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学 案
学习目标
1. 唯物史观:学会从唯物史观角度评价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评价西方国家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作用。
2. 时空观念:学会分析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3. 史料实证: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措施和特点的学习理解其实行社会保障的主要目的是缓和矛盾和维护稳定,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
4. 历史解释:通过学习分析归纳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特点的成因;学会对村社大会、庄园法庭、行会、自治、社区等历史概念进行解释。
学习重难点 重点: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
难点:正确认识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和影响;正确评价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探学新知
1、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1.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
(1)奴隶社会:在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
(2)封建社会
①西欧封建社会中,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
②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同时,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3)资本主义社会
①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
②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
③英国在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基层治理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强调自治成为各国基层治理的共同特点。
⑤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地方治理中,在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共同作用的同时,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2.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自治
(1)在古希腊时期,村社实行自治,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出席的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由教会及封建领主势力控制地方政权到基本上实现了市民的自治。
(3)在近代,西欧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
(4)二战后,强调自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基层自治机制;主要依靠居民自我管理。
(5)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①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
②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
③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2)第二次世界战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①概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此后,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②内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全民就业、社会保障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③评价:a.积极性: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制度,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b.局限性:过度的社会保障,加大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使得整个社会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
(3)20世纪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①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财政收人下滑。
②内容:力求在恢复和提高社会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的矛盾中寻求新的平衡。
③局限性:至今效果不明显。
2.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1)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
①列宁认为“最好的工人保险形式是国家保险”。后来,苏联逐步对士兵、工人、农民等全体公民实行国家保障。
②根据1977年苏联颁布的宪法,苏联实行全民社会保险制度,包括退休养老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保障以及补助金制度。
③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大致继承了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
(2)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①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
②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在满足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深化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广泛地介入公民社会权利的保护过程,以此形成的公共政策构成了现代国家的核心制度。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国家也被称作“福利国家”。在发达国家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工人阶级相对于农民阶级,较早获得了福利保障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政治转型、经济危机与公民权利运动共同改造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为政府定义了新的角色。凯恩斯主义提倡政府积极干预市场,增加公共开支,创造就业,扩大福利分配。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与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实行政策转向,抛弃凯恩斯主义的遗产,转而拥抱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试图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大规模削减政府的公共福利开支,鼓励私人资本在福利分配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然而民主政治下的政党竞争诱使执政党通过增加公共福利开支,以赢得选举。
材料二 传统计划经济提供了全面的福利计划,政府与单位负责城市人口的福利分配,农村人口则主要依托集体组织。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转型以及人民公社的解体,改变了原有福利分配的基础与结构。2003年始,城市与农村地区逐步建立起由政府、市场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福利制度,在城市建立与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公共医疗改革、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障、工伤保险等,在农村建立起农村大病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1999-2006年,国家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中西部地区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为脱贫致富创造基础条件。2006年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继续完善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大力度治理重点贫困区,运用财政资金大规模实施易地搬迁,为实现共同富裕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谢岳《中国贫困治理的政治逻辑——兼论对西方福利国家理论的超越》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福利制度同中国福利制度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福利制度。
答案:(1)相同:因时而变;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覆盖面广。
不同:西方福利制度,福利分配是国家实施社会控制的手段,具有政治性;中国福利制度具有普遍性,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
(2)保障了民生的发展;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了党的正确领导;有力挑战了西方传统的福利国家理论;为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困境提供了具有参考性的替代方案。
解析(1):评价,由材料二“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转型以及人民公社的解体,改变了原有福利分配的基础与结构”可以得出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材料二“为实现共同富裕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可以得出为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困境提供了具有参考性的替代方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还可以得出有力挑战了西方传统的福利国家理论,保障了民生的发展,体现了党的正确领导。
(2)本题考查中西方福利制度的发展。根据材料一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与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实行政策转向”和材料二中“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转型以及人民公社的解体,改变了原有福利分配的基础与结构”可以得出因时而变;根据材料一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政治转型、经济危机与公民权利运动共同改造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材料二“建立起由政府、市场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福利制度”可以得出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由材料二“在城市建立与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公共医疗改革、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障、工伤保险等,在农村建立起农村大病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覆盖面广。根据材料一“广泛地介入公民社会权利的保护过程”“在发达国家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工人阶级相对于农民阶级,较早获得了福利保障计划”可以得出西方福利制度中的福利分配是国家实施社会控制的手段;由材料一“然而民主政治下的政党竞争诱使执政党通过增加公共福利开支,以赢得选举”可以得出具有政治性;由材料二“城市与农村地区逐步建立起由政府、市场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福利制度”可以得出中国福利制度具有普遍性;由材料二“国家在继续完善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同时……创新之路”可以得出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
随堂训练
1.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村社实行自治。西欧封建社会中,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同时,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可知,西方国家( )
A.以教会为中心进行基层治理 B.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是基层自治
C.社区是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D.中古时期城市治理以王权为中心
2.一位西方学者在所著《城市的性质》中讨论城市的起源时说:“起初城市即是村庄,但不久就开始在工业、政治、建筑各方面显露出城市的特征。城市必须设防自卫,须有市政厅作为市民行使政治权利的集会场所。城里还必须有教堂作为礼拜的场所,既在精神上,也在建筑上耸峙于全城之上。”他所说的城市属于( )
A.古代的雅典 B.中世纪的欧洲 C.封建时代的中国 D.近代的美国
3.地方自治是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特点,下列有关地方自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方自治的本质是地方居民管理自己的事务
B.相对于上级或中央集权而言,它是一种分权
C.相对于官治而言,它是由居民自我治理
D.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组织地方自治机关
4.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北美乡镇的管理机构称乡镇议会,乡镇居民都有参加乡镇议会,共同决定公共事务的权利与义务。乡镇事务管理由全体居民平等共享,而一切个人事务由个人全权自主决定。每一个乡镇都如同一个小小的独立王国自主自治。这体现了( )
A.人民主权的特征 B.邦联体制的特点
C.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D.基层治理完全自主
5.1940﹣1970年,美国采取政府引导,第三方主导参与,提高社区生活质量;1970﹣1990年,美国政府协调各方机构和组织,提高社区吸引投资能力和服务水平;1990年以后,美国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第三方组织主导实施,关注社区公平、安全、环境等问题。据此可知,美国社区治理( )
A.注重突出政府地位 B.体现居民自我管理优先的原则
C.呈现出摇摆的状态 D.充分发挥第三方组织的作用
6.1781年,法国财政大臣在思考法国财政困境时惊叹:英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都远不及法国,但它竟能靠信贷来维持同法国的长期战争。他认为英国的成功在于其政策的“公开性”,英国信用强大的原因之一是将财政状况公之于众。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强大的经济实力优势 B.社会治理体系的优势
C.信贷金融关系的发达 D.崇尚信用的契约精神
7.19世纪后半期,德意志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1863年的《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的《事故保险法》、1889年的《伤残及养老保险法》,涵盖了医疗、工伤、失业等方面。这从侧面反映出( )
A.工业革命导致社会问题 B.广大民众政治权利得到保障
C.德国最早确立世界工厂地位 D.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8.二战后,西方国家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实行居民自我管理,参与地方政府的决策。20世纪80年代后,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这一历程表明( )
A.地方治理的效率更低 B.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D.政府公共开支日益增加
9.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在城市设立街道办事处和群众自治性居民委员会,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扩大了居委会的职能,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及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也相继出现。材料表明( )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逐步完善
C.社会主义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建立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日益发展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从古希腊时期村社自治,西欧封建社会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城市自治等可以得出西方国家在基层治理上具有自治传统,B项正确;材料信息显示教会在中世纪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教会为中心”得不出来,A项错误;C项材料未体现;中古时期西方城市治理以“王权”为中心,与“(城市)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不符,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材料中“城市必须设防自卫,须有市政厅作为市民行使政治权利的集会场所。城里还必须有教堂作为礼拜的场所”符合中世纪欧洲城市的特征,故选B项。A、C两项中基督教教堂不具有突出的地位。D项也不符合材料信息。
3.答案:D
解析:地方自治是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在国家监督下,按照自己的意志组织地方自治机关,利用本地区的财力,处理本区域内的公共事务的一种地方政治制度,D项错在“完全”的表述。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根据材料“乡镇事务管理……自主决定”可推知,人民享有管理乡镇及个人事务的主权,这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故A项符合题意。邦联制是指国家构成,若干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这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公共利益至上原则强调以公共利益为重,这和材料强调个人事务由个人全权自主决定相反,排除C项。D项表述绝对化,排除。
5.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第三方主导参与”“政府协调各方机构和组织”“第三方组织主导实施”可以看出,1940年以来第三方组织在美国社区治理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大多数时间主导着美国社区治理工作,D项正确;从材料中“政府引导”“政府协调各方机构和组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等信息可以看出,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多以协调者角色处于辅助地位,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居民自我管理优先的原则,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美国社区治理在不同时期治理重点、治理主体及组织形式的变化,反映出美国社区治理紧紧围绕特定社会环境和民众诉求,在继承中不断向前发展,而非左右摇摆,排除C项。故选:D。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法国财政大臣惊叹英国在国家管理过程中将财政状况公布,从而拥有了强大的信用,可见英国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方法得当,社会治理体系具有优势,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英国强大的经济实力,A项排除;题干强调英国信贷金融关系发达的原因是政策的“公开性”,C项排除;题干与契约精神无关,D项排除。
7.A
8.B
9.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