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认识太阳能热水器(第一课时)
太阳
太阳能热水器
集热管
支架
储水箱
出水口
进水口
集热管为什么要用黑颜色呢?
为什么要倾斜放置?
为什么是黑色?
集热管为什么要用黑颜色呢?
为什么要倾斜放置?
时间相同,大小一样。
角度相同,位置一致。
黑 色
白 色
红 色
浅绿色
20℃
32℃
30℃
28℃
20℃
21℃
21℃
20℃
20℃
27℃
25℃
24℃
20℃
26℃
24℃
22℃
颜色对吸热效果影响记录单
初始温度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颜色
颜色越深吸热效果越好
>
>
>
强
弱
为什么倾斜放置?
集热管为什么要用黑颜色呢?
为什么要倾斜放置?
纸袋大小一样,纸片颜色一致,光照时间相同。
竖直放置
倾斜放置
平放地面
20℃
26℃
25℃
23℃
20℃
32℃
31℃
27℃
20℃
28℃
27℃
24℃
放置角度对吸热效果影响记录单
初始温度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颜色
倾斜角度放置吸热效果最好
>
>
1.颜色越深吸热效果越好
2.与阳光垂直的角度吸热效果最佳
集热管为什么要用黑颜色呢?
为什么要倾斜放置?
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来加热水,是生活中常见的利用太阳能的技术产品。
热辐射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传热方式,太阳的热辐射就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的,可见光是电磁波的一部分,太阳能热水器是将电磁能(其中包括光能)转化为热能。
一般来说,太阳能热水器支架倾斜的角度就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资料来源: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长江出版传媒《长江作业本》
人教鄂教版《科学》(共17张PPT)
认识太阳能热水器(第二课时)
五年级
科学
1.颜色越深吸热效果越好
2.阳光直射吸热效果最佳
为什么集热管要用黑颜色呢?
为什么要倾斜放置?
五年级
科学
反光板
五年级
科学
太阳能热水瓶
反射板
五年级
科学
增加反射板,能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效率吗?
我们可以继续用纸袋做实验,比较有无反射板时,纸袋内的温度变化情况。
五年级
科学
黑色卡纸
瓦楞纸
锡箔纸
温度计
五年级
科学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反射板能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效果。
从外观上看,现在的太阳能热水器似乎没有反射板了。
其实,某些太阳能热水器在集热管内部有抛物面聚光器,具有反射板的作用。
五年级
科学
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因为安装,密封等原因,令其不能紧密排列安装,在管与管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为了更好的利用太阳光资源,使用反射板将从两根集热管中间漏掉的太阳光反射到集热管的背阳面,提高集热管的吸热量。
五年级
科学
五年级
科学
判断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 )
2.我们只能用汇聚光线的方法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 )
3.物体吸热的本领只与它的颜色有关。 ( )
4.相同条件下,表面粗糙的物体比表面光滑的物体升温快。 ( )
5.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光滑程度相同的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 )
√
×
×
√
√
五年级
科学
你能判别下列材料的反光能力与吸热能力吗 请连线。
反光能力强
白纸
反光能力弱
红纸 吸热能力强
吸热能力弱
黑纸
反光和吸热能力都适中
五年级
科学
选择
1.把白色、红色和黑色的同种纸袋放在同一地点,在阳光的照射下( )纸袋里的温度上升得最慢。
①白色 ②红色 ③黑色
2.小明站在阳光下,左手戴着黑色手套,右手戴着白色手套,他会感到( )。
①左手比较温暖②右手比较温暖③左右手一样温暖
3.物体对阳光的反射和吸收与物体温度的关系是( )。
①物体反射阳光的本领强,吸收的本领就弱,温度上升就快
②物体反射阳光的本领弱,吸收的本领就强,温度上升就快
③物体反射阳光的本领强,吸收的本领就强,温度上升就快
①
①
②
五年级
科学
观察“阳光的直射和斜射图”,回答下列问题。
阳光的直射和斜射图
五年级
科学
1.阳光直射,即光线与地面的角度为____度;
阳光斜射,即光线与地面的角度小于 度。
2.阳光 照射物体时,物体升温最快。
3.照射面积小的是 射(选填“直”或“斜”),
地面气温 (选填“高”或“低”)。
90
90
直
高
垂直
五年级
科学
观察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在括号中填上各部分名称的序号。
①入水口 ②出水口 ③集热管 ④储水箱
①
②
③
④
五年级
科学
某实验小组完成课本第 59 面实验时,得到的数据如下:
纸的 开始 2 分钟后 4 分钟后 6 分钟后 8 分钟后 10 分钟后
颜色 温度 的温度 的温度 的温度 的温度 的温度
黑色 24℃ 32℃ 35℃ 37℃ 39℃ 39℃
粉红 24℃ 29℃ 30℃ 30℃ 31℃ 31℃
白色 24℃ 25℃ 25℃ 27℃ 27℃ 27℃
粉绿 24℃ 27℃ 28℃ 28℃ 29℃ 29℃
1.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
2.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
(1) 物体吸热能力 ,温度上升 。
(2) 物体吸热能力 ,温度上升 。
3.这一组实验对我们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启发:
不同颜色的纸
黑色
强
快
白色
弱
慢
尽量选用深色材料作为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
资料来源: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长江出版传媒《长江作业本》
人教鄂教版《科学》(共28张PPT)
设计并制作一个既环保又节约能源的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冷水......?
回顾:
我们了解了关于太阳能热水器的哪些知识?
1.黑色的材料吸热能力最强;
2.太阳光垂直照射在物体上时,物体的吸热效果最佳;
3.增加反射板有助于物体的吸热。
常见的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
集热管
支架
储水箱
出水口
进水口
太阳能热水器是怎样让水热起来的?
还对太阳能热水器有什么了解?
任务:
设计一个能在15分钟内让200mL水升温的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材料超市
进入
材料超市
大纸箱子25元/个
小纸箱子15元/个
锡纸(大)
30元/片
锡纸(小)
15元/片
黑白彩纸
1元/张
彩色、黑色布基胶带
5元/卷
材料超市
塑料软管及温度计套件
30元/套
塑料瓶及温度计套件
20元/套
透明胶带
3元/卷
双面胶
3元/卷
木棍
1元/根
纸板(小)1元/片
纸板(大)2元/片
怎样设计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我们来绘制初始设计图吧!
初始方案1
初始方案2
初始方案3
初始方案4
初始方案5
需要哪些材料呢?数量是多少?材料总价?
我们来算一算每种方案的材料成本吧!
方案1材料及成本
小纸箱1个 15元
锡纸(小)1张 15元
塑料瓶及温度计
套件1套 20元
黑色布基胶带1个 5元
总计55元
方案2材料及成本
大纸箱1个 25元
锡纸(大)1张 30元
塑料软管及温度计
套件1套 30元
黑色布基胶带1个 5元
总计 90元
方案3材料及成本
大纸箱1个 25元
纸板(大)2个 4元
锡纸(大)1张 30元
塑料瓶及温度计
套件1套 20元
黑色布基胶带1个 5元
总计 84元
方案4材料及成本
纸板(大)2个 4元
锡纸(大)3张 90元
塑料瓶及温度计
套件1套 20元
黑色布基胶带1个 5元
总计119元
方案5材料及成本
纸板(大)2个 4元
塑料软管及温度计
套件3套 90元
木棍4根 4元
黑色布基胶带1个 5元
总计103元
成本?
结构?
制作难度?
加热效果?
我们来选择一种方案吧!
方案1
结构简单、材料少、成本低、易于制作
方案4
操作复杂、成本高
方案2
结构简单、成本适中、易于制作
方案5
制作难度大、成本高
方案3
加热速度快、成本较低
回顾研究过程
提出工程任务及要求
计算各种初始方案的材料成本
综合各项因素选择一种方案
讨论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初始方案
资料来源: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长江出版传媒《长江作业本》
人教鄂教版《科学》(共59张PPT)
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第二课时)
明确并完善各组的方案
A组方案
大纸箱 1个
锡纸(大) 1张
塑料软管及温度计套件
1套
黑色布基胶带 1个
B组方案
大纸箱 1个
纸板(大) 2个
锡纸(大) 1张
塑料瓶及温度计套件
1套
黑色布基胶带 1个
C组方案
小纸箱 1个
锡纸(小) 1张
塑料瓶及温度计套件
1套
黑色布基胶带 1个
各组根据方案进行分工
A组
B组
C组
组内应该怎样分工呢?
根据方案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1.请同学们注意安全,规范使用工具。
2.如果发现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可以在设计图上加以标注和修改。
3.如果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先自己思考解决方案,再寻求他人的帮助。
注意事项
A组进行制作
A组进行制作
A组进行制作
A组进行制作
B组进行制作
B组进行制作
B组进行制作
B组进行制作
B组进行制作
B组进行制作
C组进行制作
C组进行制作
C组进行制作
C组进行制作
制作的热水器给水加热效果怎样呢?
检测热水器的加热效果
检测热水器时应该注意什么?
检测热水器的加热效果
将制作好的简易太阳能热水器放在阳光下,调整热水器角度,让三组热水器都与太阳光垂直;同时测量并记录水的初始温度 ,每间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变化;阳光照射15分钟后,记录水的最终温度,然后停止检验。
各组同时检测热水器的加热效果
科学
初始温度
23.7℃
21.9℃
22.5℃
A B C
1分钟后水的温度
32.4℃
21.9℃
23.2℃
A B C
2分钟后水的温度
35.6℃
22.1℃
22.1℃
A B C
3分钟后水的温度
35.8℃
22.3℃
24.2℃
A B C
4分钟后水的温度
35.2℃
22.9℃
24.6℃
A B C
5分钟后水的温度
35.2℃
22.9℃
24.6℃
A B C
6分钟后水的温度
36.6℃
23.1℃
25.3℃
A B C
7分钟后水的温度
37.3℃
23.4℃
25.9℃
A B C
8分钟后水的温度
38℃
23.6℃
26.3℃
A B C
9分钟后水的温度
38℃
23.6℃
26.3℃
A B C
10分钟后水的温度
38.4℃
24℃
27.1℃
A B C
11分钟后水的温度
39.4℃
24.2℃
27.6℃
A B C
12分钟后水的温度
39.1℃
24.2℃
28℃
A B C
13分钟后水的温度
40.2℃
24.4℃
28.5℃
A B C
14分钟后水的温度
40℃
24.5℃
29.2℃
A B C
15分钟后水的温度
40.6℃
24.6℃
29.3℃
A B C
初始温度 A23.7 B 22.5 C 21.9
1分钟后 A32.4 B 23.2 C 21.9
2分钟后 A35.6 B 22.1 C 22.1
3分钟后 A35.8 B 24.2 C 22.3
4分钟后 A35.2 B 24.6 C 22.9
5分钟后 A35.2 B 24.6 C 22.9
6分钟后 A36.6 B 25.3 C 23.1
7分钟后 A37.3 B 25.9 C 23.4
8分钟后 A38 B 26.3 C 23.6
9分钟后 A38 B 26.3 C 23.6
10分钟后 A38.4 B 27.1 C 24
11分钟后 A39.4 B 27.6 C 24.2
12分钟后 A39.1 B 28 C 24.2
13分钟后 A40.2 B 28.5 C 24.4
14分钟后 A40 B 29.2 C 24.5
15分钟后 A40.6 B 29.3 C 24.6
热水器的水温数据
根据记录结果绘制温度变化折线图
我们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学生活动手册上来绘制温度变化折线图。为了表现随着时间变化,各组热水器在水温变化上的差异;我们将横轴作为时间轴,表现时间变化;纵轴是温度,用来比较各个时间段,各组热水器的升温情况。
温度/℃
时间/分钟
绘制温度变化折线图
我们从0-15分钟,每1分钟为1个点;纵坐标为水的温度,根据具体测量值选择数值范围;接着将记录的水温用打点的方式画下来;最后用直线将各个点连接起来,这样一张水温变化折线图就绘制完成了。
温度/℃
时间/分钟
绘制温度变化折线图
A组
45
40
35
30
25
2015
10
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5
40
35
30
25
2015
10
5
0
C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5
40
35
30
25
2015
10
5
0
容器小?
保温差?
反光板面积小?
回顾研究过程
确认并完善方案
对简易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检测
得出数据,绘制折线图。
根据方案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数据分析,寻找影响水温变化原因。
1.传热性能好的材料,保温性能也一定好。 ( )
2.深色材料适合制作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 ( )
3.泡沫塑料是热的良导体。 ( )
4.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既环保又节约能源。 ( )
5.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材料:盒子(最好是铁盒)、小罐(一定要金属的)、泡沫、反光板(可以用烟盒里的锡纸、镜子、废光碟)、胶布、黑颜料、玻璃纸。 ( )
×
×
√
√
√
1.太阳能热水器把 转化成 ,将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
2.太阳能热水器除了能把水加热,还需要能保持水的 。
3.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时,在储水瓶的背面贴锡箔纸是为了加强 ,让透过瓶子的阳光反射回瓶子,减少热量外流。
4.太阳能热水器放置需要保持____和阳光____。
5.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 、 、 、有关。
太阳光能
热能
温度
反光
集热面
垂直
所采用的材料
结构
运用的原理
1.简易太阳能热水器中使用的储水瓶周围用了( ),是为了保温。①盒子 ②泡沫塑料 ③透明塑料纸
2.( )不是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
①安全易操作 ②安装成本高 ③节能环保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光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②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用到的塑料瓶、盒子一般既用作集热器又用作保温箱 ③太阳能热水器一般倾斜的角度和当地经度一致
4.( )不仅要考虑构造,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依据的科学原理以及使用的方便性和实用性。
①产品的设计 ②产品的成本控制 ③产品的展示
5.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 )
①设计方案 ②制作材料 ③制作过程
②
②
②
①
①
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步骤
a.考虑需要用到的 和 。
b.根据提供的材料单价计算各种方案的
c.分析各种方案的 ,选择一种方案画出结构设计图,列出需要的材料 , 和 。
d.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材料和工具合作制作模型
e.将制作好的太阳能热水器放在阳光下,照射 分钟测量,并记录照射前后水的温度。
材料
工具
材料成本
可行性
名称
规格
数量
15
资料来源: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长江出版传媒《长江作业本》
人教鄂教版《科学》(共31张PPT)
改进与交流
太阳
太阳能产品
从常见的太阳能热水器中获得设计启发!
方案A
方案B
方案C
成本?
结构?
制作难度?
加热效果?
按设计图制作
检验加热效果
一起来改进我们制作的简易太阳能热水器吧!
交流与改进
你们小组制作的简易太阳能热水器在15分钟内水温升高了多少度?
和其他小组相比,你们的升温速度是快是慢?
如果你们小组的简易太阳能热水器升温速度较慢,可以如何进行改进?
A组
升温快,降温也快。保温性能不好。
15分钟内升温16.9℃
A组
解决保温性能较弱的问题
透明塑料布封闭容器?
B组
15分钟内升温6.8℃
升温幅度明显,稳定性较强。
B组
进一步提升加热效果
增大反光曲面的面积?
使集热管底部能接受到发射光?
C组
升温幅度小、升温慢。
15分钟内升温2.7℃
C组
保持原有优势,进一步提升加热效果。
更换更大的反光容器?
测试改进效果
温馨提示
改进过程中要规范使用工具
避免误伤自己和其他同学
改进完成后再次进行测试
记录改进后的数据
展示与交流
A组
改进方法
A组改进后模型
用透明的塑料布封闭容器
展示与交流
A组
保温性能有所提升
大纸箱1个 25元
锡纸(大)1张 30元
塑料软管及温度计
套件1套 30元
黑色布基胶带1个 5元
透明胶带1卷 3元
透明塑料纸1张 10元
总计103元
改进后的材料成本
15分钟内升温18.7℃
展示与交流
B组
改进方法
B组改进后模型
增加反光曲面的面积
架高集热管
展示与交流
B组
加热效果有所提升
大纸箱1个 25元
纸板(大)2个 4元
锡纸(大)1张 30元
塑料瓶及温度计
套件1套 20元
黑色布基胶带1个 5元
小纸板2张 2元
双面胶1卷 3元
总计89元
改进后的材料成本
15分钟内升温11.8℃
展示与交流
C组
改进方法
C组改进后模型
更换更大的反光容器
展示与交流
C组
改进后的材料成本
大纸箱1个 25元
锡纸(小)1张 15元
塑料瓶及温度计
套件1套 20元
黑色布基胶带1个 5元
总计65元
15分钟内升温4.4℃
展示与交流
A组
B组
C组
A组升温快,加热好!
C组经济实惠,安装方便!
B组加热好,又稳定!
展示与交流
A组
B组
C组
如何给简易太阳能热水器增加进水管和出水管?
根据热对流知识,热水会上浮。所以出水管应该位于进水管上方。
管子与容器连接的密封要做好。
拓展与应用
太阳能灶
太阳能热水瓶
拓展与应用
太阳能车载净化器
太阳能手电筒
太阳能烤炉
1.为了准确评价各种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我们应该将它们同时放到阳光下,并装同样温度、同样多的水。 ( )
2.在设计好我们的方案后,应多与其他同学交流,这有助于我们设计的太阳能热水器更加科学、可靠、合理。 ( )
3.太阳能热水器摆放角度越小,它吸收的热能越多。 ( )
4.某小组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所用的材料都是黑色的,这样的设计最合理。 ( )
5.自制的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与天气有关,与材料无关。( )
6.不断地改进与迭代,最终完成满意的作品,这是工程设计的特点。( )
7.工程设计的方案是多种多样的,没有最完美的设计,只有最满足 特定要求的设计。( )
√
×
×
×
√
√
√
1.太阳能热水器的摆放角度( )时,它吸收的热能最多。
①最小 ②最大 ③与阳光垂直
2.为了提升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最好将其所使用的材料( )①全部涂黑②吸热部分涂黑反射部分涂白③吸热部分涂白反射部分涂黑
3.A、B 两组在比较他们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时,A组使用室内桶里的自来水,B组使用室外桶里的自来水,这种做法( )。①合理,因为 A、B两组所用水都是自来水②不合理,因为 A、B 两组所用水的温度不同③不合理,因为 A、B 两组所用水的水质不同
4.下列关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②太阳能热水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③太阳能热水器价格较贵,不值得推广
5.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时,下列不恰当的做法是( )。①在集热器周围填充保温材料②将集热器外面的黑纸贴松,使黑纸与里面的瓶壁留有空隙③调好集热器受热面与光线照射之间的角度
③
②
②
③
②
回忆在设计和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过程中,我们应用到的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并完成下表。
太阳能热水器
1.光和影 选择 的位置放置集热器。
2.光的直
线传播 使集热器与阳光 , 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
3.光的反射 利用 反射光线,使集热器升温。
4.光和热 太阳发光的同时也产生热量,集热器放在光照
强度较大的地方就会 。
集热器的材质、 、 等都
会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
阳光充足,没有遮挡
垂直
平面镜和凹透镜
吸收更多的热量
颜色
摆放位置
答:太阳能热水器将光能依靠真空吸热管转换为热能的过程。真空吸热管的黑色吸热层将太阳光能的热量吸收,传给玻璃管里的水,利用热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加热的水往上进入储水桶,桶内温度相对较低的水沿着玻璃管背光面进入玻璃管补充,使水不断产生微循环从而得到所需的热水。
在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科学原理?
资料来源: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长江出版传媒《长江作业本》
人教鄂教版《科学》(共30张PPT)
第五单元回顾
太阳
太阳能热水器
我知道了
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吸收太阳能,实现了对水加热的功能。
出水口
入水口
集热管
储水箱
支架
科学
我知道了
如何获得更多的光和热
物体的颜色
光照角度
光照量
我知道了
如何获得更多的光和热
物体的颜色
光照角度
光照量
结构
工作原理
我会做了
颜色越深,吸热效果越好!
时间相同,大小一样。
角度相同,位置一致。
对比实验
我会做了
与阳光垂直的角度吸热效果最好!
>
>
对比实验
纸袋的大小、颜色一样,光照时间相同。
我会做了
增加反光板可以汇聚更多的光!
对比实验
锅的大小、放置角度一样,光照时间相同。
我会做了
对比实验
我会做了
我会做了
方案A
方案B
方案C
成本?
结构?
制作难度?
加热效果?
我会做了
我们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
我会做了
检验加热效果
各小组检验数据
我会做了
我会做了
我会做了
我会做了
改进我们的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我会做了
对比实验
工程实践
科学
我感受了
交流与合作很重要!
科学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科学!
冬天和夏天人们的着装?
为什么有反射板?
我感受了
科学
成本越低越好?
技术产品的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我感受了
科学
1.黑色物体容易吸热;白色物体不容易吸热。
2.阳光照射物体的角度越接近垂直,物体的吸热量越大。
3.利用反光板或凹面镜可以更好地吸收光能。
4.在技术与工程中要控制成本,尽量制作出效果比较好、成本不太高、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知识点
科学
1.安放太阳能热水器时,应( )
①平放 ②斜放 ③立放
2.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利用热传递的( )形式吸收能量的。
①热传导 ②热对流 ③热辐射
3.制作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增强其吸热本领,我选用( )做“集热器”。①无色玻璃瓶 ②白色泡沫塑料 ③黑铁罐子
4.要把照射到盒子里面的光反射到集热器里,下列用作反光镜的最好材料是( )。
①塑料膜 ②锡纸 ③白纸
②
③
②
③
科学
1.夏天穿 色衣服的人多,冬天穿 色衣服的人多。在阳光下,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物体的 和
等有关。
2.同样光滑的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 物体反射热量能力强; 物体吸收热量能力强。
3.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是 色的。
4.太阳能集热器是接受 并传递______的装置,它是太阳能热水器系统的核心元件,相当于汽车的 。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水主要存储在 水箱内,因此加热后的水不容易凉。
5.太阳照射物体的角度越接近____,物体的吸热量_ _。
浅
深
颜色
表面光滑程度
白色
黑色
黑
太阳辐射
热量
发动机
保温
垂直
越大
科学
1.太阳能热水器既有优点,又有不足。 ( )
2.太阳能热水器受天气影响不大,没有太阳的日子太阳能热水器也能很好工作。 ( )
3.太阳能热水器把光能转化成了热能。 ( )
4.设计太阳能热水器,还要考虑它的保温性能。 ( )
5.太阳能热水器中高效吸收太阳能的部件是集热管。 ( )
6.太阳能热水器中底部的反光材料能提高吸热效率。 ( )
7.物体与太阳光线垂直,吸收的太阳能就会多。 ( )
8.物体受热面积越大,吸收的太阳能越少。 ( )
9.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多少和它的摆放方式没关系。( )
10.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都是浅色的。 ( )
√
×
√
√
√
√
√
×
×
×
科学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利用集热器吸收阳光,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储存热水。
科学
说一说人类运用太阳能为自己服务的的几个实例。
答:放大镜取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太阳能烧烤炉、太阳能烤箱、太阳能水杯、卫星供电、月球车供电等。
科学
怎样才能准确评价不同的太阳能热水器性能的优劣
答:在同等温度,同样水量时,观察哪个太阳能热水器升温快。
科学
不去买,也不要生火,你有办法可以吃到烤红薯吗 当然有办法,用太阳光也能把红薯烤熟。准备一个平底瓷盆,用橡皮泥将挂钩固定在瓷盆上,然后用铝箔将盆子底部和四周铺满、弄平整,再把洗干净的红薯穿在挂钩上,最后将制作好的装置放在阳光下,十几分钟后红薯就熟了。这个实验最好选在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的时候。你能说一说其中的道理吗
答:太阳光照射到盆内铝箱上的时候,大量的热量被集中到瓷盆的中间部分。进而产生大量热能,这样就在盆内形成了高温环境,如同烤箱一样。红薯被源源不断的热量烘烤,自然就被烤熟了。
资料来源: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长江出版传媒《长江作业本》
人教鄂教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