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新时局
新方向
新战线新战场
1.通过研读史料探究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发生的经过。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讲述抗日英雄故事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抗战精神。(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3.通过研读史料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素养目标)
壹 读报·知国耻
新式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它们的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探究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
材料三 1931年7月蒋介石就发布了《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一文,称“抗日必先剿匪,攘外必先安内”。
蓄谋已久
可趁之机
材料一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日本大陆政策
材料二 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危机。
转嫁危机
东北人民与未撤走的东北军
抗日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
抗日游击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立
杨靖宇
赵一曼
赵尚志
局部抗战
在烈士身上学到了怎样的抗战精神?
东三省沦陷
贰 读报·知国怒
1931年
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陷
1932年
1933年
攻占热河,
1935年
华北事变,策划华北五省独立
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1932年,吉林长春
伪满洲国
1931年,沈阳
九一八事变
1933年,
热河事变
1935年,1月始,华北事变
1932年,上海
一二 八事变
背景
伪满洲国建立
中国共产党:1、1935年8月发表“八一宣言”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1935年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提出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1935年12月9日领导一二 九学生运动。
在学生身上学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蒋介石亲赴西安督战剿共
1936年
12月4日
7日
张学良涕泣进谏
9日
西安学生举行救国运动
1936年12月12日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在军人身上学到了怎样的家国情怀?
叁
读报
·
知国幸
提示:当时主要矛、张杨的目的、中共的主张、杀蒋的后果。
1.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占主导地位。
2.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的目的也是逼蒋抗日。
3.蒋介石毕竟是当时中国的领袖,处死蒋,中国可能会发生内战,给日本可乘之机,从而有利于其进一步独霸中国。
4.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蒋介石成为国内各种势力争议的焦点,当时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主张杀,一种主张放。请和同学讨论,支持那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西安事变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有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这本翻开的日历,
永远将民族的苦难,
定格在九一八的那一天……
累累的弹孔,却在警醒我们,
铭记历史,不忘从前!
在国家危亡之时,
在民族危难之日,
作为中国少年的你们,
又会给出说出怎样的答案?
结束语
课堂作业·链接中考
材料:《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歌曲反映了特定时代的价值追求。上首歌曲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 歌曲在当时的背景下所起的作用。
课后作业·学唱《松花江上》
拓展类作业·参观关王庙华灵庙抗日纪念馆
,以《感受抗日英雄气·厚植爱国民族魂》
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