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趣谈
教学目标
(一)能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一些京剧的常识,感受《马鞭》和《亮相》两个短篇的大意。
(二)能根据导语部分的问题,从语言文字中初步了解京剧的一些艺术特色,迁移应用本单元“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方法,体会京剧之美。
(三)能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搜集资料,与同学交流分享关于京剧的更多奥秘。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交流分享关于京剧的更多奥秘。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聊聊京剧,导入新课
1.京剧,被称为我国的“国粹”。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资料,你了解到了哪些?用一两句话介绍介绍。(学生搜集的资料介绍)
预设:
(1)京剧的行当、基本功、音乐伴奏……
(2)京剧舞台上出现了许多卓越的表演艺术家。
(3)京剧传统悠久,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4)提起京剧,我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丰富多彩的脸谱。
2. 教师课件出示有关京剧脸谱介绍。
(1)你瞧,每一张脸谱,上面的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不同的人物形象。你们还记得《竹节人》里那个勇猛正直的英雄人物窦尔敦吗?猜猜他的脸谱是什么颜色?(给你点提示,有首歌就是唱这极具特色的脸谱)
(2)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说唱脸谱》。看,京剧有豪迈的唱腔,相应地就有不同个性的脸谱。
3.揭题:京剧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底蕴,如果细细欣赏京剧,还会发现其中的许多奥秘。这节课让我们跟随著名戏曲作家徐城北先生走进京剧的世界,感受它独特的艺术魅力。(补充板书“趣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阅读提示很重要,请你读一读学习提示,它给我们提出了什么学习要求?
出示学习活动一。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一说自己对京剧有了哪些了解。
(1)梳理内容。
①预设写“马鞭”:有不同意见吗?马鞭只是京剧表演中的一种道具。道具有千千万万,而马鞭只是其中一种。
②预设写“道具”:你怎么知道这里是“道具”?是啊,马鞭只是京剧表演中的一种道具。道具有千千万万,而马鞭只是其中一种。
③作者就是围绕京剧谈了“道具”和“亮相”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读完课文,你对“道具”和“亮相”分别有哪些了解?
(2)了解“道具”。
①“道具”分成了两类,一种是实在的道具,一种是虚拟的道具。
②京剧表演中,哪些是实在的道具,哪些是虚拟的道具?快速浏览《马鞭》,找一找。(马鞭是实的,马是虚的;鞋底是实的,针线是虚的;酒壶酒杯是实的,饭菜是虚的;筷子是实的,豆汁是虚的)
京剧就是这样利用实在的道具和虚拟的道具,一同呈现虚实相生的画面。
(3)了解“亮相”。
①亮相也是京剧中非常有趣的一种表现形式,你知道什么叫亮相吗?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出示演员亮相图)这是生活中的亮相,而在京剧表演中亮相是指演员出场、退场时的动作造型。
②亮相也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亮相,另一种是动态亮相。
3.教师小结。京剧在道具使用时是虚实相生,人物的动作造型是动静结合。作者这样分类别来“谈”,我们一下子就能清楚地了解了。
(三)共学《马鞭》,品味“道具”的“趣”
1.那么接下来我们先走进课文的第一部分《马鞭》。
2.出示学习活动二。
默读《马鞭》第一自然段,根据表格,画找相关信息。
马
鞭 出现原因(用———划出) 好处(用序号标一标)
2. 交流反馈:马鞭出现的原因:古人时常骑马舞台太小,没办法表现;演员怕真马失去控制。马鞭出现的好处:符合中国美学;可以展现骑马人的姿态;拥有表演自由;本身具有装饰美。
(1)预设一:引导体会马鞭的“表演自由”。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①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就是马鞭使用的妙处)
②透过这四个“可以”,你的眼前还出现了哪些画面?指名说(这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就是“狠狠作戏”)再请一人说(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句话。是啊,抓住这些动作,我们好像就能看到骑马人特定优美的姿态。)
③接下来老师想和大家合作来读一读,边读边注意老师表演的动作。你看,一根小小的马鞭就无比漂亮地解决了真马无法上场的尴尬。
④京剧行当里就有这样一句话: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这种夸张式、虚拟化的的表演,正是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2)马鞭的使用还有什么好处?
预设二:引导体会马鞭的“装饰美”。
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①知识拓展。不同的人物会使用不同颜色的马鞭。猜一猜,这些人物分别会使用哪种颜色的马鞭。(出示人物图片:西楚霸王、关羽、赵云、吕布)你怎么猜到的?(猜得有道理;有理有据)是啊,马鞭一般表示骑马人的马匹的颜色,但很多时候,也与演员的服装颜色一致。
②小结:你瞧,就连马鞭的颜色,都符合中国的传统美学。
3. 那除了马鞭,其他实在和虚拟的道具又有哪些有趣的地方?出示学习活动三。
(1)默读《马鞭》第二和第三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有趣的地方。
(2)小组交流,说说透过这些文字,你彷佛能看见怎样的画面。
(1)预设一:从戏曲《拾玉镯》中感受“趣”。
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有”。
①结合这段文字你看到了什么?(演员用虚拟的道具,通过动作,就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画面)所以作者对这段表演的评价是无远远胜过了有,为什么这么说?咱们来看京剧舞台上的这段表演。
出示视频资料:《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视频,感受虚拟的道具的妙处。
②虚拟的道具让演员的表演无比精彩,难怪作者评价道——“无”远远胜过“有”。)
(2)预设二:从戏曲《金玉奴》中感受“趣”。
①想象画面。想象一下小生演员会怎么“舔筷子”
预设:经你这么一描述,我们就有画面感了;这就是作者所说的“狠狠做戏”。
②那想不想看看舞台上这段小生的表演?(观看《金玉奴》片段)这样夸张的表演难怪作者说——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齐读)
3.小结:通过《马鞭》,我们知道了京剧表演中善于运用虚拟的道具让人想象到真实的画面,这就是“虚实相生”的好处。
(四)互学《亮相》,感受“亮相”的“趣”
1.那京剧另一种表现形式亮相,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它们分别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示自主学习课文的第二个部分《亮相》。
自读《亮相》,思考:两种亮相方式分别是怎样的?画出相关语句,并完成表格。
2.交流反馈:
(1)静态亮相
①你对静态亮相有哪些了解?
②对打如此紧张激烈,双方突然停下来。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双方对峙气氛非常紧张;好像施了定身术一般。)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③这就是与现实相冲突的地方。如果此时其中一方拿起兵器朝对方一刺,他不就赢了吗?是啊,为什么不这么做?
④的确,此时双方比的就是静,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⑤看似不合理,但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恰恰是京剧的高妙之处。
(2)动态亮相
①败有败相,胜有胜相,真是有趣。这一处“风雨不透”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气势十足;武艺高强)
③不仅观众十分惊讶,连我们这些京剧门外汉都不禁想问:那胜利的一方为什么不紧追,反而在原地耍兵器?(没错,他们是为了——突显自己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京剧独特的一种魅力。)
3.那接下来配上京剧的锣鼓点音乐,男女生分角色读一读这两个部分。
4.小结:京剧艺术,讲究的是动静结合,动时力扫千钧,静时稳如磐石,这就是京剧的独特魅力。
(五)拓展延伸,加深对京剧的了解
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对京剧有了什么新的认识?那关于京剧,你还想了解什么?除了道具和亮相,有关京剧有趣的知识还有许多。京剧的魅力当然也不止于此,
2.布置实践活动:比如我们课前欣赏的脸谱,课后你可以搜集相关的资料,做一份档案卡,也可以尝试制作一个脸谱,向同学、家人们展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