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
1、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5分)
写意艺术体现人文精神 颜锋
①中国传统绘画是世界画苑里的一朵奇葩。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传统绘画形成了民间画、宫廷画和文人画三大支流,产生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门类,演变成工笔、写意两大表现形式,创造了以线条、笔墨为主的绘画语言,凝结成讲求意境、气韵的艺术风格。在世界美术史上,中国传统绘画可谓独树一帜,犹如一座巍然耸立的高峰,令人仰止。
②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洋绘画相比,虽有某些相同之处,但也明显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在于二者有不同的绘画技法和艺术风格,更在于二者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大体上说,西洋绘画较多地融入了科学精神,在绘画理论中渗透着物理学知识的成分;中国传统绘画则更多地蕴含着人文精神。中西绘画差异的本质,正是在于中西文化传统的这种差异。
③中国传统绘画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沃土中,融会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展读千百年间流传下来的国画珍品,你会为周肪的仕女、李公麟的鞍马人物之风采神韵所倾倒,会被范宽山的雄浑气势、朱耷山水的拙朴奇崛所折服;你会陶醉于赵佶的芙蓉锦鸡之 ,会惊叹郑板桥的兰竹之 ;齐白石的草虫游虾会使你 ;徐悲鸿的奔马雄狮会使你 。这些优秀的画作所以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不仅仅是由于它们显示出精湛高超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水平,更在于它们闪耀着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积极向上、正直高洁的人文精神。正是这种人文精神,赋予了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魅力。在代表中国传统绘画主流的文人画中,这种人文精神发挥得尤为淋漓尽致。
④中国传统绘画蕴含的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和表现手法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具有一种统一性。人文精神是贯穿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条主线,是它的生命和灵魂。而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和表现手法既是这种人文精神导引所产生的结果,又是这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和表达方式。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人文精神正是通过“神似”、“写意”的审美追求、笔墨的运用、比兴的手法及完美和谐的形式呈现出来。
⑤对于绘画的目的和审美标准,中西方在早期的认识大致是相同的。例如,我国的“画,形也”。古希腊的“描绘出酷似原物的形象”。苏格拉底则说:“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可见,在绘画史的早期,中西方都认为绘画史写形状物,但在其后的发展中,中西方绘画就各行其道了。
⑥西方绘画仍沿着写实主义的道路继续前进。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坚持“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模仿者”,并且身体力行坚持绘画实践。直到20世纪以前,西方绘画基本上是以精心描绘客观对象为主。当然,西方绘画的写实也并非简单的模拟,而是也要求表达对象的思想感情,描绘出对象的美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安格尔的“里维耶夫人肖像”就是描绘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典型。
⑦中国传统绘画则从魏晋开始,由“形似”逐步转向“神似”,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写意”。
⑧写意是中国绘画传统独具的特征。它既是一种表现方式,也是一种艺术观念,一种审美追求。即使是工笔重彩画,也只是表现技巧上有所不同,在本质上,其艺术观念也具有极
强的写意性。
⑨“写意”与“神似”密切相关。“写意”是中国绘画传统的出发点和目的。“神似”则是“写意”的目标和最高境界。二者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和审美追求。这种艺术观使中国画家可以摆脱时空限制,超越客观物象,获得更大的艺术表现的自由。他可以融会自己的修养、学识、个性和表现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把所见、所知、所感、所想综合成一种创作意识,从而创造出物我交融的作品。显然,与西方写实主义艺术观相比,中国的写意艺术观更能体现强烈的人文精神。
——选自《新华文摘》
1、联系下文,第①段中的“奇葩”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2、第③段列举周舫的仕女等例子,用意是 。(2分)
3、选出下面四组词语中填入第③段横线中最合适的一项( ) (3分)
A、清新灵动 遒劲淡雅 心目一爽 豪气顿生
B、遒劲淡雅 清新灵动 豪气顿生 心目一爽
C、心目一爽 遒劲淡雅 豪气顿生 清新灵动
D、清新灵动 心目一爽 遒劲淡雅 豪气顿生
4、选出符合文意的一项:( )(3分)
A、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洋绘画的差别表现在二者有不同的绘画技法和艺术风格。
B、中国传统绘画通过“神似”、“写意”的审美追求、笔墨的运用、比兴的手法及完美和谐的形式呈现出人文精神。
C、中国传统绘画优于西洋绘画,是因为西洋绘画一直走写实主义道路,停滞不前。
D、西方写实主义绘画是不讲究人文精神的。
5、苏轼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根据本文文意,以高中语文第五册中学习的诗词三首(《月夜》、《夜雨寄北》、《水调歌头.中秋》)中的任意一首为例,解析其中体现的中国画传统独具的特征。(80字左右)(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6—12题。(22分)
文学是灯(节选) 铁凝
①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的少年时代,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那是一个鄙视知识、限制阅读的文化荒凉的时代。又因为出身灰色,内心总有某种紧张和自卑。我自幼喜欢写日记,在那个年代,日记都是成了“忏悔体”了。我每天都在日记里检讨自己所犯的错误,期盼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纯粹的人。实在没有错误,还会虚构一点写下来——不知这是否可以算作我最初的“文学训练”。偶尔的快乐也是有的,比如看了朝鲜电影,没完没了地模仿其中特务间的接头暗号:“你拿的是什么书?……”这几句平淡的对白之所以被我长久地记住,是因为那个时代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太过贫乏了吧。但我仍然觉得还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这对白里毕竟还有几分属于文学的美感,比如歌曲集和阿里郎。
②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读到一部被家中大人偷着藏起来的书: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上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受到深深的感动,一时间我觉得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说连英雄也可以有卑下的情操,更何况我这样一个普通人呢。更重要的还有后面一句:“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正是这两句话震撼了我,让我偷着把我自己解放了那么一小点又肯定了那么一小点,并生出一种既鬼祟又昂扬的豪情,一种冲动,想要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所以我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个特殊年代,对我的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初次领略到了文学的魅力,这魅力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同时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③另一本中国文学,我觉得是《聊斋志异》。在那个沉默、呆板和压抑的时代读《聊斋》,觉得书中的那些狐狸,她们那么活泼、聪慧、率真、勇敢而又娇憨,那么反常规。作者 生活在同样也很压抑的清代,他却有那么神异、飞扬、趣味盎然的想象力,他的那些充满人间情味的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聊斋》里有一篇名叫《婴宁》的小说当时我读过不止一遍。在中国古代小说里,如果哭得最美的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笑得最美的就是狐仙婴宁。她打破了中国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约束和规矩,她是天生爱笑,笑起来便无法无天,率性自由,哪怕来到人间结婚拜堂时也可以笑得无法行礼······正是这样一些善良的狐狸洒脱而又明亮的性情,她们的悲喜交加的缠绵故事,为我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而有趣味,但又不可与人言的空间。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学给我的恩泽和“打击”,这“打击”具有一种宝贵和难忘的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畅。 我的文学之梦也就此开始。
④我在文学和文化最荒凉的年代爱上了文学,今天,当信息爆炸——也包括各种文化信息的爆炸,再次把文学挤压到一个稍显尴尬的角落的时刻,我仍然不想放弃对文学的爱。读乔尔·科特金的《全球城市史》,他谈到要成为世界名城必须具备精神、政治、经济三个方面的特质,那就是:神圣,安全,繁忙。毫无疑问,我们正在目睹世界很多大都市的繁忙,这里所说的繁忙特指对财富孜孜不倦的追求,如亚当·斯密所倡导的那样。但实现经济大国的目标,并不意味着现代公民就一定出现。而一座城市的神圣,从广义上也可以理解为高尚信仰的自觉,道德操守的约束,市民属性的认同,以及广博的人性关怀。文学是灯,或许它的光亮并不耀眼,但即使灯光如豆,若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表情,它就永远具备着打不倒的价值。而人心的诸多幽暗之处,是需要文学去点亮的。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在阅读中国和外国文学名著并不能公开的背景下,我以各种可能的方式陆续读到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普宁、契诃夫、福楼拜、雨果、歌德、莎士比亚、狄更斯、奥斯汀、梅里美、司汤达、卡夫卡、萨特、伯尔、海明威、厄普代克、川端康成等人品貌各异的著作。虽然那时我从未去过他们的国度,但我必须说,他们用文学的光亮烛照着我的心,也照耀出我生活中那么多丰富而微妙的颜色——有光才有颜色。而中国唐代诗人李白、李贺的那些诗篇,他们的意境、情怀更是长久地浸润着我的情感。从古至今,人世间一切好的文学之所以一直被需要着,原因之一是它们有本领传达出一个民族最有活力的呼吸,有能力表现出一个时代最本质的情绪,它们能够代表一个民族在自己的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想象力。
⑤如上所述,我青少年时期的文学营养,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若用吃东西来作比喻,不是你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而是这儿有什么你就吃什么。用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话:“端给你的是啤酒,你就不要在杯子里找咖啡。”他以此言来形容他所处的时代。但那时的我,毕竟还是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地在“杯子”之外找到了一些“咖啡”——一些可以被称作经典的文学。它们外表破旧地来到我的眼前,我怀着对“偷来的东西”的兴奋之情持续着混乱的阅读。但时至今日,阅读早就自由,当代东西方名著源源不断地扑面而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仍然怀念过去的岁月里对那些经典的接触。那样的阅读带给我最大的益处,是我不必预先接受评论家或媒体的论断,我以不带偏见的眼光看待世界上所有能被称之为经典的文学。其实若把文学简单分为两类,只有好的和不好的。而所有好的文学,不论是从一个岛,一座山,一个村子,一个小镇,一个人,一群人,或者从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出发,它都可以超越民族、地域、历史、文化和时间而抵达人心。因此,我对文学基本持一种乐观的认识。文学和写作也使我知道,不论东方与东方之间还是东方与西方之间,不论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多少不同,我们的外表有多大差异,我们仍然有可能互相理解,并互相欣赏彼此间文化的差异。毕加索曾经坦言中国的木版年画带给他的灵感。20世纪法国的具象绘画大师巴尔蒂斯是那样地钟情于中国宋代的画家范宽。
⑥文学是灯,这说法真的有些冒险吧?但想到任何同创造有关的活动都有冒险的因素,我也就不打算改口了。我要认真对待的是,坚持写作的难度,保持对人生和世界的惊异之情,和对人类命脉永不疲倦的摸索,以自己的文学实践去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和心灵真正的高贵。
——节选自《文汇报·笔会·美文聆听》
注:铁凝,女,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6、第③段中空格处的作者应是 。高中课文中学过他的作品有 。(1分)
7、第③段中“打击”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 。(2分)
8、文章开头写看了朝鲜电影后没完没了地模仿接头暗号,作用是 。(2分)
9、简析第②段中画线句的作用。(3分)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旁征博引,论证了文学是灯这一中心论点。
B、作者说笑得最美的是婴宁,是因为婴宁敢于打破传统规矩。
C、文章抒情、议论、记叙融为一炉,主要表现了自己敢于冒险的精神。
D、今天是一个阅读自由的时代,然而文学仍被各种信息挤压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角落。
E、我对文学基本持一种乐观的认识,是因为所有好的文学都可以超越民族、地域、历史、文化和时间而抵达人的内心。
11、作者认为“文学是灯”,原因有:(3分)
(1)
(2)
(3)
12、请你选择一部(篇)高中课内的文学名著谈谈文学对自己人生的积极影响。(5分)
(三)默写(任选6空)。(6分)
【注:考生答题超过6空,按前6空顺序评分】
13、 (1)遥岑远目, ,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南宋.辛弃疾)
(2) , 。伤心秦汉经行处。(元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3)北极朝廷终不改, 。 (《登楼》唐.杜甫)
(4)不应有恨, 。(《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5)位卑未敢忘忧国, 。(《病起书怀》宋 陆游)
(6)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 《桃花源记》
(7)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登吴城望湖
清初.邵长蘅
鄱阳湖合赣江流,倚槛江湖望转幽。
湖势北摇匡岳①动,江声西拥豫章②浮。
鱼龙昼啸千艘雨,日月晴悬一镜秋。
回首战争曾此地,荻花萧瑟隐渔舟③。
注: ①匡岳:即庐山,在鄱阳湖北滨。 ②豫章:即今南昌市。
③荻花萧瑟隐渔舟:化用了《吴越春秋》中伍员脱险的故事。伍子胥潜身深苇中,遇一渔翁,获救。清初人的诗中提到苇间渔舟渔翁,往往含有政治色彩。
14、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 诗。(1分)
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品语言清新委婉,意境阔大,虚实结合,有耐人寻味的余韵。
B、首联为我们勾勒出鄱阳湖、赣江的大致形貌,生动细腻传神。
C、颈联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鄱阳湖在天晴气清时竟能包容日月的壮阔景象。
D、尾联笔锋一转,直抒胸臆,感慨兴亡,表达了自己的亡国伤痛。
16、颔联写湖、江,颇见气势与活力,堪称神来之笔。请你任选角度切入,写一段鉴赏文字。(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
书博鸡者事
〔明〕高启
博鸡者,袁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
元至正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守自负年德,易之,闻其至,笑曰:“臧氏之子也。”或以告臧。臧怒,欲中①守法。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意嗛②守,即诬守纳已赇③。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众知有为,因让之曰:“若素名勇,徒能凌藉贫孱者耳!彼豪民恃其资,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博鸡者曰:“诺。”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奴惊,各亡去。乃褫④豪民衣自衣,复自策其马,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⑤,徇诸市。使自呼曰:“为民诬太守者视此!”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豪民子闻难,鸠宗族童奴百许人,欲要篡⑥以归。博鸡者逆谓曰:“若欲死而父,即前斗,否则阖门善俟。吾行市毕,即归若父,无恙也。”豪民子惧遂杖杀其父,不敢动,稍敛众以去。袁人相聚从观,欢动一城。郡录事骇之,驰白府。府佐快其所为,阴纵之不问。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⑦蔑污使君,使罢。汝罪宜死,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乃释之。
博鸡者因告众曰:“是足以报使君未耶?”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博鸡者曰:“然。”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台臣弗为理。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台臣惭,追受其牒⑧,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
——选自《四库全书》本《凫藻集》
注:①中:zhòng,中伤。②嗛:xián,怀恨。③赇:qiú,贿赂。④褫:chǐ,剥去。⑤反接:把双手在背后捆绑起来。接,连接。⑥要(yāo)篡:拦截,夺取。⑦投间:乘隙,趁机。⑧牒:此指状纸。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守自负年德,易之 (2)众知有为,因让之曰
(3)乃褫豪民衣自衣 (4)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
18、下列句中“乃”的用法与“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家祭无亡告乃翁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若欲死而父,即前斗,否则阖门善俟。
(2)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
20、博鸡者惩戒豪民的原因是 。(2分)
21、联系全文,概括博鸡者的“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3分)
梅圣俞诗集序(节选)
〔宋〕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①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②,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注:①羁臣:寄居在外的臣子。 ②辟书:即聘请书。古代一些地方长官可以自己延聘幕僚,这些幕僚不属朝廷命官,地位较低。
22、请选出下列各项与本文文体不同的一项:( ) (2分)
A、指南录后序 B、新序
C、程原迩稿序 D、兰亭集序
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 梅圣俞总是乐于把自己的不得志抒写在自己的诗歌中。
B、 世上所流传的诗歌,是古代处境困窘的人的作品。
C、 诗歌之所以写得工,是因为诗人的遭遇“穷”。
D、 因为梅圣俞写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姑且取悦于世人,因此世人也不乐于推荐他写的诗。
24、文章第一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2分)
25、通过文章带有感彩的叙述、抒情,可看出作者对梅圣俞的感情是既赞赏,是因为他
又 ,是因为他终身困窘。(2分)
26、本文的核心观点是 (请用文中的话回答)。请写出你对这一观点的具体理解 。(4分)
2、 作文
27、 根据以下材料,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郑板桥却说:“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
《水调歌头.中秋》例
画面:把酒问月,月下起舞,月光流转,无眠独看。
情感:思念弟弟,愿天下人长久,共赏明月,共享美好。/自古以来世事难全,何不笑对人间悲欢离合,共赏明月,共享美好。
(二)(22)
6、蒲松龄。《促织》。(1分)(全对才给分)
7、 文学对心灵的撞击(巨大影响) 。(2分)
8、 表现我对书(属于文学美感的对白(接头暗号))的喜欢;也具体表现那个时代文化的荒凉(文化娱乐生活太过贫乏);为下文写作文学是灯,能照亮人的心灵作铺垫。(2分)
9、内容上:具体表现文学对我精神的重要影响,它让我明白了光明与黑暗、高尚与卑下的辩证关系;令我对自己的文学梦有了信心;(激励我想要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激励我以自己的文学实践去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和心灵真正的高贵)。形式上:(引用)初步点明主旨:文学是灯;为下文写我走上文学道路做铺垫。(内容2分形式1分)(3分)
10、( B )( E )(6分)
11、(3分)
(1)文学对我的精神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照亮了我心灵深处的幽暗之地,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2节)
(2)文学引领了我的人生之路。(3节:我的文学之梦也就此开始)
(3)文学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表情。(4节)
(4)文学能让不同文化传统(背景)的人互相了解,互相欣赏。(5节)
(答题卷提供3项,一项1分,(1)(2)两项任意一项。原文逻辑:个人、普遍的人、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12、(5分)
(例子书写正确含书名号1分,若写作者,需对应正确;作品相关内容概述1分;阐述其对自己人生的积极影响2分,语言1分)
(三)13、(6分)
(1)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2)望西都,意踟躇。
(3)西山寇盗莫相侵。 (4)何事长向别时圆,
(5)事定犹须待阖棺。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路漫漫其修远兮, (8)隳突乎南北,
(五)(16分)
17、(4分)
(1)轻视 (2)责备
(3)穿(上 ) (4)示众
18、( C )(2分)
19、(6分)
(1)如果想要你父亲死,那就上前来斗,否则还是关起门来在家里好好地等着。
(2)当(这个)时(候),博鸡者凭借(由于、因为)他的侠义行为而在东南(一方)闻名。
20、豪民为报私仇,诬陷多惠政的太守纳己赇;造成太守被逮,引起袁民公愤 。(2分)
21、(2分)
惩治诬陷太守的豪民;公开为太守申冤;逼迫台臣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六)(12分)
22、 ( B ) (2分)
23、( A )(3分)
24、 用设问(反问)开头(1分),引出下文对诗人命运与创作的关系的讨论(对“穷者而后工”的论述),激发读者思考(1分) 。(2分)
25、 横溢的诗歌才华 又 惋惜 ,(2分)
26、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穷者而后工) 。 写诗并不是使诗人困厄的原因,而往往是因为处境困厄才能写出好诗来(这一观点阐明了生活与创作的关系) 。(4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