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30 17:2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 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根据拼音写字词。(6 分)
1.叶子 jūn yún( )地铺在墙上,既不重 dié( )在一起,也不留一点儿
fèng xi( )。
2.蟋蟀常常 shèn zhòng( )地 xuǎn zé( )住址,一定要排水 yōu liáng( ),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二、选择题。(12 分)
1.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操扬 牢固 B.孙色 输赢
C.休想 枯委 D.疲劳 瞧见
2.下列选项中加黑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墙壁光滑 春光明媚 B.毫不可惜 毫不犹豫
C.题西林壁 小题大做 D.可怜巴巴 可怜九月初三夜
3.“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下列选项中“最
多”一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朗读时,可加重语气朗读“最多”一词。 B.作者对蟋蟀住宅的描写非常精准。
C.蟋蟀的驻扎有的深,有的浅,最多九寸深。 D.蟋蟀的住宅都是九寸深。
4.生活中,我们通常将马的家称作为 ( )
A.洞 B.穴 C. 巢 D.厩
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揭示的道理与( )这个成语蕴含的道理相同。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D.不人虎穴,焉得虎子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暮江吟》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暮”是傍晚的意思。
B.爬山虎的脚长在叶柄上,形状像蜗牛的触角。
C.《题西林壁》通过赞美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表达了人生哲理。
D.蟋蟀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建造的房子非常隐蔽、美观。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 分)
1.你不仔细观察怎么能对爬山虎有如此细致的了解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布尔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歌唱,还由于它的住宅。(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补全下列诗句或谚语。(12 分)
1.一道残阳铺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暮江吟》)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儿脚上带霜来。
4.八月暖,九月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口语交际。(4分)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居世界第一,小学生的近视率接近40%。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在节奏日益加快的生活中,保护好视力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事情。你打算怎么保护视力呢
状状: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读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遵守“三个一”.即眼睛与书本保持一尺的距离.身体和课桌保持一拳的距离,握笔时手和笔尖保持一寸的距离。
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11分)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
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蚌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平整)。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 平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坦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蚌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用“√”在文中括号内选出合适的词语。(3 分)
2.这两段从_____、________两方面介绍了蟋蟀的住宅。(2分)
3.用原文内容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味着住宅有排水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住宅十分隐蔽,很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住宅不仅能够居住,而且有休闲娱乐的功能。(3 分)
4.为什么作者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 分)
我是在一个长满蘑菇的松树林里发现这种甲虫的。我到这里来最大的乐趣便是守候
那些找蘑菇的甲虫们,它们的洞到处都可以看到,而且门是开着的,不过在洞口堆着一堆疏松的泥土。洞大约有几寸深,一直向下,而且往往筑在比较松的泥土中。当我用小刀一直挖下去的时候,我总是发现这种洞是空的,甲虫们已经乘着夜色离开这里了,它在这里做完了它的工作后,便迁到别处去了。这种甲虫是个流浪者,并且是个夜行客,随便什么时候,它想离开这个洞的时候,它就能很容易地在别处另筑新巢。有时候我侥幸能在洞底发现甲虫,但永远只有一个,或是雌的或是雄的,从不会成对。看来这种洞并不是一个家庭的所在地,而是专门给独身的甲虫住的。
你看,这洞里的甲虫正在啃着一个小蘑菇,已经吃完了一部分。它虽然已经累了,但
仍旧紧紧地抱着蘑菇,它是决不肯轻易放弃这个蘑菇的,这是它的宝贝,是它一生中的
爱,从周围许多吃剩的碎片来看,这只甲虫已经吃得饱饱的了。
当我从它手中夺过这宝物的时候,我发现这是一种很小的地下菌,跟枯露菌很相像。这个事实似乎可以解释甲虫的习惯和它常要换新居的理由。让我们想象一下吧,在静静
的黄昏中,这个小旅行家便从它的洞里慢慢地踮着步走出来,一边快活地唱着歌,一边做
闲地散着步。它仔细地检查着土地,探究这地底下所埋的东西。它的鸣觉告诉它哪个地
方有菌,只不过盖着几寸泥土而已;那个地方虽然泥土肥沃,但地底下绝不会有菌类。当它判定在某一点下面有菌的时候,便一直往下挖,结果总能得到它的食物。它挖的洞也成了它的临时宿舍,在食物没有吃完之前,它是不会离开洞的,它会在自己掘的洞底快活地吃着,管它洞门是开着的还是关着的。
等到洞里的食物都吃完后,它就要搬家了。它会在别处找一个适当的地方,再掘下去,然后住一阵子,吃一阵子,等到新屋里的食物吃完了,它就再搬一次家。在整个秋季到来年的春季--菌类的生长季节里,它就这样游历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从一个洞搬到另一个洞,很辛苦又很洒脱。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4分)
松软( ) 探寻( ) 游荡( ) 潇洒( )
2.细读第1段,用“_________ ”画出作者看到的,用“波浪线”画出作者想到的。(3分)
3.作者对甲虫的称呼有很多,比如流浪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称呼写出
了甲虫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3 分)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6分)
(1)甲虫们的洞大约有几寸深,一直向下,而且一定是筑在比较松的泥土中。( )
(2)菌类的生长是从秋季到来年的春季。期间,甲虫总是不断地搬家。( )
(3)哪个地方有菌,它就在有菌的地方挖洞,洞就是它的临时宿舍。( )
八、习作。(30 分)
巴浦洛夫曾经说过:“观察,观察,再观察。”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连续观察过某种动物或者植物 观察的过程是怎样的 你当时的想法和心情是如何的 请你以观察日记的形式写下来,题目自拟.350 字左右。
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1.均匀 叠 缝隙
2.慎重 选择 优良
二、1.D 解析:A项“扬”字应为“场”,B项“孙”字应为“逊”,C项“委”字应为“萎”。
2.B 解析:A项第一个“光”是光滑的意思,第二个“光”是景物的意思;B项两个词语中
“毫”的意思都是一点儿:C项第一个“题”是书写的意思,第二个“题”是题目的意思;D项第一个“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第二个“可怜”是可爱的意思。
3.D 4.D 5.A
6.C 解析:A项《暮江吟》的作者是白居易,B项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D项蟋蟀不是挖
掘技术的专家。
三、1.你不仔细观察就不能对爬山虎有如此细致的了解。
2.《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布尔。
3.示例:她不光会跳芭蕾舞,还会拉小提琴。
四、1.半江瑟瑟半江红 露似真珠月似弓
2.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3.八月里来雁门开
4.十月还有小阳春
五、我们如果连续看书40分钟,就要闭眼休息一会儿,或改变视线向远处眺望,也可以到室
外活动活动,以缓解眼睛疲劳,保护眼睛。
六、1.平坦 安静 平整 2.外部 内部
3.倾斜的隧道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从草半掩着 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4.因为蟋蟀的住宅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结构复杂,然而蟋蟀用来建筑这座住宅的工具却又非常简单。
七、1.疏松 探究 游历 洒脱
2.它们的洞到处都可以看到……是空的。这种甲虫是流浪……在别处另筑新巢。
3.夜行客 小旅行家 居所不定,行为洒脱
4.(1)x(2)√(3)√
八、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