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4.1《促织》同步习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4.1《促织》同步习题(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9 18:2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促织》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穹顶(góng) 偌大(ruò) 坠落(zhuì) 萍水相逢(píng)
B.薄暮(báo) 愤懑(mèn) 彻骨(chè) 小心翼翼(yì)
C.清晰(xī) 晦气(huì) 烦恼(fán) 震耳欲聋(lóng)
D.殷切(yin) 寒颤(chàn) 忧郁(yù) 谨言慎行(shè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宫中尚促织之戏 尚:崇尚,喜好
B.因责常供 责:负责
C.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爽:差失、不合
D.急逐趁之 趁:追逐
3.下列科举名称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秀才 童生 举人 进士 贡士 B.童生 举人 贡士 进士 秀才
C.童生 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D.秀才 童生 进士 贡士 举人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课文7、8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翼①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词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1)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②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③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④。益奇⑤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2)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⑥入邑库。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⑦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躐各千计;一出门,裘马⑧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⑨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⑩,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 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 (3)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翼: ②诸: ③疏:
④舞: ⑤奇: ⑥俾:
⑦赉: ⑧裘马: ⑨贴:
⑩跬步: 以: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名献促织,宫中试斗进一步展示了小促织善斗的才能,成名因得厚赏而成巨富。
B.成子自杀后魂化促织以供玩赏,方能解脱一家的苦难,这就更加表现出所受迫害之深,对荒淫残暴的封建统治者是一个有力的抨击。
C.成子复苏之后“自言身化促织”的交代点明了神异促织的来历,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与神奇色彩,同时也更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
D.“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抚臣、令尹蒙受促织“恩荫”,小说生动地表明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是建立在百姓苦难之上的。
7.小说虚构“魂化促织”的情节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被狐涂鸦;甚者,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甚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覆视涴①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觇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岸。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缪诸公稿,风雅艳丽,家传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澹,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此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②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节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①涴;污染,玷污。②狃:习以为常掉以轻心。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B.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C.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D.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9.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读书人的通称。古代称呼他人时既可以直接称其名,也可以称其字、号等,还可以称籍贯、官职。
B.“闱”,古代宫室,宗庙的旁侧小门;科举时代的考场。会试叫“春闱”,乡试叫“秋闱”。
C.“异史氏”,即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在其著作《聊斋志异》中的自称。
D.《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其中都是关于女鬼的故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生家中闹狐狸,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书稿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朋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叶、缪等人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一个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缪等人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多次名列前茅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认为狐狸是在胡乱涂抹,于是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书卷锁进箱子里。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2)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短篇小说集。蒲松龄一生勤奋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过着清贫的生活,跟底层劳动人民和民间传说有较深的① ,集腋成裘,以数十年时间,完成此部小说集。他通过谈狐说鬼,揭露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小说语言精美,情节② ,熔铸了蒲松龄毕生的心血,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12.文中①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
A.掌握 B.来往 C.接近 D.接触
13.文中②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
A.生动 B.灵活 C.形象 D.活泼
14.为下面一段话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从《聊斋志异》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中可以看到,首先,蒲松龄将魏晋风流性情层面的“真”发展为更加执着的“痴”,并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痴男痴女的形象;其次,蒲松龄使魏晋风流自我层面的“狂”具有了浓厚的审美意味,以高扬的自我精神傲视一切不合理的世态人情,并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狂生的形象;最后,对魏晋风流超我层面的旷达自然,蒲松龄又通过笔下的人物为其理想境界加入了和谐浪漫和看似平凡实则超凡的爱情因素。
《促织》同步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穹顶(góng) 偌大(ruò) 坠落(zhuì) 萍水相逢(píng)
B.薄暮(báo) 愤懑(mèn) 彻骨(chè) 小心翼翼(yì)
C.清晰(xī) 晦气(huì) 烦恼(fán) 震耳欲聋(lóng)
D.殷切(yin) 寒颤(chàn) 忧郁(yù) 谨言慎行(shèn)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A项,“穹顶”应读为“穹(qióng)顶”。
B项,“薄暮”应读为“薄(bó)暮”。
C项,选项注音完全正确。
D项,“寒颤”应读为“寒颤(zhàn)”。
故选C。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宫中尚促织之戏 尚:崇尚,喜好
B.因责常供 责:负责
C.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爽:差失、不合
D.急逐趁之 趁:追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虚语的用法和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再逐项对比。
本题B项,责:责令。
故选B。
3.下列科举名称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秀才 童生 举人 进士 贡士 B.童生 举人 贡士 进士 秀才
C.童生 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D.秀才 童生 进士 贡士 举人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平时整理积累,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或线索梳理文学文化常识,侧重名家名作,分类整理记忆。做题时要仔细分辨,注意时间、国别等重要信息。
本题中,明清两代,没有考秀才或没有考取秀才的读书人,都称为“童生”;府、州、县学的生员,称为“秀才”;考取乡试的人,称为“举人”;会试中录取的人,称为“贡士”;会试考取后,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
故选C。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课文7、8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翼①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词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1)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②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③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④。益奇⑤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2)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⑥入邑库。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⑦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躐各千计;一出门,裘马⑧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⑨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⑩,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 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 (3)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翼: ②诸: ③疏:
④舞: ⑤奇: ⑥俾:
⑦赉: ⑧裘马: ⑨贴:
⑩跬步: 以: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名献促织,宫中试斗进一步展示了小促织善斗的才能,成名因得厚赏而成巨富。
B.成子自杀后魂化促织以供玩赏,方能解脱一家的苦难,这就更加表现出所受迫害之深,对荒淫残暴的封建统治者是一个有力的抨击。
C.成子复苏之后“自言身化促织”的交代点明了神异促织的来历,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与神奇色彩,同时也更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
D.“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抚臣、令尹蒙受促织“恩荫”,小说生动地表明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是建立在百姓苦难之上的。
7.小说虚构“魂化促织”的情节有何作用
【答案】
4.①同“翌”②兼词,相当于“之于” ③臣下向君主陈述事情的一种公文,这里作动词,陈述。④名词作动词,跳舞。⑤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⑥使。⑦赠送,赏赐。⑧穿的皮衣,驾车的马。⑨抵押。⑩一小步,指一举一动。 因为。
5.(1)成名讲述了这只蟋蟀的奇特本领,县令不信。试着和别的蟋蟀搏斗,所有的都被斗败了。
(2)巡抚不忘记好处的来源,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上报了。
(3)当他充当里正,受到杖击的责罚时,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
6.A
7.推动了故事情节顺利发展,也突出了成名夫妇的悲惨处境。
【解析】
4.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如本题针对词类活用设题,考生应结合词语本来的词性以及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分析活用并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①“翼”,同“翌”,明天;②“诸”,兼词,相当于“之于”;③“疏”,臣下向君主陈述事情的一种公文,这里作动词,陈述;④“舞”,名词作动词,跳舞;⑤“奇”,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⑥“俾”,使;⑦“赉”,赠送,赏赐;⑧“裘马”,穿的皮衣,驾车的马;⑨“贴”,抵押;⑩“跬步”,一小步,指一举一动; “以”,因为。
5.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根据特殊句式的特点来分析句子中存在什么特殊句式,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1)中,“述”,讲述;“异”,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奇特的本领;“靡”,战败。
(2)中,“所自”,来处,来源;“无何”,不久;“宰”,县官;“闻”,使上闻,上报。
(3)中,“扑”,杖击;“责”,责打;“岂”,哪里;“意”,料想。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A项,“宫中试斗进一步展示了小促织善斗的才能”错误,文中“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可以得出促织的才能不只善斗,还能闻乐起舞。
故选A。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把握设题语段的内容,分析其在内容上的作用,然后再结合改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分析其与上下文之间的关联。内容上,“魂化促织”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与神奇色彩,同时也更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这个情节也有现实因素,在旧时代,孩子惹祸自杀,是常有的事。但魂化蟋蟀则不可能。但这个虚幻情节却有着强烈震撼人心的揭露、批判力量,小孩子本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但成名的孩子却因为一只蟋蟀而死,并且连死了不能忘记家里父母的难处,要化为蟋蟀来帮助父母,曲折的反映出在那个时代连孩子也没有了生路,进而突出了成名夫妇的悲惨处境;情节上,儿子魂化促织后,成名才得以完成任务,才有下文斗促织等情节,可见“魂化促织”推动了故事情节顺利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被狐涂鸦;甚者,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甚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覆视涴①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觇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岸。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缪诸公稿,风雅艳丽,家传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澹,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此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②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节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①涴;污染,玷污。②狃:习以为常掉以轻心。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B.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C.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D.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9.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读书人的通称。古代称呼他人时既可以直接称其名,也可以称其字、号等,还可以称籍贯、官职。
B.“闱”,古代宫室,宗庙的旁侧小门;科举时代的考场。会试叫“春闱”,乡试叫“秋闱”。
C.“异史氏”,即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在其著作《聊斋志异》中的自称。
D.《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其中都是关于女鬼的故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生家中闹狐狸,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书稿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朋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叶、缪等人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一个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缪等人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多次名列前茅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认为狐狸是在胡乱涂抹,于是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书卷锁进箱子里。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2)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答案】
8.D
9.D
10.C
11.(1)只是用浓墨汁洒成大墨点,墨点铺满书卷。郭生感到奇怪,拿着书卷去告诉王生。
(2)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些鸡黍之类的食物,供狐狸食用。
【解析】
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判断的时候,可以先找出断句一致的地方,再利用断句规则分辨断句不一致的地方的正误。
如本题中,根据句意可知,画线部分主要讲述的是自满的危害。“名小立”,是说“名气稍稍树立”。“遂”译为“于是”,一般位于句首,其前应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
“势不至大败涂地”作“不止”的主语,“也”表判断,前后不能断开,据此排除C项。故选D。
9.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D项,“其中都是关于女鬼的故事”错,本文和《促织》写的就不是女鬼。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本题C项,“郭生便明白了叶、缪等人的文章并不出色”错,原文是“于是渐不信狐”。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本题中,第一句中,“但”应理解为“只是”;“异”是意动用法,应理解为“以……为异,感到奇怪”;“持以(之)白王”是省略句;“白”应理解为“告诉”;句意。第二句中,“以是”应理解为“因此”;“德”是名词动用,应理解为“感激,感恩”;“恒置”应理解为“常常置办”;“啖”应理解为“吃”,句意。
参考译文:
郭生,是淄川县的东山人。从小就喜欢读书;但山村中没有可以求教指正的人,二十多岁了,他写字笔画还有很多错误。在此之前,他家中闹狐狸,衣服,食物和器具用品,常常很多都丢失了,郭生很厌恨狐狸。一天晚上郭生读书,将书卷放在书桌上,被狐狸涂抹得一塌糊涂;严重的地方,杂乱不堪连字行都分辨不清了。因此,郭生只好挑选出那些稍微干净的字句集聚起来读,总共只有六七十首。郭生心里十分愤恨,却又不知该怎么办。后来又累积习作二十多篇,准备向名人请教指正。早上起来后,发现那些习作被翻开摊在书桌上,几乎都被浓墨汁涂抹掉了。郭生更加愤恨。
恰逢王生因事来到东山,(王生)素来与郭生交好,(于是)上门拜访。见到被墨汁弄脏的书本,问郭生是怎么回事。郭生把自己苦恼的事详细地告诉了王生,并拿出残存的习作给王生看。王生仔细玩味这些残存的习作,发现那些被涂抹的和保留下来的地方,似乎有褒贬之道;又审视查看那些被弄脏的书卷,大多是多余杂乱可以删掉的。王生惊讶地说:“狐狸好像是有意这样做的。你不但不应为此苦恼,还应该立即拜它为师。”过了几个月,郭生再来看自己之前写的文章,顿时觉得狐狸涂抹得确实很恰当。于是改作了两篇文章,放在书桌上,来观察狐狸新的举动。等到天亮,发现又被狐狸涂抹了。过了一年多,狐狸不再涂抹了;只是用浓墨汁洒成大墨点,墨点铺满书卷。郭生感到奇怪,拿着书卷去告诉王生。王生看了之后说:“狐狸真是你的老师啊,你的好文章可以考中了。”这一年,郭生果然考入了县学。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些鸡黍之类的食物,供狐狸食用。每次买到八股文(科考用)的好文章,自己不挑选,而是让狐狸来决断。因此,郭生在两次考试中都名列前茅,参加乡试,考取了副榜贡生。
当时,叶、缪等诸位先生的文章,风格典雅、文辞华丽,家家户户传习诵读。郭生有他们文章的抄本,非常珍爱。忽然被狐狸倒了约一碗浓墨汁在上面,污染得几乎没剩下什么字,郭生便又拟题写作,自己觉得很满意,却又被任意涂抹了。于是郭生渐渐不相信狐狸。过了不久,叶公因为朝廷整顿文风而被收押入狱,郭生又稍微佩服狐狸有先见之明。然而此后郭生每作一篇文章,都苦心筹划构思,却常常被狐狸涂抹污染。郭生认为自己多次名列前茅,心高气傲,因此更加怀疑狐狸是在胡乱涂抹。于是抄录了以前被狐狸洒上很多墨点的文章来试探它,狐狸又用墨汁把这些文章全部涂抹了。郭生便笑着说:“这真是胡闹!为什么以前认为是好文章的,现在又认为不好了呢?”于是郭生就不再给狐狸安排食物了,并把所读的书卷锁进箱子里。天亮后看见箱子封锁丝毫未动,打开箱子来看,只见书卷上用墨汁涂抹了四道,比手指还要粗,第一章画了五道,第二章也画了五道,后面就没有再画了。从此以后狐狸竟然销声匿迹了。后来郭生考试,考了一次四等,两次五等,这才知道征兆已经寄寓在书卷中画的道道上了。
异史氏说:“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是自然的道理。名气稍稍树立,就认为自己正确,执意于叶、缪等人遗留的风气、习惯,习以为常掉以轻心而不知变通,情势不失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是不会停止的,自满带来的祸害就是这样啊!”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短篇小说集。蒲松龄一生勤奋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过着清贫的生活,跟底层劳动人民和民间传说有较深的① ,集腋成裘,以数十年时间,完成此部小说集。他通过谈狐说鬼,揭露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小说语言精美,情节② ,熔铸了蒲松龄毕生的心血,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12.文中①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
A.掌握 B.来往 C.接近 D.接触
13.文中②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
A.生动 B.灵活 C.形象 D.活泼
【答案】
12.D
13.A
【分析】
12.本题考查理解词意、运用词语的能力。解答这题,要将选项中词语的意义与具体语境对照,看是否与语境相符。考生可以从感彩、词意轻重、结构搭配等角度思考。
掌握:拥有,控制,主持。来往:交际往来;来和去。接近:离得近;靠近,相距不远。接触:碰面、遇上、挨上;牵涉;指人们间的接近交往;联络。句中指蒲松林在家乡,跟底层劳动人民和民间传说有较深的交往和联络,所以能集腋成裘,以数十年时间,完成小说创作。从搭配对象和词意来看,用“接触”更符合语境。故选D。
13.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能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生动:具有活力能使人感动的、有活力能起积极作用的。 灵活:敏捷;不呆板、善于随机应变。形象:形状样子;偶像塑像;具体生动的。活泼:富有生气活力;灵活不呆板;生动自然;气氛活跃热烈;使具有生气和活力;使灵活;手头宽裕。依据“”语言精美”“熔铸了蒲松龄毕生的心血,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可知,此处要与“情节”搭配,且赞美情节,故用“生动”,故选A。
【点睛】
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词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 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
14.为下面一段话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从《聊斋志异》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中可以看到,首先,蒲松龄将魏晋风流性情层面的“真”发展为更加执着的“痴”,并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痴男痴女的形象;其次,蒲松龄使魏晋风流自我层面的“狂”具有了浓厚的审美意味,以高扬的自我精神傲视一切不合理的世态人情,并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狂生的形象;最后,对魏晋风流超我层面的旷达自然,蒲松龄又通过笔下的人物为其理想境界加入了和谐浪漫和看似平凡实则超凡的爱情因素。
【答案】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对魏晋风流的继承与发展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的能力。概括材料的内容要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此题具体表现为拟写标题和一句话新闻。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本题语段的主要陈述对象是蒲松龄及《聊斋志异》,主体事件是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对魏晋风流的三个层面的继承和发扬。据此按照“陈述对象+事件”的格式加以概括即可,还要注意字数限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