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逻辑的力量 课件(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逻辑的力量 课件(共5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1 09:3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
学点逻辑:生活学习工作中,逻辑无处不在。学点逻辑,1.辨识信息,把握真相。2.思维更缜密,论证更严谨,语言更准确。3.合理思考,探寻未知。
学点逻辑
任务目标
逻辑无处不在
好处多多
背理不背情
   一、逻辑定义
逻辑是研究人们的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我们通常所说的“逻辑”,一般指逻辑规律,即关于思维形式结构的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
二、逻辑常识
1.概念 内涵 外延
概念:概念是事物或现象特有的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由内涵和外延组成。
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后两种关系又叫全异关系。如:“偷”和“窃”属全同关系,“学校”和“中学”属于包含关系,“青年”和“学生”属交叉关系,“战争”与“和平”属于矛盾关系,“黑”和“白”属于反对关系。
内涵:是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比如“人”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指“有语言、能思维、会制造工具”。
外延:是概念对思维对象具体范围的反映。
活动探究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预热——必备知识】
互联网时代,表达情绪化,生活碎片化。有谬误,受害甚至传播。逻辑——甄别信息,辨析谬误
2.命题
命题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如“在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杨利伟”,这个句子对某一事件做出了明确判断,代表了命题。而像“今天会下雨吗 ”“请把烟灭掉!”这样的疑问句、祈使句不代表命题。
逻辑中的命题和语言中的语句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要注意预设义和隐含义。
三、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1)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具有确定性,始终保持如一。例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违反同一律)
(2)不矛盾律:要求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真。例如:我的矛能刺穿任何盾,我的盾任何矛也刺不穿。(违反矛盾律)
(3)排中律:要求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必有一真。
例如:“说世界上有鬼,这不对,这是迷信;但要说世界上没鬼,也未免武断,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
(4)充足理由律:要求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具备充足的理由。
例如:逻辑学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因为逻辑学是科学,科学能增进人们的知识。(推断是真的,正确)
任务1:分析下面的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①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②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③ “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
【行动】
常见谬误:概念前后不一致;自相矛盾;态度模棱两可;理由站不住脚或推不出结论。
所有作品,作品之一(单个),偷换概念,违同一律。
④“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不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
⑤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 ”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⑥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⑦ 不薄之为厚,不白之为黑。
⑧《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⑨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 请回答“是”或者“不是”!
故意违反逻辑的语言艺术
任务2:辨析日常语言表达中的逻辑错误。
示例:
①他是多个死难者中唯一幸免的一个。
②根据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
③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
④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⑤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⑥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答案:①自相矛盾。既然死难了,又怎么能幸免呢
②概念划分不当。“生活用品”包括“床上用品”。
③强加因果。“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是因为“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
④主客颠倒。应该是“我与报纸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⑤否定不当。“不能否认”“不是”,三重否定又是否定。
⑥不合事理。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
学习活动二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必备知识】
推理
推理是从一个或者若干个前提推出结论的过程。推理要得到正确的结论,既要求前提为真,也要求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前提为假
语文学习中的推理
活动规划
任务:以下案例大都与我们学过的课文有关,请指出各个案例中的前提和结论,简述其推理过程,并从中提炼出可以普遍应用的推理形式。
①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晏子使楚》)
②《河中石兽》中的老河兵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判断出石兽在上游。但有人认为老河兵即使没有相应的河道经验,也能够通过已知的情况推理出同样的结论,因为课文第1段交代了:“求石兽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如果这段话语序无误的话,说明一开始就在原地找过了,然后又到下游找,都没有找到,那石兽还能在哪儿呢
 
③《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在私室内用瓜果私祭时想:“但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若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
④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鲁迅《藤野先生》)
⑤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答案:①用的是必要条件推理,推理如下:
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门入;
我是出使到楚国来(非出使狗国);
所以,我不从狗门入。
该推理前提真实,形式有效,结论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据此,楚人一定要晏子从狗门入的话,那等于承认楚国是狗国。
②选言推理,或者说排除法,一种极易理解的逻辑方法,简言之,就是共有n种可能存在,排除了(n-1)种可能,剩下最后一种可能就成为必然。排除法在阅读和写作中有广泛用途。
③两难推理。如果我去林妹妹处,则足以致疾;如果我不去林妹妹处,也足以致疾;我或者去林妹妹处,或者不去林妹妹处;总之,都足以致疾。
④求同推理。归纳推理。
⑤类比推理。
【典例剖析】
【例1】(2017·全国卷Ⅰ)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针对的是文本中的“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一句。先找出另外两处推断存在问题的句子,再参照这个方法修改。文本中的“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存在推理问题:有了浓厚的兴趣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也存在推理问题:取得好成绩不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发现问题后再依照例句说明问题就可以了。
答案:②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③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例2】(2017·全国卷Ⅱ)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题干提示“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找出表述不严谨的地方并修改过来。
答案: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③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例3】(2017·全国卷Ⅲ)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发火灾,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推断应在合乎情理的情况下,防止出现武断绝对,如“势必”“可以”“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就属于这类问题。
答案:②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
③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
【例4】“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原则的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大前提的小前提,一个由此引申出的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大前提必须是引用名言,语言简明、连贯,句式不要求完全一致。
示例:“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是勇者,所以最终我们将取得胜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题目中对“‘三段论’推理”的解释,然后对例句进行分析——“狭路相逢勇者胜”是大前提,“我们是勇者”是小前提,“最终我们将取得胜利”是结论。拟写答案时首先要符合“三段论”的推理过程,而且结论要合理;其次,大前提要引用名言;最后,要注意句式,示例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所写句子也应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
答案(示例):(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们不是圣贤,所以肯定会犯错。
(2)“谦虚使人进步”,我们保持了谦虚的品质,所以能不断取得进步。
【例5】仿照例文的类比方式,补足下文空缺部分的内容。不能再使用例文中的句子。
例文: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尽力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怕发生交通拥堵就禁止汽车上路。就如同不能因为怕说错话就永远不说话一样。永远不说话自然不会说错话,但也同时压制了许多有益的话。
毫无疑问,未成年人吸烟应该加以禁止。但是,我们不能为了防止给未成年人吸烟以可乘之机,就明令禁止自动售烟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就如同不能为了禁止无证驾车行为就在路上设置路障一样 路障自然禁止了无证驾车的行为 但也同时禁止了有证驾车的行为s
【技法小结】
逻辑推理解题两注意
一、分析句意,看句意逻辑关系是否合理,关联词运用是否恰当。
复句、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分析多重复句,要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语,三看逻辑关系。有分号,就在分号那划一层。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看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特别注意以下复句,因为它们体现的逻辑关系更加明显,使人更加容易出现误判:
1.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而且(还、又)……”“而且”“并且”“尚且……何况……”“别说……就连(就是)……”等。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解题时,注意查找“递进层次的颠倒”的问题。
2.因果复句: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说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既……就(那么)……”“因此”等。如“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不气馁”。
解题时,注意查找“强加因果”“因果倒置”的问题。
3.假设复句:由两个有假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如果(倘若)……就(那么)……”“即使(纵然)……也……”“再……也……”“假如”“假使”“假若”“要是”等。如“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使用价值”。
解题时,注意“由假设情况产生的结果不一定合乎现实事理”的问题。
4.条件复句: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除非)……才……”“无论(任凭)……都(也)……”等。如“只有党风正,才能事业兴”。
解题时,注意:
(1)充分条件: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没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简称充分条件。
生活中常用“如果……那么……”“若……则……”“只要……就……”来表示充分条件。例如:
如果这场比赛踢平,那么中国男足就能出线。
总参命令:若飞机不能降落则直接伞降汶川。
(2)必要条件:如果没有A,则必然没有B;如果有A而未必有B,则A就是B的必要条件。
生活中常用“只有……才……”或“不……不……”来表示必要条件。例如:
一个制度、一个政府,只有不断地听取批评意见,才能够不断改进工作,不断进步。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不把这个杀人魔鬼处以极刑就不足以平民愤。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3)充要条件: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B,则必然有事物情况A,那么B就是A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反之亦然。
生活中表达充要条件的情况不太常见。在逻辑学和数学中一般用“当且仅当”“需要且只需要”“唯一条件”来表示充分必要条件。例如:
当且仅当竞争对手甲退出投标时,乙才会报一个较高的价位。
为了防止圆管内流动的水发生结冰,则需要且只需要保持圆管内壁面的最低温度在某一温度以上。
俄军逼近格首都称停火唯一条件是格军放弃武力。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二、看关键词语使用是否恰当。
如表范围的词语:少量、多数、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之一等。
表程度的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部分等。
表“已然或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等。
表“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
表逻辑关系的词语:因为、因此、因而、由于、原因、结果、从而、更、也、又等。
例如:
1.“可能、大约、左右”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只是估计,但不是绝对肯定。
2.“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不排除极个别特例,说明××××差不多是×××××。
3.“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不排除极个别特例,说明××××差不多是×××××。
4.“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大多数是××××××,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换成“总是”表明××××一定表示××××××,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5.“通常”起限制作用,表示××是一般情况,表明还会有特别或例外的情况。“一般”起限制作用,表示××是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
6.“之一”限制作用,表明××只是其中的一种,不是唯一的,去掉后,就成了唯一的。
    【必备知识】
论证:就是用某些论据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
1.关注论证的隐含前提。
2.间接论证:排除法、反证法、归谬法。
排除法:就是共有n种可能存在,排除了(n-1)种可能,剩下最后一种可能就成为必然。
反证法:就是先假设与某个论点相矛盾的观点成立,然后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间接地证明最初的观点。
归谬法:从某一观点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目的则是证明这一观点本身的错误,常用于驳论。
3.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
驳论:驳论是通过驳斥敌对论点,证明它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论证方法。驳论可分为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三种。
学习活动三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论证的隐含前提
 【关键能力】 间接论证:1.排除法:《拿来主义》
2.反证法运用示例:
“如果反对实事求是,反对从实际出发,反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还说得上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呢 那会把我们引导到什么地方去呢 很明显,那只能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只能引导到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 ——《实事求是》
运用技巧:这段文字没从正面论述实事求是怎样,而是假设不实事求是会怎样,来证明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这运用了反证法。
3.归谬法运用示例:“还有一次,国民党的一个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闹得满城风雨。鲁迅先生幽默地说:‘同学同泳,皮肉偶尔相碰,有碍男女大防。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间,一同呼吸着天地中间的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呼出来,被那个女人的鼻孔吸进去,又从那个女人的鼻孔呼出来,被另一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淆乱乾坤,实在比皮肉相碰还要坏。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 ——唐弢《琐忆》
运用技巧:这段文字运用归谬法。先认同男女同学同泳的确有碍大防,接着又运用夸张联想的手法推出:但要彻底防止男女淆乱乾坤,就要一律带上防毒面具这一荒谬的结论,令人忍俊不禁。
虚拟论敌
3.学习驳论文写作技巧,明确“虚拟论敌”驳论策略。
驳论文写作要点:
(1)确立攻击目标
首先要明确反驳的论点,即确立攻击目标。
(2)抓住敌论要害
反驳,首先要找寻到突破口,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击中敌论的要害,取得论辩的全胜。
(3)讲究反驳方法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要驳倒对方的论点,自然可以从议论文的三要素着手,或者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或者采用迂回间接的方式,从对方的论据、论证入手,证明它的虚妄和荒唐,从而达到驳倒对方论点的目的。
①反驳论点。
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反驳论点的方法,可以通过例证反驳,常采用的方式是先总括出对方的错误的论点,然后摆出事实证明其荒唐谬误,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反驳论点还可以运用反证法和归谬法。
②反驳论据。
论点是论据的集中和升华,论据是论点的基础和支撑。驳倒论据,犹如釜底抽薪,对方论点也就颓然倒塌。论据通常有三种:事实论据、数字论据和理论论据。反驳论据也就常常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可以揭露其事实虚假、数字含混或理论的荒谬。
③反驳论证。
论据与论点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才能成为论点的有力支撑。指出对方论点与论据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也可以达到反驳的目的。
论证的错误表现是多方面的:有时是演绎过程中大小前提与结论不合逻辑;有时是作者在一篇文章内的观点间自相矛盾;有时是论点与论据之间推理不妥……总之,只要发现对方在论证上有逻辑错误,就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展开反驳。
 活动规划
  任务1:搜集典型议论性文章,分析其中的逻辑链条。
小组合作,先分头搜集典型的议论性文章,再共同剖析文章的论证过程,理清其中包含的逻辑链条,推敲其论证的逻辑性,为议论文写作提供借鉴。
任务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辩论赛,在辩论中体会逻辑的力量。
小组一起先确定辩题,然后从逻辑角度对辩题分析,对辩论进行谋划。
任务3:尝试写驳论文。
围绕最近的社会热点问题,搜集、阅读媒体上的评论文章,选择你不认同的一篇,针对其观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驳论文。
 反馈评估
学习活动一、二、三
1.分析下面的例子,看看它们分别违背了什么思维规律。
(1)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两个“群众”所表达的概念并非同一,前者是“群众”这个整体,后者指“群众”中的一员。违背同一律。
(2)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违者“一触即死”,自然不能再行法办。违背不矛盾律。
(3)这座山从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也从来没有下来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违背不矛盾律。
(4)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抛弃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采纳他的意见与否,二者相互矛盾,不能同时否定也不能同时肯定。违反排中律。
(5)编辑同志,您说我的作品不够成熟,显得幼稚,那您就把它当成儿童文学发表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违反同一律。这里的“幼稚”是指作品不成熟、不完善,并非是指内容适合“不成熟的人”阅读的文学作品。
2.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信息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便利。谣言在网下及网络群组、微博、视频网站中传播,马上就会成为热点。如果谣言内容涉及人们的生活,产生恐慌情绪就会成为必然。此时, 做好科普就尤为重要,而网络作为科学知识的存储空间,是科普的好手段。只要利用网络信息,就能让谣言无处藏身。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① 谣言在网下网上传播,不一定马上成为热点。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谣言内容涉及人们的生活,不一定产生恐慌情绪。
③利用网络信息,不一定能让谣言无处藏身。
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村村通公路,这也给农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首先,村村通公路,连接到大城市,方便快捷,肯定能让农民过上跟城市一样便捷的生活,一定能让农民活得健康,比城里人更长寿;其次,村村通公路势必极大地解放农民的思想,开阔农民的视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①村村通了公路也不一定能让农民过上跟城市一样便捷的生活。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村村通了公路不一定能让农民比城里人活得更健康、更长寿。
③村村通了公路不一定能极大地解放农民的思想,开阔农民的视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4.请运用归纳推理的逻辑方式,自选主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鲜明,不少于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才
孔子研读古书,韦编三绝,终于成为伟大教育家和思想家。杜甫苦读诗书,读书破万卷,终于成为人人敬仰的一代诗圣。周恩来博览群书,常常省下饭钱买书读,终于成为振兴中华、开创新中国的一代功臣。……纵观古今伟人,无一不是刻苦学习的典范。因此,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注意:归纳论证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
5.请运用归谬法,自定主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鲜明,不少于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屋不扫可以扫天下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中,人要处理的事物与古代社会相比何止增加百倍,如果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次要矛盾,如果我们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最终只会走向“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老路。
现代社会的分工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多的琐事都可以交给专门的从业者去做。这也是符合现代社会分工合作精神的。在现代社会,我们已经没有事必躬亲的必要了。我们总不能要求现代人自己养蚕织布吧 我们看到无数能打扫天下的人身上的衣服都是别人做的呀!(归谬推理)他们不一样扫天下吗
6.在一场“个性是否需要刻意追求”的辩论赛中,正方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针对正方的论述,请你站在反方立场,加以辩论。要求:语言准确连贯;观点鲜明;不少于100字。
正方:我方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首先,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先天的个性都有缺陷,刻意去追求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就应该成为我们每个有志青年的自觉行为;其次,人不是产品,不是机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难免让人产生厌烦,我就是我,与众不同才是每个人的个人魅力所在,但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唯有通过“习”才能“相远”,这个“习”就是刻意追求,这个“相远”就是个性的差异。所以我方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我方认为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首先,个性是天生的,遗传是最主要的因素,后天的刻意追求很难改变一个人的个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性相近”并不代表“性相同”,说明还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就是个性,既然有了差异的个性了,你再去追求模仿别人的个性,最后就等于失去个性。所以,我方坚决认为个性不需要刻意地去追求。
7.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根据要求作文。
曾获“十月诗歌奖”“十月文学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的著名诗人陈先发在儿子16岁要去美国读书时,曾写过一段告诫之语,劝儿子在生活中要积蓄起人生“四力”。
(1)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
(2)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
(3)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
(4)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感悟,从以上“四力”中任选两种,谈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根据以上“四力”的理解,可以有如下的立意:眼力即为辨别是非的能力、思力是方法把握和思想的积淀、定力是不为复杂影响的能力、抗压之力是在挫折面前的乐观与激情。以上“四力”都是可以要立意的角度,都是引导人成才的道理。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现实,这样作文才能有深度。
【参考例文】
眼力是一种“定力”
鉴定是一门“眼学”,靠的主要是“眼力”,这是没有问题的。
一般人会把眼力理解为“依靠眼光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这从字面上看似乎也没有错,既是“眼力”,自然全部依赖一双眼睛了。然而,眼力之“力”,却未必根植于你的眼睛。
这要怎么解释呢 打个比方吧,拿一条宽20厘米的长木板放在平地上让你行走,你一定不会走到木板外面去,如果把木板升到100米的高空,你原来的“能力”还在吗 再比如,站在一定的距离,把篮球投进篮框里,是一种与准确有关的“能力”,但是像乔丹那样,在NBA总决赛最后一场的最后一秒,从对方的激烈围抢中高高跃起,空中绕过阻碍,投进压哨逆袭的一球,所需要的能力,却不是“准确”所能概括的。
有句乡谚说:“当官靠提携,撑船真才子。”撑船的知识和技巧并不复杂,但要想从急流险滩、惊涛骇浪中全身而退,却需要一种日积月累的,既与外境周旋,又与“我”周旋的真功夫。鉴定一事,实与撑船相近。
晚明书画鉴藏家张丑在其《清河书画舫》一书中指出:“是故善鉴者,毋为重名所骇,毋为秘藏所惑,毋为古纸所欺,毋为拓本所误,则于此道称庶几矣。”这里所谓的“骇”“惑”“欺”“误”,都与“眼”无关,而与“心”有关。
从这个角度看,鉴定也是一门心理学。真正的“眼力”,包含了一种“定力”,是通过与自身各种微妙隐蔽的心理做斗争的过程逐渐建立起来的。
“为重名所骇”者,本质上是自信不足,心虚“怯阵”。“重名”就是“来头大”,包括很多因素,比如世家旧藏,著录累累,前辈大师的结论,题跋“帮手”的过硬等等。
与“怯阵”相反的是“轻敌”,古代书画市场上,那些缺乏“证据链”的,“光头光脑”的“真龙”,被冤枉埋没的又何可胜数。鉴定中的求真与务实,需要的是一种“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独立精神,既能“视袁绍如中枯骨”,又能“识英雄于草莽之中”。
刚愎自用无疑是眼力的“毒药”。鉴定乃层层“掘进”之事业,需要不惮改过、从善如流的态度,如果被身份面子绑架,自护其短,不能虚心面对不同见解与前沿知识,自然无法做到吐故纳新,精进不已。而依赖与从众,则是固执的反面。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与其他人一起看东西的时候,或者高水平人士对某件作品已有明确看法,多会不自觉地产生“放松”的心理。据当事者回忆,早年古代书画鉴定七人小组在全国各地文博单位鉴定书画时,就常出现这样的情形——由于鉴定数量庞大,一件书画拿上来后,只要一两个说话影响力大的人发表了观点,其他人除非发现有力证据,不然多是随声附和。
由贪婪而自欺,因畏难而避责,又是另一对矛盾。贪心一起,智商归零,这是世上绝大多数骗局成立的理由。有些行家帮别人鉴定难得犯错,而自己买东西却时而“马失前蹄”,就是“捡漏”心理的作祟。“捡漏”之心一旦发动,常常八匹马拉不回来,贪念趋进,理性后撤,使劲寻找有利自己判断的“正面”信息,而对“反面”信息视而不见。于此等处,可知“信息”与“外缘”其实无处不在,只是人心在做拣择。
所以,离开了“定力”,就没有靠得住的“眼力”。“眼学”的背后,是一门“心学”。一方面,要保持内心的清明、中正、开放、虚灵,“活泼泼地”。另一方面,要随时省察“起心动念”的那一瞬间,警惕所有的先入之见和惯性思维,并且能够及时纠正、“转向”。恰如“中锋用笔”,实质上是一种不断让笔锋从偏侧散乱的状态回归中正与弹性的动态平衡的能力。
佛家云“八风吹不动”“平常心是道”;《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些玄妙的哲理,都可以运用到鉴定的场合。从这个角度看,鉴定与撑船、写字一样,都可以成为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