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30 17:3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标要求 课标解读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1.重要概念: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大化改新、幕府统治。
2.历史现象:日本仿照中国改革的影响。
3.历史趋势:中世纪亚洲各地封建化的进程及特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一、阿拉伯帝国
1.阿拉伯国家
穆罕默德
创立伊斯兰教
7世纪初
穆罕默德去世,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632年
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8世纪中期
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
622年
大规模对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
7世纪中期起
750年阿拉伯帝国全盛时的疆界
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
伊斯兰教元年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2.阿拉伯帝国
(1)政治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治体制。
①最高统治者阿里发,掌握国家的政治、宗教和军事大权;
②下设官僚机构辅助:宰相协助阿里发统管政务
枢密院掌管令状与文告
财政部负责收支(类似中国古代的户部)。
(2)经济繁荣: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较快发展,阿拉伯商人成为连接欧亚非三洲贸易的桥梁。
(3)文化繁荣:继承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经典著作,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
阿拉伯商业与其对文化的影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课堂探究】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
②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
③统治者重视知识、人才,兼收并蓄,融合东西方优秀文化
④地处亚非欧交界,地理位置优越
【课堂探究】阿拉伯文化的影响:
(1)对世界——成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2)对西方
①为欧洲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②把东方的技术发明传入西方,有利于西欧社会的转型。
(3)对中国:阿拉伯的文学、天文学、医药学和数学等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 ,率军征讨,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在今哈萨克斯坦 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被俘去一批造纸工匠出身的士兵。当地人组织这些俘虏传授造纸方法,并在撒马尔康办起用棉花造纸的厂子。公元751年之后,造纸术就逐渐传向阿拉伯与欧洲各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改君士坦丁堡为伊斯坦布尔,定为首都。
到16世纪后期,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1、基本概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13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逐步征服小亚细亚。
14世纪中期,逐渐征服巴尔干半岛南部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政治: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
经济: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帝国控制了链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收到一定影响。
2、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3、奥斯曼帝国的影响
(1)保存了大量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2)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继承了东罗马帝国及伊斯兰文化,采纳地中海、黑海周边地区的传统、艺术及文化体系,并加入了新的元素,因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综合并创新发展。
(3)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奥斯曼帝国扼守欧亚非三洲要冲,在地中海也区对亚欧商旅征收重税和海盗式抢劫,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造成西欧商业危机,促使西欧国家致力于寻找新的商路,开辟新航路。
(4)战争与和平:奥斯曼帝国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导致该地区国际关系的紧张,成为一战爆发的火药桶。
(5)文化多样性:奥斯曼帝国的向外扩张,使伊斯兰教及其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1、南亚---印度发展概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①4世纪初,恒河中游兴起的笈多帝国,几乎征服了北印度。
国王直接控制的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其余大部分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够统一。
笈多帝国时期,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以后逐渐发展为印度主要宗教。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②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
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拥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人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13世纪——16世纪 突厥人入侵,建立德里苏丹帝国
分裂混乱
1世纪——4世纪 大月氏入侵,建贵霜帝国,与汉、罗马、安息并称四大帝国
4世纪——6世纪 笈多帝国
7世纪 戒日帝国,玄奘西行
种姓制度形成
BC14世纪,雅利安人入侵
BC6世纪——BC5世纪波斯帝国入侵
BC4世纪 亚历山大入侵
BC4世纪——BC2世纪 孔雀帝国,奉佛教为国教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2、东亚---日本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
中国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传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
孝德天皇开始“大化改新”,模仿中国隋唐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中央集权制开始瓦解,形成庄园;贵族、庄园主豢养武士,武士集团日益重要。
镰仓幕府建立,并从朝廷获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
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
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制外来影响。
秦汉之际
6-7世纪
646年
10世纪
12世纪末
17世纪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内容: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推动日本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开始标志: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影响:
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制度
特点:
日本 隋唐
政治 (建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 二官八省制 三省六部制
地方 划分为国、郡、里 郡县制
选官 废除世袭贵族制,以才选官 科举制
经济 土地制度 实行 “班田收授法” 均田法
赋税制度 实行租庸调制,统一租税 租庸调
大化改新
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留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
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
将军和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成为将军的家臣。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和兵役义务。
日本的统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江户(东京)
镰仓(神奈川县东南部)
室町,又称足利幕府
【唯物史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认识幕府统治的形成
(1)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大化改新后的土地国有制是与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独立生产成为可能,743年政府颁布的“垦田永世私财法”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2)庄园制的形成:随着土地私有制在全国发展起来,贵族、豪门、寺院等势力大量购买、兼并土地,8世纪末建立庄园,庄园制发展起来。
(3)武士集团形成:随着大庄园制的发展,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1)4世纪,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政权并立;
(2)7世纪末,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效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3)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效仿唐制,
①政治上,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地方划分为十道,实行科举考试;
②经济上推行土地国有;
③文化上,传播中国儒家经典和词章之学。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3、东亚---朝鲜半岛发展概况
(4)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朝鲜。
(5)历史上,中朝两国关系密切,曾于16世纪末联合抗击日本侵略,维护了朝鲜的独立和统一。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3、东亚---朝鲜半岛发展概况
- 三国时代(前57-668年)
- 统一新罗(668-901年)
- 后三国时代(892-936年)
- 高丽王朝(918-1392年)
- 李氏朝鲜(1392-1910年)
- 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16C末)
类别 政教合一的西亚 多种宗教的南亚 中央集权的东亚
政治
经济
文化
君主中央集权体制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对外贸易兴盛
以中国儒学文化为中心,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
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
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
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多种宗教文化并存,在相互借鉴中发展
政教合一的君主集权体制,但由于宗教冲突仍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
课堂小结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2021福建卷)公元8-9世纪,阿拉伯人大规模地将其他文明的古代文献翻译成阿拉伯语。到了14世纪,其中的一些文献已陆续传到欧洲。这为( )
A.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 B.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C.启蒙运动提供了依据 D.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高考真题】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阿拉伯人保存的典籍传到欧洲,其中包括指南针技术、人文主义(冒险精神)的典籍、古希腊地理学家的地圆学说,这些为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故A正确;
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故排除B;
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也距离14世纪较远,故排除C;
14世纪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时间18世纪末相距较远,故排除D。
德里苏丹国废除了印度传统的官吏世袭制度,各部长官由苏丹任命。边远地区分布着印度教王公统治的众多土邦。这些土邦在承认德里苏丹国的宗主权和缴纳贡税的条件下,处于半独立的状态。这说明( )
A.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B.印度教仍是国家的主导宗教
C.不同土邦间的对立非常严重 D.印度王公的各种特权被取消
解析:从题干可看出,德里苏丹国废除了印度传统的官吏世袭制度,各部长官由苏丹任命,虽然边远土邦之间仍处于半独立的状态,但相对于以前来讲,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有所加强,故 A 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况且德里苏丹国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故 B 项错误;题干只是说明边远土邦处于半独立状态,未涉及土邦之间的对立问题,故 C 项错误;题干只是强调废除了印度传统的官吏世袭制度,不能由此得出印度王公的各种特权被取消,故 D 项错误。
A
为了反抗封建官吏的层层盘剥,加上班田制的破坏和水利工程难以维持,农民或虚报户籍,或逃匿他乡,或将土地献纳给豪门势家,自己成为他们的庄民。各地豪族也乘机兼并土地,隐匿外来农户耕种,建立庄园。这说明日本庄园的建立主要是由于(  )
A.中央集权制的瓦解 B.阶级矛盾的激化
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地方豪强的扩张
解析: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日本国有封建土地制度遭到破坏,在此基 础上,“庄民”和“庄园”产生,C 项正确。中央集权制的瓦解与庄园的建立没有直接联系, 排除A项;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项错误;地方豪强的扩张是庄园 形成的根本原因,不是主要原因,D 项错误。
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