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太阳》教案(共2个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6《太阳》教案(共2个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30 10:2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会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3.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重点】
1.了解太阳的特点,掌握有关太阳的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9个生字,会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3.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初步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3)教师引导:你了解太阳吗?你知道哪些有关太阳的知识或者故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太阳的课文。
学生自由发言,谈关于太阳的知识和故事。
教师板书(16 太阳)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与太阳有关的知识或故事,激发学生了解太阳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学习认字。
(出示课件4)教师引导:自读课文,借助已有经验自主识字,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5)学生读词语,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重点指导一下生字。
(1)摄:应读shè,不要错读成niè,可以借助温度计的单位“摄氏度”来识记。(出示课件6)
(2)殖:形声字,左半部分表字义,右半部分表读音。
(3)疗:形声字,病字头表字义,“了”表读音。(出示课件7)
(4)炭:与“碳”是同音字,可以对比识记。“炭”表示一种事物,可组词“煤炭、木炭”;“碳”表示一种元素,可组词“碳酸、碳水化合物”。 (出示课件8)
2.学习写字。
(出示课件9)教师引导:这些字你都会写吗?同桌之间交流写字方法。
全班交流写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1)摄:左右结构,右半部分中的第一个“又”的捺变成点。
(2)粮:左右结构,左半部分“米”末笔捺变点。
(3)菌:上下结构,下半部分的“禾”末捺变点。(出示课件10)
(4)区:要注意笔顺,最后一笔是竖折。(出示课件11)
学生自主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设计初读课文的版块,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为下面的环节作准备。)
三、细读课文,交流收获
1.(出示课件12)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提示:运用之前学过的作批注的方法,将每段的主要内容记录下来,再将这些内容整合到一起,梳理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版块,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明确课文的结构。)
预设:
第1自然段:太阳距离地球远,有一亿五千万千米。
第2自然段:太阳体积大,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第3自然段:太阳温度高,表面温度五千多摄氏度。
(出示课件13)教师小结:这三个自然段主要介绍有关太阳的知识。
板书(远 大 热)
教师引导:课文的第4—8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
第4自然段:与人类关系密切。
第5自然段:太阳对雨雪的影响。
第6自然段:太阳对风的影响。
第7自然段:太阳有杀菌作用。
第8自然度:没有太阳就没有可爱美丽的世界。
(出示课件14)教师点拨:这几个自然段说明太阳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板书(关系密切)
(出示课件15)教师引导:这两部分通过第4自然段“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个句子自然连接起来。请大家把每段的主要内容整合起来,梳理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吧。
预设:课文介绍了太阳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的特点,以及太阳与动植物生长、能源形成、自然气候变化、预防和治疗疾病等方面的关系。(出示课件16)
2.感受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
(1)学习第1、2自然段。
(出示课件17)教师引导学生默读第1、2自然段,想一想:为了说明太阳的远和大,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教师提问:你从哪些句子看出太阳离地球远的特点呢?
预设:我是从“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看出来的。
教师追问:在这些句子中,你又从哪些词读出来太阳离我们很远呢?
预设:“一亿五千万、三千五百、二十几”这些词都含有数字。
(出示课件18)教师小结:像这样用具体数字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叫列数字。
(出示课件19)教师引导:下面大家看两个句子。
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要走很多很多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很多年。
教师提问:把第一句中的“一亿五千万千米”改成“很远很远”,把“要走三千五百年”换成“走很多年”。把“飞二十几年”换成“飞很多年”好不好?
预设:不好。这样的数字更直观,更准确,让人一看就懂。
教师:是的,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更准确,更具体,说出了太阳距离地球远的特点。
(出示课件19)教师小结: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能够准确、具体地写出太阳和地球距离远的特点。
教师引导:同学们,“一亿五千万千米”到底有多远呢?你能直观地感受到吗?你从文中找一找作者是如何让我们感受到的?
预设1:作者假设了两种到太阳去的方法,分别是:走和坐飞机。作者将这两种方式所需的时间进行了比较。
教师小结:是的,像这样把两种类别相同或者不同的事物、现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就是作比较。这样一比较,我们就能直观地感受到太阳离地球远的的特征了。
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把数字加以强调,再读课文,把太阳离地球的远的特点读出来。
教师小结:我们刚才先通过读课文,找出能说明太阳远的特点的句子,再抓住关键词,了解作者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向我们介绍了太阳这一抽象的事物离地球远的特点。最后朗读感受太阳远的特点。(读课文——找句子——抓关键词——体会说明方法)
(出示课件20)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感受太阳的“大”。
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教师提问:这个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预设1:“一百三十万”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预设2:“抵得上一个太阳”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出示课件21)教师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使学生明白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能够让人具体感受到太阳大的特点。
(2)学习第3自然段。
(出示课件22)教师引导学生自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温度高的特点?
预设1:“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预设2:“五千多摄氏度”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预设3:“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出示课件23)教师提问:“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这句话如果只保留“太阳的温度很高”,你觉得怎么样?
预设: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可以将太阳温度高的特点说清楚。
(出示课件24)教师引导:没错,大家都知道开水很烫,开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而钢铁的熔点是1500摄氏度,大家感受一下太阳表面上五千多摄氏度是怎样的一种温度。
4.练一练。
(出示课件25)教师组织学生练习试着用说明方法写一段话。
(出示课件26)教师展示评价标准,学生写完后同桌间互相评价。
①所写的片段是否运用了课文中所学的说明方法。
②是否围绕着所写对象的突出特点来写。
③是否结合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将所介绍的事物的某个特点说清楚。
学生自由练写,同桌间互相评价、修改,教师相机指导。
四、课堂总结,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27)教师:课文先介绍了太阳的三个特点: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接着接着介绍了动植物、煤炭、自然气候预防和治疗疾病等与太阳的关系,来说明太阳对人类的作用。课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2.(出示课件28、29)课堂演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2.能结合课文内容初步学习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学习特点,了解说明方法
教师:第一课时我们学习了生字、词,梳理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前三个自然段,了解到列数字、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4—8自然段。
(出示课件31)教师组织学生默读第4—7自然段,小组讨论: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对人类的作用?找出关键词,用简练的话说一说。
(出示课件32)教师提示学生抓住“植物”“动物”“吃的”“穿的”“煤炭”等关键词来把握第4自然段的内容。
预设1:第4自然段从动植物的方面介绍了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预设2:第4自然段还从吃穿方面介绍了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预设3:第4自然段还从煤炭的形成方面介绍了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教师引导:没错,吃穿方面还可以说成是什么?
预设:吃穿方面就是人类的生活方面。
教师小结:是的,综合大家的说法,第4自然段从动植物的生长、人类的生活、煤炭的形成三个方面写了太阳对人类的作用。(出示课件33)
教师板书(动植物 人类 煤炭)
(出示课件34)教师引导:第5自然段讲的是太阳对地球气候的影响,谁来说说这一自然段具体写的是什么?
预设:第5自然段写的是水在太阳的作用下形成云、雨、雪。
(出示课件35)教师引导:这一自然段也写的是太阳对地球气候的影响,谁来说说具体写了对什么的影响?
预设:第6自然段写的是太阳对风的形成的影响。
教师引导:大家还记得之前学过的课文《我是什么》吗?回忆一下课文内容,帮助我们理解太阳对雨雪的形成的影响。
(出示课件36)教师引导:第7自然段写太阳有杀菌的作用,联系日常生活中“晒被子”等现象,我们可以了解到太阳的杀菌作用。
(出示课件37)教师小结:第5、6自然段写了太阳对气象的变化的影响,第7自然段写太阳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的作用。
教师板书(气象的变化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出示课件38)教师引导:结合生活经验或相关书籍,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预设: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四季的变化,氧气的产生,太阳能发电……
让学生试着扮演角色,讲述太阳的重要作用:地球上的万事万物皆与太阳有关,请你从课文中或生活中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事物,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讲一讲这种事物与太阳的关系。
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出示课件39)教师引导学生自读第8自然段,说一说:这一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的?
预设1:这个自然段对太阳的作用进行了总结。
预设2:最后一句话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因为有了太阳,人类才能获得各样的资源,才能在地球上生存发展。
(出示课件40)教师小结:作者用一句话总结了太阳对我们人类的作用,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善于总结。
二、课堂总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出示课件42)主题概括。
2.(出示课件43)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了太阳的特点,知道了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了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3.(出示课件44—46)课堂演练。
4.(出示课件47)布置作业。
(1)课下搜集有关太阳的其他知识。
(2)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本课练习。
三、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