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29 21:54:18

文档简介

哈尔滨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A D B B D A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A B D B C D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D C C C D C A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A C B A C C A A B
二、综合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41.(18分)(1)沉积岩(2分) 侵入岩或岩浆岩(2分)
(2)喀斯特地貌(2分)湿润 (2分) 流水(2分) 侵蚀或溶蚀 (2分)
(3)高温高压 (2分) 上升(2分) (4)C (2分)
42. (20分)(1)高;(2分)低 (2分)
(2)A(2分);上升(2分);低 (2分)
(3)顺 (2分)(4)夜晚(2分);陆(2分)(5)A(2分);郊区B以西(2分)。
43.(12分)(1)地幔 (2分)对流 (2分)
(2)①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使大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尘埃等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2分)
②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2分)
③地面辐射减弱,气温下降;(2分)
④大气中弥漫着火山灰,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昼夜温差减小。(2分)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5.对图中所示圈层的主要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A.a 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厚度不均
地理试题
B.b 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不规则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C.c 是各种类型的生物的总称,生机勃勃
D.d 是由不同类型气体组成的,干燥洁净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50分)
6.a、b、c、d四圈层中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最明显的是
A. a B. b C. c D. d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题共 40小题,其中 1-
读图,完成 7~8题。
30 题,每小题 1分,31-4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
7.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2021 年 5月 15 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圆满着陆火星,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
A.新生代以干旱期为主
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开启了新篇章。据此完成 1~2题。
B.第四纪属于间冰期,冰川覆盖面积比现在小
1.火星不属于
C.寒冷期偏长,温暖期偏短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D.整个古生代以温暖期为主
2.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
8.下列关于地球各阶段历史演化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降落在火星上的“祝融号”火星车是天体 B.与火星相邻的行星是金星和地球
A.古生代早期,地球各块大陆汇聚形成联合古陆
C.火星属于地内行星 D.围绕火星运转的探测器属于卫星
B.晚古生代和中生代都是重要的成煤期
左图为日全食,右图是发生较大规模太阳耀斑的图片。据此完成 3~4题。
C.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
到大繁盛。
D.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2021年 6月 16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飞船将与距地球表面大约 400千米的中
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航天员也会进入核心舱进行一系列实验。据此完成 9~10题。
3.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主要是太阳
9.飞船升空过程中大气温度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大气的光球 B.大气的色球 C.大气的日冕 D.大气的全部
A.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B.递增→递减
4.本次耀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有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
A.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B.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异常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全球各地出现地震灾害 D.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A.飞船依次穿越了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下图为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读图完成 5~6题。
B.飞船穿越的大气层密度持续升高,气压持续降低
1
C.飞船穿越的大气圈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活动 18.“天舟一号”升空过程中
D.飞船执行任务期间,始终运行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中 A.气温越来越高 B.从臭氧层进入平流层和对流层
在对流层中,大气的组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据此完成 11~12题。 C.气温先降——再升——再降——再升 D.气温先升——再降——再升——再降
11.在大气中含量虽少,却是天气变化重要角色的物质是 19.不同大气层演绎着不同的自然现象,下列叙述与所在大气层对应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和臭氧 B.氩和氖 C.水汽和杂质 D.氮和氧 A.晴天为主,适合高空飞行、I层 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III层
12.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中一些成分比例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在 C.“地球生命的保护伞”、III层 D.存在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III层
A.臭氧增多 B.氧气增多 C.水汽增多 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欧洲的芬兰三分之一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其靠近北极圈的罗瓦涅米是欣赏北极光的著名旅游城市,
游客的日记中写道:“飞机平稳的飞行在万米的高空,透过窗外看到纯净湛蓝的天空,而在飞机 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前来观赏。下图为该城市及周边地区略图。完成 20~21题。
下方则是翻腾的云海……”据此完成 13~14题。
13.该旅客乘坐的飞机所处大气层,之所以适宜飞行是因为该层大气
A.有电离层方便通讯 B.空气密度极低近于真空
C.天气晴朗,大气的能见度好 D.气温上冷下热气流平稳
14.在飞机上看到的“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的大气运动特点是
20.产生极光的带电粒子流来源于
A.对流运动显著 B.水平运动显著 C.上升运动显著 D.下沉运动显著
A.光球层 B.太阳风 C. 色球层 D.日冕层
读图,完成 15~16题。
21.形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幽深曲折的峡湾和芬兰南部湖泊群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15.图中曲线表示的是
A.流水侵蚀 B.海浪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A.臭氧层的高度 B.对流层的高度
22.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关于图中“天生桥”的说法正确的是
C.对流层气温变化规律 D.平流层气温变化规律
16.对图中甲、乙两处的正确叙述是
A.乙处的气温远高于甲处 B.甲处热量主要来自短波辐射
C.甲、乙两处同为上升气流 D.甲处的水汽含量高于乙处
2017年 4月 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在高度约
A.甲图主要是风力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B.乙图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380 千米的轨道运行,并与在轨道运行的“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
C.丙图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华北地区广布 D.丁图在干旱和沙漠地区比较常见
对接。右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 17~19题。
17.图中正确表示大气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
下图为不同外力作用形成的四种地貌。读图完成 23~24题。 A.① B.② C.③ D.④
25 万美元一张票!想去太空遨游吗?2018 年 12 月 13 日英国“维珍银河飞船”飞到了“太空边
界”,最终达到海拔 82.7千米的高度。随后下降,几分钟后落回地面。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及高度、
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 29~30题。
29.飞船探测到水汽集中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23.图中地貌与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A. 甲——流水堆积 B. 乙——风力搬运 C. 丙——海水堆积 D. 丁——风力侵蚀 30.下列是“维珍银河飞船”升空新闻上部分网友的弹幕,没有
24.若乙图表示流动沙丘,下列说法正确的 道理的是
A. A 坡为背风坡 B. B 坡为迎风坡 C. A 坡风力大于 B坡 D. B坡比 A坡坡度小 A.我晕,越来越缺氧
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 25~26题。 B.经历了风吹雨打,前途晴空万里
C.小哥不易啊,一阵冷一阵热地往上飞
D.我要飞得更高,离地 300千米去见我的彩虹妹妹
火山喷发产生的大量火山灰导致空气质量和气温下降。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
程示意图。据此完成 31~32题。
25.有关四地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② C.④>③ D.④<②
26.图中①、②、③、④气温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完成 27~28题。
31.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源自左图中
A.I 层 B.Ⅱ层 C.Ⅲ层 D.IV 层
32.火山喷发导致气温下降主要是因为右图中
27.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A.① B.② C.③ D.④
28.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3
甲乙两图分别示意海陆间的大气热力环流和城市热岛环流。读图完成 33~34题。
33.甲图中的大气环流,此时
A.近地面风干燥 B.盛行陆风 C.正值白天 D.正值夜间 37.与 21日相比,该城市 12月 19日
34.下列关于乙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太阳辐射较弱 B.白天地面辐射弱
A.乡村降水多于城市 B.城市降水多于乡村 C.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D.夜晚削弱作用强
C.城市因太阳辐射强而气温较乡村高 D.乡村因太阳辐射弱而气压较城市高 38.与图示期间天气变化吻合的是
很多影视剧在拍摄时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使她的头发向后飘逸。下面甲、乙两 A.昼夜温差不断缩小 B.日平均温持续降低
图分别为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热力环流图和一天内气温变化特征图。据此完成 35~36题。 C.日照时数不断增加 D.空气污染持续加重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 39~40题。
35.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最高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9.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
36.为了很好地完成材料中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拍摄,作为导演应该选择拍摄的时间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A.16 时至次日 8时左右 B.6 时至 12时左右 40.图中③表示大气的
C.8 时至 16时左右 D.18 时至次日 6时左右 A. 反射作用 B. 逆辐射作用 C. 吸收作用 D. 净化作用
下图是从手机天气预报 APP中截取的某城市 2021年 12月 19日至 21日的天气情况(图中气温数
据分别为当日最高温和最低温)。据此完成 37~38题
4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0 分) 形成 (高或低)气压。
二、综合探究题(本题共 3小题,共 50分) (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 (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41.下图为某两地典型的景观图,图 1为石灰岩形成的阿诗玛形象,图 2为花岗岩形成,名为石猴观海。 (4)如果 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 (白天或夜晚),此时 A地与 B地间
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吹 风(海或陆)。
(5)如果 A代表的是城市,B 代表的是郊区,则容易产生热岛效应的是 ,假设要布局一
个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 。
43.当地时间 2021年3月 2日,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岛的锡纳朋火山喷发,喷出的火山灰柱高达 5000
米,大量碎石从火山口喷出,下面左图是火山喷发时景象,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
(1)按成因分图 1岩石类型为 ,图 2 岩石类型为属于 。 列问题。(12分)
(2)图 1 地貌类型名称为 ,主要分布于气候 地区,形成的外力因素
是 ,外力表现形式为 。
(3)图 2岩石地貌形成原因,首先在地表以下受 (环境条件)影响,形成花岗岩,然后
地壳 ,岩石出露于地表,受外力作用,形成图示形象。
(4)下列各组地貌,由同一种外力因素作用形成的是( )
(1)火山喷出的碎石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喷出的火山灰主要位于大气层的 层。
A.角峰 海蚀崖 B.U 型谷 沙丘 C.V 型谷 三角洲 D.戈壁 冲积扇
(2)指出喷发出的火山灰对大气受热过程各环节的影响。(8分)
42.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高空 C比 D的气压 (高或低),近地面 A比 B的气压 (高或低)。
(2)近地面 A、B两地受热的是 地,空气做 (上升或下沉)运动,近地面
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