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马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马诗》,读准“燕”“似”字的读音,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古诗;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 积累古诗,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积累过哪些和马有关的诗词?
2.课件出示诗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登科后》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马”在古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游山玩水需要他耕地拉车需要他,征战驰骋更离不开她,唐代诗人李贺也很爱马,他写了一组诗《马诗二十三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二、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学生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老师强调“燕山”的“燕”和“月似钩”的“似”的正确读音,并且解释燕山所代表的的意思。燕(yàn) 山(shān)似(sì)
3.学生再读,注意停顿。课件出示: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三、检查预习,了解作者(过渡)古诗都读通了,读顺了,那在课前的预习
中,你还解决了哪些疑问,还有哪些发现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们的分享吧!
课件显示:诗人李贺生于790年,卒与816年,字长吉,唐代诗人,7岁能
辞章,15岁工乐府,27岁卒。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喻今,被后人誉为“诗鬼”。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所以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我梳理了课题,我发现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写马、石灰、和石头里生长的竹子。
四、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过渡)诗歌都准确了,诗题我们也知道了,诗人我们也了解了相关的资料,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对《马诗》的初步大意了解之中,我们曾经学过,借助书中的注释来理解诗文的大意,借助工具书和资料加深理解,同学们,还可以借助古诗的上下句来理解难解词句的意思,请同学们再次把书本打到56页,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意思。
2.生:《马诗》的大意: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的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带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的疆场,为国家建立功勋呢?
3.师:唐代诗人李贺由骁勇的战马,写到苍凉的边疆,更有自己的人生追问,看似诗中没有问句,可这对理想信念的深思,却被同学们感受了出来。这位同学借助书中的注释和我们一起梳理了诗歌的大意,其中还有一些词语在注释中并没有给出,而同学们的翻译却十分准确,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比如在《马诗》中快走的“走”是“跑”的意思,也有同学把它理解为“驰骋”,“清秋”我们可以将词语进行拆分组合,理解为“清爽的秋天”,请同学们把这些词语的准确解释批注在你的书上吧。读懂古诗的意思,让我们带着理解读读这首古诗。
4.生读诗。
五、品读古诗,体会诗情
1.同学们,读通了、读懂了本诗,还了解了诗人的背景资料,那再回头看看这首诗,与我们之前学过的诗有什么不同?
2、预设:我发现这首古诗不像我们之前学过的写景的古诗,这首诗主要是写物的,我查找了资料,这类型的诗叫咏物诗,这种诗体立意深远,表情达意含蓄。
3.课件显示:诗人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情感和志向的写作手法,称为托物言志,而这一类的诗就叫咏物诗,咏物诗是古诗题材中的一种,咏物诗是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作者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于美好的愿望,或包含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我们国家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的咏物诗流传至今,同学们,你们还学过或读过哪些咏物诗呢?
4.生反馈:如《梅花》、《蜂》等。
5.师:既然是咏物诗,“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继续学习古诗,看看同学们都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诗人表达的志向?
6.生:我在读诗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从注释中我们知道“金络脑”是非常贵重的鞍具,象征着马受到主人的重视,寄托了诗人自己渴望能像这马儿一样被重用,一展抱负、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7.师:如果此时再结合诗人的背景资料,你又有哪些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呢?李贺写《马诗》究竟想表达怎样的内心情感呢?
8.插入视频资料。
9.生:我读了资料后,抓住了诗的第三句“何当”,也就是何时将要,诗人远大的报国之志,但是什么时候能被重用,诗句除了有这样的志向,还有一些悲叹、无奈和感伤。
10.师:这位同学紧紧抓住三四句,通过抓住关键词和结合作者资料的方法,感受了诗人的报国之志和郁郁不得志的苦闷之情,如果就在三四句找一个词,能够代表诗人的追求,你觉得会是哪个词呢?对,就是“快走”,这是驰骋战场的愿望,也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和情感,请同学们放声读一读,读出作者的抱负和感伤。
生配乐读诗。
11.同学们,刚才发现诗人的“志”主要集中体现在三、四句,那写一、二两句是不是有些多余?
生1:我读了前两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让我看到了边塞战场的寂寥冷峻,我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的马一定是一匹勇猛的马 。
生2:我觉得还有可能是一匹千里马,因为有边塞凄冷环境的衬托,才更有力地显出作者的雄心壮志,也把作者的心境、情思勾画了出来。师小结:是啊,一切景语皆情语,原来这萧瑟、寂寥的边塞夜景,最终是为了突显诗人的理想和抱负,读懂了这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感受诗人的雄心壮志和悲叹无奈。
生再读诗。
六、关注表达,体会学法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品读咏物诗的方法,聚焦关键的诗句,借助最能体现诗人志向的词语,结合诗中的景物,深入品读诗人的志向和情感,这首诗我们学完了,让我们再次品读古诗,读出诗人的高洁品质和远大抱负。生诵读《马诗》。
七、作业布置,拓展课后
课后请同学们背诵《马诗》,积累更多的咏物诗,查找李贺的其他关于马的诗作,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人的理想与志向,并试着背诵。这节课的学习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附板书设计
马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写景
何当金络脑, 抒情 施展才华
快走踏清秋。 为国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