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师说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课文翻译,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准确把握本文的观点,理解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有针对性表达观点的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借鉴《师说》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感受思辨中蕴含的逻辑思维,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师说》的论证思路,画出结构图,把握文本说理的逻辑思路。
文化传承与理解: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马说》、《爱莲说》、《捕蛇者说》……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放在文题中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师说”: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导入新课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为学莫重于尊师。——清·谭嗣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苏联·加里宁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捷克·夸美纽斯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县,故世称“韩昌黎”。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卒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他三岁而孤,靠兄嫂鞠jū育成人。怀瑾握瑜,满腹经纶却功名蹭cèng蹬dèng(困顿不顺利),历尽艰辛方才进士及第。走入仕途后又因性格耿直、得罪权贵而贾祸,一贬连州阳山、再贬河南、三贬潮州,颠沛流离,身心交瘁,但他能做到宦海浮沉而荣辱不惊。从政为官,鞠躬尽瘁,惠及一方百姓;执笔为文,泻玉飞珠,成为一代宗师。
作者简介
唐宋古文运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古文运动指唐中期及宋时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文体改革运动。
自南北朝来,文坛上盛行内容空洞、重视词藻、堆砌典故、讲究对偶的骈pián文,华而不实,不适于用。韩、柳一起提出“文以载道”“因事陈词”“辞必己出”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的华而不实的文风。
除了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也是古文运动的代表。古文运动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唐宋八大家”之首(明人)
“文起八代之衰”(苏轼)
唐代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等学习。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尊“家法”而鄙“从师”。
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韩愈当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他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他写此文,目的在于抨击时弊,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
背景探寻
任务一
1.诵读:自主诵读课文,读准字音。
2.齐读:全班齐读课文,纠正错音。
初读正音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fú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zhǎng无少shào,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yí,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yuè师百工之人,不耻相xiāng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yú。”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yú!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án子、苌cháng弘hóng、师襄xiāng、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pán,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jiā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yí之。
再读释义
任务二
1.诵读:结合文下注释,自主翻译。
2.梳理:完成挖空训练,突破难点。
3.翻译:逐字逐句翻译,疏通文本。
第1段
古之学者①必有师。师者②,所以③传道④受⑤业解惑也②。
学者① :古:求学的人。今:有学问的人。
……者,……也② :判断句标志。
所以③ :
道④ :道理,指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
受⑤ :同“授”,传授。
师说
a.……的原因。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b.用来……的。如:“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人非生而①知之②者,孰③能无惑?惑而④不从⑤师,其⑥为⑦惑也,终不解⑧矣。
而①:连词,表承接。就,便。
之②:代词,指道理,知识。
孰③:疑问代词,谁。
而④:连词,表转折。但,却。
从⑤:跟随,追随。
其⑥:第三人称代词,它们。指不跟从老师学习而遗留下的问题。
为⑦:成为。
解⑧:理解。
生乎①吾前,其②闻③道也④固⑤先乎⑥吾,吾从而师⑦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乎①:介词,在。
其②:第三人称代词,他们。
闻③:知道,懂得。
也④:语气助词,不译。
固⑤:本来。
乎⑥:介词,比。
师⑦:名→意动,“以……为老师”。
吾师①道也,夫②庸③ 知其④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⑤?是故⑥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⑦,师之所存也⑧。
师①:动词,学习。
夫②:语气词。
庸③:表反诘语气,哪里。
其④:第三人称代词,他。
乎⑤:语气词,表疑问,呢。
是故⑥:因此。
所存⑦:所字结构,所存在的(地方)。
也⑧: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没有地位贵贱的区分,不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增强了立论的力度。接下来,作者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述。第一层论述老师的作用。第二层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有了以上有力的论证,“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第三层,论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
思考:本段阐述了什么内容?请你简要分析。
第2段
嗟乎!师道①之②不传也③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①:尊师学习的风尚。师,动词,从师学习。道,名词,风尚。
之②: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也③:语气助词,不译。
古之①圣人,其出②人也远矣,犹且③从师而问④焉⑤ ;今之众人,其下⑥圣人也亦远矣,而⑦耻⑧学于⑨师。
之①:结构助词,的。
出②:动词,超出。
犹且③:副词,尚且,还。
问④:请教,动词。
焉⑤:句末语气助词。
下⑥:名→动,低于。
而⑦:连词,表转折。
耻⑧:意动,以……为耻。
于⑨:介词,向。
是故圣①益圣②,愚③益愚④ 。圣人之所以⑤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⑥皆出于此乎⑦?爱其⑧子,择师而⑨教之;于其⑩身 也,则耻 师 焉 ,惑矣。
圣①:名词,圣明的人。
圣②:动词,圣明。
愚③:名词,愚蠢的人。
愚④:动词,愚蠢。
所以⑤:……的原因。
其⑥:语气词,表猜测,大概。
乎⑦:语气词,吧。
其⑧:代词,他的。
而⑨:连词,表顺承。
其⑩:代词,他。
身 :自己。
耻 :意动,以……为耻。
师 :名→动,从师学习。
焉 :语气词,无义。
译文: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彼童子①之师,授之②书而习其③句读④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⑤师⑥焉,或不⑦焉⑧ ,小⑨学而大⑩遗,吾未见其 明也。
童子① :未成年的男子。
之② :代词,代童子。
其③ :指示代词,那些。
句读④ :断句。
或⑤ :有的。
师⑥ :动词,从师学习。
不⑦ :通“否”。
焉⑧ :句末语气词。
小⑨ :形→名,小的方面。
大⑩ :形→名,大的方面。
其 :代词,他们。
巫医乐师百工之①人,不耻②相师③。士大夫之族④ ,曰⑤师曰弟子云⑥者,则⑦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⑧与彼年相若也,道⑨相似也。位卑则足羞⑩ ,官盛 则近谀 。”
之①:指示代词,这些。
耻②:意动,以……为耻。
师③:动词,学习。
族④:类。
曰⑤:称,说。
云⑥:说。云者,诸如此类的说法。
则⑦:连词,就。
彼⑧:代词,那个人(指学生)。
道⑨:道德学问水平。
羞⑩:可羞愧。
盛 :地位高。
谀 :谄媚奉承。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①,今其②智乃③反不能及④,其⑤可⑥怪也欤!
齿①:名→动,并列,排列。
其②: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
乃③:竟。
及④:赶得上。
其⑤: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
可⑥:值得。
译文:
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不通晓文句的去向老师请教,有疑惑不能理解的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思考: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本段借三组对比重点批判了“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得出“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指出造成圣愚的原因是从师与否。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比,得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结论,讽刺了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学小遗大的态度。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对比,得出“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的结论,讽刺了士大夫之流虚荣自误、迂腐可笑的思想行为。
第3段
圣人无常师①。孔子师②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③,其贤④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常师①:固定的老师。
师②:意动用法,以……为师。
徒③:类,辈。
贤④:道德才能。
不必①: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于②:介词,比。
术业③:学问和技艺。
攻④:学习,研究。
如⑤:动词,像。
是⑥:指示代词,这样。
而已⑦:句末语气词,罢了。
是故弟子不必①不如师,师不必贤于②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③有专攻④,如⑤是⑥而已⑦。
译文: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思考: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本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作者以孔子不耻下问的从师行为为例,具体说明“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的正确态度,接着,又以孔子从师的谦恭言行为例,鼓励世人虚心从师。最后,作者提出“能者为师”的结论。所举事例典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4段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①,六艺经传皆通②习之,不拘于③时,学于④余。余嘉其能行⑤古道⑥,作《师说》以贻⑦之。
译文: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古文①:古义:唐之前的文章,特指先秦文。
今义:与现代文相对的文言文。
通② :普遍。
于③ :介词,表被动,被。
于④ :介词,从。
行⑤ :遵行。
古道⑥ :古人从师的风尚。
贻⑦ :赠送。
作者称赞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称赞李蟠倡导从师。
这段点明作者写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
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你简要分析。
深入探究
任务三
1.简要概括段落大意,找出课文中心论点。
2.逐篇梳理行文脉络,画出篇目结构导图。
3.赏析课文论证方法,学习深刻论证说理。
师说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首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下来作者分三层展开论述:正面论述了老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态度、标准。
直陈时弊:批评“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援引圣人从师的事例和态度,进一步阐述从师的必要性和能者为师的道理。
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立)
师道之不传
圣人无常师(立)
赠李蟠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VS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对其子,择师而教 VS 于其身,耻学于师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VS 大夫之族,群聚而笑
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
《师说》是一篇结构严谨,脉络贯通的论说文。文中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反抗流俗的嘲笑,批判当时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目的是为了劝诫士大夫之族要行从师之道、复从师之道、传从师之道。表现了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对比论证:作者在论证从师的重要性时,运用了三组对比。第一组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结果是“圣益圣,愚益愚”;第二组是某些人为孩子选择老师与自己“耻师”的对比;第三组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对比。这三组对比,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有力地证明了“从师”的重要性。
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除了第二段中所列举的一些概括性事例外,作者在第三段又以孔子的言行为例,说明从师的必要性。孔子在封建时代被尊为“圣人”,有着很高的学问和修养,这样的“圣人”尚且向多人请教,那一般人就更不用说了。这样,通过典型的事例和名言进一步证明了从师的必要性。
①整散结合,句式灵活。
②语气多变,情感强烈。
③顶真修辞,头尾蝉联。
④明确定义,层层推论。
⑤对比论证,反差强烈。
⑥引用举例,论证多样。
艺术特色
思维延伸
观点一
具有阶级局限性。 韩愈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表现了作者的阶级局限性。又如作者重“传道”之师,而轻“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之师,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有人认为这些思想是进步的,有创新,有人认为它具有阶级局限性,你怎么看
观点二
是进步的,有创新。 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从内容上来说至少有三点: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老师作用的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对老师的作用给予全面而崭新的界定,这在当时是进步和创新,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针对“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全新的从师观念:从师为学道,唯“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一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观点的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出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劝学》《师说》这两篇文章在内容侧重点和论证方法上有什么异同 请简要分析。
《劝学》讲学习的重要性,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强调要“善假于物”,要积累,要坚持,要专一,核心就是“学不可以已”——随时随地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师说》围绕师道展开,反对“耻学于师”,强调要重视传统的师道,尊重老师,学习儒家之道。
虽然两篇文章论述的重点不同,但都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终身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学会学习”等很多观点都有相通之处。
(1)内容侧重点:
两篇文章都是论述性文章,但采用的论证方法不同,结构也不相同。
《劝学》主要运用比喻论证,逐项阐述作者的观点。
《师说》除直接阐述外,主要采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逐层深入地论述作者的观点。
(2)论证方法: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
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
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
生命随粉笔一起磨损,育出大地桃李芬芳;美德与学识双花并蒂,换来中华翰墨飘香。学了《师说》,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老师说呢?
①传道受业解惑。
②或师焉,或不焉。
“受”通“授”,传授。
“不”通“否”。
通 假 字
文言梳理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
今义: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办法(方式、工具等) / ……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③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 / 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④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普通人。
今义:许多的人。
古今异义词
一词多义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师道也
吾从而师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
名词,老师。
动词,学习。
意动用法,以……为师。
动词,从师。
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名词,军队。
2.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朔气传金柝
舍相如广成传舍
动词,流传。
动词,传授。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动词,传递,传送。
名词,客舍。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
位卑则足羞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名→动,低于。
意动用法,以……为耻。
形→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意动用法,以……为羞。
意动用法,以……为师。
名→动,学习。
词类活用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吾从而师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而耻学于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学于余。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不拘于时,学于余。
介词结构后置
省略句
判断句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被动句、介词结构后置
虚词归纳
1.而
人非生而知之者
惑而不从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则群聚而笑之
如是而已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转折。
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连词,表并列。
2.其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其皆出于此乎
其可怪也欤
代词,那些。
代词,他。
代词,他的。
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语气词,加强语气。
3.于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而耻学于师
于其身也
其皆出于此乎
不拘于时
介词,在。
介词,向。
介词,对于。
介词,在、从。
介词,表被动,被。
4.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其可怪也欤
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句末语气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