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五上语24《月迹》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五上语24《月迹》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9 15:4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创连载,转载出版必究
【新课标】五语上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24.月迹
一、单元阅读主题: 四季之美
二、单元语文要素:初步体会课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三、本课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能说出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
思维能力:能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审美创造: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说出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
2.能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四、本课新课标学习任务单。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一(基础性学习单)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踪迹(zōng zhōng) 倏忽(sū shū) 面面相觑(qù xù)
满盈(yín yínɡ) 掬(jū jǖ) 嫉妒(jíjìdú dù)
嫦娥(cáng cháng ) 瓷花盆(cí chí) 锨刃(xiān xīn rèn lèn)
发梢(sāo shāo) 争执(zhí zhì) 悄然(qiāo qiǎo)
(1)经过长期积累(lěi léi),桂花虽没开,却有了累(lěi léi)累的骨朵儿了。
(2)卧室里静悄(qiāo qiǎo)悄的,月亮悄(qiāo qiǎo)没声儿地溜了进来。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嫉妒(jì dù) 倏忽( shū) 悄(qiāo)没声儿
B.袅袅(niǎo) 踪迹(zōnɡ) 花骨朵儿(ɡǔ)
C.屏气(bǐng) 嫦娥(cháng) 锨刃(xiān rèn)
D.瓷花盆(cí) 满盈(yínɡ) 面面相觑(qù)
2.选出每组中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
( )A.果实累累 B.积累 C.累赘 D.累累的骨朵
( )A.悄没声儿 B.静悄悄 D.悄然 C.悄无声息
( )A.花骨朵儿 B.骨干 C.骨气 D.甲骨文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解释,横线上填读音,括号里填解释。
读音:A.léi B.lěi C.lèi 解释:①接连成串。②积累。③形容累积的多。④疲劳。
(l)十分劳累 ( ) (2)硕果累累 ( )
(3)罪行累累 ( ) (4)累累的骨朵儿 ( )
4.在寻月的过程中,“我们”的心情发生了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激动”到“奇怪”再到“满足”。 B.从“失望”到“开心”再到“惊奇”。
C.从“平静”到“吃惊”再到“快乐”。 D.从“开心”到“惊奇”再到“满足”。
5.多音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新鲜 鲜嫩 鲜活 B.静悄悄 悄无声息 低声悄语
C.屏息 屏障 屏幕 D.积累 劳累 果实累累
6.作者一路追寻月亮的足迹,你能帮他找到正确的月迹吗 ( )(填序号)
①院中望月 ②眼睛见月 ③河中寻月 ④堂中赏月
7.在寻月的过程中,“我们”的心情发生了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激动”到“奇怪”再到“满足”。 B.从“失望”到“开心”再到“惊奇”
C.从“平静”到“吃惊”再到“快乐”。 D.从“开心”到“惊奇”再到“满足”。
8.下列诗词中哪一句的意境与文中描绘的相近 (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D.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9.下列句子中描写景物变化的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B.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C.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D.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细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烂地闪着银光。
10、对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又常常什么都觉得不满足。(新奇,稀罕)
B.月亮渐渐地爬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多出来,多余)
C.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看,瞧)
D.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瞧那光辉……(用两手捧)
11.课文叙述的顺序是( )。
A.院中望月 眼中见月 镜中看月 河中寻月
B.镜中看月 院中望月 河中寻月 眼中见月
12.学习完课文,我明白了( )。
A.人人可以拥有美,美属于每一个人。 B.只要你用心,就能追寻到月亮。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二(拓展性学习单)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1)(语文要素·动态描写)这句话属于 (A.静态 B.动态)描写。作者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亮形状的变化: → → 。
(2)照样子,用“先……再……渐渐……”描写某种事物的变化。
. .
. 。
2.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1)这句话是属于 (静态 动态)描写,写出了 的景象。“玉玉的”“银银的”写出了月光 、 的特点。
(2)对句中加点叠词的作用,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喜欢运用叠词,这是作者的写作偏好。
B.作者用叠词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突出了“我们”对月亮的喜爱。
C.作者运用叠词是为了强调景物的特点,写出当时景色的美丽。
D.这些叠词表现了景物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符合孩子的说话特点。
四、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以 为顺序,写了中秋节的夜晚,几个孩子 、 、
. 的过程,表现出儿童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第三部分 阅读与鉴赏(拓展性学习单)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1.“款款”的意思有:①诚恳;忠诚。②慢慢地。“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中“款款”应选第 种意思。
2.这段话运用“ 、 、 ”这些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使月亮升高的过程更清晰。我会用这些词写一种事物动态的过程: .
. 。
3.(语文要素·静态动态)这段话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通过描写月亮形状的变化“ → → ”,写出了月亮 的过程,写得既活泼又有趣,是 (静态 动态)描写。
(二)
奶奶说: “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去找它吧。”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掉,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找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烂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
“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 “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边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向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兴趣——( ) 粗糙——( )
2.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月亮饱含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它在每个人的心里。
B月亮不见了,奶奶让大家去寻找。
C天阴了,月亮才不见了。
3.通过阅读选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人们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2句你喜欢的描写“月”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zōng shū qù yínɡ jū jí dù cháng cí xiān
shāo zhí qiǎo
(1)lěi léi (2)qiāo qiǎo
二、1.C 2.BBA 3.(1)C ④ (2)A①(3)B③ (4)A①
4.D 5.A 6.④①③② 7.D 8.B 9.C 10.B 11.B 12.A
三、
1.(1)B 拟人 白道儿→半圆→满圆。
(2)天边先是出现了一点红光,再接着光越来越亮,太阳渐渐地露出半边脸,最后从天边完全跳了出来。
2.(1)静态 月光照在院子里 明亮、洁白 (2)D
四、地点 堂中赏月 、院中找月、河边寻月
五、
(一)
1.②
2.先、再 、渐渐地
示例1:清晨的太阳,先露出小小的头,再爬到地平线上,渐渐地升起来了。
示例2:小雨点先是蹦跳着敲着窗户,再是密集地拍着窗户,渐渐地变成了瓢泼大雨。
3.拟人 白道儿→半圆→满盈 慢慢升高 动态
(二)
兴致 粗劣 2.A
3.月亮无处不在,它在每个人的心里 美好事物的追求
4.示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