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
本试卷共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I卷l至4页,第II卷5至12页。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选择题共23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和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铝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一、(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项是
A.熟稔(niǎn) 酒馔(zhuàn) 回眸(móu) 羽扇纶(guān)巾
B.沮(jǔ)丧 凝噎(yē) 笃(dú)行 匪(fěi)夷所思
C.匡(kuāng)正 玷(diàn)污 未遂(shuì) 扶辇(niǎn)下除
D.鱼鳍(qí) 樯(qiáng)橹 霰(xiàn)弹 睢(suī)园绿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A.图腾 凭吊 混凝土 举案齐眉
B.抵毁 索引 签合约 家喻户晓
C.被褥 洗漱 碰钉子 街谈相议
D.甘霖 琐屑 蛾卵石 事过境迁
3.下面语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l)作为一种民给传统,中秋以它特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乡土_____成为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2)绿色GDP尚未获得地方政府的普遍友持,目前有少数省份要求退出______试点,它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境地。
(3)各种美食之间,常常相冲相撞。如果将这些相冲相撞的食物同食,_______不会得到美的享受,________会损害身体。
A.情节 核算不但……而且……
B.情结 核算 不但……反而……
C.情结 合算 不但……反而……
D.情节 合算 不但……而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A.为进一步方便群众,接受社会监督,教育部对现有20余个不同业务领域的监督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时行了整合归并。
B.专家认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香烟的危害,特别是劝阻有瘾的青少年戒烟,对于预防肺癌和其它呷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C.环保局将重点研究如何利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结果来制定相关的污染治理、环保税收和生态补偿等环境经济管理.
D.解袂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根本在于加快地方立法,—方面制定强制统一收购餐厨垃圾的办法,另—方面通过立法协调环保、城管、工商等部门对餐厨废没的管理力度.
二、(6分,每小题3分)
阅读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片段,回答5~6题。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伺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了,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5.下列对文中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 林冲盘算着该如伺在草料场过一冬,表明他此时并无反心,只想逆来顺受,以待出头之日。
B.林冲雪夜沽酒不忘带上花枪,说明他对奸人陷害已有防范。
C.盖火的细节暗示草料场失火,林冲并无半点责任。
D.拽门、锁门、带钥匙的细节描写,说明林冲办事精细,小心谨慎。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刚吹撼,摇振得动”对情节有推动作用。草屋崩坏,才使林冲离开草料场到山神庙避寒:否则,林部将被烧死,也就就有“雪夜杀敌”、逼上梁山的情节了。
B.“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说明林冲认为看草料场这差使还不错,想长住下去,根本就未意识到—场危机正向他逼近。
C.描写林冲盖炭火、拽门、上锁、带钥匙等动作,表现林冲尽职尽忠,处处谨慎仔细,对仇敌时时保持高度警惕的性格特点。
D.从草屋崩坏无法住人的窘境、身体向火也不能御寒的凄苦、独自踏雪买酒的寂寞三个角度烘托了林冲“风雪落难人”的形象。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班固《苏武传》的片段,回答7~9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子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入之她,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械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急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也,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求霑衿,与武决去。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辇下除 除:殿阶
B.加以老母系保宫 系:关押
C.子为父死,无所恨 恨:怀恨
D.自分己死久矣 分:断定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谓武日/不如因而厚遇之 B.皆为陛下所成就/有鸟焉,其名为鹏
C.赐钱二百万以葬/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D.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之二虫又何知
9.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尽肺腑之言,但仍难掩变节的惭愧;苏武视国家利益高于—切,表现了强烈爱国情操。
B.以李陵计较一己恩怨来衬托苏琥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品质,人物形象鲜明,对比强烈。
C.苏武对卫律的怒斥及对李陵非正面交锋的话语,体观了他列卫、季二人相同的态度和情感。
D.班固借“李陵劝降”情节,既刻画苏武忠君爱国的光辉形象,也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7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I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第II卷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四、(25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1)信义安所见乎?(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入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入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此真大有所囿也。夫人有所囿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囿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囿邪?故凡人必别囿然后知,别囿则能全其天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先识览第四·去囿》)
(1)根据上下文,推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殊不见人:_____________ ②此真大有所囿也: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你要阐释文本的主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苏轼的《定风波》,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请你结合阅读体会,为该词拟个标题。限8字以内。 (2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也无风雨也无晴”—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9分)
(1)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____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__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
(5)梧桐更兼细雨,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
(6)_________________,吾羞,不忍为之下! (司马迁《廉蔺列传》)
(7)既自以心为形役,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9)母、孙二人,更相力命,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14.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叙述,请在括号里用文字标明“正确”或“错误”。(5分)
(1)罗贯中以富于创造性的章回结构将《三国演义》勾连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 】
(2)罗贯中以尊重史实的创作态度,着力塑造曹操的正面形象,帮助人们树立正确认识。【 】
(3)读者在书中根本看不到普通人的生活,可见,作者思想感情与底层民众是割裂的。【 】
(4)诸葛亮是小说的中心人物。其殚精竭虑、出生入死为国“谋事”,精神令人敬仰。
【 】
(5)《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章回小说,版本复杂。作者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时期。【 】
五、(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18题。
信 仰
邓石岭
下午两点半,下着细雨,天阴得有点发冷。我刚打开办公室的门,他就跟进来了。我沏了—杯茶,坐定,自顾喝茶,没理他。
他没有像以往—样,毫不客气地在沙发上坐下来,而是局促地站在屋子中间,抖瑟着。我没叫他坐,他也不坐。
他姓蔡,70多岁了,是上访专业户,我们都叫他蔡老头。办公室的人陆陆续续地来上班了,看见他,都乐了,都说,蔡老头,又从北京回来了?见到某某了吗?
某某指的是中央的—个大人物。
他说,回来了。又给每个人都敬上烟。
抽的是大中华。老头今天有喜事了?
我不问,其他人也不问,都去忙自己的事,把老头—个人撂在屋中间。他有话自然会说。
他果然就说了,他说,解决了,我的问题解决了。
我们都将头抬了起来,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又都一齐看着蔡老头。
老头高兴了,自个儿搬了个凳子,坐了下来,猛吸了一口烟,说,解决了,我的问题解决了。
说,这么说,他们认定你是1940年入党的了?
老头说,不,他们说是1949年入党的。
—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有几个人差点笑出了眼泪。
只有老头不笑,像看着怪物—样看着我们。我们也像看着怪物—样看着他。
真是个隆物。就为到底是哪一年入党的问题,十几年来,他一直在上访。本来,不管是1940年还是1949年入党的,他都享受离休待遇,可是他固执得很,死认定自己是1940年入的党,十几年里,他跑广州跑北京,几年的工资都倒贴进去。这一次,他去北京,是去找一个和自己—起出生入死的战友。蔡老头说,是真金,就不怕烈火烧。
我对他说,这么说,蔡老头,这一次你没有找到你那位战友?
不,找到了。老头说,他也说是1940年入的党,我确实是1940年入的党。就是那一年,日本鬼子的炸弹炸伤了我的左腿。老头说着就卷起他的裤腿,把那—个碗口大的疤指给我们看。
老头的固执劲儿又来了。屋子里的几个人又都笑了起,按惯例,老头接下来会呈他那一叠厚厚的材料。那一叠材料里有上至中央下至村委会的公章,老头每到一个地方申诉,就一定叫人家盖上公章,明明那公章一点也不管用,可老头信它。那一叠材料里,就有我亲自给他盖上的十九个公章。我拿出公章来,准备给他盖上第二十个公章。
可这次老头没带材料来,见我们都笑,老头张开的嘴又闭上了。
我说,蔡老头呀,你这次来,到底想干什么呀?
老头搓搓手,说,嘿,我要干什么呀?突然又说,你们都是党员吧?
办公室里几个年轻小伙子打趣道,蔡老头,党员又有什么用呀?你还是先弄清自己是哪—年入党的吧。
老头激动起来了,满脸通红,牙齿格格地响。他大声说,我告诉你,小子,我是1940年入党的,我是老党员了。入党没用,干啥有用?你说说,你说玩
老头几乎要跳起来了。他说,我这次去北京,我那位战友死了,他死了,我突然想开了,他干了一辈子革命,死了还将遗体捐献给国家,我还在为哪一年入党的问题上争什么,我还算个共产党员吗?!老头突然“啪”地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
清脆的一巴掌像打在办公室每个人的脸上。大家都不说话,老头脸色发紫,我脱下—件衣服,披在他身上。
我的心里,流着长长的泪。
15.文中画线语句中“我的问题”,具体指什么而言?(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6.对于“怪物”蔡老头的性格特点,该怎样认识?请简要阐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本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中间,该如何看待作者的情感倾向?(4分)
六、(40分)
1 9.阅读下面题为《蚂蚁搬家》的图画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篇议论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不要抄袭,不要套作。③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