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30 15:3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1
2
3
学习目标
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什么?有何特点?
1.识记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与圆周率等基本史实。
2.掌握王羲之与《兰亭集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史实。
3、认识我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和石窟艺术,批判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中文名称:贾思勰
出生地:山东益都
民 族:汉族
所处时代:北魏
代表作品:《齐民要术》
职 业:农学家、官员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齐民:一般的人民群众
要术:民众生活资料生产的主要技术
任北魏高阳郡太守;经营过农牧业生产。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内容:
地位:
影响:
这部农业科学技术的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①总结农、林、牧、副、渔生产经验。
②强调遵循自然规律;种植要因地制宜。
③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农具;提出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
立春无后霜,插柳正相当
清明下种,谷雨插秧
立夏前后,种瓜种豆
谷雨前十天,种棉最当先
处暑收黍,白露收谷
小满桑葚黑,芒种三麦收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shǔ)
(shèn)
(páo)
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先生称《齐民要术》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这一书被翻译成多种外文传阅,在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尤其是日本非常重视此书。
时代:
数学: 圆 周 率
《缀 术》
天文:《大明历》
机械: 水 碓 磨
职业:
简历:早年因战乱迁居江南。
先后在南朝宋、齐任官职。
籍贯: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
南朝(公元429-500年)
主要成就:
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科学家,字文远。在数学、天文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π
3.1415926
3.1415927
<
<
二、科学家祖冲之
数学成就
1
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 刘徽 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正确计算方法,被科学家称之为割圆术并求得圆周率为3.1416
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千年。
影响:祖冲之是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精确值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数学家,所以有人将圆周率叫作“祖率”。领先世界近千年。
撰写了《缀术》一书,后来传到日本、朝鲜,被用作学校的课本。
“算筹”
三国时的刘徽提出的 “割圆求周”的方法。他把圆周分成三等分、六等分、十二等分、二十四等分··· 这样继续分割下去,所得多边形的周长就无限接近于圆的周长。
割之弥细,所失弥
少,割之又割,以至
于不可割,则与圆合
体而无所失矣.
刘徽的“割圆术”
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
正多边形的周长就无限接近圆的周长。
天文历法成就
2
祖冲之还对历法进行精细观测和推算,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测算结果只差50秒。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并上书朝廷,请求实行新历法。
影响:祖冲之制定的《大明历》,最大的特点是改变“闰法”和采用“岁差”。《大明历》的编制成功,是我国历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连环画中的“水碓磨”
指南车
祖冲之千里船
机械制造成就
3
祖冲之还擅长机械制造,它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史书上称他造的千里船能“日行百余里”,指南车“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其他方面成就
4
1.书法艺术: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1)汉字字体的演变历程:
背景:1.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2.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发展成一门独特的艺术提供了物质条件。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供人们欣赏,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2)东汉末年,书画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开始发生变化。
(3)成就:
①曹魏的钟繇:擅长行、草、隶书,独创楷书书法;代表作《宣示表》刚柔并济,点画之间,多有异趣“楷书鼻祖”
胡昭:擅长行、草、隶书
②西晋时: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钟、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三、 书法、绘画与雕塑
2、书法--提高
“书圣”王羲之
生活朝代:
书法特点:
被后人尊称为:
代表作:   被誉为:
东晋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书圣”
《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中国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地位:
书圣
书法成就
王羲之的行书、楷书、草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痛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影响: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团成的境界,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被后人誉为“书圣”。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兰亭序》拓片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行云流水,酣畅自然;
极富变化,神采各异。
东床快婿
王羲之七岁学书,十二岁习笔法,每日临书不辍,终身练笔不止,用池中水蘸笔习字,染黑了一池水。尔后,他遍访名川大山,学习各家书法,并领悟到博采众长之后必须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讲求书法有己意,从此创出自家体。
——《王羲之的魏晋风度与书法境界》
他每天练完字,都要到门前的池塘里清洗毛笔、砚台。据说,久而久之,池水都变成黑色了。 (墨池)
3.北魏: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书法艺术受到重视,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4、绘画
(1)背景:佛教盛行,山水诗增多。
(2)代表:顾恺之顾恺之,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今江苏无锡人,出身士族,多才艺,工诗赋,尤精绘画,长于人物肖像、山水,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①生活时期:东晋
②主要成就:《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顾恺之
《洛神赋图》取材于民间流传的洛神与陈留王曹植之间的爱情故事。画中所描绘的洛神端庄美丽,时而徜徉于水面,“凌波微步”;时而飘忽遨游于云端,“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女史箴图》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
《女史箴图》(摹本 局部)
《洛神赋图》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5、石窟雕塑
(1)背景: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石窟。
(2)代表:
①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②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3)特点:宏伟精巧,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
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
欢迎您的再次光临
云冈石窟欣赏
  
南朝思想家范缜的《灭神论》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郦道元
郦道元和《水经注》
领域 时代 人物 成就
数学 南朝
农学 北朝
地理学 北魏
书法 东晋
绘画 东晋
雕刻 北朝
思想 南朝
祖冲之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贾思勰
《齐民要术》
郦道元
《水经注》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范缜
《神灭论》
返回
小结
挑战自我
1.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题目是选择“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是”,他的正确答案是
A、顾恺之 B、祖冲之 C、贾思勰 D、王羲之
2、《齐民要术》是一部
A、地理学专著 B、农学著作 C、数学专著D、医学著作
3、魏晋南北朝文化的显著特点是
A、承上启下 B、繁荣昌盛 C、辉煌灿烂 D、成就突出
4、下列各项不属于《齐民要术》的内容是
A、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B、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C、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 D、强调兴修水利的重要性
返回
5、喜欢旅游的同学,如果要了解我国古代的山川河流情况,应查阅
A《论衡》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九章算术》
6、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开始于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7、“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形容的是 A、王羲之的书法 B、顾恺之的绘画
C、云冈石窟的浮雕 D、龙门石窟的浮雕
8、北魏统治者修建石窟、佛像的目的是 A、宣扬佛教 B、弘扬艺术
C、发展旅游 D、迫使人民信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