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30 10:5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第08课 大卫 科波菲尔(节选)
“像许多偏爱的父母一样,在所有我写的这些书之中,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
——狄更斯
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了解作者
批判现实主义特指19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最早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论断的是法国作家蒲鲁东,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它下定义的是高尔基。批判现实主义突出的特点是比较广阔和真实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十分深刻。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等。
了解“批判现实主义”
写作背景
不幸的童年
狄更斯的童年是不幸的。虽然父母健在,但由于家计窘迫,双亲对他的教育和前途颇为疏忽,所以狄更斯童年在家中孤寂的情况,并不亚于小说中的孤儿大卫。他出身社会底层,祖父、祖母都长期在克鲁勋爵府当佣人。父亲约翰是海军军需处职员,在狄更斯十二岁那年,因负债无力偿还,带累妻子儿女和他一起住进了马夏尔西债务人监狱。
写作背景
冷酷的社会
19世纪50年代的英国社会,完成了工业革命,特别是机器的普遍使用和国内外铁路建设事业的大发展,直接推动了十九世纪50--60年代英国工业的迅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资产阶级的贪欲和冷醋,剥削和压迫成为了普遍的社会现实。
初读课文。
【思考】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情节。
明确 序幕(1-5段):“我”来到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当童工
开端(6-23段):米考伯先生邀请“我”做他的房客
发展(24-44段):米考伯一家被人催债,靠典当度日
高潮(45-51段):米考伯一家入住监狱
结局(52-54段):“我”有了新的住所,米考伯先生渡过最危急的关头
以“我”的所见所闻为主要线索,展开情节。
小说线索
【思考】分析手法并概括人物形象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明确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命途多舛、正直、勤奋、善良宽厚的形象。
他在货行做童工,自食其力,尽管拿着微薄的薪水,但是他能尽力把事情做好。在和米考伯一家的交往中,对这家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为米考伯的债务忧心;主动把剩下的两三先令送给米考伯夫人,并能帮助米考伯夫人去典当餐具;到监狱里去探望米考伯先生。
问题探究
分析米考伯形象
外貌描写
“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马裤,黑色皮鞋,脑袋又大又亮,没有头发,光秃得像个鸡蛋,他的大脸盘完全对着我。他的衣服破旧,但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他手里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手杖上系有一双已褪色的大穗子,他的外套的前襟上还挂着一副有柄的单片眼镜——我后来发现,这只是用作装饰的,因为他难得用来看东西,即使他用来看了,也是什么都看不见的。”
肖像描写,通过对他体型、头及脸的描写,突出了他长相滑稽的特点;通过对手杖与眼镜的描写,突出了他生活贫困却极力掩饰,体现了他爱慕虚荣、喜欢讲排场的性格特点。
分析米考伯形象
语言描写
“我的印象是,”米考伯先生说,“你在这个大都市的游历还不够广,要想穿过这座迷宫似的现代巴比伦,前往城市路,似乎还有困难---简而言之,”说到这儿,米考伯又突然露出亲密的样子,“你也许会迷路---为此,今天晚上我将乐于前来,以便让你知道一条最为便捷的路径。”米考伯先生详细给我介绍地址,设身处地地替“我”着想,多次“露出亲密的样子”。
写出米考伯先生的善良;“又带着先前那种文雅的气派”写出了他爱慕虚荣、不切实际的性格特点。说话中带着上等人喜欢卖弄学问的那种迂腐的味道。
分析米考伯形象
动作描写
“遇到这种时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做出抹脖子的动作来(这是有一次他太太大声尖叫起来我才知道的)。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
当陷入困境,债主上门逼债时,他会愁眉苦脸,甚至声泪俱下,拿着刮胡刀要往脖子上抹,想一走了之,而债主一走,顷刻之间将皮鞋擦得锃亮,显示出米考伯先生窘迫尴尬的生活处境,又突出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
米考伯先生是一个对我热情、关心、真诚、为我处处考虑的“慈父”形象,但又是一个爱慕虚荣、喜欢讲排场、债多不愁、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的滑稽形象。
小结
米考伯先生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一个典型形象?
米考伯是大卫在格林比货行做童工时的房东,最后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因无力偿还账务而身陷囹圄,最显著的特点是喜欢享受,缺乏责任心,面对困难乐观知在。尤其是他乐天知命、债多不愁的性格,使他成为文学中的一个典型形象,后人将这些行为及其背后的思想概括为“米考伯主义”。
micawber:没有远虑,幻想走运的乐天派
探究“米考伯主义”
脏乱的环境,浓缩的时代
【思考】鉴赏语句
它那些镶有护墙板的房间,我敢说,经过上百年的尘污烟熏,已经分辨不出是什么颜色了;它的地板和楼梯都已腐烂;地下室里,成群的灰色大老鼠东奔西窜,吱吱乱叫;这儿到处是污垢和腐臭。
明确  运用视觉、听觉、嗅觉相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货行的破败、肮脏,突出了这里极其恶劣的工作环境。
问题探究
描写方式
1.描写手法
侧面描写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点面结合
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心理、肖像、语言等)
2.描写角度:
空间(上下、远近、高低、俯仰)
多感官描写(视、听、嗅、触、味)
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与自然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指的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具有什么作用?
知识回顾
(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突出……环境特点,渲染……氛围;暗示社会环境。
(2) 烘托人物心情,体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
(3) 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与前文情节、标题呼应。
(4) 深化文章主题。
环境描写的作用
对米考伯住宅的描写
到达温泽里他的住宅后(我发现,这住宅像他一样破破烂烂,但也跟他一样一切都尽可能装出体面的样子),她正坐在小客厅里(楼上的房间里全部空空的,一件家具也没有,成天拉上窗帘,挡住邻居的耳目。)
1.环境上,“破破烂烂”、“全部空空”写出了米考伯先生住宅的破败;
2.人物上,住宅的破败写出了米考伯先生一家生活的窘境;装出体面体现其虚荣;
3.情节上,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米考伯先生被追债与入狱做铺垫;
4.主题上,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现状的批判、不满。
本文通过大卫·科波菲尔的眼睛写出了十九世纪英国底层的社会生活,写出了周围的人和事对他成长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宽厚、善良、仁爱等美德的赞美,也蕴含着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明晰主旨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