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陶渊明)
悯农(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诗经·国风·周南》
文化常识复习:关于《诗经》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首。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 按当初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主要内容: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宫廷乐歌,即所谓正声雅乐。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诗经“六义”
《诗经》中运用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铺陈、排比往往一起使用,将一连串内容紧密相关的词语,按一定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例如: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孔雀东南飞》
比:比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例如:《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
兴: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与诗歌内容有一定联系。比兴手法可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例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氓》
《诗经》篇目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蒹葭》
《诗经》写作特点(语言、结构)
《诗经》写作特点(语言结构)
1.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各种句式,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
2.重章叠句。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即各章词句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中间的几个字,反复咏唱的特点,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3.大量使用了叠字、双声、叠韵词语,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诗歌表现力), 深化主题,渲染气氛,加深情感(内容主题)。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_____ 总集。
内容:
形式:
手法:
收入 时期的诗歌 。
汉以前被称为 或 。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 的源头。
从西周到春秋
《诗》
《 诗三百》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四言为主,重章叠句
现实主义
诗经六义
诗歌
诗
经
民间乐歌
宫廷乐歌
宗庙乐歌和舞歌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
“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文学常识
·
诗经六义
芣苢
芣苢,又名车前草。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体光滑或稍有短毛。根茎短而肥厚,着生多数须根。荒地或路旁常见,分布几遍全国。嫩叶可食,有些地区用作饲料;全草与种子都可入药,能利尿、清热、止咳。
《芣苢》是《诗经 国风 周南》中的一首诗。
基础知识积累
自查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一、识记字音
芣苢( ) ( ) 掇之( ) 捋之( )
袺之( )襭之( ) 胛( )
兜鍪( ) ( ) 半霎( ) 莳( )
未匝( )
fú
shà
duō
dōu
luō
móu
jié
xié
jiǎ
yǐ
shì
zā
二、一词多义
薄言采之( )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
薄言采之(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
照管鹅儿与雏鸭( )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
助词,无实义
动词,看不起
动词,迫近
动词,说
连词,和
动词,给
同“欤”,语气词
助词,无实义
三、古今异义
唤渠朝餐歇半霎
古义: 。
今义:人工开凿的水道。
他
自主朗读,通译全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⑴采采:茂盛的样子。
⑵薄言:“薄”“薄”都是助词,无实义。
⑶有:取得,获得。
⑷掇(duō):拾取,摘取。
⑸捋(luō):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⑹袺(jié):提起衣襟兜东西。
⑺襭(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掇”“捋”“袺””襭”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鲜艳繁盛的芣苢呀,采呀采呀采起来。鲜艳繁盛的芣苢呀,采呀采呀采得来。
鲜艳繁盛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鲜艳繁盛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鲜艳繁盛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鲜艳繁盛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掇
“掇”“捋”“袺””襭”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捋
袺
襭
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人们从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开了劳动的序幕,之后,到一片片“掇之”,一把把“捋之”,再到手提衣襟“袺之”,掖起衣襟“襭之”,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
艺术特色:
①运用赋的手法,铺陈造势;
②重章叠句,叠韵;
③四言句式,节奏感强;
④动词细腻且富于变化。
情感:
描绘了一幅热烈、紧张、繁复,充满欢欣的劳动图景。表达了对劳动的赞美之情。
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情感
本诗在语言和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特点:《芣苢》运用重章叠唱,回环往复,本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字交替变动。
作用:①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②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了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与反复的劳动动作和劳动效果谐和一致,形成融合无间、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本诗在语言和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特点:运用了叠韵之手法
全诗总共变换了六个字,在声韵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特点。第一句中的“采”(cǎi)和第二句中的“有”(yǒu)由于古代语音演变,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具有双声和叠韵的特点,但第三句中的“掇”(duō),第四句中的“捋”(luō),第五句中的“袺”(jié),第六句中的“襭”(xié),至今仍然具有叠韵的特点.
作用:这使得其节奏舒卷徐缓,也在内容中形成了动作的进程和情感的变化循序渐进之效,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以及情感体验上都耐人寻味。
① 采摘前的喜悦图,一想到如此茂盛的芣苢,即将“采而有之”,不由得心情欢悦,动作轻快,情绪高昂;
②采摘时的竞技图,慢慢摘取的动作就变成了飞快的拾取,紧接着由手指的动作变成了手指与手掌的协作,从“掇”变成了大把大把的“捋”。
③采摘结束时的丰收图,飞快地采摘,让她们不得不一手拉起衣襟,一手把捋下的车前子放进去。但这样仍然不够,最后,她们还要把已经沉甸甸像个大包袱似的衣襟塞进腰带里。
整首诗歌描绘了一幅热烈、紧张、繁复,充满欢欣的劳动图景。
这首诗歌描写了几个画面?
【南宋】杨万里
杨 万 里 简 介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学者称他为诚斋先生,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绍兴(宋高宗年号,1131-1162)进士,曾任秘书监,主张抗金。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并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精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号为“诚斋体”。
走近杨万里
杨 万 里 简 介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不仅能文,对理学亦颇注意。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代表作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等。
走近杨万里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兜鍪: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
胛:肩胛
渠:他
半霎:极短的时间
莳未匝:这块田里还没栽插完毕。
莳:移栽
匝:布满,遍及
照管:照料,照看。这里有“提防”的意思
译文:
丈夫把秧苗扔给妻子,小儿子拔秧苗大儿子插。
斗笠作头盔蓑衣作盔甲,雨水从头流入脖颈沾湿肩膀。
呼唤他们歇息一会把早饭吃了,只弯腰低头忙作无人作答。
秧苗还未栽稳,稻田还没有插完,您把饭放这儿,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儿们。
拔秧——抛秧接秧——插秧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 “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动作,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思考:本联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值此农忙季节,偏又遇到阴雨连绵,这使得本来就紧张繁忙的插秧劳动更增添了几分艰辛。诗人才把这个“龙口夺食”的场面,与一场紧张激烈的战斗联系起来,巧妙的叠用两个比喻,把他们头上戴的斗笠比作头盔,把身上披的蓑衣比作铁甲。头盔和铁甲都是战士打仗必备的装束,如此比喻,也就将插秧的情景比作了战斗场景,突出了劳动的紧张气氛。诗人以一种貌似轻松的笔调言之,实际上饱含苦涩意味,表现了农民的艰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如何理解这里的“只不答”,从这四句能看出劳动人民怎样的品质?
老妪(老翁)招呼农夫一家老小休息一会儿,并且说趁着这个时间,赶快吃早饭。“低头折腰只不答”是大儿(一家人)的反应:他(们)依然低头弯腰的忙活着,连抬头说句话的功夫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非一声不吭,而是没有直接回答农妇“歇”或者不“歇”。事实上,他们一边干活,一边回答了他们不能“歇半霎”的原因:秧苗刚栽下去,根还不牢固,再说还没有栽完,怎么能“歇半霎”呢?他们手里的活不能停下,而且还叮嘱老妪(老翁) :你先去回家照看一下家鹅和雏鸡。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顺手拈来,实则精当自然,妙不可言。它使全诗意境得以拓展,主题得到深化。由插秧到家务事,真是忙上加忙,从而劳动者的艰辛和劳苦全都表现了出来。
结合种水稻的基本步骤,看看杨万里的《插秧歌》具体描写了哪些图景?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抛秧接秧图
雨中插秧图
呼唤早餐图
农夫应答图
本诗鲜明的反映了“诚斋体”的特点,再读本诗,尝试归纳“诚斋体”的主要特点。可以从诗的内容、形式、语言特点等角度入手。
诚斋体:
从内容上来看,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撷取生活场景,因而既形象自然,又新鲜风趣,富有生活趣味。
从语言形式来说,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生动活泼。
从感情来看,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
思考:同样是描写劳动的场景,《芣苢》和《插秧歌》有什么不同?
1、语言手法:
《芣苢》重章叠唱,回环往复,令人神往;
《插秧歌》善用口语,浅白流畅,运用白描、比喻、对话等手法。富有自然、新鲜的意趣。
2、思想主旨:
《芣苢》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
《插秧歌》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