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4张PPT。大地复苏 冰雪融化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题惠崇春江晚景》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柳宗元《咏柳》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辛弃疾《西江月》木落雁难度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大自然的语言” 指的是自然界的生物在一定的周期范围内有一定规律或规则的变化(或者说就是物侯)。
用了拟人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和吸引力,吸引人读下去。课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本文是一篇什么文章?说明对象是什么?事理说明文
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事理说明文: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称作事理说明文。扫清文字障碍,积累常用词语萌发( )翩( ) 孕育( )簌簌( ) 销声匿迹( ) 风雪载途( ) 区域( )纬度( )méngpiānyùnsùnìzàiyùwěi1、读准字音词语解释原指不公开的说话,不公开露面,
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销:消失。匿:隐藏。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遍地是衰草风雪满路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周,绕一圈。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美好景象次第:一个挨一个地。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赏析朗读视频,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1—3)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4-5)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3、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哪些?(6---10)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11-12)例 如 :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农业的发展;文章结构纬度差异
经度差异
高下差异
古今差异 刚刚大家了解了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文章的结构,同学们思考下作者在介绍这篇文章时总体上运用什么说明顺序?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描述物候现象阐述物侯学研究意义作出科学解释(物侯观测对农业的影响)追究因果关系(影响物侯现象的原因)现象本质逻辑顺序大自然的语言夏秋冬朗读分析第1自然段,概括段意写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摹状貌春本段哪些事物属于“大自然的语言”?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花开放
候鸟归来
植物孕育果实
果实成熟叶子变黄
北雁南飞
昆虫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摘出文段中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立春过后
再过两个月
不久
夏季
秋天
寒冬层次井然说明顺序:时间顺序朗读、分析第2、3自然段,分析说明方法。(2)、说明什
么是大自
然的语言物侯现象举例子、引用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
叫物候学。 (1~3)朗读第3段,归纳段意下定义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
作诠释,对说明的对象解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物候反映气
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可以广泛应用
在农业生产上。 朗读第4、5段,归纳段意、分析说明方法。北京1962年1961年1960年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朗读6-10段,归纳段意,分析说明方法说明
决定
物候
现象
来临
的因素纬度的
差异南京
北京桃花刺槐经度
差异东
西北京大连济南烟台高下
差异高处低处开花、抽青落叶古今
差异英国1741-17501921-1930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下定义三月的内蒙古草原三月的海南纬度对物候的影响经度对物候的影响四月的内蒙古草原四月的大连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天山山顶和山腰的差异古代三月的长城现代三月的长城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1、有空间到时间的说明顺序。2、有主到次的逻辑顺序。作者在说明影响物侯的因素时候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这四个因素按影响程度是怎么排列的?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列。
(由主到次)
标志主次顺序的词语是:
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研究
物候
学的
意义1、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2、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 的日期;
3、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4、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5、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朗读11-12段,概括段意。由主到次课文小结 本文说明了什么是物候、物候学,影响
物候的因素,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这首诗中的现象的理解。由于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越往高处越迟。“人问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这一点。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用物候现象解释诗人这句感叹。这是纬度的差异,越往北春天来的越迟,所以北京的玉兰花比广州晚两个月。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麻雀屯食要落雪。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泥鳅静,天气晴。
蚂蚁垒窝要落雨。农谚伏天有雨,仓里有米。
小雪雪满天,来岁必丰年。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猪衔草,寒潮到来。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农谚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寒又寒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
夏:立夏,满:小满,芒:芒种,夏:夏至,暑相连:小暑和大暑。
秋:立秋,处:处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降,霜降。
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大寒:小寒、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