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泸州市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数学书的封面大约300( )。
(2)汽车油箱能容汽油20( )。
(3)一块橡皮的体积为7( )。
(4)小华身高135( )。
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需要10天,乙队单独完成需要15天,两队一起完成需要( )天。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 )%。
3、比50千克多是( )千克,90米比( )米少。
4、为了低碳出行,小明的爸爸每天步行上班,小时走千米,他平均每小时步行( )千米,步行3千米需要( )小时。
5、下图中阴影部分是大圆的,是小圆的,大圆与小圆的面积比是( ).
6、这是科斯蒂早餐的配方:50克燕麦,30克葡萄干,40克坚果。如果她用了125克燕麦,那么她需要用( )克葡萄干。
7、在4个同样的大盒和4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60个,每个小盒比每个大盒少装3个,每个小盒装( )个球,每个大盒装( )个球。
8、如果a,b互为倒数,则______。
9、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6.28厘米,圆的半径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如图所示:请根据规律写出第6个图形一共有( )个●,第n个图形一共有( )个●。
二、选择题
11、学校鼓号队中男生占25%,下列扇形统计图中,可以正确表示出这条信息的是( )。
A. B. C. D.
12、甲数的和乙数的相等,甲数( )乙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13、一个比的比值为5,如果比的前项乘4,后项除以4,比值为( )。
A.5 B.80 C.16
14、把25g盐全部融化在100g水中,则盐水的含盐率是( )。
A.25% B.20% C. D.125%
15、下面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
A.与 B.0.25与4 C.与 D.与
16、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B. C.
17、下面四条信息错误的是( )。
A.可以化为有限小数,那么a可能等于6。
B.所有四边形的内角和都为360°。
C.如果3a=5b,则a∶b=5∶3。
D.56÷7=8,56是倍数,7和8是因数。
18、学校扩建一个长方形操场,长和宽都增加各自的,扩建后的操场面积是原来面积的( )。
A. B. C.
三、解答题
19、用同一根铁丝围成下面平面图形,( )的面积最大。
A.平行四边形 B.长方形 C.正方形 D.圆形
20、找规律:,,,,,( ),……括号里的数是( )。
A. B. C.
21、直接写出得数。
0.46+3.8= 0.125×2.4= 42÷0.7= 2.5×0÷3+3=
45%+1.51= 0.72×= 4.25×99+4.25=
2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3、解方程。
24、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5、下图大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6、李阿姨自己现榨果汁升来招待客人,每个玻璃杯的容量是200毫升,可以倒满几杯?
27、某校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6∶5,后来又增加了5名女生,这时女生人数正好是全班的一半。原来参加数学竞赛的女生有多少人?
28、甲、乙两人共同完成一项工程。甲、乙一起做6天完成了工程的,剩下的由甲独做8天完成,按完成的工作量分配工资,甲获得工资7000元,乙应得工资多少元?
29、汽车盲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之一,它是指驾驶员位于正常驾驶座位置,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有一种汽车盲区叫做内轮差盲区,内轮差是车辆在转弯时前内轮转弯半径与后内轮转弯半径之差;由于内轮差的存在而形成的这个区域(下图所示)是司机视线的盲区。卡车,货车等车身较长的大型车在转弯时都会产生这种盲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许多路口都开始设置“右转危险区”标线。
下图是我区某一路口“右转危险区”的示意图,经过测址后内轮转弯半径米,前内轮转弯半径米,圆心角,求此“右转危险区”的面积和周长。
31.学龄儿童11~15岁标准体重的估算方法是:年龄×3-2。(单位:kg)
实际体重比标准体重轻(重)百分比 轻20%以上 轻11%-20% 轻10%-重10% 重11%-20% 重20%以上
等级 营养不良 偏瘦 正常 偏胖 肥胖
小东今年12岁,实际体重41千克。
(1)根据上面的估算方法,小东的标准体重应该是多少千克?
(2)小东实际体重比标准体重轻或重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3)小东的等级是什么?请你给他提一些建议。
31、先画出第5个图形并填空。再想后面的第10个方框里有( )个点,第51个方框里有( )个点。
1 1+4 1+4×2 1+4×3 (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平方厘米 升 立方厘米 厘米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面积单位、容积单位、体积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选择适当的计量单位填空即可。
(1)数学书的封面大约300平方厘米。
(2)汽车油箱能容汽油20升。
(3)一块橡皮的体积为7立方厘米。
(4)小华身高135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根据生活经验、对每种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即可做出选择。
2、 6 150
【解析】
把工作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和=需要时间即可;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
1÷()
=1÷
=6(天)
=3÷2=150%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工程问题,掌握工作量÷工作效率和=需要时间是解题关键。
3、 108
【解析】
把50千克看作单位“1”,求50千克的(1+)用乘法;把未知量看作单位“1”,未知量的(1-)是90米,求未知量用除法。
50×(1+)
=50×
= (千克);
90÷(1-)
=90÷
=108(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4、
【解析】
求平均每小时步行多少千米,用÷计算;求步行3千米需要多少小数,先用÷,求出1小数步行需要的时间,再乘3,即可求出步行3千米需要的时间。
÷=×4=(千米)
÷×3
=××3
=×3
=(小时)
【点睛】
解题时要明确哪种量变成“1”,那种量就作为除数。
5、32:9
【解析】
6、75
【解析】
根据科斯蒂早餐的配方,写出需要燕麦和葡萄干的质量之比,根据比的应用,结合燕麦的质量,求出需要葡萄干的质量。
燕麦和葡萄干的质量之比为:50∶30,化简得:5∶3。
125÷5×3
=25×3
=75(克)
那么她需要用75克葡萄干。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应用,先找出燕麦和葡萄干的质量之比是解题关键。
7、 6 9
【解析】
假设全是大盒,则4+4个大盒可以装60+3×4个球,根据除法的意义,即可求出每个大盒装球个数,进而得出每个小盒装球个数;据此解答。
60+3×4
=60+12
=72(个)
72÷(4+4)
=72÷8
=9(个)
9-3=6(个)
【点睛】
解答此题主要运用了假设法,是解决数学问题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找准数量关系解答即可。
8、4
【解析】
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再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写出最终化简结果即可。
,
因为a,b互为倒数,所以,
所以。
【点睛】
关键是理解倒数的意义,明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9、 4 50.24
【解析】
用6.28×4求出正方形的周长,也是圆的周长,再根据“r=c÷π÷2”、“s=πr ”求出圆的半径和面积即可。
6.28×4÷3.14÷2
=25.12÷3.14÷2
=4(厘米);
3.14×4 =50.24(平方厘米)
【点睛】
明确正方形和圆的周长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练掌握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10、 36 n2
【解析】
根据前面三个图形的规律可得:第一个图形有1个●,第二个图形有4个●,第三个图形有9个●,找出规律,再进行解答即可
第1个图形中,●的个数为:1=12个;
第2个图形中,●的个数为:1+3=4=22个;
第3个图形中,●的个数为:1+3+5=9=32个;
……
第6个图形中,●的个数为:62=36个;
第n个图形中,●的个数为:n2个。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从简单图形入手,抓住随着“编号”或“序号”增加时,后一个图形与前一个图形相比,在数量上增加(或倍数)情况的变化,找出数量上的变化规律,从而推出一般性的结论。
二、选择题
12.D
解析:D
【解析】
男生占25%,相当于男生占,用圆的周角乘男生的占比,可求得圆心角,据此判断。
,,男生所占的圆心角是直角只有D符合。
故答案为:D
【点睛】
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计算出圆心角,以此判断。
13.A
解析:A
【解析】
根据题意,甲数的和乙数的相等,即甲数×=乙数×,设甲数×=乙数×=1,求出甲数、乙数的值,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设甲数×=乙数×=1
甲数×=1
甲数=1÷
=1×
=
乙数×=1
乙数=1÷
=1×
=
=
=
>
甲数>乙数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采用假设法,分别求出甲数和乙数,再根据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解答。
14.B
解析:B
【解析】
把这个比的前项乘4,相当于把前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后项除以4,相当于把后项缩小到原来的,根据比的性质,比值会扩大到原来的4×4=16倍;进而计算出现在的比值。
4×4=16
5×16=80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主要利用比的性质解决问题,明确如果比的前项乘几,后项除以几,那么比值就会扩大原来的几乘几倍。
15.B
解析:B
【解析】
已知盐是25克,盐水的质量是25+100=125克,根据含盐率=盐的重量÷盐水的重量×100%进行解答即可。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含盐率公式,注意要乘100%。
16.B
解析:B
【解析】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判断。
A.×=×=,错误;
B.0.25×4=1,正确;
C.×=×=,错误;
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
掌握倒数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7.B
解析:B
【解析】
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面积-圆的面积,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圆的面积=πr 。
6×6-3.14×(6÷2)
=36-3.14×9
=36-28.26
=7.74(cm )
故答案为:B
【点睛】
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
18.D
解析:D
【解析】
(1)把a=6代入,再化为最简分数,最后把分数化为小数;
(2)连接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四边形分为两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2=360°;
(3)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外项的乘积;
(4)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据此解答。
A.当a=6时,====2÷5=0.4,说法正确;
B.分析可知,所有四边形的内角和均为360°,说法正确;
C.如果3a=5b,那么3和a同为比例的外项(内项),5和b同为比例的外项(内项),则a∶b=5∶3,说法正确;
D.56÷7=8,56是7和8的倍数,7和8是56的因数,所以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不能单独存在,掌握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9.C
解析:C
【解析】
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设长方形原来的长为a,宽为b,增加后的长是(1+)a,增加后的宽是(1+)b,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设长方形原来的长为a,宽为b,增加后的长是(1+)a,增加后的宽是(1+)b
(1+)a×(1+)b÷(ab)
=a×b÷(ab)
=ab÷(ab)
=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重点求出增加的长、宽相当于原来长、宽的几分之几。
三、解答题
20.D
解析:D
【解析】
要比较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圆形,谁的面积最大,谁面积最小,可以先假设这几种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再利用这几种图形的面积公式,分别计算出它们的面积,最后比较这几种图形面积的大小。
假设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为12.56厘米;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数值无限接近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
长方形的长宽可以为3.13厘米、3.15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3.13×3.15=9.8595(平方厘米);
根据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把这个长方形变形为平行四边形后,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小于长方形的宽,可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
正方形的边长为3.14厘米,正方形的面积=3.14×3.14=9.8596(平方厘米);
圆的面积=3.14×(12.56÷3.14÷2)2
=3.14×4
=12.56(平方厘米)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大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故答案为:D
【点睛】
我们可以把周长相等的平行四边行、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面积最大的是圆当作一个结论记住,快速去做一些选择题或判断题。
21.A
解析:A
【解析】
观察这列数,发现分母是22,32,42,52,62,…,的规律排列的,分子是按照1,2,3,4,5,6,…,则括号里的数的分母是72,分子是6,据此解答即可。
括号里的数是。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找规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数的分子和分母找到排列规律。
21、26;0.3;60;3
1.96;0.4;425;
【解析】
22、4;
62.5;333000
【解析】
,改写成进行简算;
,可先算小括号中的减法,再算中括号中的减法,最后算乘法;
,可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改写成333×3×222+333×334后进行简算。
=
=5-1
=4
=
=
=
=6.25×(2.8+7.2)
=6.25×10
=62.5
=333×3×222+333×334
=333×(3×222)+333×334
=333×(666+334)
=333×1000
=333000
23、;;
【解析】
(1)首先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乘即可。
(2)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乘即可。
(3)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减去,然后两边同时乘即可。
(1)
解:
(2)
解:
(3)
解:
24、5cm2
【解析】
如图所示,①和②的面积相等,则阴影部分是一个梯形,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把题中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6-3+6)×3÷2
=9×3÷2
=27÷2
=13.5(cm2)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3.5cm2。
26.平方分米
【解析】
把大长方形面积平方分米看作单位“1”,先求出它的是多少,因为阴影部分面积占它的,再乘即可。
由分析得,
××
=×
=(平方分米)
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点睛】
解析:平方分米
【解析】
把大长方形面积平方分米看作单位“1”,先求出它的是多少,因为阴影部分面积占它的,再乘即可。
由分析得,
××
=×
=(平方分米)
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分数乘法的应用,找准单位“1”,明确单位“1”已知用乘法是解题关键。
27.7杯
【解析】
升=1400毫升,用果汁的总升数除以每个玻璃杯的容量即可解答。
升=1400毫升
1400÷200=7(杯)
答:可以倒满7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进行单位换算,再看140
解析:7杯
【解析】
升=1400毫升,用果汁的总升数除以每个玻璃杯的容量即可解答。
升=1400毫升
1400÷200=7(杯)
答:可以倒满7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进行单位换算,再看1400毫升里面有多少个200毫升。
28.25人
【解析】
由题意知,男生人数没有变,可将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原来的女生人数就是男生的,增加5名女生后,女生人数是全班的一半,也就是男女生人数相等,由此求出男生人数:5÷(1-),再根据原
解析:25人
【解析】
由题意知,男生人数没有变,可将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原来的女生人数就是男生的,增加5名女生后,女生人数是全班的一半,也就是男女生人数相等,由此求出男生人数:5÷(1-),再根据原来男女生的人数比求出原来的女生人数。
5÷(1-)×
=5÷×
=30×
=25(人)
答:原来参加数学竞赛的女生有25人。
【点睛】
找出增加的5名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9.5000元
【解析】
把一项工程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可求出甲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具体时间可求出甲6天的工作总量,进而求得乙的工作总量。用甲的工资除以甲的工作总量即可求出完
解析:5000元
【解析】
把一项工程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可求出甲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具体时间可求出甲6天的工作总量,进而求得乙的工作总量。用甲的工资除以甲的工作总量即可求出完成工程总工资,进而求得乙的工资。
甲的工作效率为:
=
=
甲6天完成的工作量:
乙的工作总量:-=
甲的工作总量:1-=
(元)
答:乙应得工资5000元。
【点睛】
本题考查工程问题,把一项工程看作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
30.面积18.06平方米,周长33.98米
【解析】
观察图形可知,“右转危险区”的面积=六边形O1DCO2BA的面积+扇形O2BC的面积-扇形O1AD的面积;
“右转危险区”的周长=弧AD长度+AB+
解析:面积18.06平方米,周长33.98米
【解析】
观察图形可知,“右转危险区”的面积=六边形O1DCO2BA的面积+扇形O2BC的面积-扇形O1AD的面积;
“右转危险区”的周长=弧AD长度+AB+CD+弧BC的长度,据此解答。
10×10-4×4+3.14×42× -3.14×102×
=100-16+12.56-78.5
=18.06(平方米);
3.14×10×2×+(10-4)×2+3.14×4×2×
=3.14×5+12+3.14×2
=21.98+12
=33.98(米)
答:“右转危险区”的面积是18.06平方米,周长是33.98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有关扇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找出面积和周长都包含哪些部分,认真计算即可。
31.(1)34千克
(2)20.6%
(3)肥胖。建议见详解。
【解析】
要想知道小东实际体重比标准体重轻或重百分之几,应先算出12岁儿童的标准体重是多少,和小东的实际体重相比较算出重或轻百分之几,然后
解析:(1)34千克
(2)20.6%
(3)肥胖。建议见详解。
【解析】
要想知道小东实际体重比标准体重轻或重百分之几,应先算出12岁儿童的标准体重是多少,和小东的实际体重相比较算出重或轻百分之几,然后根据结果给小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小东的标准体重应是:
12×3-2
=36-2
=34(千克)
答:小东的标准体重应该是34千克。
(2)(41-34)÷34
=7÷34
≈0.206
≈20.6%
答:小东实际体重比标准体重重约20.6%。
(3)20.6%>20%
答:小东等级属于肥胖。
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不挑食,不偏食;平时注意锻炼身体,争取将体重降到正常。(答案不唯一)
【点睛】
本题重点要注意小明实际体重和标准体重相比重(轻)多少,算出百分比。
32.37;201;1+4×4
【解析】
由图可知,相邻的后一个图形比前一个图形多4个点,则第5个图形比第4个图形多4个点,第5个图形有1+4×4个点;第n个图形有1+4×(n-1)个点,根据公式求出第1
解析:37;201;1+4×4
【解析】
由图可知,相邻的后一个图形比前一个图形多4个点,则第5个图形比第4个图形多4个点,第5个图形有1+4×4个点;第n个图形有1+4×(n-1)个点,根据公式求出第10个方框和第51个方框里点的数量即可。
分析可知,第n个图形里1+4×(n-1)=4n-3个点
当n=10时,4n-3=4×10-3=40-3=37(个)
当n=51时,4n-3=4×51-3=204-3=201(个)
【点睛】
分析题意找出图形变化的规律,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第n个图形的点数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