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导入新课
中华帝国怎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大败呢?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国外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也一定有不好的。
我们是否能够不加选择地照单全收呢?
“我们要和世界先进文化进行交流。”
拿 来 主 义
——鲁迅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此时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统一思想,鲁迅先生特意写了这篇杂文,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虽然鲁迅着重写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的问题,但“拿来主义”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议论文的逻辑思路:
为什么
是什么
怎么样
(为什么要拿来)
(拿来主义是什么)
(怎么拿来)
整体把握
回顾全文,整理思路
第一部分(1--7):揭露、批判“送去主义” ,树立自己的观点(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
第二部分(8-- 9):阐明“拿来主义” 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条件和意义。
立论:议论文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
叫“立”,
驳论:可以批驳别人的观点,
叫“破”;
本文先驳后立(先破后立)。
说说本文批驳了什么?为什么要先驳?
论方一角
闭 关 主 义
大门被枪炮打破(鸦片战争)
碰了一串钉子(割地赔款)
结果导致送去主义出现
后 果
实 质
表 现
排外(误国)
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送去主义
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古董展览
绘画展览
梅博士出国
媚外
卖国主义
枪炮打开了大门
碰了一串钉子
历史源头
表现形式
实质
后果
对 象 思想特征 结 果
尼采 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没有好结果,发了疯
送去主义 只想送去,不想拿来 中国永远贫穷落后
类比 论证
举例论证
祸延子孙(子孙沦为乞丐)
送来主义
送来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的小东西。
后果
实质
表现
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的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政策(毒害、侵略)
中国大受其害,结果对外国文化
一概排斥。
举例论证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排外
媚外
误国
卖国
因为
所以
因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都不对,所以要采取拿来主义!
因果论证
论证构思
送来主义
惧外
害国
破
立
先
后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作者在批判“送去主义”之后,是怎样论述“拿来主义”的主张的 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 “大宅子”比喻什么 对待文化遗产,鲁迅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
(2).“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接受一切
大宅子
文化遗产
放火烧光
形象的比喻论证,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产”
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
盲目排斥
“虚无主义”
全盘接受
“投降主义”
不敢进门
拿来
太棒了!
大宅子
文化遗产
比喻
孱头
昏蛋
废物
逃避主义者
虚无主义者
投降主义者
哈哈哈!
反面指出错误做法
思考
★“拿来主义”者怎样“挑选”文化遗产
鱼 翅
鸦 片
姨 太 太
烟枪烟灯
大宅子里的遗产
吃掉
送药房
送,毁掉
走散
喻文化精华
喻益害并存
喻文化糟粕
喻封建文化
一言以蔽之,“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
比喻论证: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形象生动,
幽默含蓄,
而又锋芒毕露!
思考
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 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 “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问题设计:
(1).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
(2).怎样“拿来”
(3).“拿来”有何意义
(4).怎样才能“拿来”
(5).“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两个字概括)
要“拿来”!
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建设民族新文化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创新
“拿来主义”
孱头
昏蛋
废物
错误态度
正确态度:
对待文化遗产
拿来主义者
占有
挑选
害怕逃避
全盘否定
全盘肯定
小 结:
先破
后立
对比论证
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创新
是什么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送去主义:送古董、送画、送活人
送来主义: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
为什么
怎么样
不敢进门 逃避害怕
放火烧光 全盘否定
接受一切 全盘肯定
破
鱼翅 吃掉
鸦片 送药房
烟枪烟灯 展览,毁掉
姨太太 走散
立
错误态度
正确态度
(占有、挑选)
立
破
迪斯尼动画《花木兰》
今天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全球一体化、信息社会化,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世界如此广阔,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瞩目中国。那么,作为青年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取舍文化遗产呢?请大家联系现实谈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实行拿来主义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