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23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23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30 15:59:42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了解及掌握西晋建立及统一全国的相关史实。
2.了解八王之乱的影响及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3.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带来的民族交融及北方政权的更迭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导入
中国历史家认为,自公元220年汉代覆亡至581年隋朝兴起,当中是一段长期混乱和令人失望的时代。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长期混乱?有短暂的安宁与统一吗?
2.西晋时期有“令人失望”的地方吗?
3.西晋时期真的只是“令人失望”吗?
西晋的
短暂统一

西晋的建立

CONTENT


北方游牧
民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建立
西晋
三国尽归司马氏
263 年
266 年
280年
二、西晋的短暂统一 ----昙花一现
西晋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是时(指西晋建立之初)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
——[唐]房玄龄等《晋书·食货志》
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 ,实现了全国统一,社会安定下来,有利于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社会病态重重
太康之治
时帝(晋武帝)多内宠……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
——《晋书·后妃列传上》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晋惠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晋书·惠帝纪》
二、西晋的短暂统一----病态的社会
荒淫腐化昏庸无能
二、西晋的短暂统一----病态的社会
社会风气:在大地主、大贵族当权的背景下,社会上下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
根据材料与典故分析西晋建立后怎样的社会风气?
封国势力逐步强大,威胁中央统治
统治残暴,民族矛盾尖锐
二、西晋的短暂统一----病态的社会
病态的社会
统治阶层:
统治问题:
社会风气:
昏庸腐朽,无治国之能。
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
并发症:八王之乱
诸侯势大威胁中央、民族矛盾尖锐。
二、西晋的短暂统一----病态的社会
二、西晋的短暂统一---八王之乱
一方面,大封同姓诸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拱
卫了西晋王室,但是同时也埋下了诸侯王实力过大,威胁中央统治的隐患。
另一方面,从具体实施过程来看,晋武帝时期陆续派遣诸侯王据守州郡重镇,即“移封就
镇”,诸侯王手中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势力也日益壮大,为其叛乱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十六年,史称“八王之乱”。
二、西晋的短暂统一---八王之乱
结合教材八王之乱产生了什么影响?
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
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衣冠南渡)。
材料: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司马光《资治通鉴》
中原人民逃往南方
衣冠南渡
图片和材料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过着怎样的生活?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
游牧民族
农耕民族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东汉以来,特别是汉末三国以来,汉族统治者为了强化对少数民族的控制,补充内地劳动力和加强军事实力等,经常招引和强制原居住于西北、东北边疆的少数民族入居内地;此外,东汉以后,我国天气有渐趋寒冷的趋势,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也逐渐南下。因此,魏晋时期出现了少数民族内迁的高潮。
——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原因
北方游牧民族为什么内迁?原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生活多好!
西汉、魏、晋时期,我国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匈奴族和鲜卑族,由西向东迁入山西一带;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氐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陕西关中;而羌族有大部分 迁到山西,有一部分迁到山东、安徽地区。
我是小小纠错员
◎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过程
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进入了十六国时期。这一时期,民族矛盾尖锐,各国争战不断,社会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
西晋灭亡、“五胡乱华”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影响
根据材料说说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
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交融。
魏晋南北朝汉族士大夫的生活场景,早晨吃胡饼等北方食品,上午坐在胡床上读书,不再席地而坐。晚上与朋友吃烤肉,听羌笛,赏胡舞。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影响
民族矛盾有所缓和,民族不断融合
四夷宾服,凑集关中,四方种人,皆奇貌异色。
——车频《秦书》
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苻坚时统一了黄河流域。锐意改革,效果显著。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影响
为了证明自己统治地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便于加强对中原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后话
最终结果会是什么?
据西晋的一些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宗同族说明了什么?
中华民族是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后话
通过所学,我们知道西晋是一个“令人失望”的时代,由于统治阶层的腐朽无能导致政治腐败,兵戈抢攘,社会混乱、尸横遍野。可是我们也要知道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底层的人民在这个国家动荡与民族冲突占主导的历史进程中,依然坚韧生存,他们力求寻得一份生活的安宁,他们相互交流思想感情、传承创新文化、努力生产取得经济联系、加速政治交往......在多元中自然而然中也孕育出新的一体。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正是这数以万计的人的付出乃至以生命为代价才不断的重铸升华,直到今天,我们仍饱尝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明硕果。永远都不要忘记中华民族的坚韧与包容。学习历史不仅是为学习,更是珍爱现在,这来之不易的安宁祥和与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西晋












十六国(前秦)
1、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社会动荡。
2、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
3、我国古代历史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
时代特征:
课堂小结
2.以下关于西晋灭亡原因的总结,错误的是( )
A. 宦官专权 B. 八王之乱 C. 统治腐败 D. 民族矛盾激化
1.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三国末年国家重新统一,有人称之为“三家归晋”这里的“晋”指的是( )
A、晋国 B、西晋 C、东晋 D、前秦
3.“统治因面临严重的危机而不巩固:内有持续十几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和大规模的流民起义,外有内迁的少数民族上层掀起的反晋斗争,故统一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此材料反映的西晋朝代的特征是( )
A.政权分裂,大权旁落 B.休养生息,稳定民心
C.纷争不断,短暂而亡 D.文化交流,民族交融
B
C
A
随堂练习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