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30 11:00:4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一、判断题(每题2分,计40分)
1.(2019三上·婺城期末)冰和雪都是固态的水。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解答】冰和雪都是固态的水。 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2021三上·新沂期中)观察实验室中某种不熟悉的物体时,我们都能用看、听、摸、闻、尝的方法。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观察某种不熟悉的物体时,不能直接用手摸,更不能去品尝。假如是毒品可能会伤害到人身健康。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3.(2021三上·新沂期中)纸张被折成千纸鹤后就变成了一种新的物质。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变化的认识,纸折成千纸鹤、橡皮泥捏成小熊后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还是原来的物质。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4.(2021三上·新沂期中)白糖在水中溶解的速度只与它的颗粒大小有关,与其他无关。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白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除了更白糖颗粒大小有关外,还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等有关。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5.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解答】盐水蒸发时,溶解在水中的盐分会析出,水分会蒸发,所以人们常常利用这个原理来制造食盐。
【分析】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或加热的方法进行分离。人们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将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量,从海水中析出盐的结晶。
6.(2021三上·新沂期中)白糖和食盐的混合物可以用加水的方法来分离它们。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根据对溶解的认识,食盐、白糖能够溶解在水中,无法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7.(2021三上·新沂期中)在冰里加入一些盐会使冰的温度上升。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冰里加入一些盐会使冰的温度上升。盐会促进冰的融化。融化过程温度不会升高。这种说法错误。
8.空气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无重量、会流动的物体。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解答】空气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有重量、会流动的物体。
【分析】本题考的是空气的性质。
9.(2021三上·新沂期中)我们把水杯里的水喝完后,杯子里就没有任何物质了。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我们把水杯里的水喝完后,杯子里就充满了空气,并不是没有任何物质了。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10.(2021三上·新沂期中)车胎可以打进很多气是因为空气能被压缩。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能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车胎可以打进很多气是因为气体能被压缩。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11.(2021三上·新沂期中)水中有沙子可以用滤纸过滤出来,而水中溶解的食盐不可以用滤纸过滤出来。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根据对溶解的认识,溶解了的物质是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沙子不能在水中溶解,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2.(2021三上·新沂期中)水可以变成水蒸气,但是水蒸气不能变成水。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或者冰。题目的说法错误。
13.(2021三上·新沂期中)要分离开混合在一起的食盐和沙子,需要先知道食盐和沙子有哪些不同,再根据它们的不同点去寻找分离它们的办法。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要分离开混合在一起的食盐和沙子,需要先知道食盐和沙子有哪些不同,根据这些不同去寻找分离它们的可能方法,利用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而食盐可以溶解的特性分离。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14.(2021三上·新沂期中)水是白色的,空气是无色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是无色透明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15.(2021三上·新沂期中)石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的认识,空气很轻,但是也具有一定的质量。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6.(2021三上·新沂期中)观察“水结冰”的现象,我们发现冰块的体积比原来的水要大一些。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结冰后体积变大,这个过程叫做凝固。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17.(2021三上·新沂期中)植物会制造氧气,所以它的生存其实不需要空气。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虽然没有呼吸器官,但是,实际上植物在它的一生当中,无论是根、茎、叶、花,还是种子和果实,时刻都在呼吸,都需要空气。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18.(2021三上·新沂期中)在夏天,地上的积水比冬天更容易蒸发。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根据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夏天的温度比冬天高,所以地上的积水比冬天蒸发快。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19.(2021三上·新沂期中)堵住注射器的管口,将活塞从10亳升位置用力推至5亳升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空气的体积减小了,但是空气的总量并没有减少。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压缩空气;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向筒内压活塞使筒内空气体积缩小,当空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压缩;松开活塞时,活塞又会弹回来,这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也会扩散,但空气的总量并没有减少。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20.(2021三上·新沂期中)水沸腾后,即便停止加热也能一直保持沸腾状态。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中主要是空气,一部分的空气能溶于水中,当加热的时候就会出来。在标准的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沸腾后,温度不变,继续吸热,不加热不能一直保持沸腾状态,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二、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
21.(2021三上·新沂期中)开水沸腾时,水壶口上出现的“白气”是(  )
A.水蒸气 B.空气 C.小水滴
【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开水沸腾时,水壶口上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所以此题选C。
22.(2021三上·新沂期中)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蒸发的是(  )。
A.酒精擦在皮肤上觉得凉凉的
B.冰块慢慢融化变成水
C.湿衣服慢慢变干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
A、酒精擦在皮肤上觉得凉凉的,是蒸发现象,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凉。
B、冰块慢慢融化属于熔化现象。
C、湿衣服慢慢变干是蒸发现象,水变成水蒸气到空气中去了。
23.(2021三上·新沂期中)选择温度计时应该(  )。
A.选择液泡呈红色的温度计
B.选择外观漂亮的温度计
C.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答案】C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液泡呈红色的温度计一般里面是酒精或者煤油,分值较大。选择温度计时,我们要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所以此题选C选项。
24.(2021三上·新沂期中)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
A.60℃ B.80℃ C.100℃
【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所以此题选C。
25.(2021三上·新沂期中)水和空气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是白色的 B.都是会流动的 C.都是摸不到的
【答案】B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和水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都是物质,生物都离不开它们。都是占据空间的。都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此题选择B选项。
26.(2017三上·罗湖期末)空气占据的空间大小是可以改变的,这是因为(  )
A.空气是看不见的 B.空气是抓不住的 C.空气容易被压缩
【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同时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空气占据的空间大小是可以改变的,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该题选C。
27.(2021三上·新沂期中)熄灭酒精灯时,正确的方法是(  )。
A.用扇子扇灭 B.用嘴吹灭 C.用灯帽盖灭
【答案】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可知,熄灭酒精灯时,正确的方法是用灯帽盖灭。所以此题选C选项。
28.(2021三上·新沂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B.食盐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弱
C.食盐溶解能力与小苏打相同
【答案】A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通过实验可知,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的食盐的量要多于小苏打的量,说明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所以此题选择A选项。
29.(2021三上·新沂期中)下列物质混合后,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的是(  )。
A.水和沙子 B.水和氧气 C.水和油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根据混合物分离的认识,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沙子,因为沙子沉淀不溶解。不能分离水和氧气,因为氧气能够溶解在水中。不能分离水和油,虽然油不溶解在水中,但都是液体具有流动性,不能用过滤分离。所以此题选择A选项。
30.(2021三上·新沂期中)下列物质最容易被压缩的是(  )。
A.水 B.空气 C.石头
【答案】B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能够被压缩,轮胎就是利用空气容易被压缩的特性。所以此题选B选项。
31.(2021三上·新沂期中)以下不可以把空气装起来的是(  )。
A.自封口塑料袋 B.塑料瓶 C.渔网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自封口塑料袋、塑料瓶都能够将空气封装起来。渔网因为都是孔洞,空气具有流动性,所以不能将空气装起来。所以此题选择C选项。
32.(2021三上·新沂期中)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不会湿,能够说明空气(  )
A.有质量 B.占据一定的空间 C.能流动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将一团纸紧紧塞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杯底的纸团不会湿,这是因为在杯子里的空气压力下水进不到杯底,这说明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此题选择B选项。
33.(2021三上·新沂期中)将一些浓食盐水放在蒸发皿中进行加热,可以看到(  )。
A.水干时,蒸发皿中有一些白色的颗粒
B.水干时,蒸发皿中什么都没有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根据分离食盐与水的认识,将盐水放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观察到随着水的蒸发,食盐慢慢解析出来;这种方法可以运用在海水晒盐等方面。所以此题选择A选项。
34.(2021三上·新沂期中)一张红色的卡纸可以做成一顶帽子、一只小船或者一个纸盒,这时(  )。
A.纸还是那些纸,但是形状改变了
B.做成的东西不再是纸了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将一张红色的卡纸做成一顶帽子、一只小船或者一个纸盒,这时纸只是改变了外在形态,本质没有变化,还是一张纸。所以此题选择A选项。
35.(2021三上·新沂期中)我们平常刷牙洗脸用的水,是哪种形态(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答案】B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我们平时刷牙洗脸用的水,喝进身体的水,都是液态水。所以此题选择B选项。
36.(2021三上·新沂期中)连续向圆鼓鼓的篮球中打入一些空气,球明显变硬了,但没再变大,这说明(  )。
A.空气没有进入篮球中
B.空气可以被压缩
C.空气不占据空间
【答案】B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连续向圆鼓鼓的篮球中打入一些空气,球明显变硬了,但没再变大,这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此题选择B选项。
37.(2021三上·新沂期中)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不包括(  )。
A.空气为我们呼吸提供氧气
B.空气可以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空气有质量
【答案】C
【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动物呼吸会将空气中的氧气吸入身体,参与身体反应;植物依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此题选C。
38.(2021三上·新沂期中)甲乙两个杯子里装着同样多的水,甲杯子口用玻璃板盖住。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两个杯子里的水量没有变化
B.两个杯子里的水量明显少了
C.乙里的水明显少了,甲里的水没有明显变化,玻璃板下出现了水滴
【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甲乙两个杯子里装着同样多的水,甲杯子口用玻璃板盖住。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乙杯子没有盖住瓶口,水分蒸发掉的比甲杯子多,所以甲杯子中剩下的水比乙杯子多,玻璃板上会出现小水滴。所以此题选C。
39.(2021三上·新沂期中)小苏打在水中溶解后,杯中出现的颜色是(  )
A.白色的 B.无色的 C.黄色的
【答案】B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小苏打放入水里没有搅拌前由于溶于水,水会显混浊些;搅拌后水会没有任何颜色。所以此题选B。
40.(2021三上·新沂期中)测量水的温度时,我们应该手拿温度计的(  )。
A.上端 B.中间 C.下端
【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量水温的方法: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使用水温计测一杯水的温度时,应该用手拿温度计的上端。所以此题选择A选项。
三、综合探究题(共20分)
41.(2021三上·新沂期中)本学期小明学习了《水》这一单元后,他想在家里做个有趣的科学探究实验。在厨房里,小明找到了妈妈常用的调味品——食盐,他发现家里用的盐有两种,一种是粗盐,一种是细盐。这两种盐都是固态物质,但它们的颗粒粗细不同。
(1)小明把粗盐和细盐同时放入温水中,都不搅拌,溶解速度更快的是   。
(2)为了弄清粗盐和细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小明决定做“50亳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小明应该选择的加盐方法是(  )。
A.20克20克地加 B.2克2克地加 C.10克10克地加
(3)小明在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细盐”的实验时,水的温度要选择(  )。
A.和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相同
B.比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高
C.比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低
【答案】(1)细盐
(2)B
(3)A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1)由于细盐比粗盐颗粒小,与水接触的面积大,所以在不搅拌的情况下,细盐溶解速度更快。
(2)一次加过多量的食盐,容易超过水的溶解度,不易比较出哪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更高。所以要一次2克2克的加。
(3)为了实验比较的准确性,要控制水温与粗盐实验时温度相同。
42.(2021三上·新沂期中)说说石头、空气和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答案】空气是气体、水都是液体,都有流动性,没有固定形态。石头是固体,有固定形态。三种都会占据空间。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根据对物质状态的认识,石头是固体、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它们的相同点有都有一定的质量,都能占据空间。不同点有石头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具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等。故答案为:石头是固体、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它们的相同点有都有一定的质量,都能占据空间。不同点有石头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具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等。
43.(2021三上·新沂期中)我们是怎样观察到水从液体变为固体时,体积变大了的?
【答案】我们通过给水位做标记,观察水结冰后标记所在的位置。发现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水结冰体积是否变化,在研究水结冰的实验中,给水位做上标记,是为了观察水变成冰后,体积会不会发生变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一、判断题(每题2分,计40分)
1.(2019三上·婺城期末)冰和雪都是固态的水。
2.(2021三上·新沂期中)观察实验室中某种不熟悉的物体时,我们都能用看、听、摸、闻、尝的方法。
3.(2021三上·新沂期中)纸张被折成千纸鹤后就变成了一种新的物质。
4.(2021三上·新沂期中)白糖在水中溶解的速度只与它的颗粒大小有关,与其他无关。
5.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6.(2021三上·新沂期中)白糖和食盐的混合物可以用加水的方法来分离它们。
7.(2021三上·新沂期中)在冰里加入一些盐会使冰的温度上升。
8.空气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无重量、会流动的物体。
9.(2021三上·新沂期中)我们把水杯里的水喝完后,杯子里就没有任何物质了。
10.(2021三上·新沂期中)车胎可以打进很多气是因为空气能被压缩。
11.(2021三上·新沂期中)水中有沙子可以用滤纸过滤出来,而水中溶解的食盐不可以用滤纸过滤出来。
12.(2021三上·新沂期中)水可以变成水蒸气,但是水蒸气不能变成水。
13.(2021三上·新沂期中)要分离开混合在一起的食盐和沙子,需要先知道食盐和沙子有哪些不同,再根据它们的不同点去寻找分离它们的办法。
14.(2021三上·新沂期中)水是白色的,空气是无色的。
15.(2021三上·新沂期中)石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
16.(2021三上·新沂期中)观察“水结冰”的现象,我们发现冰块的体积比原来的水要大一些。
17.(2021三上·新沂期中)植物会制造氧气,所以它的生存其实不需要空气。
18.(2021三上·新沂期中)在夏天,地上的积水比冬天更容易蒸发。
19.(2021三上·新沂期中)堵住注射器的管口,将活塞从10亳升位置用力推至5亳升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空气的体积减小了,但是空气的总量并没有减少。
20.(2021三上·新沂期中)水沸腾后,即便停止加热也能一直保持沸腾状态。
二、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
21.(2021三上·新沂期中)开水沸腾时,水壶口上出现的“白气”是(  )
A.水蒸气 B.空气 C.小水滴
22.(2021三上·新沂期中)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蒸发的是(  )。
A.酒精擦在皮肤上觉得凉凉的
B.冰块慢慢融化变成水
C.湿衣服慢慢变干
23.(2021三上·新沂期中)选择温度计时应该(  )。
A.选择液泡呈红色的温度计
B.选择外观漂亮的温度计
C.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24.(2021三上·新沂期中)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
A.60℃ B.80℃ C.100℃
25.(2021三上·新沂期中)水和空气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是白色的 B.都是会流动的 C.都是摸不到的
26.(2017三上·罗湖期末)空气占据的空间大小是可以改变的,这是因为(  )
A.空气是看不见的 B.空气是抓不住的 C.空气容易被压缩
27.(2021三上·新沂期中)熄灭酒精灯时,正确的方法是(  )。
A.用扇子扇灭 B.用嘴吹灭 C.用灯帽盖灭
28.(2021三上·新沂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B.食盐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弱
C.食盐溶解能力与小苏打相同
29.(2021三上·新沂期中)下列物质混合后,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的是(  )。
A.水和沙子 B.水和氧气 C.水和油
30.(2021三上·新沂期中)下列物质最容易被压缩的是(  )。
A.水 B.空气 C.石头
31.(2021三上·新沂期中)以下不可以把空气装起来的是(  )。
A.自封口塑料袋 B.塑料瓶 C.渔网
32.(2021三上·新沂期中)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不会湿,能够说明空气(  )
A.有质量 B.占据一定的空间 C.能流动
33.(2021三上·新沂期中)将一些浓食盐水放在蒸发皿中进行加热,可以看到(  )。
A.水干时,蒸发皿中有一些白色的颗粒
B.水干时,蒸发皿中什么都没有
34.(2021三上·新沂期中)一张红色的卡纸可以做成一顶帽子、一只小船或者一个纸盒,这时(  )。
A.纸还是那些纸,但是形状改变了
B.做成的东西不再是纸了
35.(2021三上·新沂期中)我们平常刷牙洗脸用的水,是哪种形态(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36.(2021三上·新沂期中)连续向圆鼓鼓的篮球中打入一些空气,球明显变硬了,但没再变大,这说明(  )。
A.空气没有进入篮球中
B.空气可以被压缩
C.空气不占据空间
37.(2021三上·新沂期中)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不包括(  )。
A.空气为我们呼吸提供氧气
B.空气可以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空气有质量
38.(2021三上·新沂期中)甲乙两个杯子里装着同样多的水,甲杯子口用玻璃板盖住。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两个杯子里的水量没有变化
B.两个杯子里的水量明显少了
C.乙里的水明显少了,甲里的水没有明显变化,玻璃板下出现了水滴
39.(2021三上·新沂期中)小苏打在水中溶解后,杯中出现的颜色是(  )
A.白色的 B.无色的 C.黄色的
40.(2021三上·新沂期中)测量水的温度时,我们应该手拿温度计的(  )。
A.上端 B.中间 C.下端
三、综合探究题(共20分)
41.(2021三上·新沂期中)本学期小明学习了《水》这一单元后,他想在家里做个有趣的科学探究实验。在厨房里,小明找到了妈妈常用的调味品——食盐,他发现家里用的盐有两种,一种是粗盐,一种是细盐。这两种盐都是固态物质,但它们的颗粒粗细不同。
(1)小明把粗盐和细盐同时放入温水中,都不搅拌,溶解速度更快的是   。
(2)为了弄清粗盐和细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小明决定做“50亳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小明应该选择的加盐方法是(  )。
A.20克20克地加 B.2克2克地加 C.10克10克地加
(3)小明在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细盐”的实验时,水的温度要选择(  )。
A.和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相同
B.比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高
C.比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低
42.(2021三上·新沂期中)说说石头、空气和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3.(2021三上·新沂期中)我们是怎样观察到水从液体变为固体时,体积变大了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正确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解答】冰和雪都是固态的水。 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答案】(1)错误
【知识点】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观察某种不熟悉的物体时,不能直接用手摸,更不能去品尝。假如是毒品可能会伤害到人身健康。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3.【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变化的认识,纸折成千纸鹤、橡皮泥捏成小熊后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还是原来的物质。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4.【答案】(1)错误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白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除了更白糖颗粒大小有关外,还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等有关。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5.【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解答】盐水蒸发时,溶解在水中的盐分会析出,水分会蒸发,所以人们常常利用这个原理来制造食盐。
【分析】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或加热的方法进行分离。人们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将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量,从海水中析出盐的结晶。
6.【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根据对溶解的认识,食盐、白糖能够溶解在水中,无法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7.【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冰里加入一些盐会使冰的温度上升。盐会促进冰的融化。融化过程温度不会升高。这种说法错误。
8.【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解答】空气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有重量、会流动的物体。
【分析】本题考的是空气的性质。
9.【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我们把水杯里的水喝完后,杯子里就充满了空气,并不是没有任何物质了。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10.【答案】(1)正确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能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车胎可以打进很多气是因为气体能被压缩。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根据对溶解的认识,溶解了的物质是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沙子不能在水中溶解,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或者冰。题目的说法错误。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要分离开混合在一起的食盐和沙子,需要先知道食盐和沙子有哪些不同,根据这些不同去寻找分离它们的可能方法,利用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而食盐可以溶解的特性分离。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是无色透明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15.【答案】(1)正确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的认识,空气很轻,但是也具有一定的质量。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6.【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结冰后体积变大,这个过程叫做凝固。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17.【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虽然没有呼吸器官,但是,实际上植物在它的一生当中,无论是根、茎、叶、花,还是种子和果实,时刻都在呼吸,都需要空气。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18.【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根据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夏天的温度比冬天高,所以地上的积水比冬天蒸发快。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19.【答案】(1)正确
【知识点】压缩空气;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向筒内压活塞使筒内空气体积缩小,当空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压缩;松开活塞时,活塞又会弹回来,这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也会扩散,但空气的总量并没有减少。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20.【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中主要是空气,一部分的空气能溶于水中,当加热的时候就会出来。在标准的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沸腾后,温度不变,继续吸热,不加热不能一直保持沸腾状态,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21.【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开水沸腾时,水壶口上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所以此题选C。
22.【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
A、酒精擦在皮肤上觉得凉凉的,是蒸发现象,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凉。
B、冰块慢慢融化属于熔化现象。
C、湿衣服慢慢变干是蒸发现象,水变成水蒸气到空气中去了。
23.【答案】C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液泡呈红色的温度计一般里面是酒精或者煤油,分值较大。选择温度计时,我们要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所以此题选C选项。
24.【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所以此题选C。
25.【答案】B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和水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都是物质,生物都离不开它们。都是占据空间的。都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此题选择B选项。
26.【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同时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空气占据的空间大小是可以改变的,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该题选C。
27.【答案】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可知,熄灭酒精灯时,正确的方法是用灯帽盖灭。所以此题选C选项。
28.【答案】A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通过实验可知,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的食盐的量要多于小苏打的量,说明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所以此题选择A选项。
29.【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根据混合物分离的认识,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沙子,因为沙子沉淀不溶解。不能分离水和氧气,因为氧气能够溶解在水中。不能分离水和油,虽然油不溶解在水中,但都是液体具有流动性,不能用过滤分离。所以此题选择A选项。
30.【答案】B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能够被压缩,轮胎就是利用空气容易被压缩的特性。所以此题选B选项。
31.【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自封口塑料袋、塑料瓶都能够将空气封装起来。渔网因为都是孔洞,空气具有流动性,所以不能将空气装起来。所以此题选择C选项。
32.【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将一团纸紧紧塞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杯底的纸团不会湿,这是因为在杯子里的空气压力下水进不到杯底,这说明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此题选择B选项。
33.【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根据分离食盐与水的认识,将盐水放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观察到随着水的蒸发,食盐慢慢解析出来;这种方法可以运用在海水晒盐等方面。所以此题选择A选项。
34.【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将一张红色的卡纸做成一顶帽子、一只小船或者一个纸盒,这时纸只是改变了外在形态,本质没有变化,还是一张纸。所以此题选择A选项。
35.【答案】B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我们平时刷牙洗脸用的水,喝进身体的水,都是液态水。所以此题选择B选项。
36.【答案】B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连续向圆鼓鼓的篮球中打入一些空气,球明显变硬了,但没再变大,这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此题选择B选项。
37.【答案】C
【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动物呼吸会将空气中的氧气吸入身体,参与身体反应;植物依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此题选C。
38.【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甲乙两个杯子里装着同样多的水,甲杯子口用玻璃板盖住。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乙杯子没有盖住瓶口,水分蒸发掉的比甲杯子多,所以甲杯子中剩下的水比乙杯子多,玻璃板上会出现小水滴。所以此题选C。
39.【答案】B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小苏打放入水里没有搅拌前由于溶于水,水会显混浊些;搅拌后水会没有任何颜色。所以此题选B。
40.【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量水温的方法: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使用水温计测一杯水的温度时,应该用手拿温度计的上端。所以此题选择A选项。
41.【答案】(1)细盐
(2)B
(3)A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1)由于细盐比粗盐颗粒小,与水接触的面积大,所以在不搅拌的情况下,细盐溶解速度更快。
(2)一次加过多量的食盐,容易超过水的溶解度,不易比较出哪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更高。所以要一次2克2克的加。
(3)为了实验比较的准确性,要控制水温与粗盐实验时温度相同。
42.【答案】空气是气体、水都是液体,都有流动性,没有固定形态。石头是固体,有固定形态。三种都会占据空间。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根据对物质状态的认识,石头是固体、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它们的相同点有都有一定的质量,都能占据空间。不同点有石头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具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等。故答案为:石头是固体、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它们的相同点有都有一定的质量,都能占据空间。不同点有石头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具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等。
43.【答案】我们通过给水位做标记,观察水结冰后标记所在的位置。发现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水结冰体积是否变化,在研究水结冰的实验中,给水位做上标记,是为了观察水变成冰后,体积会不会发生变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