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传统民居》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岭南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走近传统民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借助欣赏图片,观察、发现各地民居建筑外形、屋顶、门、窗等的造型与功能的关系,并能用艺术词汇和语言进行描述。
2、过程与方法:
能用线条描绘自己发现民居建筑外形及屋顶、门、窗等的形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感知人类与大自然竞争中所体现人类的智慧。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主要的五种民居类型。比较南北民居在造型上的不同特点。
2、了解民居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了解民居的人文性质,描述环境、气候对民居造型居住功能的影响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画纸、画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欣赏各式民居图片,通过对比一组民居图片,分辨南北方民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问:你知道这是哪里的房子吗?你觉得它的造型像什么?它为什么要建成这个样子?你喜欢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吗?为什么?
板书课题:走近传统民居。
提问: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个地方的民居?为什么?
二、合作探究学习:
(一)示范探究 “福建土楼”:
1、气候:在南方炎热多雨。环境:山上人少,不安全。
2、建筑材料:运用土墙和梁柱共同承重的多层巨型民居,适合大家族聚居。
3、建筑外形与功能:外形有五凤楼、方楼、圆楼三种典型风格,具有突出聚居和防御功能。
(二)小组合作探究,探究某种民居
1、当地气候、环境是怎样的?
2、建筑材料有哪些?
3、说说建筑外形与功能是怎样的?
4、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三、质疑、思考、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关民居的种种疑问,教师酌情补充一些学生遗漏的重要问题。(如各个地区的民居建筑在造型上有何不同?在选材上有什么特色?民居和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各小组可负责某民居的探究,由组长安排组员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组织组员发言讨论,最后由组长或组员写出学习报告。
四、课堂思考、实操:还可以用何种方式表现你喜爱的民居?
认识家乡的民居在建筑造型、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特征,学会用合适的美术术语对家乡的民居进行描述或画笔表现家乡的老房子建筑外形、屋顶、门窗等的造型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鼓励学生想想:我可以画什么?怎么画?
五、作品展示、评价:
引导学生用评述的方法去评价展示出来的学生作品。
哪位同学表达得最清楚、最生动、最精彩?为什么?从哪里看得出来?哪个地方表达得最仔细?
六、布置作业:找找现代建筑与民居建筑的建筑材料有什么不同?居住功能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