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小学五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6分)
1.地球表面包括 和海洋。
2.温度、风、水等都能改变地表的 。
3.岩石碎屑经过风、流水等的搬运后沉积于陆地、河湖及海洋,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形成的岩石叫 。
4.做造霜的实验时,在冰水中 ,可以让温度更低。
5.做人造雾实验时,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增加空气中飘浮的 。
6.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 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 ,这就是霜。
7.大脑虽然只占体重的2.5%,却消耗着身体 的能量和 的氧气。
8. 和 是身体的控制中心。
9.人的身体可以察觉到环境的改变或接收到某些信号,这些环境的改变或信号就是 。由刺激引起的相应活动或变化就是 。
10.人在不受大脑控制下做出的非常迅速的反应是自我保护的 。
11. 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二、判断题(每题一分,共10分)
12.地球内部的物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判断对错)
13.珠穆朗玛峰的形成是风的作用。 (判断对错)
14.盆地是四周高、中部低的盆状地形 (判断对错)
15.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判断对错)
16.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是永不停止的。 (判断对错)
17.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0℃以下)形成的。 (判断对错)
18.在模拟雨的实验中,在培养皿中放冰块,是为了让培养皿底部的温度低于烧杯内温度。 (判断对错)
19.做人造雾的实验室,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量筒内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判断对错)
20.人体的右脑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左脑偏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 (判断对错)
21.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脑来完成。 (判断对错)
三、选择题(每题一分,共10分)
22.下列关于山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按山的高度,可分为高山、中山和低山
B.山地是陆地的基本地形,分布广泛
C.山地是指海拔在100米以上的高地
23.划分地球表面地形最主要的依据是( )
A.是否有河流 B.是否有山脉
C.海拔高度和地表特征
24.下列气象的形成与水蒸气的凝结无关的是( )
A.云、雾 B.霜、露 C.风
25.雨和雪的状态不同主要是由于( )
A.季节不同 B.地域不同 C.气温不同
26.在水循环中,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是( )
A.蒸发 B.融化 C.凝结
27.造霜时,向冰水中加盐,可以让温度( )
A.更高 B.更低 C.保持不变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和雾是液态的水 B.露和云是液态的水
C.霜和雪是固态的水
29.人体的神经中枢不包括( )
A.大脑 B.脊髓 C.神经
30.人体产生视觉与( )无关。
A.脊髓 B.大脑 C.视觉神经
31.一位病人的脑部受损,出现站立不稳、走路摇晃等症状,这最可能是损伤了(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四、综合应用题(每空1分,共8分)
32.(8分)下面是关于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四种地形主要特点的描述,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完成相关习题。
①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②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③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④地面崎岖不平,但起伏不大,坡度较缓
(1)关于山地,我知道的典型代表是 ,山地的主要特点是 (填序号)。
(2)关于平原,我知道的典型代表是 ,平原的主要特点是 (填序号)。
(3)关于丘陵,我知道的典型代表是 ,丘陵的主要特点是 (填序号)。
(4)关于盆地,我知道的典型代表是 ,盆地的主要特点是 (填序号)。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一分,共6分)
33.(6分)为了探究自然界中的云和雾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做了如下实
验。
(1)实验目的:探究云和雾形成的原因。
(2)实验过程:①拿一个装有温水的烧杯。此时烧杯内除了温
水外,还有 。
②用镊子夹取一块冰慢慢接近杯口。此次观察到的现象是
冰块周围有 形成,据此可知,“白气”是在 (选填“遇冷”或“受热”)的条件下形成的。“白气”实际是飘浮在空中的 ,(选填小水滴或小冰晶)不是 。
③把冰块移开。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白气” 了.(选填“有”或“没有”)
④反复做几次,观察现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
1.【解答】地球表面可以分为陆地和海洋两部分,其中大约71%的表面都被海洋覆盖,总面积约为3.61亿平方千米。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约占29%,大约为1.49亿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陆地。
2.【解答】根据影响地球表面形态的认识,温度、风、水等都能改变地表的形态。
故答案为:形态。
3.【解答】岩石碎屑经过风、流水等的搬运后沉积于陆地、河湖及海洋,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页岩、石灰岩、砾岩等。
故答案为:沉积岩。
4.【解答】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0°c以下。在碎冰块中撒一些食盐,冰的凝固点降低,冰的温度降低。
故答案为:盐。
5.【解答】点燃的线香会产生白色的烟,能够增加空气中漂浮的固体微粒,更便于观察。
故答案为:固体微粒。
6.【解答】水蒸气遇到0℃以下低温环境,会发生凝华,形成固态冰晶。霜就是水蒸气凝华的结果。
故答案为:0℃;冰晶。
7.【解答】大脑虽然只占体重的2.5%,却消耗着身体20%的能量和25%的氧气。大脑是消耗人体能量最多的器官。
故答案为:20%;25%。
8.【解答】脑、脊髓和神经共同完成指挥和协调人体一切活动的任务,就组成了我们身体内的神经系统,脑、脊髓是身体的控制中心。
故答案为:脑;脊髓。
9.【解答】人的身体可以觉察到环境的改变或接收到某些信号,这些环境的改变或信号就是刺激,人体会对这些刺激做出必要的反应,就是由刺激引起的相应活动或变化。
故答案为:刺激;反应。
10.【解答】根据对条件反射的认识,人在不受大脑控制下做出的非常迅速的反应是自我保护的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条件反射。
11.【解答】我国有24个节气,每半个月一个节气。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季即将开始。
故答案为:霜降。
二、判断题
12.【解答】地球内部分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促使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3.【解答】许多科学家认为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由于印度洋板块从亚欧板块下方插入,抬高了亚欧板块喜马拉雅山那一部分,海水退去,形成了高原。目前印度洋板块还在不断深入,所以逐渐形成了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板块的碰撞。
故答案为:×。
14.【解答】盆地是常见的地形之一,盆地的特点是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呈盆状故名,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5.【解答】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所以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
16.【解答】根据对水循环的认识,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使得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是永不停止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7.【解答】当空气湿度大、气温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附着在物体上就形成了露水,如果气温在0℃以下,水会变为固体,变成了霜,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8.【解答】水有气态、液态和固态的三态变化,自然界的雨、雪、冰雹就是水的三态变化过程。模拟雨的形成实验中,在培养皿中放冰块起的作用是降低培养皿底部温度,模拟高空低温环境,降低温度,加速水蒸气凝结,更容易形成降雨。故题干错误。
故答案为:×。
19.【解答】做人造雾实验时,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后,量筒内形成了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做人造雾的实验室,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量筒内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故答案为:√。
20.【解答】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大脑对身体的管理是不同侧的,人的大脑中,左半球偏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右半球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
故答案为:√。
21.【解答】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大脑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神经系统来完成。
故答案为:√。
三、选择题
22.【解答】A、山地的规模大小也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为高山、中山和低山。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称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称为中山,海拔低于1000米的称为低山。故A正确;
B、山地是陆地的基本地形,分布广泛,故B正确;
C、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故C错误。
故选:C。
23.【解答】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山地、峡谷、海洋和岛屿、沙漠等,海拔高达以及地表的特征是划分地球表面地形的最主要的依据。
故选:C。
24.【解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会形成雾;在高空遇冷就会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当达到一定数量时便形成云。夜间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近地面的物体表面发生凝结,就形成了露。江河湖泊中的水,受太阳的照射蒸发为水蒸气升到高空中,在高空遇冷凝结成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当低空温度低于0℃时,降落下来的是雪。云、雾、露的形成是凝结现象;雪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风与水蒸气的凝结无关。
故选:C。
25.【解答】根据对降雨的认识,雨和雪都是降水形式,雨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滴,是液态,气温低但是要高于0℃;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固形成的小冰晶,是固态,形成雪时的气温要低于0℃,所以它们状态不同主要是由于气温不同。
故选:C。
26.【解答】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
故选:C。
27.【解答】造霜时,在碎冰块中撒一些食盐,会使冰的凝固点降低,冰的温度降低到0°c以下,从而使水蒸气凝华为小冰晶,产生白霜。
故选:B。
28.【解答】A.云可能是液态的小水滴,也可能是固态的小冰粒,是液态的水,故A错误;
B.露是液态的水,云可能是液态的小水滴,也可能是固态的小冰粒,故B错误;
C.霜和雪都是固体,属于固态的水,故C正确。
故选:C。
29.【解答】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是高级神经中枢;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既是大脑和躯干的联系通道,又可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应,大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神经不属于人体的神经中枢。
故选:C。
30.【解答】根据对人体视觉的认识,人体产生视觉与视觉神经和大脑有关,与脊髓无关。
故选:A。
31.【解答】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部受损,出现闭目站立不稳,走路摇晃,这是由于损伤了小脑。
故选:B。
四、综合应用题
32.【解答】世界陆地表面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关于山地,我知道的典型代表是黄山,山地的主要特点是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2)关于平原,我知道的典型代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主要特点是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3)关于丘陵,我知道的典型代表是江南丘陵,,丘陵的主要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但起伏不大,坡度较缓。
(4)关于盆地,我知道的典型代表是四川盆地,盆地的主要特点是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故答案为:(1)黄山;③。(2)长江中下游平原;②。(3)江南丘陵;④。(4)四川盆地;①。
五、实验探究题
33.【解答】探究云和雾形成的原因,拿一个装有温水的烧杯。此时烧杯内除了温水外,还有肉眼看不见的水蒸气。用镊子夹取一块冰慢慢接近杯口。此次观察到的现象是冰块周围有“白气”形成,据此可知,“白气”是在水蒸气遇冷的条件下形成的。“白气”实际是飘浮在空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不是小冰晶。把冰块移开,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白气”没有了,说明自然界中的云或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
故答案为:水蒸气;白气;遇冷;小水滴;小冰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