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1.1.2 被子植物的生殖 无性生殖 教学设计
课题 6.1.1.2 被子植物的生殖 无性生殖 单元 六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
教材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有性生殖,植物除了有性生殖外还能够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就是无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有很多,书上主要侧重了扦插、压条、嫁接和组织培养,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培养。
学习 目标 探究实践:尝试总结无性生殖的概念。尝试用压条、扦插和嫁接的方法繁殖植物体。 科学思维:概述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及意义。 态度责任:关注植物的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生命观念:区分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通过学习无性生殖的方式,认同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是保证种群的延续和对环境适应的体现。
重点 1.无性生殖概念的形成 2.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难点 1.无性生殖概念的形成 2.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农村小伙种出一棵神树,一棵树上可结出250种水果,这是如果做到的呢?——通过嫁接技术 分析问题 导入新课,引起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视频:植物的无性繁殖及其应用 四、无性生殖 1.无性生殖 (1)概念: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特点:由于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的后代与亲代的遗传信息一致,只具有母体的遗传信息。与有性生殖相比,无性生殖明显加快了繁殖的速度。无性生殖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生殖方式。 (3)举例 ①落地生根的叶上能发出芽并长出不定根,从而可以长成新的植株。 ②马铃薯块茎的芽眼里会发出芽来,将马铃薯块茎上带芽的小块种植到土壤中,可以长出新的马铃薯植株。 ③甘薯的根上能长出新的茎和叶,成为新的植株。 以上几种生殖方式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直接由植物的根、茎或叶等产生新个体。 提示 ①植物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的繁殖叫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②无性生殖过程中,由于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后代可以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规律总结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比较 项目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不同点母体只有一个亲本参与一般有两个亲本参与生殖细胞无性别之分,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有性别之分,一般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过程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性状保持子代变异少,能保持亲代的性状子代变异多,不利于亲代性状的保持子代生活力有降低趋势具有强大的生活力对进化的作用对进化无促进作用对进化有促进作用相同点都是产生新个体,繁殖后代,使种族得以延续
2.无性生殖的方式 (1)扦插 ①探究竟 实验 a.选择月季(或蔷薇、柳)的枝条,剪成长10~15cm的段,保留3~4个芽、2~3片叶即可。剪取枝条时,上切口剪平,下切口剪成斜面。 b.将剪好的枝条插到土质疏松的土壤中。及时浇水,注意保持遮阴状态。观察、记录枝条的生长状况。当枝条长出新的叶片和根后,扦插就成功了。 ②过程:在适宜的季节,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③常用扦插繁育的植物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用扦插的方法来繁育葡萄、月季、蔷薇、柳、杨、天竺葵、迎春等植物。 ④影响扦插成功的因素 外界环境中的光照、温度、水分、湿度、空气以及土壤等都对扦插材料的成活有影响。为保证扦插材料的成活率,事先还要进行杀菌处理,有的还要使用生长调节剂,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等。 教材第10页“讨论” 1.如果剪取的枝条上没有芽,扦插能成功吗? 没有芽的枝条,扦插不能成功。 2.为什么要去掉部分叶片?为什么要放在遮阴的地方? 这样做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强度,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枝条成活。 (2)压条 ①过程:将植株上的枝条向下弯曲,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去下部半圈,埋进土壤并固定,让枝条的顶端露出地面,等埋进土中的枝条长出不定根和新叶后,再将其与母体分开。 ②适用的植物:压条适用于扦插不易长出不定根的植物,如桂花、石榴、藏报春、夹竹桃等。 提示 扦插比较简单,但要分清茎的“生态学上端和生态学下端”,否则易“倒插”,只有将生态学下端插入土壤中才能生根,容易成活。 注意 压条易于成功,原因有两点:一是所压枝条可以从母株上不断获得水分和无机盐;二是所压枝条本身顶端的绿叶可以制造有机物,使愈伤组织可以获得充足的营养,利于生根。 第10页“思考” 压条与扦插 有什么不同? 当植株比较高大,又不容易弯曲时,如何给植株压条呢? (1)压条时,枝条与母体相连;扦插时,要将植物的根、叶、茎、芽等剪下来。 (2)对于不容易弯曲的枝条,压条时可以在枝条上剥去半圈树皮,包上湿土,待此处生出不定根后,再截下枝条栽到土中。 (3)嫁接 ①概念:嫁接是把一株植物的芽或枝接在另一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的一种繁殖方式。其中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 ②方式:嫁接可以分为两种——芽接和枝接。接穗是芽时,嫁接方式是芽接;接穗是枝时,嫁接方式是枝接。 ③嫁接成功的关键:不管芽接还是枝接,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确保接穗成活。 ④嫁接的优点:桃、苹果、李、杏等很多果树常利用嫁接的方法来繁育优良品种。利用嫁接繁育果树优良品种,既能保持植株的优良特性,又能加快开花结果。例如,柿树常以黑枣树作为砧木来嫁接繁育。柿树有性繁殖的播种苗通常需要6~8年才能开花,而嫁接苗只需3~4年就可以开花结果,大大缩短了繁育的时间,并基本保持原来的品质。 拓展 ①茎的形成层位于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可以分裂增生,通过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没有分化之前容易愈合到一起,从而有利于嫁接的接穗和砧木结合到一起。 ②并不是任意两种植物都能嫁接成活。一般来说,两种植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如同科或同属,嫁接到一起越易成活;反之,两种植物的亲缘关系越远,嫁接到一起越不易成活或无法成活。 视频:植物的组织培养 (4)植物的组织培养 ①概念:将植物体的部分组织或细胞在无菌的条件下置于特制的培养基内,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育出完整的植物体,这就是组织培养。 ②过程:将植物体的茎尖、叶片、茎段等切成小片,或用花药、花粉等部分组织或细胞,在无菌条件下,置于特制的培养基上,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使它们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组织培养的原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具有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 ③优点:a.组织培养占用空间小,不受地区、季节限制,为科研和生产带来了很大方便。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只需要用少量的植物材料,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体,实现植物幼苗的“工厂化”生产。c.利用组织培养,能培养无病毒植株,可以保持原植物体的优良特点,可用于拯救濒危植物。 注意 组织培养不能直接产生新品种,但组织培养可以作为产生新品种的环节。 拓展提高 为什么组织培养要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 杂菌的生长一方面会与目标培养物竞争营养,从而使其失去营养;另一方面会产生大量对目标培养物有害的物质,导致其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所以要强调所用器械和实验人员的无菌操作。 知道无性生殖的概念 知道无性生殖的特点 了解植物的根、茎、叶都可繁殖 归纳总结对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比较 学习扦插的方法 了解可扦插繁育的植物 知道影响扦插成功的因素 完成讨论 知道压条的过程 了解压条适用的植物 了解压条易于成功的原因 完成思考 知道什么是嫁接 了解嫁接的方式 知道嫁接成功的关键 了解嫁接的优点 知道形成层 了解嫁接的注意事项 知道什么是组织培养 知道组织培养的过程 了解组织培养的优点 介绍无性生殖的概念 介绍无性生殖的特点 介绍几种无性生殖植物 引导归纳比较 介绍扦插的方法 介绍可扦插繁育的植物 介绍影响扦插成功的因素 引导完成讨论 介绍压条的过程 介绍压条适用的植物 介绍压条易于成功的原因 引导完成思考 介绍嫁接 介绍嫁接的方式 介绍嫁接成功的关键 介绍嫁接的优点 拓展介绍形成层 拓展介绍嫁接的注意事项 介绍组织培养 介绍组织培养的过程 介绍组织培养的优点
课堂练习 1.(长沙)发芽的马铃薯不能食用,但可以埋到土里让其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D ) A.嫁接 B.有性生殖 C.组织培养 D.无性生殖 1.(2020 四川甘孜)近几年多肉植物作为桌面盆景被广泛种植,我们在繁育这类植物时,可用其老叶子插入土中等待新植株从叶基部长出,这种繁殖方法属于( C ) A.嫁接 B.种子繁殖 C.扦插 D.压条 3.(辽宁辽阳)嫁接成活的关键是( D ) A.选择好的接穗 B.选用健壮的砧木 C.嫁接后及时浇水 D.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4.下列实例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B ) A.利用乳酸菌制泡菜 B.培育无病毒的植株 C.通过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克隆牛 D.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 5.(山东威海)南瓜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将西瓜的芽接到南瓜的茎上,可以提高西瓜的产量,这种繁育方法属于( A ) A.嫁接 B.扦插 C.压条 D.杂交 6.(贵阳)下列关于植物无性生殖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后代只具有母本的遗传特性 B.可用于快速、大量繁殖植株 C.加快开花结实 D.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进行本节相关习题训练 巩固应用本节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1.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主要区别是有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 2.无性生殖比有性生殖低等,具有繁殖速度快、可以保持原植物体的优良特性等特点。 谈本节学习到的主要知识内容 归纳总结本节知识
板书
作业布置 1.完成P13当堂练。 2.尝试完成P13试试看。 3.选择几种植物进行扦插或压条等营养繁殖。 4.你知道如何选择接穗和砧木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