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913—1921年苏俄粮食产量
俄国的农民说,你们把土地分给我们,粮食属于你们;把森林分给我们,木材属于你们;把河流分给我们,河里的鱼属于你们。农民们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
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列宁在社会主义这条新兴道路上是如何进行探索的呢?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新经济政策
01
左图是1921年2月28日发生了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抛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参加叛乱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情绪反映了农民是何等的不满。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代背景?
经历战争的苏俄,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背景
实施:
新经济政策实施
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内容:
农业
商业
工业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作用
120
100
80
60
40
20
0
谷物产量
工业总产量
1925年
1913年
1920年
新经济政策的实验,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动了!”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问题思考
苏俄经济政策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到新经济政策给我们什么启示?
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基本国情出发;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时要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02
苏联的工业化
苏联成立
(1)时间:
1922年
(2)全称: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国徽
苏联国旗
沙俄
伊凡三世(1462—1505在位)的历史作用:1472年,娶东罗马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非亚·巴列奥略格为妻,以双头鹰为国徽,开始自称沙皇。开始恢复君主制。
留里克王朝(862—1598)
大动乱时期(1598—1613)
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
苏俄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直到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成立之前,俄国的名称为苏维埃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简称苏俄。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俄语:CCCP,英语:USSR)是一个已不存在的国家(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存在的联邦制多民族国家。
俄罗斯(1991至今)
苏联解体后,大部分原苏联加盟共和国成立了独立国家联合体,俄罗斯是其中最重要的国家。
不同时期的俄国的名称
1924年1月21日下午6时50分,列宁因病在莫斯科与世长辞,终年54岁。1月22日, 斯大林等全体俄共中央委员前往哥尔克村致哀。23日下午,列宁灵柩移往莫斯科,由苏联党和国家举行追悼仪式。四天之内先后有数百万各界人士冒着严寒、日以继夜地向列宁遗体告别。
1924年列宁逝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接力棒交到了斯大林手中。
材料研读
材料一: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必须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材料二: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大国崛起》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斯大林认为,苏联经济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落后,苏联应该优先发展重工业。
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苏联工业化
苏联工业化
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成就
苏联工业化
成就
材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皇时代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
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苏联工业化
特点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问题思考
小组合作交流,对苏联工业化做出正确评价。
一方面,它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03
农业集体化
背景
1927—1928年,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
材料: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认为,粮食收不上来是富农反抗造成的。于是,斯大林一方面采取强制措施,强迫富裕农民把多余粮食按固定价格卖给国家。
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时间:
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措施:
消灭富农;政府支持集体农庄建设,组建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这笑话说明什么?
问题思考
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落后。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
烤鱼!
没柴。
04
苏联模式
形成
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宪法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
材料: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特征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根据材料分析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
问题思考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
—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
苏联模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合课本内容,根据以下材料对苏联模式做出正确评价。
积极作用
问题思考
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结合课本内容,根据以下材料对苏联模式做出正确评价。
消极作用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工轻比例严重失调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指令计划压制地方与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随堂练习
1.1928年后,苏联为实现工业化重点发展的是( )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商业
B
2.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
A.十月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苏联成立后 D.两个五年计划后
D
随堂练习
3.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
B.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C.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D.与苏联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
D
随堂练习
4.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加速了农业化的发展
D.形成了过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B
随堂练习
5.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通过
B.农业集体化方针的通过
C.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D.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