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装在套子里的人
作者:契诃夫
学习目标
1.学会分析“套子”的含义。
2.把握人物形象及意义。
3.如何让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不再出现?
4.领略小说结构的独特性。
“人生如戏,哭着哭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就在这哭哭笑笑中展现着人生百态。俄国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是这样一部让人忍俊不禁而又若有所思的作品。现在,就让我们欣赏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虚构的一个滑稽而深刻的故事,思考自己的复杂而真实的人生吧!
(1)预习检测。
(2)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本文的内容要点。
讨论并归纳:
(3)故事概括
提起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自然很容易使人想起他笔下的“套中人”别里科夫。契诃夫在短短的篇幅里,以讽刺的手法,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这一沙皇专制制度的忠实卫道士的典型形象。
整体感知
作品开始时光从他的日常生活着手,描绘他在生活中一刻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套子”。
从艺术上着眼,小说最大的特色是讽刺手法的大量运用。首先以夸张的笔墨给别里科夫画了一张惟纱惟肖的漫画,显得多么迂腐和可笑。
小说的开头与结尾也不能忽略,它们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1)理解标题的含义,体会小说独特的构思。
①“套子”是什么?
②谁把他装在套子里,是被动还是主动?
③用这样的比喻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问题探究
生活习惯、衣着打扮(有形的套子)
穿着: 晴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用具:伞、表、刀装在套子里
出行: 坐上马车,支起车篷
住处: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
(狭隘惶恐)
(胆小孤僻)
(封闭保守)
(与世隔绝)
歌颂过去,歌颂从没存在过的东西
用所教的古代语言躲避生活
只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
对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
只求不出乱子
禁闭、开除学生
(因循守旧)
思想观念(无形的套子)
(逃避现实)
(顽固保守)
(害怕新事物)
(维护旧制度)
(2)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
①别里科夫: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
②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
③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3)故事情节探讨
①在别里科夫恋爱过程中,有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当面交锋及一命呜呼这样几个相关情节。
思考:在这些情节中,别里科夫是怎样表现的?作者是怎样刻画的?
这一部分描写的特点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刻画出别里科夫顽固保守,诚惶诚恐,害怕新事物,反对生活中哪怕是微小变革的思想性格。
②别里科夫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说明了什么?
别里科夫是在华连卡的笑声中倒下的。因为别里科夫最担心别人取笑他,而华连卡的笑声,是对他迂腐落后思想的最大嘲讽,这是别里科夫从来没遇到过的打击,他在笑声中结束了一切。别里科夫的死说明腐朽保守的势力实际上不堪一击。
(4)请结合课文中的实例来讨论讽刺手法的运用。
① 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
② 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
③ 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
这篇小说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受欧洲进步文明潮流的影响,俄国也兴起变革之风,尤其在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间,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秩序的呼声日趋强烈,并付诸行动。
课堂小结
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密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之所以别里科夫能辖制全城,是因为他的背后有强大的沙皇统治作为后盾,受沙皇政府的毒害,他的言行与思想都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他自觉维护旧制度旧思想。
课时作业
1.下列词语中红色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揉皱(zòu) 默许(mò) 尽管 (jǐn) 筋疲力尽(jìn)
B.祈祷(qí dǎo) 降服(xiáng) 丧葬 (sāng) 垂头丧气(shāng)
C.陶冶 (yǐ) 讥诮(qiào) 游说 (shuì) 说长道短(shuō)
D.怂恿(sǒng) 辖制(xiá) 瘦削(xiāo)削足适履(xuē)
C
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战战兢兢 滑稽可笑 听信谗言 金榜题名
B.哀声叹气 吃荤吃素 噩梦连连 消遣娱乐
C.没精打采 通霄做梦 安然无恙 令人难堪
D.兴高采烈 性情孤癖 心神不定 周济穷人
B唉声叹气;C通宵做梦;D性情孤僻
A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①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 ,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
②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 闹出什么乱起见,我得把我们谈话的内容报告校长。
③契诃夫生活在俄国农奴制崩溃和无产阶级革命 兴起的时期。
④这人总想把自己 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
A.通知 以至 逐步 装 B.通知 以致 逐渐 装
C.通告 以至 逐步 包 D.通告 以致 逐渐 包
D
4.下列哪组红色成语使用不恰当( )
A.开口三个代表,闭口为人民服务,这位正人君子台上一套,背后又是一套,实在令人讨厌。
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王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D.班主任告诉我们,下学期我们班的语文将由特级教师王军来上,这真是大快人心的消息。
A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祈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D.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A
6.下列文学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别里科夫已经成为那些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
B.屠格涅夫,俄国著名的作家,代表作有《猎人笔记》、《父与子》等,作品广泛地反映俄国社会和大自然的风光。
C.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末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大师,其代表作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万卡》等。
D.契诃夫是世界文学史上“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另外两个是法国的莫泊桑和中国的蒲松龄。
D
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幽默讽刺手法的一句是( )
A.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B.“我一看见您的姐姐,眼前变得一片漆黑。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C.他也真怪,即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D.等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他那揉皱的大衣,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笑……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