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鸟的天堂》说课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鸟的天堂》说课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30 20:5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3 鸟的天堂
1
课标分析
3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1
任务设计
1
情境创设 师生活动
2
评价标准
3
板书设计
目录
1
2
3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教学活动
1
2
3
2
设计意图
课标分析
01
学情分析
02
教材分析
03
一学习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阅读时,“能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在阅读中了解时间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鸟的天堂》是五上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语文要素的安排有两个:一个指向阅读 “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另一个指向表达“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学习目标--课标分析
在习作表达中,学生已经练习过“描写景物的变化”“按变化的顺序来写”等,因此,到了本单元,学生已经具备了观察景物变化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特点等基本能力了。 五年级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写静态还是写动态,不是因为所见景象本来就是静态的或动态的,而是表达的需要和选择。
学习目标--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因为是“初步体会”,教学时不宜提太高要求,学生能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根据描写想象出具体、丰富的画面即可。不需要对景物是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进行细致的分析,而是要体会这些描写表达出了怎样的“情趣”,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考。
学习目标--教材分析
在习作上中,学生也已经练习过“描写景物的变化”“按变化的顺序来写”等
三下四单元《火烧云》侧重了让学生感知景物的“动态变化”
四上一单元的《观潮》侧重的是想象动态画面。
三上第五单元《金色的草地》通过时间变化,感受同一事物(静态)是怎样变化的。
学习目标--教材分析
五年级已经具备了观察景物变化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特点等基本能力
课题: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目标1 1.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文章语言的“韵律之美”以及文中所描写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能找出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体会画面美。 目标2
2.找出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边阅读边想象画面,体会动静结合的写法所展现出来的画面美。
3.能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写出景物的变化。 目标3
3.仿照课文,尝试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写出景物的变化。
任务设计
01
评价标准
02
二评价任务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文章语言的“韵律之美”以及文中所描写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任务1.同桌互查,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把句子读通顺,并能体会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2.找出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边阅读边想象画面,体会动静结合的写法所展现出来的画面美。 任务2.朗读课文,划出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小组讨论,并能感悟特点。
3.仿照课文,尝试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写出景物的变化。 任务3.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仿写片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鸟的天堂》
师生活动
01
设计意图
02
板书设计
03
三教学活动
借助问题 整体感知
细读课文 感悟方法
感情朗读 好句积累
运用方法 拓展写作
01
02
03
04
教学过程
环节一、借助问题 整体感知
作者和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间,每一次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两次去了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茂盛的大榕树,没看到鸟。第二次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小鸟飞来飞去的热闹情景。)
设计意图:通过关键问题,引发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借助问题,整体感知
环节二、细读课文 感悟方法
读课文,标出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突出了“鸟的天堂”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自读课文,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前边两课学到的语文要素,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上来,巩固他们对“静态描写”“动态描写”的认识。
二、细读课文,感悟方法
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
(自然因素: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人为因素: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
过渡:“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这不禁让“我”有点遗憾。
学习流程:学生自学,标划、批注,汇报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方法“借助关键词句体会事物特点”,总结本文学习要点“静态描写突出了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
(二)小组合作学习10——14自然段,后班内交流。
1.边读边想象画面,早晨的“鸟的天堂”又是一幅什么情景?请画出相关语句,感受动态美。
默读第12、13自然段,思考:本段采用了什么写法?
先写应接不暇的整体感受,再具体写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儿在“天堂”里的快乐和自由。语速稍微快一点,“应接不暇”“这”“那”“另”等词语重读。
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在汇报交流中总结方法“动态描写突出了 “鸟的天堂”鸟多、热闹的画面。
3.对比:对比朗读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说说自己的感受。
一静一动。第一次重在描写榕树枝繁叶茂的静态场景,第二次重在描写群鸟飞鸣的动态场景。
环节三、感情朗读 好句积累



三、感情朗读,背诵积累
1.理解“ ‘鸟的天堂’ 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
2.引导学生体会全文表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读是为了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情感,在学生的诵读积累中,将优美的文段记在心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环节四、运用方法 拓展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