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后综合提升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尴尬(gān) 喝彩(hē)
沸沸扬扬 吃饭防噎
B.玷辱(diàn) 钥匙(yào)
果品酒馔 碎琼乱玉
C.洗漱(shù) 模样(mó)
彤云密布 铤而走险
D.寻思(xún) 棉絮(xù)
天理昭然 按耐不住
2.下列加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团团寻了一日 团团:到处
我自有伴当烫酒 伴当:随从的仆役
B.但有衣服 但:只要
将出一两银子 将:拿出
C.不见消耗 消耗:消息
彤云密布 彤云:浓
D.神明庇祐 庇祐:保佑
搠倒差拨 搠:推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白衣秀士王伦却不容他。他于是一气之下杀了他,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
B.李逵的耿直一直为人所称道,但在梁山好汉中,耿直并非只有他独有,鲁智深难道不耿直吗?武松难道不耿直吗?
C.《水浒传》里面的三对夫妻组合,丈夫的排名通通比妻子排名正好多一位。如女中豪杰一丈青,武艺要远远高出其丈夫,但是排名却只能屈居其下。
D.时迁是一个生活在水浒世界中“真实”的人,他有些胆小,形象也颇为猥琐。但是我们难以忘记一个身手敏捷、胆略过人、有勇有谋的神偷形象。
4.填入下面语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林冲生活在现在,他也许会成为一个非常幸福和成功的中产阶级的一员。
__________。他是一个可靠的丈夫,一个可靠的朋友,一个可靠的下属和同僚。他不会轻易动情,但一旦选择了某位女子,他会为其一生负责;他一旦成为你的朋友,你可对他托付一切;对上司对同僚,他会永远抱一种有距离的尊重,他会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而不轻易涉及人事上的是是非非。
A.林冲的“可靠”,就在于“可爱”
B.林冲既“可爱”,又十分“可靠”
C.林冲既“可靠”,又十分“可爱”
D.林冲的“可爱”,就在于“可靠”
5.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性格有什么作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插叙林冲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他乐于助人的善良性格。
B.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
C.他在和李小二说到被刺配的原因时,用了一个“恶”字。他自认为冒犯了上司,才导致被刺配沧州,明明是高俅“生事陷害”,他却主动承揽责任,这又表现了林冲宽容大度、不计前嫌的性格特点。
D.他和李小二说话时自认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这既表现了他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
6.下列对课文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光阴迅速,却早冬来”“棉衣裙袄”,简洁地点明了季节,渐渐引出风雪。
B.来人要请的客人是管营、差拨,“你只说”三字吞吞吐吐,显出暧昧,“专等,去等”的叮嘱,显出急切,种种迹象说明这两位陌生人的身份非比寻常,其所奉使命也非同小可,情节由此进一步设置了悬念。
C.作者完全通过李小二的眼光来写陆谦等人的行动,四个“只见”,一个“看时”,表现了李小二冷眼旁观,暗中揣摩的神态,最后写来人把李小二支开,暗示这营前酒店里将酝酿一场不可告人的诡计。
D.李小二一听来人说话便知“语言声音是东京人”是因为李小二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对各地方言知道得多。
7.对下面语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A.这是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来人是陆虞候时,意识到此人是来害他,所以怒从心生。
B.林冲怒火中烧,所以才会上街买解腕尖刀,并且到处寻找自己的仇敌,想要报仇。
C.林冲毕竟势单力薄,找了几日找不到,再加上他怕自己招惹麻烦,所以报仇的心情就没有那么急迫了。
D.从这两句关于林冲的描写,可以看出林冲刚烈的面;但是复仇念头不强烈,这又是他委曲求全的一面。
8.林冲听李小二介绍完几个人的特征后,知道那三十岁的就是陆虞候,于是说了一句:“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冲对陆虞候远道来害他有些不理解。
B.林冲感觉陆虞候等人远赴沧州来害他,这是自不量力。
C.林冲为人心地善良,还心存幻想,他没有想到仇人竟会如此狠毒。
D.此句话表明林冲对陆虞候等人心生蔑视,义愤之情顿生心中。
9.下面对第二部分的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2段开头写“一个人闪将进来”,“又一人闪入来”,连用两个“闪”字,形象地写出了搞阴谋诡计的坏人鬼鬼祟祟的情态。
B..李小二听差拨口中呐出“高太尉”三字,便联想到来人可能和林冲有关联,这种联想合情合理,因为在第1段作了铺垫。
C.李小二之妻隔门偷听“正不听得说甚么”,是因为“来人”是东京人氏,小二之妻是沧州人,方言差别大,如果换作小二去听,就可能听清楚了。
D.“来人”进门时是“闪”,走时是“低着头”,说明他们心中有鬼,怕让人认出来,既写陆谦小心之极,又写其鬼祟之态。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林冲见差拔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赔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照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既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值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名。”林冲听得叫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道:“小人一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牌头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愈可却打。”差拨道:“见今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教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到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林冲道:“谢得照顾。”
(有改动)
10.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牢营的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对林冲见差拨的细节描写上。
B.被高太尉陷害,林冲一进牢营就得到“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关照,却遭到差拨的辱骂和恐吓。
C.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给管营等的书礼拿出来。
D.小说通过对管营、差拨、牌头等人相互勾结欺压犯人的具体描写,形象反映了牢营的黑暗现实。
E.小说借“有钱可以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达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
11.小说第1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2.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13.对第3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赔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
综合探究
14.林冲是“水浒人物”中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请你拟写一首短诗,表达对这一人物的认识。要求:①语言表达简明;②符合人物特点;③大致押韵。
15.《水浒传》中在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冈”是绝妙的广告词。它究竟蕴含着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
16.关于林冲的结局,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水浒传》的结局,林冲跟随梁山泊一同接受招安,在凯旋途中得了风瘫,半年后病故。第二种是《荡寇志》的结局,梁山泊被官军剿灭,他在守护头关时被王进(曾和林冲同为教头)大骂,回营后羞愤交加,郁郁而终第三种是央视电视剧《水浒传》的结局,得知宋江放走了被生擒的高俅后,他悔恨交加,被活活气死。比较这三种结局,你认为哪一种更切合林冲的命运?谈谈你的见解。80个字左右。
写作提升
林冲一心一意要保住那禁军教头的身份和美满的家庭。正因为如此,他对于来自高俅一伙的种种迫害,虽然十分愤慨,却总是采取一种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态度。他虽然武艺高强,对屈身于小人之下也有一腔怨愤,却养成了随遇而安、忍辱妥协的性格。他的安分守已,却换来对手的得寸进尺;他的忍辱负重,却得到仇人的赶尽杀绝。“林冲之反”实在是源于统治者的一逼再逼,他终于忍无可忍,手刃仇人,坚定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完成了思想上和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适用于以下作文话题与观点:生死抉择、理想与现实、坎坷命运、隐忍与反抗等。
我的习作
答案与点拨
1.答案:B
解析:A项,“喝”应读“hè”。C项,“模”应读“mú”。D项,“耐”应为“捺”。
2.答案:D
解析:D项,“搠”意为“扎,刺”。
3.答案:D
解析:A项,“他”指代不明。B项,“只有他独有”重复,删除“独有”。C项,“多一位”有歧义,可以理解为前一位,也可以理解为后一位。
4.答案:D
解析:通观整个文段,可以发现中心内容谈论的是林冲的“可靠”,因而横线处的这个语句应能总领下面的语句并凸显“可靠”这个中心。A项的陈述中心是“可爱”,故可以直接排除。B、C两项虽然说法不同,但采用的是并列关系的复句,同时强调两者。只有D项,能凸显“可靠”这个中心。
5.答案:C
解析:“宽容大度,不计前嫌”错误。
6.答案:D
解析:李小二是东京人,开头有交代,家乡话入耳便知。
7.答案:C
解析:“势单力薄”和“怕自己招惹麻烦”不当,他之所以“自心下慢了”,主要是因为他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性格。
8.答案:C
解析:林冲本是善良之人,并且从内心深处,他还对现实抱有幻想:终有一天他还会回去,现在宁可忍受一些委屈。他没有想到陆虞候会到这里来追杀他。不理解、自不量力、轻蔑等理解都是不够准确的。
9.答案:C
解析:因为是密谋,所以听不清,造成悬念。
10.答案:BC
解析:B项,强加因果,差拨对林冲的“辱骂和恐吓”是其唯利是图的小人心态的自然流露,与高太尉的陷害没有必然的联系。C项,差拨破口大骂的原因是“不见他把钱出来”
11.答案:(1)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2)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解析: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二是渲染气氛,三是烘托人物性格。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12.答案:(1)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
(2)对比法。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贼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
13.答案:两种身份:(1)教头身份;(2)配军身份。四种性格和心理:(1)谨慎小心;(2)沉着冷静;(3)隐忍顺从;(4)顾及颜面。
解析:林冲虽曾贵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但此时他的身份却是一介配军;在他的身上既有英雄的一面,又有心存幻想、隐忍软弱、委曲求全的一面。因此“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赔着笑脸告道”的软弱表现是可以理解的。
14.答案:示例一:仗义是林冲,驰誉江湖中。命运悲坎坷,梁山建奇功。
示例二:山神庙的风雪/在历史的天空中激荡/一杆枪/释放着大丈夫的豪壮/一位末路英雄/在伟岸的梁山之巅/站成了雕像。
解析:对于林冲,学生一般都知道,但熟悉程度有差别。如果只熟悉一点点,对其生平经历、命运周遭和思想性格缺乏了解,写起来就显得费力,甚至难免空洞。题目要求写一首诗,这是本题的又一个难点。诗要有诗的韵味,即便打油诗,也有一点儿诗的韵味写诗,可以写成仿古代的格律诗形式,也可以写成现代新诗的形式。写格律诗最低要求是要把“韵脚”扣住写现代诗,则强调语言的表现力,运用恰当的修辞,写出富有诗意的句子。无论是哪一种诗,都要把人物的命运和性格表现出来,越充实越饱满越好。
15.答案:(1)宣传酒的醇厚浓烈,吸引食客。(2)既劝诫食客不要贪杯,又刺激有海量者多饮。
16.答案:示例:《水浒传》原书的结局是最好的。林冲应该还是会接受招安的,他终究不是李逵、刘唐、三阮那样的草莽汉子,梁山泊也终究不是他的归宿。在他的内心深处,仍然埋藏着对重回主流社会的渴望。(另外两种结局示例略)
解析:这是一个主观性较大的个性化理解分析题,可以有不同的见解,但要结合相关故事,有理有据地分析。《水浒传》原书的结局符合林冲的性格特点,较遵循故事逻辑。《荡寇志》的结局是站在维护封建正统统治的立场,明显贬低林冲。央视电视剧版让他成为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死去的头领,为招安蒙上了深深的一层阴影,其中有深刻的寓意。
1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