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粤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
信息技术 必修1
1.3 信息及其特征
灵璧县第二中学 王凤龙
1.3.1 信息 & 1.3.2 信息的基本特征
1.3 信息及其特征
自主阅读
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是怎样的?
信息有哪些基本特征?
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性?
什么是信息?
举例:
“36.5℃”是数据。“小明今天早上测量的体温是36.5℃”就是信息。
“桌子”是数据。“这是小明的桌子”就是信息。
“雨”是数据。“今天下午有雨”就是信息。
……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
人们对于现实物体的文字符号记录
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文字符号记录
数据转换为信息实例
为什么抖音总能推荐我们喜欢的视频?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
诸如此类的还有商品推荐、歌单推荐等。
……
例如当推荐一个美食视频给你时,抖音会根据你的观看时长、是否点赞、收藏、评论、转发等数据(有意义)分析(加工、处理)得出你是否喜欢美食类的视频的信息。
普遍性、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真伪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
信息的基本特征
1、普遍性
信息不是虚无缥缈的事物,只要有事物运动,有数据存在,就会有信息存在。信息普遍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可以被人们感知、获取、传递和利用。
大雁南飞
乌云密布
手机软件
教师讲课
2、传递性-信息传递方式的变革
古代
近代
现代
计算机、网络、数字电视……
电报、电话、广播……
烽火、飞鸽、驿站……
2、传递性
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北京冬奥会、二十大等。
北京冬奥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3、共享性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在不同个体和群体之间共享。信息的交流与实物交流有本质的区别:实物交流,一方有所得,另一方必有所失。而信息交流则不然,两个人交换则都拥有了两份信息。
萧伯纳的名言
4、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各种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图像、文字、声音等符号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受,并按照某种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信息经过分析和处理,往往可以产出新的信息,使信息得到增值。
甲骨文依附在龟甲或兽骨上
医生通过问你的一些信息而判断病情
5、真伪性
吉安公安为宣传反诈拍摄电信诈骗版《空城计》
5、真伪性
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并不都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因此,信息具有真伪性。产生伪信息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出于某种目的,被人故意采用窜改、捏造、欺骗、夸大等手段人为制造的;有些是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或表达能力不足导致的;有些则是传递过程中的失误造成的。因而,对信息的真伪性需要加以鉴别。
孙膑减灶之计智败庞涓
常见网络诈骗
6、时效性
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信息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它的效用就会降低,一旦去超过其“生命周期”,信息就失去原有的效用,成为历史记录。例如优惠券、昨天和明天的天气信息等。
过期的优惠券
7、价值相对性
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取决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例如右侧的中考时间表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的没有太大价值的,但对于中考考生来说却非常重要。北京的天气信息对北京人很重要,但对我们却没有太大价值。
中考时间表
北京天气
总结
第四章 程序设计基础
课后作业
利用我们之前学习的思维导图工具,任选三到四个特性通过查阅数据和上网检索等方式进行“信息的特征”的思维导图的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