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本节目标
1.物理观念: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2.科学思维: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科学思维: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
4.科学探究:在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体会探究的乐趣,感悟物理学的统一美。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数据与误差分析
课堂导入
推车的人越多,推力越大,车的速度改变就越快。
相同推力下,若汽车是空车,则比满载时速度改变快。
汽车获得的加速度与其质量和所受外力有关。
课堂导入
猜想
对同一物体,作用力越大,加速度越大;对不同物体,在相同力的作用下,物体质量越小,加速度越大。
01
实验目的
1. 探究a、F、m的关系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惯性:物体总是保持静止或匀速
力
质量
速度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
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大,运动状态难改变
加速度
02
实验设计
2.1实验原理
2.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1.研究对象的提取: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力
质量
加速度
2.1实验原理
3.思路运用:在探究质量对加速度的影响时,控制合外力不变,改变研究对象质量的大小,观察加速度的变化。在探究外力对加速度的影响时,探究研究对象的质量不变,改变外力的大小,观察研究对象加速度的变化。
2.2待测量的物理量及方法
1. 质量的测量:可通过改变加上小车上的钩码的质量来实现对小车质量的改变,可通过天平来测量小车的质量。
力
质量
加速度
2.2待测量的物理量及方法
2. 加速度的测量
(1)方法一 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测量
因为小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可得
其中位移可用直尺测量纸带上的点迹来获得;
时间可以根据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计算得到
2.2待测量的物理量及方法
2. 加速度的测量
(2)方法二 逐差法求加速度
将6个时间段分成3组,X1、X4一组, X2、X5一组, X3、X6一组。分别根据每一组的数据求加速度。于是有
2.2待测量的物理量及方法
2. 加速度的测量
(3)方法三 求加速度的比值关系
由于 测出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x1,x2,位移之比就是加速度之比
通过纸带上的点迹数量相同即可控制所研究的时间段相等。
2.2待测量的物理量及方法
3. 力的控制与测量
(1)粗糙斜面上消除摩擦力造成的影响
粗糙斜面上,用悬吊重物的方法为小车提供拉力, 通过改变增减重物的质量就可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一端垫高,用重力的分力G1将摩擦力f 平衡抵消掉
G1
FN
f
G
2.2待测量的物理量及方法
3. 力的控制与测量
(2光滑水平面上
光滑水平面上利用重物下落拉动小车运动,通过增减重物重量就可以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力。
注意:只有当盘和砝码的质量要比小车的质量小得多时,小车所受拉力才近似等于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03
实验操作
3.1 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盘和砝码,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刻度尺.
3.2 操作步骤
3.2 操作步骤
3.2 操作步骤
04
数据与误差分析
4.1 研究a与m的关系
次数 质量m车/g 加速度a
1
2
3
m/g
a/m·s-2
0
0.50
1.00
1.50
200.20
300.20
400.20
实验所得数据:
研究a与m的关系
次数 质量m车/g 加速度a
1
2
3
200.20
300.20
400.20
5.00
3.33
2.50
1.05
0.71
0.55
m/g
a/m·s-2
0
0.50
1.00
1.50
200.20
300.20
400.20
实验所得数据:
4.1 研究a与m的关系
/g-1
a/m·s-2
0
0.50
1.00
1.50
2.00
4.00
6.00
说明:在牵引力一定时, a 与m 成反比
次数 质量m车/g 加速度a
1
2
3
200.20
300.20
400.20
5.00
3.33
2.50
1.05
0.71
0.55
实验所得数据:
化曲为直
4.2研究a与F的关系
实验所得数据
0.40
0.80
1.20
F/N
a/m·s-2
0
1.60
1.00
2.00
3.00
4.00
a — F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a ∝F
次数 m/g 牵引力F/N 加速度a
1 14.1
2 24.1
3 34.1
1.38
2.36
3.34
0.64
1.05
1.44
g=9.8m/s-2
4.3实验结论
在物体的质量一定时,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的大小与此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4.4误差及减小方法
产生原因 减小方法
偶然误差 质量测量不准、计数点间距测量不准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小车所受拉力不等于小盘和盘中砝码所受的总重力 ①准确平衡摩擦力②使细绳和纸带平行于木板
作图不准 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误差较大的点舍去
系统误差 小盘及砝码的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 使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本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