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
学习指要
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的原理是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I=推导出的公式R=。把被测电
阻接入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出此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工,即可求得被测电阻的阻值。
电路中接入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可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和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获得几组电压和电流的值。求出每一组数据的电阻值,以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实验 测量误差,把求得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
实验时要正确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科学广场
人体的电阻
当人体接触带电体时,人体就被当成一个电路元件接入回路。人体阻抗通常包括外部阻
抗(与触电者当时所穿衣服、鞋袜以及身体的潮湿情况有关,从几千欧到几十兆欧不等)和内
部阻抗(与触电者的皮肤阻抗和体内阻抗有关)。人体阻抗不是纯电阻,主要由人体电阻决定。
人体电阻也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
一般认为干燥的皮肤在低电压下具有相当高的电阻,约l0万欧。当电压在500~1000伏
时,这一电阻便下降为1000欧。表皮具有这样高的电阻是因为它没有毛细血管。手指某些部
位的皮肤还有角质层,角质层的电阻值更高,而不经常摩擦部位的皮肤的电阻值是最小的。
皮肤电阻同人体与物体的接触面积及压力有关。
当表皮受损暴露出真皮时,人体内因布满了输送盐溶液的血管而有很低的电阻。一般认
为,接触到真皮里,一只手臂或一条腿的电阻大约为500欧。因此,由一只手臂到另一只手
臂或由一条腿到另一条腿的通路相当于一只1000欧的电阻。假定一个人用双手紧握一带电
体,双脚站在水坑里而形成导电回路,这时人体电阻基本上就是体内电阻,约为500欧。
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按l000~2000欧考虑。
解题指导
【例l】如图4.6—5甲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
甲 乙 丙
图4.6—5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在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_______________。
(3)若待测电阻R的值大约为5~10欧,电流表有“0~0.6安”“0~3安”两个量程,电压表
有“0~3伏”“0~15”伏两个量程,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在0~20欧之间,电源电压为3
伏,则电流表应选______量程,电压表应选_______量程。
(4)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欧。
(5)若三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电压/伏
2.O
4.O
6.0
电流/安
0.1
0.2
0.3
对数据分析,可以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R=。
(2)开关S在闭合前,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电阻值最大处。
(3)因电源的电压是3伏,则电压表应选的量程是0~3伏。当待测电阻R取最小(R=5欧)且滑动
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最大,Imax===0.6安,故电
流表应选的量程为0~0.6安。
(4)由上题的分析可知,两表使用的都是小量程,即I=0.3安,U=1.5伏,则R===5
欧。
(5)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结论: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答案】 (1) R= 如图4.6—6 所示 (2)电阻值最大处 (3)0~O.6安 0~
3伏 (4)5 (5)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图4.6—6
【回顾】(1)减少测电阻实验误差的方法: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②使用小量程,提高读数
的准确程度;③缩短实验时间,减少温度的影响。
(2)读电表要“先看清后读数”,应看清选用的量程与最小刻度。
【例2】“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
换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
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尝试利用“等效替代法”解决
下面的问题。
【探究的目的】粗略测量待测电阻R。的值。
【探究器材】待测电阻Rx、一个标准电阻箱(元件符号)、若干开关、一个电池、若干
导线和一个刻度不准确但灵敏度良好的电流表(电流表的量程足够大)。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在下边的虚线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用字母表示需要测出的物理量:
第一步:开关断开,并按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Rx的表达式:______(用测出量表示)。
【解析】由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 =可得R=,这是伏安法测电
阻的依据,而本题是一道用“等效替代法”测量电阻阻值的试题,实验
器材缺少电压表,故解题的关键是应用“等效替代法”通过调节电阻箱
的阻值让接入电路中的电流表两次示数相同,从而得出此时电阻的大小
相等,即未知电阻的大小就等于电阻箱上的示数。电路图如图4.6—7 图4.6—7
所示。闭合开关Sl,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位置,断开开关Sl,闭合开关S2,调节电阻箱电阻的大小,观察电流表的指针,使它指向前面记录的位置,读出此时电阻箱电阻的大小R,被测电阻Rx=R。
【答案】(1)如图4.6—7所示 (2)见解析 (3)Rx=R
同步训练 A组
1.有关公式R=等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越小
B.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越大
C.导体电阻跟电流成反比,跟电压成正比
D.导体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中电流的比值
2.如图是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所连接电路的一部分。请分析回答:
(第2题)
(1)该同学不可能在做什么实验?_______________。
A.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B.研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2)若要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除了图示器材外还需要:电源(恒
压)、开关、导线、_______,同时应将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实验中,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
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闭合开关,移动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几组示数并记录,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如
图乙所示的U--1图线。则被测电阻R1的电阻值为______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
置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电压表所接的量程为0~3伏),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__________伏。
甲 乙 丙
(第3题)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的阻值为l0欧,只闭合开关Sl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再
闭合开关S2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5安,则R2的阻值为________欧。
(第4题)
小科同学在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并
利用导线将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滑动变阻器(“50Ω 1A”)、开关、两节新干电
池连接了部分电路(如图乙):
甲 乙 丙
(第5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根据连接完整的电路进行实验,第3次实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_____
_______伏。
(3)下表是小科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其中第______(填序号)次数据是错误的。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伏
2.O
2.5
3.0
电流/安
0.26
0.30
0.34
(4)利用该实验的电路图(图甲)还可以研究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
6.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请回答问题:
(1)在图甲中,请你用笔画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甲 乙 丙
(2)在闭合开关之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____(填“左”或“右”)端。
(3)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零,电
压表的示数为3伏,这可能是由于_________造成的。
(4)某次实验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欧。
(5)若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移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多次测量过程中观察到电压表和电
流表的示数大小变化是相反的,则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城市利弗莫
尔消防站发动机室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一个发着昏黄光亮的小灯
泡。不过可不能因为它没有现在的节能灯明亮就小看它,要知道
自从1901年点亮以来,这个灯泡就没有被熄灭过,至2011年已持
续工作了110个年头。一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在灯泡
电压由3伏增大到6伏的过程中,随温度的升高,灯泡电阻改变了
多少欧? (第7题)
同步训练 B组
某实验小组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①甲,实
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甲 乙
丙
(第8题①)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冷水,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测量电阻R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断开开关。将根据电流表、电压表示数计算的电阻值和温度计的示数填入表中;
在烧杯中添加少量热水,闭合开关,测量电阻R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断开开关。将根据电流表、电压表示数计算的电阻值和温度计示数填入表中;
重复②的操作若干次,测得多组数据。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图甲中的电路图将图乙连接完整;
(2)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阻R/欧
110
61
45
35
____
温度t/℃
20
50
68
80
90
图丙是第5次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请计算电阻值R,并填入表中。
(3)请在图②的坐标系中画出R-t的关系图线。
(第8题②)
由图线得到该热敏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明在欣赏圣诞树上的小彩灯时发现,各小彩灯的连接方式为串联,当其中一只灯丝熔
断,其他彩灯却仍能发光,如图甲所示,这是为什么呢?他仔细观察灯泡的构造(如图乙),
查阅得知细金属丝表面涂有绝缘物质;取一只完好的彩灯,按图丙电路进行实验,电源
电压为7.5伏,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
甲 乙
丙 丁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伏
0.3
1
2
4
6
7.5
电流/安
0.O6
0.10
0.12
0.20
O
彩灯亮度
发红
弱光
较亮
亮
很亮
灯丝烧断
请依据上述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第4次实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其读数为______安。
(2)从数据中发现,通过彩灯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证实灯丝支架与细金属丝之间有绝缘物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依据彩灯结构及实验现象,推测彩灯串中一只灯丝熔断时其他彩灯却仍能发光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1)B (2)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8 1.6
4.20 5.(1)图略(滑动变阻器左上端与小灯泡右端相连) (2)1.5 (3)1 (4)验
证欧姆定律 6.(1)如图 (2)左 (3)灯泡处断路 (4)10 (5)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
阻器两端
(第6题)
7.10欧 8.(1)图略(开关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的B接线柱连接) (2)30 (3)图略 (4)
电阻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9.(1)0.18 (2)彩灯电阻因温度改变而发生变化 (3)
第6次实验时灯丝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4)在较高电压(220伏)下,细金属丝表面的绝缘层被击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