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课题 1 氧气实验室制法 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 理解分解反应,区别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3. 知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学习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用实验推得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学习难点:
催化剂、催化作用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1、谜语
无影无形摸不着,火焰见它跳的高。呼吸作用它参加,动物生长离不了。谜底
2、氧气的用途有哪些呢?
3、你能说出有几种方法或是措施制取氧气吗?
师生讨论 课本P87 活动天地4-3 实验室制取气体物质的思路分析
备注:药品的选择原则:必须含有相关成分、无毒无害没有污染、节约能源价格便宜、装置简便易于操作、易于反应常温更好等。
请大家讨论下列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优缺点:
确定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 优点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活动天地4-4】
实验编号 现象 原因
(1) 常温过氧化氢分解放出的氧气很少
(2)
1、催化剂、催化作用
1)、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①、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包括加速和减慢反应速率,但不会增加生成物的产量。
②、MnO2不是任何反应的催化剂,只能催化某些特定的化学反应。
③、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不只MnO2一种,还有如硫酸铜溶液等。
2、过氧化氢分解法制氧气
(1)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2)反应原理:
(3)、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是否需要加热)
收集装置由气体的性质决定
备注小知识:收集气体的原则
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来收集
①、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来收集
②、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
③、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
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
(4)、氧气检验:
(5)、氧气验满:
(6)、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
③塞好带有分液漏斗和导管的双孔塞。④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⑤收集气体
我反思,我提高:
1、就今天所做的实验,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写出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或提出改进的建议。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将它们整理后写在作业本上。
我能、我行、我成功
1、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案是( )
A 氯酸钾受热分解 B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C分离液态空气法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3、某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收集该气体应采用( )。
A.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既可用排水法又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4、根据下列图示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欲用双氧水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
装置 和装置 或装置 (填编号)连接。
(2)如果选用的收集装置C需要检验氧气是否收满,则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
课后请大家利用下面仪器优化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