣书家,不问佣钱,必问:“酒能厌否?”贸无妻与子,佣书数十年,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其颛⑤若此,宜其天窍⑥之亦有所发也。
予年近五十,兀兀如病僧,益知捐书之乐,视向所谓披阅点窜若雠我者。盖始以为甘而味之者也甚深,则觉其苦而绝之也必过,其势然也。余既不复有所披阅点窜,贸虽尚以佣书糊口诸士人家,而其精技亦虚闲而无所用。然则古所谓不能自为才者,岂独士之遇世然哉!此余与贸之相与,始终可以莞然而一笑者也。予既不复有披阅点窜,世事又已一切无所与,则置二杉棺以待长休。贸无妻与子,无一钱之畜,死而有棺无棺不可知。念其为我从事久也,亦以一棺畀之,而书此以为之券云。呜呼,百余年后,其或行于世,而又或偶有好之者,慨然追论其故所删次之人,则余之勤因以不没,而贸乃无以自见,是余专贸之功也。余之书此,亦以还功于贸也。虽然,余既以披阅点窜为雠,而岂欲后人又以披阅点窜知余也哉。
【注】①锥书:连缀编排。②点窜:修整字句;润饰。③错综经纬:纵横交错,规划结构。④蚕丝牛毛:喻多而细密。⑤颛:同“专”。⑥天窍:天生的悟性。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不自揆 揆:度量、揣度
B.岂独士之遇世然哉 遇:对待、对付
C.觉其苦而绝之也必过 绝:断绝、摒弃
D.亦以还功于贸也 功:功劳、功绩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追论其故所删次之人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而独能为此 天柱高而北辰远
C.亦以一棺畀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稍删次之,以从简约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18.下列句子全都是作者写作此记的缘由的一项是( )
①以善锥书往来诸书肆及士人家       
②贸于文义不甚解晓,而独能为此 
③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
④古所谓不能自为才者,岂独士之遇世然哉
⑤念其为我从事久也,亦以一棺畀之  
⑥贸乃无以自见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9. 用“/”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籍,谓 功 业 可 立 就 故 坐 废 退 既 退 又无 相 知 有 气 力 得 位 者 推 挽 故 卒 死 于 穷 裔 材 不 为 世 用 道 不 行 于时 也。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虽士人细心读书者,亦不能为此。(4分)

(2)而贸乃无以自见,是余专贸之功也。(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21(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手法?(3分)

(2)有人说诗中的"闲"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6分)
(材料一)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材料三)台湾学者萧民元先生对材料二有过质疑,他认为“刑”是一个音误字(声音相近,写的人写时误听而错写),正确的应该是“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信,小人怀惠。”?
22.请指出材料一所体现出的孔子的思想。(2分)?

23.你同意萧民元先生的观点吗?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和孔子的相关思想说说理由。(4分)

古诗文默写。(6分)
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 (苏轼《赤壁赋》)
(2)渔舟唱晚??? ? ??;雁阵惊寒,? ? ???。(王勃《滕王阁序》)
(3)不知江月待何人,? ?。白云一片去悠悠,?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 。江山如画, 。(苏轼《赤壁怀古》)(5)子曰:“志士仁人, , 。”(《论语》)

四、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台外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答题卷
一、选择题(30分)
1
2
3
4
5
8
9
16
17
18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字数不超过25个字。(3分)
7. (1) (2分)
(2)
(3分)
10.
(3分)
11.
(3分)
12.
(3分)
13.

(4分)

14.


(5分)
15.


(5分)
19. 用“/”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籍,谓 功 业 可 立 就 故 坐 废 退 既 退 又无 相 知 有 气 力 得 位 者 推 挽 故 卒 死 于 穷 裔 材 不 为 世 用 道 不 行 于时 也。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 (4分)
(2) (3分)
21.(1)
(3分)
(2)

(4分)
22.
(2分)?
23.
(4分)
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6分)
(1) ??? ???? ? ? ?? ??? (苏轼《赤壁赋》)
(2)??? ? ?? ? ? ??? (王勃《滕王阁序》)
(3)?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 ? ? (苏轼《赤壁怀古》
(5) (《论语》)
25作文(6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