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13年高考物理分析会交流材料(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2013年高考物理分析会交流材料(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12-23 15:10:24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放飞希望 成就梦想 —2013届物理高考备考总结 海南华侨中学 李丹1、制定三年教学的整体规划,不把所有的压力放在高三。 从高一年级开始,就做出三年的统一教学规划,按照高考考纲的统一要求,对课本的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对重点内容加课时反复练习,对相关习题的难度和深度也根据班级情况加以规划,对偏题、怪题进行大幅度的删除等一系列的举措 如图所示,两球A、B用劲度系数为k1的轻
弹簧相连,球B用长为L的细绳悬于O点,
球A固定在O点正下方,且点O、A间的距
离恰为L,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1,现
把A、B间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是k2的轻
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2,则F1与F2大小之间的关系为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如图,A、B质量均为,B球带电量
为+Q。A球带电量为+q,现将A球
用绝缘线悬挂于O点,线长为L,
B球在O点正下方,用绝缘支架
固定,距悬点为L,现让A球缓慢的放电。
问在放电完毕前,两球间的库仑力大小和细
线上的拉力大小如何变化?
小球质量m=1kg ,穿在与水
平面成300的斜杆上,如图,
小球与杆之间动摩擦因数为
?= 小球受竖直向上的
拉力F=20牛,从静止开始经2秒钟,求
小球沿杆移动多大的距离?
(g取10米/秒2) 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导轨间的距离L=0.40 m,金属导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θ=37°,
在导轨所在平面内,分布着磁感应强
度B=0.50 T、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
平面的匀强磁场.金属导轨的一端接
电动势E=4.5 V、内阻r=0.50 Ω的
直流电源.现把一个质量m=0.040 kg的导体棒ab放在金属导轨上,导体棒恰好静止.导体棒与金属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体棒与金属导轨接触的两点间的电阻R0=2.5 Ω,金属导轨电阻不计,g取10 m/s2,已知sin37°=0.60,cos37°=0.80,求:
(1)通过导体棒的电流;
(2)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
(3)导体棒受到的摩擦力大小.2、强调按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调整复习的时
间和题型的难度。 备课组只统一复习的进度,但复习相同知识
点时,每个班的时间可以相对自由的把握。
同时,由老师预先根据本班情况对资料中例
题和课后作业题进行选择和删减。 如图所示,质量为0.78kg的金属
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与水平成
37°角斜向上、大小为3.0N的拉
力F作用下,以4.0m/s的速度向右
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
sin37°=0.60,cos37°=0.80,
g取10m/s2.
(1)求金属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如果从某时刻起撤去拉力,则撤去拉力后金属块在桌面上还能滑行多远?风洞实验室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
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
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
径略大于细杆直径.(如图所示)
(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
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匀速运
动.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
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o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所需时间为多少? (sin37o=0.6,cos37o=0.8)如图所示,匀强电场方向与水平
线间夹角θ=30°,斜向右上方,
电场强度为E,质量为m的小球
带负电,以初速度v0开始运动,
初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一致.
(1)若小球的带电荷量为q=mg/E,为使小球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应对小球施加的恒力F1的大小和方向各如何?
(2)若小球的带电荷量为q=2mg/E,为使小球能做直线运动,应对小球施加的最小恒力F2的大小和方向各如何?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
水平匀强磁场中,有一足够长的
绝缘细棒OOˊ在竖直面内垂直
于磁场方向放置,细棒与水平面
夹角为α,一质量为m,带电荷
量为+q的圆环A套在OOˊ棒上,
圆环与棒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1)圆环A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大?获得最大加速度时的速度为多大?
(2)圆环A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多大?如图所示,套在很长的绝缘
直棒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其
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小
球可在棒上滑动,现将此棒
竖直放在互相垂直,且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和
匀强磁场中,电场强度是E,磁感应强度是B,小
球与棒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小球由静止沿棒下
落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速度.(设小球带电荷量不
变)3、把三轮复习改成两轮复习,对重点知识点延长复
习时间,调整复习策略,重在实效。 第一轮的复习结束时间由原来的二月推迟到三月底,这样相当于比以往多1个月的时间,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边复习边综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网络体系,在基本功扎实的前提下逐步培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5两个月主要进行重要知识点的强化和深入,做模块测评和综合测评,进一步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 4、长期坚持集体备课和师徒配对,使年轻老
师无时无刻都可以得到帮助,在教学中不断进
步。 我们动用集体的力量想办法去解决。大家不再单打独斗,而是拧成一股绳,力往一起使,这既增强了组内的团结协作,也会使老师的干劲得到激发。 在听课过程中领会相关知识点的关联性,重难点如何处理,在一对一的指导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在大量的做高考真题过程中发现上课的侧重点,年轻老师会从刚开始的模仿,逐步建立自己的讲课风格,独挡一面。 800分以上的有6名,700分以上的有143名同学 全校平均分623分 平均分最高726分平均分最低570分
谢谢大家!课件11张PPT。海南农垦实验中学2013届
物理高考备考总结情况汇报 我校680名考生中,总分700分以上54人,过一本分数线293人,过二本分数线283人,一本人数首次超过二本,其中2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一人考入空军航空大学飞行与指挥专业。 物理科的均分是572.1分,(理科人数496人)
700分以上21人,
600分以上152人。本届学生的入学情况:
 录取分数72分,满分82以上的只有13人,满分满星的没有。 第一轮 “以点带面打基础”阶段。(2012年9月1日--2013年3月12日)要求:落实考点,全面复习。单元过关,整理题型,夯实基础,初步总结方法规律。第一轮复习中注意几个的原则基础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立足教材原则
主体性原则 具体操作第一项:全面、系统地复习所有的知识点.(全面:覆盖考试说明中所有知识点;)(系统:不仅掌握知识本身,而且掌握与该知识点有联系的前、后、左、右的有关的知识点)。
第二项: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教学: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等知识,在第一轮复习时必须“一次到位”,决不可把这些任务推到第二轮复习;第三项:初步掌握各单元的知识结构.[记忆、理解各单元知识结构图(表);本单元知识能“单元过关”]。
第四项:着力培养初步的综合能力和学科能力.(大部分应是低档综合题,小部分是中档综合题,一般不搞高档综合题;一般是在本单元内的综合练习;将各项学科能力落实至足量的例题及练习题;中、低档题的学科能力基本过关)。
第二轮  “重点专题上台阶”阶段。 (2013年3月15日—2013年4月30日)要求:设置专题,构建网络。
强化考点,突出重点,归纳迁移,培养综合能力,穿插和渗透做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训练,重点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第三轮可分两个小阶段. (2013年5月1日至高考)“综合模拟攀高峰”阶段。 (2013年5月1日--2013年5月25日)
要求:强化训练,综合攀登。
 套题训练,强调自主,纵横联系,巩固应用,总结方法,内化知识,自我完善,积累考试经验,全面提高应试水平。 “考前调适出状态”阶段。 (2013年5月26日—2013年6月5日)
 要求:休整调适,自主整理。
 
 自学为主,个辅为辅,适度训练,要求学生回归课本,回归基础,收拢、巩固已有知识,同时进行心理的调试,轻装上阵,逐步达到最佳状态。海南省2013年高考物理分析会
地点:海南华侨中学图书馆
发言:?梁明奋(海南中学)
?时间:2013-9-11上午9点-12点
?
2013年高考物理试题(海南卷)分析
?
一、对2013年高考物理试题(海南卷)的整体评价
1、试题科学规范,注重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考查
2013年高考物理试题(海南卷)与往年相比较,试题依然保持了“思维起点适中、难易坡度平缓、设问层次合理、区分准确有效”的特点,试题表述科学严谨,情景叙述简明、规范,题型设计合理、试题内容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
2、试卷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
试卷结构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优化,去掉了两道填空题,因此学生审题、解题时间比往年略为充裕,有利于学生考出应有的水平。
3、考试内容相对稳定,整体难度基本不变,有利于高中物理教学
与前几年相比较,有更多的相同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稳定,考查的热点不变。 三道选考题的呈现方式完全相同,且题目中规中矩。在阅读量、思维量、作答量等方面基本等值,彰显了考试的公平性。
?二、对2013年高考物理试题(海南卷)考试情况分析
1、考试成绩总体与近三年持平, 全省平均分32分。高分考生比例低,45分以上的考生只占20%。低分考生比例大,30分以下的考生超过一半。
?2、各小题考生答题情况统计表明全体考生的物理基础知识与概念还是清晰的,具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和一定推理能力,物理基础知识扎实,数学及综合分析能力弱,实验能力需加强。
3、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概念题区分度好,而有一定计算量的题目考生凭直觉猜测成分大,造成区分不好。
?4、多数考生为保分,多选题当单选题做,三个正确选项的题目得分率高但满分率低。
?5、必考题各题答题情况分析 第1题主到第4题,考生对答得好,题目紧密联系高中教学实际,对高中物理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但还有考生对“加速度”的概念理解不透,而无法理解 “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而与加速度大小无关”,不会判断第4题速度图像,第一、三运动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第5题考查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的问题,是选择题中最难的题。由于涉及到计算,大多数考生由于计算错误或者凭“直觉”选择。 第6题主要考查电磁感应定律、安培力、电路计算等,涉及到审题与计算,不少考生措手无策, 第7题考查关于力学方面的物理学发展史,是多项选择题中平均分最高的,同时也是满分率最低的。考生对笛卡儿在力学方面的贡献了解不多,仍需加强物理学发展史的教学。 第8题考查力与运动的相关概念。主要是对“变速率曲线运动”、 “变速率圆周运动”的理解不足。 第9题考查直线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则。 第10题考查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考生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还掌握不好。 第11题为力学实验题,考查利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利用纸带上记录点的测量数据,计算瞬时速度,计算动能、势能。 此题甚为基础,只要教学中学生动手做了实验,应该得高分。0.257的难度表明平时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 第12题为电学实验题,考查对电路的理解、连线、相关计算和刻度改写等,考生对单刀双掷开关的作用不了解,连线不全对。考生数学基础薄弱,不能列出方程组解出两个电阻的阻值。有超过一半的考生不能正确判断电流表的量程,故不能根据表盘上指针的位置读出电流值。? 第13题为计算题,考查直线运动、功和能的关系。试题从考生答题的思维规律出发,设置两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此外,该题有多种解答方法,考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都容易切入, 第14题为计算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问题。要求考生正确审题、画图,应用磁场、圆周运动的知识求解。能够解答第(1)问的考生,基础比较扎实,但是往往不能分析出两个带电粒子的质量不同,或不加分析得到两带电粒子运动的周期相等的错误结论,导致第(2)问得分很低。
6、选考题各题答题情况分析 三道选考题中,《物理3-5》模块的第17题难度超过0.4,说明学生对该模块的学习基础扎实。而《物理3-3》模块的第15题、《物理3-4》模块的第16题难度均达不到0.3,反映出考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弱,联系生活实际的物理问题掌握不好。
三、2013年高考物理试题(海南卷)对今后高中物理教学的启示
高中物理新课教学和总复习都应重视概念,回归教材。教学时没必要把精力花在猜题上,没必要盯着难题搞疲劳战术,考题并不回避陈题,考的是核心知识和基本学习能力,瞎猜题搞题海乃“无奈之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打好基础,做好实验,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享受物理思考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海南省物理高考成绩的提高为何总举步维艰
2004年9月高中新课程实施,至今走过了九个年头。九年课改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教育改革任重道远。九年的时间对于大家来说完全相同,但是大家做的事情就不尽相同了,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当前课改的重要内容,这么多年来我们思考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1、形成健康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最为重要
目前值得改革或改变的方面还不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才会热爱教学研究,才会使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优化。
2、切实帮助薄弱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是课程改革最有意义的课题。 高考作为学习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纵观近7年高考成绩,全省只有课程改革第一年高考物理成绩突破40分,之后几年都在32分上下徘徊。这些分数的背后所反映的问题也是值得反思的。这从侧面反映了海南教育与教学的现状,也反映出课程改革的艰难。
?3、新课教学基础扎实,综合复习提高能力 提高高考成绩要从头抓起,高中一、二年级新课学习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理论联系实际。高三总复习阶段也要注意实施合作学习,设置问题进行科学探究,避免教师一言堂。
4、提高学校领导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研水平是推动教育改革的动力 管理体制上,教学研究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不能有居高临下的作风,要想方设法让教师快乐工作。组织乐于研究的老师,加强教研力度,全校一盘棋,各备课组各自为战不利于学科组的发展。 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认识差异很大,导致工作的主动性差异很大,包括部分骨干教师对科学探究认识不够,认为教学只会解题就行了。若口头上改革,而教学行为上随意性很大,教学质量必定打折扣。 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思想的提升,把关注每一位学生落实在教学中,组织学习小组,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组成各学习互助组,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指导学习小组的学习。
5、教师把科学探究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带头开展创造性地工作
教学中遇到困难要创造性地解决,如课时紧张,任务重,如何做到不折不扣地完成新课教学,同时与学校的总复习计划保持一致?《物理3-4》、《物理3-5》模块内容的学习与高考总复习,时间上同步进行。这样的教学方案,打通模块界限,学生的思维更加通畅,复习针对性强,效率更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