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叙事要引人入胜》精品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叙事要引人入胜》精品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9 19:4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叙事要引人入胜
统编新版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写作指导
明引人入胜之意
目录
品引人入胜之美
探引人入胜之法
写引人入胜之文
叙事要引人入胜
明引人入胜之意
怎样写好写事的记叙文
误区:铺直叙,风平浪静
不少学生写记叙文,论速度,可谓一挥而就;论文句,可谓明白晓畅,可就是没有令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的情节。这样的记叙文既无法使阅卷者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也无法使阅卷者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如一马平川,一览无余,易使人产生味同嚼蜡的感觉。
明引人入胜之意
明引人入胜之意
记叙事件,要写得引人入胜,比如选择好叙述角度、叙事有波澜、结尾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等。
袁枚在《李觉出身传评语》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若如井田方 ,有何可观 惟壑谷幽深,峰峦起伏,乃令游者赏心悦目。或绝崖飞瀑,动魄惊心,山水既然,文章正尔。”
品引人入胜之美
伊莉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到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伊莉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尸回家。”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个狮尸。她又赶紧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
猎 狮
品引人入胜之美
1、巴布别妻携弟非洲打猎。 (顺笔)
巴布不幸身亡。 (逆笔)
——第一个波澜
2、伊莉娜要求邮回丈夫尸体。 (顺笔)
却得到一个“狮尸”。 (逆笔)
——第二个波澜
3、伊莉娜再索夫尸。 (顺笔)
弟回电;“巴布在狮腹内。”(逆笔)
——第三个波澜
猎 狮
品味波澜之美
(客观的叙述方式,多次生发波澜,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叙事引人入胜要注意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一波三折
跌宕多姿 柳暗花明 峰回路转
曲径通幽 出人意外 欲擒故纵
平中见奇 引人入胜
简约精致
尺幅波澜
探引人入胜之法
叙述的角度有三种
选择好叙述角度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叙述的角度不同,表达效果就会不同
选择好叙述角度
选择恰当的叙述角度,对增强表达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想突出事情的亲历性,一般选择第一人称;如果想增加事件的曲折性、悬念感,可以考虑选择第三人称。如《金岳霖先生》一文中,作者只写自己看到听到的金岳霖,只写人物的所作所为,而不写人物的所思所想,审慎、含蓄,让人回味不尽。《边城》则得益于作者开阔的视界。使用第二人称,则能够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如同和别人对话,显得更加亲切。
叙述的角度不同,表达效果就会不同
选择好叙述角度
有时,为了克服单一叙述角度的局限,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叙述角度。《祝福》用第一人称描写“我”在鲁镇的见闻,又用第三人称叙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两种视角交错使用,以亲历者的身份见证人物的命运,使表达更丰富,更深刻。
写作时要注意前后人称的一致和视角的转换,以免造成叙述角度的混乱,影响表达效果
选择好叙述角度
使用两种人称叙述事件时应注意:①不得频繁改换;②改换时要交代清楚,不能打断叙述线索。
课堂练习:简要分析下面片断的叙述角度及其作用
选择好叙述角度
我在明尼苏达州莫里斯圣玛丽学校任教时,他在三年级第一班就读。全班34名学生都是我的宝贝,但马可 艾克伦却是最特别的一位。他的外表十分干净,常带着那种活着真好的态度,使得偶有淘气的表现都变得令人喜欢。
马可也很爱说话,我得一再提醒他不经允许不可开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每次受批评后的诚恳反应——谢谢修女纠正!起先我不知道如何应付,但不久我便习惯了每天听到好几遍。
一天早上,马可又说个不停,我再也忍不住了,于是犯了一个新任教师的错误,我对他说:“马可,你再说一句话,我就要用胶布把你的嘴巴贴起来!”(节选自詹姆斯 道森《所有好处》)
简评:文段首句即引出了故事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由此可以看出文章选用的是以“我”为叙述人的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但文章中的“我”并不是作者。作者选取“我”为叙述人,是基于她的教师身份且故事与她密切相关,这样文章会更加真切感人、真实可信。如何用第三人称就达不到这种叙述效果。
课堂练习:简要分析下面片断的叙述角度及其作用
选择好叙述角度
一天吃中饭的时候,医生通知我儿子找我去谈话。他告诉我:病人的肠子给堵住了,必须开刀。开刀不一定有把握,也许中途出毛病。但是不开刀,后果更不堪设想。他要我决定,并且要我劝她同意。我做了决定,就去病房对她解释。我讲完话,她只说了一句:“看来,我们要分别了。”她望着我,眼睛里全是泪水。我说:“不会的……”我的声音哑了。接着护士长来安慰她,对她说:“我陪你,不要紧的。”她回答:“你陪我就好。”……晚上回到家,走进空空的、静静的房间,我几乎要叫出声来:“一切都朝我的头打下来吧,让所有的灾祸都来吧。我受得住!”(节选自巴金《怀念萧珊》)
《怀念萧珊》是回忆性叙事散文,所叙述的是作者亲历的往事,所抒发的是作者内心的真情。因此,选用第一人称最恰当。节选的片段叙述了萧珊住院期间夫妻二人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情形。作者用平实的语言,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娓娓道来。在朴实无华的叙述中,充溢着震撼人心的悲痛,传达出对妻子的挚爱,段末一句更是蕴含着无尽的辛酸,极富艺术震撼力。
课堂练习:简要分析下面片断的叙述角度及其作用
选择好叙述角度
亲爱的后世子民们,我是埃及最美的王后,奈菲尔提蒂。三千年前工匠们为我雕塑的胸像使你们有幸在今天领略到我惊世骇俗的美;而你们注视着这一尊“石膏像”时,我的精魂也在注视着你们。千年来凝眸的人无数,而我只记得两个人,一个男孩,一个男人。记得他们的原因很简单,男孩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三千年来最最震撼我的好奇;男人的眼中,失却了好奇,三千年来惟一一双不带半点好奇的眼睛贴在他脸上。
男孩的叙述
我叫路德维希,1871年生于柏林。
听说国家考古队在古埃及发现了一个古代村落遗址。遗址中出土了无数埃赫纳吞时代的珍宝,但考古队只向记者报告了一件:奈菲尔提蒂胸像。
……
课堂练习:简要分析下面片断的叙述角度及其作用
选择好叙述角度
男人的工作笔记
我是北美最大的文物商,名叫乔纳森,1955年生于纽约。
最近我开始投资古埃及艺术品。前天我来到柏林,考虑收购大名鼎鼎的奈菲尔提蒂胸像。闻讯,记者蜂拥而至。 (节选自江苏考生《好奇心》)
本文叙述角度有多次转换,虽然都是第一人称,却涉及到三个不同的叙述人:女王、男孩、男人。然而由于作者的巧妙安排和必要的交待,读过之后却不觉混乱。同时,第二人称的运用还有效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引人深思。
写出事件波澜的方法
写出事件波澜
设置悬念法
情节突转法
铺陈误会法
抑扬结合法
设置悬念法
设置一个个悬而未决的矛盾,使情节回旋推进,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心理,然后再解决矛盾。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设置悬念法
从前,有位县督学来到县立中学视察工作。他一进校门,便见到该校的壁报上写有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督学的文学底子很厚,看到杜牧的诗句,油然想起他的《阿房宫赋》,于是顺口问起了学生:“你们知道阿房宫是谁烧的?”
学生们一脸惶恐,不住地摇头:“不是我烧的,不是我烧的!”
看到眼前的窘迫情景,督学啼笑皆非。他立即来到校长室,对校长指责道:“贵校学生国文程度低落,居然说阿房宫不是他烧的。”
校长心平气和地说:“本校学生一向诚实,既然说不是他烧的,就一定不是他烧的。”
督学非常气恼,他万万没有想到鼎鼎的校长居然不知道阿房宫是怎么一回事!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封呈文,给教育局长,禀明原委。
不久,督学收到局长复函:“烧掉就算了,
再拨经费重建阿房宫。”
  督学看后,目瞪口呆。
谁烧了“阿房宫”?
设置悬念法
有一个贵族老爷的马被盗了。第二天他在所有的报纸上都刊登了这样一个声明:“如果不把马还给我,那末我就要采取我父亲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过的非常措施。”威胁生效了。小偷不知道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不过他想着可能是某种特别可怕的惩罚,很害怕,于是偷偷地把马送还了。能有这样的结局,贵族老爷很高兴。他向朋友们说,他很幸运,因为不须要步父亲的后尘了。
“可是,请问你父亲是怎么做的?”朋友们问他。
“你们想知道我父亲是怎么做的么?好吧,我告诉你们……有一次他住旅店时,马被偷走,他就把马肚带套在脖子上,背着马鞍走回家了。如果小偷不是这样善良和客气的话,我发誓,我一定要照父亲那种做法去做!”
威 胁 [俄]契诃夫
情节突转法
指叙事时,故意顺着某个方向发展下去,直到情节达到高潮时笔锋突转,使人物命运的变化或情节的发展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情节突转法
期中考试之后,数学老师要公布成绩。他说:“九十分以上和八十分以上的人数一样多;八十分以上和七十分以上的人数也一样多。”
话一说完,,全班一阵欢呼,一位同学追问道:"那么.……不及格的人数呢 "
老师不急不慢地回答:
成 绩
“不及格的人数和全班的人数一样多。”
情节突转
情节突转法
约翰在街上碰到他的好朋友麦克,对他说:“我遇到一件很麻烦的事,真不知该怎么办?”
“什么事?我们是好朋友,你有什么麻烦事就该对我说,也许我能帮你。”
“我正在热恋中。”
“这是好事,你怎么会觉得麻烦呢?”麦克不解地问。“我同时爱上了两个姑娘,她们一个长得漂亮,但没钱;另一个长得不漂亮,但很有钱.你看我应该选择谁?”
“当然是长得漂亮的那个。这年头,钱算得了什么?”麦克坚决地回答。
“对!”约翰说,“谢谢你的好主意,再见。”说完转身就走。
好 朋 友
“等一下,约翰。”麦克叫住他,“你能不能把那位有钱的姑娘的住址告诉我?
铺陈误会法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引起矛盾,推动情节跌宕起伏地发展。
铺陈误会法
督学到学校视察,见教室里有个地球仪,就问学
生甲:“你说说看,这地球仪为什么会倾斜23.5呢?”
学生甲惶恐地答:“不是我弄歪的。”
督学摇摇头,转问学生乙。学生乙双手一摊说:
“您也看见,我是刚刚才进来的。”
督学疑惑地询问老师,老师抱歉地说:“不能怪他们,这地球仪买回来时就这样了。”
督学脸色愈来愈难看。这时,校长赶紧解释:
“学校经费有限,这是在地摊上买的。”
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
通过铺陈误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物的不学无术。
铺陈误会法
车子越往前走,我越觉不对劲。司机始终不怀好意地从后镜瞅着我。(报纸上几乎天天有出租车司机在荒郊野外作案,为什么我还这么大意?)
果然,车子开不久,我就看到他的右手从方向盘挪开,往下伸,不知在摸什么东西,大概是扁钻或刀子吧?窗外是一片漆黑,要动手了吧?我下意识坐直了身子,冷汗开始往外冒。
可什么事也没发生.但我看到,他又从后镜飞快看我一眼,这一眼非常狠毒,这使我再度直冒冷汗,再度后悔自己的莽撞。
我要去的地方终于到了。车一停,我立刻打开车门冲了下去。松了口气,才想到没付钱,便走到司机窗下,伸手到旅行袋里掏钱。突然,车子往前冲,迅速消失在黑暗里。我最后看到的,是司机无比惊惶的神色。
莫名其妙把车钱再度放入旅行袋,我才看见旅行袋开口突出一节枪管。那是我买给儿子的玩具枪,枪管太长,无法全部塞进旅行袋。

抑扬结合法
抑扬结合法有两种:
一是欲扬先抑,
一是欲抑先扬。
欲扬先抑,就是为了肯定某人或物,先用曲解的方法和嘲讽的态度尽力贬低和否定他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为扬而抑,先抑后扬。抑的目的在于扬,抑下是为了扬得更高。
这个婆娘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尘
  儿孙个个都是贼
  偷得蟠桃献母亲
抑扬结合法
举座皆惊
喝彩
惊怒
拍手叫好
欲扬先抑 起起伏伏,吊足胃口
欲抑先扬,又叫抬高跌重法。运用这种手法,就是要抬得高,跌得重。“抬”与“跌”,“抬”是手段,“跌”是目的。“抬”是为了造成更大的陡势的高度,使后面能够跌得沉重、有力,获得强烈的效果。
抑扬结合法
辉在局里干了十多年,因为和领导没交情,至今连个小科长还没有混上。前几天,他听说从外地调来一个新县长,一打听,是自己的老乡,爹还说,岂止是老乡,咱跟他有亲戚,你叫他大姑父呢!
辉和爹径直到县政府大院,认了这门亲戚。临了,县长高兴地把他俩送到大门外,还说,等家搬来后,请他们有空常到家里坐坐。
过些天,县长的家搬来了。辉买点豌豆,蒸些豌豆糕,来到了县长家。县长和老伴正在吃饭,辉拿来豌豆糕,她一下吃了三个。从此,辉成了县长家的常客,大姑很高兴,有一天对辉说:好好干,以后让你大姑夫给你说句话。辉感激地说,先谢谢大姑。县长笑笑,没言语。
县长的笔记本
抑扬结合法
有一天,县长到局里来检查工作,把几个局长忙坏了,又是准备汇报材料,又是买水果安排饭。辉的任务是给县长倒水。他本以为县长能跟自己打个招呼,可县长对他连声也没吱。给县长汇报完了,局长就说,县长是第一次来我局检查指导工作,中午就别走了,我都安排好了,就在这儿吃个便饭吧!县长说,下午我还要到市里去呢。哎呀!县长像是想起了什么,叫住了正要往出走的辉,“哎,小辉呀,我还有个笔记本忘拿来了,你替我跑一趟!”县长边说边掏出了钥匙,“我的笔记本在我办公桌中间的抽屉里,坐我的车去给我取来!”
县长的笔记本
抑扬结合法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几个局长像看天外来客似的瞅着辉。辉也感到很吃惊。县长的秘书就在身边,县长都没用他。这一定是私人笔记!辉答应一声,从容地从县长手里接过钥匙,转身出去了。其他人谁也没有动地方,跟县长一起坐在那儿共同等着辉。县长跟局长闲谈着,但对辉的事,一字未提。辉在县长的办公桌里找到了那个笔记本。下楼时,他随便翻了一下,里面竟一个字也没有!辉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过了半个月,辉就被提拔到局里人人盯着的位子,哪轮得着我呢!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故事的结尾出人意外,扣人心弦,即“欧.享利式结尾”,其特点是“巧”。整个布局为结尾服务,读者以为情节东向演进,结果却西向而行,抖包袱,亮底牌。这种结尾,打破了情节发展惯用的结构手法,给人以新奇感,深化了主题,增加了容量。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警察与赞美诗:苏比曾几次惹事生非,想俯监狱得以安身,可他总是“背运”。当苏比受到赞美诗的感化,欲改邪归正时,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投入了监狱。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麦琪的礼物:一对穷困夫妻为在节日时互送礼物而煞费苦心,最后礼物拿出来却没用:一个卖掉金表为妻子买了梳子,一个剪掉长发为丈夫买了根表链。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窗》,靠窗的病人每天为角落病人描述窗外美景,为苍白的生活增光添彩。但是角落病人却见死不救,图谋到了靠窗的好位置,抬头望见窗外只是一堵高墙。
写引人入胜之文
课堂练习:选择恰当的叙述角度,用所学方法,将下面的文字续写完整,字数可增减,情节可自行设计。要求:叙事力避平铺直叙,尽量写出事件的波澜,尽量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力支撑。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
写引人入胜之文
一篇文章往往不只用到一种方法,而是综合运用几种方法。这样容易使文章一波三折、平中见奇。同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腾挪跌宕,波澜起伏,可以激发阅读兴味,但一定要适度、自然,不可脱离生活,故弄玄虚,或者节外生枝,故作惊人之笔。
写引人入胜之文
写作训练:以《解疙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要求选择好恰当的叙述角度,叙事有一定的起伏变化,能见出一定的波澜,结尾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写引人入胜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