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选自《老子道德经注校释》
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
2.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3.思考老子思想处世的道理及现实意义。
学习目标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
走近老子
“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
----《玄妙内篇》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字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他认为“道生万物”,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及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都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
在政治思想方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也就是不妄为。万事万物顺着自然之性萌生、发展,人们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最终达到“相安无事”的自然状态。其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立身处世方面,老子强调“谦虚”“不争”“柔弱”“知足”等,主张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
在历史观上,《老子》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老子思想
作品简介
《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五千言》,共81章,5000余字,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多以政治为旨归,被誉为万经之王。
老子在周王室担任过守藏室史,后来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四处云游,骑青牛过函谷关时,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便出自此书。
时代背景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
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德无能却好大喜功,强作妄为。使百姓饥寒交迫,疲于奔命,造成人民的灾难。
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生活。
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理解文本
三十辐共一毂gǔ ,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shān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
毂gǔ: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当其无,有车之用: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
当:在(某处,某时)。
其:代词,代车毂;代陶器;代房屋。
无:指车毂的中空处。
埏埴: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以为:以,来;为,制作。
户牖:门窗。以为:以,来;为,建造。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辐
毂
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车轮的中心部位
揉和;黏土
门窗
“有”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重点字词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中空地方的“ 无”。和泥制作陶器,陶器的功用正是产生于陶器中空地方的“ 无”。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房屋的功用正是产生于房屋四壁中空地方的“ 无”。所以“ 有”( 车子、器皿、屋室) 供人方便利用,正是“ 无”起了作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课文翻译
1、怎样理解“有”和“无”?对我们有何启示?
有无相生
理解内容
启示:“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器物实体的“有”,提供便利的条件;器物中空的“无”,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二者的关系,兼顾双方。
·一般人:只看到“实”和“有”及其作用,忽略另一面“空”和“无”的作用;只会利用“有”,不知“有”的功用是“无”造就而成。
老子:把“无”的作用凸显出来,论述“有”“无”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没有“无”就无所谓“有”。二者相互配合,使事物发生作用。
1、比喻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进行论证。(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
2、使用排比句式,增强韵味和气势,富有韵律美。
理解内容
2、试分析本章的论说特点
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事物存在着对立面: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彼此相反,又互相依存。
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是老子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踮起脚尖的人
自我夸耀
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
自我夸耀
为,做
行走不稳
同“形”
重点字词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企者不立: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
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走不稳。
自见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见,同“现”。
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的不能彰显。
自伐、自矜:自我夸耀。
长:长久。一说读zhǎng,意思是得到敬重。
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其:它们。
余食赘行:意思是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行,同“形”。
物:众人、世人。
处:为、做。
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人不能长久。( 这些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课文翻译
顺道而行,不自己妄为。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会导致失败,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政策不能取得相应的成果,老子告诫人们为人应谦恭谨慎,为政应温和柔顺,只有脚踏实地,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方可长久。
理解内容
1、这一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将自以为是的做法比作是“物或恶之”的“余食赘行”,点明这是有道的人不愿意做的事,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理解内容
2、这一章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第四十五章(节选)
天下最完满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有欠缺,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衰竭的。天下最充实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空虚没有一样,但是它的作用足不会穷尽的。最笔直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弯曲的,最灵巧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笨批的,最卓越的辩才好像是不善言辞的。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
若屈,大巧若批,大辦若讷。
探究内涵
(1)完美人格:不在外形上显露,而为内在生命含藏;重内藏无外见,内藏胜于外见。
(2)不追求圆满无缺,否则物极必反。保持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状态,才不走向极端
(3)凡事要适可而止,做步要留有余地。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企者不立: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
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走不稳。
自见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见,同“现”。
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的不能彰显。
自伐、自矜:自我夸耀。
长:长久。一说读zhǎng,意思是得到敬重。
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其:它们。
余食赘行:意思是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行,同“形”。
物:众人、世人。
处:为、做。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 。
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存。
智慧
聪明
重点字词
认识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才算聪明。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能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课文翻译
这一章共四个分句,每个分句字面意思都不难理解,但它们之间存在怎样但逻辑关系呢?
一种观点认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为一组,强调人欲知人,必先自知,人欲胜人,必先自胜,故以“自知”“自胜”为立身之本。如果对已经达到的境界(自知、自胜的程度)感到知足,可称得上富有,但精益求精、强劲奋进才称得上有(求道的)意志。那些知足者“不失其所”,可以立身长久;但强行者求道不息,身死道存,与道同在,才称得上“寿”,即不朽。——参见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06年版;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
应做自知、自胜、自足、强行的人。知晓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更要了解自己,不狂妄自负;同时坚定生活信念,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与大道“复归”,从而“死而不亡”。
运用对偶句和排比,增强气势,层层递进。
2、概括这一章的特点。
理解内容
1、概括这一章蕴含的道理?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显露迹象
解决
同“判”,分离
重点字词
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处理妥当。
·善于把握先兆,未雨绸缪
合抱的大树,是从幼小的树苗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的一小步开始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同“蔂”,土筐
重点字词
·按照规律,把握细微,从小处积累
第六十三章(节选)
(1)事情都是从小到大、从难到易、从细到巨发展而来。
(2)圣人在事情刚出现或在萌芽之时就把它化解掉了。
(3)圣人表面上做小事、细事、易事,最后结果却成就大事、难事。
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者是否相同
思辨对比
①两者思想相同。
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强调只有从小处开始积累,才能完成大事。
荀子《劝学》中“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强调从小处积累的重要性。
②两者结论不同。
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主张。
老子主张“无为”“无执”,强调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树立信心,坚定意志,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某件事。
思辨对比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动手去做的
有所把持的
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
重点字词
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不求有所作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丧失。
无执,无为,顺应规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接近成功
重点字词
·从始至终,保持谨慎
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就不会失败。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常人所不想要的
常人所不学习的
弥补、补救
不加以干预
重点字词
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以难得的货品为贵,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
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妄为
把握先兆,未雨绸缪
注重细微,从小处积累,要无为、无执,顺应规律
自始至终,保持谨慎
遵循规律,不妄为
使用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运用排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层层深入,增强说服力。
2.概括这一章的特点。
理解内容
1、概括这一章蕴含的道理?
·第十一章:
辩证分析“有”和“无”的关系,强调“无”的作用。
·第二十四章:
做人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第三十三章:
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
·第六十四章:
治事者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妄加干预。
论道
修身
修身
治国
深入探究
①善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
以生活现象举例说理,概括抽象道理。如用 “毂”“器”“室”说明世间万物都存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相依相生。
②善用对比论证。
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说理的效果。如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等。
③善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
写作特色
儒家偏重社会伦理,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注重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侧重人道。
合作探究
儒道互补体现在何处?
道家偏重哲学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摆脱出世入世的束缚,注重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侧重天道。
道
对这三家(儒佛道),我经常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杂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南怀瑾:《老子他说》
儒道两家的思想互补之因:
存在差异是前提,互补就是各取所长,融会贯通。
【儒家】——社会伦理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道德完善+社会责任
【道家】——哲学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宁静和谐+超越世俗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既以天下为己任,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儒】
又超然通达,淡泊名利,洁身自好。【道】
任务探究
明理提升
做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
做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
人生启迪:
用儒家思想进取,
用道家智慧炼心。
“人”
中国古代士大夫最初总是希望能够“学而优则仕”,有一番作为;当理想受挫、四顾茫然时,便思退隐,寄情山水。
从“儒道互补”看“钗黛合一”
宝钗似乎是一个儒家人物,谨言慎行、积极进取,近乎 “圣人”;而黛玉更像一个道家人物,自然率真、灵动飘逸, 婉若“仙子”。前者是主流、正统, 因此为“(蘅芜)君”;后者为辅助,因此为“(潇湘)妃(子)”。
合作探究
儒道互补体现在何处?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求知、为人、处世等方面,我们怎样去实践“儒道互补”呢?
现实意义
(1)《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情景默写
(4)《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战胜别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点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树为喻,指出强大的事物都是从微小开始萌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情景默写
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
2.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3.思考老子思想处世的道理及现实意义。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