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部分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始测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部分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始测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30 15:00:2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部分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始测试试卷
一、古诗文阅读及积累( 44分)
1.(2022八下·江北开学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踌躇(chóu) 婆娑(suō) 倔强(juè) 潜滋暗长(qián)
B.秀颀(qí) 俯瞰(kàn) 洗涤(dí) 惟妙惟肖(xiāo)
C.鲜腴(yú) 记载(zǎi) 雕镂(lòu) 摩肩接踵(zhǒng)
D.罅隙(xià) 遒劲(jìng) 弓弩(nú) 盘曲嶙峋(xún)
【答案】C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解析】【分析】A. 倔强(juè) ——(jué)
B. 惟妙惟肖(xiāo) ——(xiào)
C.正确。
D. 弓弩(nú) ——(nǔ)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2022八下·江北开学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琐屑 推祟 旁逸斜出 坦荡如砥
B.序幕 丘壑 重峦叠障 无动于衷
C.蜜匝 濒临 恹恹欲睡 长途拔涉
D.斟酌 喧嚣 春寒料峭 自出心裁
【答案】D
【知识点】音近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 推祟 ——推崇
B. 重峦叠障 ——重峦叠嶂
C. 长途拔涉 ——长途跋涉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2022八下·江北开学考)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秋日里,来日湖欣赏菊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公园外的车辆摩肩接踵。
B.村里的人手扛肩挑修出万里山路,凭愚公移山的精神让荒山变金山。
C.小明在图书馆翻找了半天终于发现了心仪已久的小说,可谓妙手偶得。
D.同学们都在兴奋地讨论着假期的计划,他心里却是无动于衷。
【答案】B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望文生义
【解析】【分析】 A.有误,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对象错误。
B.正确。
C.有误,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望文生义。
D.有误,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词义和“心里”重复。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4.(2022八下·江北开学考)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折戟沉沙铁未销”和“提携玉龙为君死”中,“戟”和“玉龙”指的都是古代的兵器。
B.《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C.《背影》的作者是叶圣陶,他还写了《苏州园林》一文。
D.“四书”指的是《大学》《孟子》《论语》《中庸》。
【答案】C
【知识点】文化典籍;其他常识;背影;作家作品;《昆虫记》
【解析】【分析】 ABD.正确;
C.有误,《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叶圣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5.(2022八下·江北开学考)古诗文填空
1)树树皆秋色,   。
2)白头搔更短,   。
3)月下飞天镜,   。
4)微动涟漪,   。
5)晴川历历汉阳树,   。
6)无可奈何花落去,   。
7)柴门何萧条,   。
8)攀条折其荣,   。
9)风休住,   。
10)此中有真意,   。
11)黑云压城城欲摧,   。
12)征蓬出汉塞,   。
13)《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的月下美景的句子是:   ,   ,   。
1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的原因的是   ,   。
15)《富贵不能淫》中对大丈夫的要求是   ,   ,   。
【答案】山山唯落晖;浑欲不胜簪;云生结海楼;惊起沙禽掠岸飞;芳草萋萋鹦鹉洲;似曾相识燕归来;狐兔翔我宇;将以遗所思;蓬舟吹取三山去;欲辨已忘言;甲光向日金鳞开;归雁入胡天;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晖、簪、掠、萋、辨”
故答案为: (1)山山唯落晖(2) 浑欲不胜簪(3)云生结海楼(4)惊起沙禽掠岸飞(5)芳草萋萋鹦鹉洲(6)似曾相识燕归来(7)狐兔翔我宇(8)将以遗所思(9) 蓬舟吹取三山去(10)欲辨已忘言(11)甲光向日金鳞开(12)归雁入胡天(13)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1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6.(2022八下·江北开学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且焉置土石   
2)念无与为乐者   
3)行拂乱其所为   
4)属引凄异    
5)一厝朔东   
6)晓雾将歇   
7)已而之细柳军   
8)从流飘荡   
9)亲戚畔之   
10)得志与民由之   
11)岂不诚大丈夫哉   
12)衡于虑   
13)鸢飞戾天者   
14)介胄之士不拜   
1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6)舜发于畎亩之中   
【答案】哪里;想到;违背;动词,连接;同“措”,放置、安放;消;不久;顺,随;通“叛”,背叛;遵循;真正,确实;通“横”,梗塞,不顺;至;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起,指被任用
【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 (1)句意:况且把土和石头放在哪里 焉:哪里。
(2)句意:想到没有和我-起游乐的人。念:想到。
(3)句意: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拂:违背。(4) 句意: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属:动词,连接。
(5) 句意: 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厝:同“措”,放置、安放。
(6) 句意: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歇:消。
(7) 句意:不久文帝到达了细柳军营。已而:不久。
(8)句意:随着江流漂荡。从:顺,随。
(9) 句意: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畔:通“叛”,背叛。
(10) 句意: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由:遵循。
(11) 句意: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诚:真正,确实。
(12)句意:思虑阻塞。衡:通“横”,梗塞,不顺。
(13) 句意:像凶猛的鸟飞到天. 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戾:至。
(14)句意: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介胄: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15) 句意: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16) 句意: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发:起,指被任用。
故答案为: (1)哪里(2)想到(3) 违背(4) 动词,连接(5)同“措”,放置、安放(6)消(7) 不久(8)顺,随(9)通“叛”,背叛(10)遵循(11)真正,确实(12)通“横”,梗塞,不顺(13)至(14)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15)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16) 起,指被任用。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7.(2022八下·江北开学考)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完成下列题目
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
“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选文中 “A” “B” 两个人物分别是    、   。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3)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一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答案】(1)保尔·柯察金(保尔);朱赫来
(2)钢铁般的意志(意志坚强、顽强的毅力);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崇高的理想、心系祖国和人民、为祖国和人民献身)
(3)①铁环: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
②经历
【示例1】保尔在与波兰的战斗中受重伤,受英雄形象牛氓的影响,坚强面对伤痛,重返战斗。
【示例2】筑路过程中,保尔患病濒临死亡,在烈士公墓思考生命价值,树立了革命理想信念,重返战斗行列。
【示例3】保尔失去工作和战斗能力想自杀,经过思想斗争,发愤读书,想通过文学重返战斗行列。
【示例4】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坚持学习,开始艰难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示例5】保尔的书稿丢失,在战友的鼓励和邻居的帮助下,重新开始并完成了创作。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解析】【分析】⑴ 本题考查名著中的人物。根据选文中的“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冻坏的双脚”“他一 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一 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可以判断出选文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文中“A” “B”两个人物分别是保尔和朱赫来。
⑵ 本题考查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选段①中写到的工程是由雅尔卡站筑一条窄轨铁路通到伐木场。修建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扰和疾病的威胁,不过最终还是把路修好了。在修路的过程中,保尔表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他身染重病却坚持工作,直至倒在工作岗位.上。根据选段②中的“他一 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是的, 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可以看出保尔具有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的精神。
⑶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是比喻那些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保尔在成长过程中冲破‘铁环” 的经历有很多,例如在与波兰的战斗中的表现,在筑路中.的坚强,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开始艰难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等等。
故答案为:⑴ 保尔·柯察金(保尔) ; 朱赫来
⑵ 钢铁般的意志(意志坚强、顽强的毅力);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崇高的理想、心系祖国和人民、为祖国和人民献身)
⑶ ①铁环: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
②经历
【示例1】保尔在与波兰的战斗中受重伤,受英雄形象牛氓的影响,坚强面对伤痛,重返战斗。
【示例2】筑路过程中,保尔患病濒临死亡,在烈士公墓思考生命价值,树立了革命理想信念,重返战斗行列。
【示例3】保尔失去工作和战斗能力想自杀,经过思想斗争,发愤读书,想通过文学重返战斗行列。
【示例4】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坚持学习,开始艰难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示例5】保尔的书稿丢失,在战友的鼓励和邻居的帮助下,重新开始并完成了创作。
【点评】⑴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⑵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结合语言描写和故事的叙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⑶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8.(2022八下·江北开学考)阅读《傅雷家书》完成下列题目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1)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对儿子在音乐会上的成功演出,傅雷感到莫大的幸福与骄傲。
B.既表现了傅雷对艺术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儿子的挚爱之情。
C.傅雷觉得儿子的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为祖国增了光,给别人带来欢笑。
D.傅雷的欢乐来自于儿子的成功和儿子为祖国增光、给别人带来欢笑。
(2)贯穿整段文字的主旨是傅雷要儿子做一个(  )的人
A.谦卑 B.幸福 C.成功 D.坚强
(3)对本段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段文字满怀着欣喜,洋溢着激情。
B.本段文字是傅雷对自己儿子在成功时的谆谆教诲,展现出他的舐犊深情以及殷切期望。
C.傅雷希望儿子在取得巨大成功时仍然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D.本段文字偏重理性,言辞恳切,表现了傅雷对儿子的理解与宽容。
【答案】(1)C
(2)D
(3)D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对作品的体验感受;《傅雷家书》
【解析】【分析】⑴ABD.正确。
C.有误,傅雷觉得儿子的成功并不重要,无中生有。
⑵ABC.有误。
D.傅雷希望希望儿子坚强,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生活的各种打击,能够孤军奋战,永远保持赤子之心。
⑶ABC.正确。
D.有误,本段文字偏重感性,言辞恳切,表现了傅雷对儿子的理解与鼓励。
故答案为:⑴C⑵D⑶D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9.(2022八下·江北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有
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______。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954年1月30日晚)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3)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
A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B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5)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答案】(1)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答“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不得分)
(2)回忆儿子的往事。因为回忆儿子的往事而快乐,因为儿子离开父母而惆怅(只能靠回忆寄托思念之情)
(3)儿子变成了朋友。
(4)语气口吻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和朋友谈心一般。
(5)①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
②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体会作者情感态度;《傅雷家书》
【解析】【分析】⑴ 本题考查学生代词指代内容和概括分析的能力。 经过分析,“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句话即为需要概括的内容,注意字数_上的限制即可。
⑵本题考查学生代词指代内容和概括分析的能力。 令作者“快乐” 的往事可以从“我们噜哩噜嗦的抖抖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这句话概括出来。令作者“惆怅”的往事是指儿子又远离了自己。
⑶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分析作者说这句话的原因可以从第②自然段中的“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这句话总结出来。
⑷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语气选择最适宜的语句。应该选择第二句。理由:选择第一句,在语气.上显得语气过于生硬,不符全篇的说话口吻。第二句,无论从语境,还是说话的语气都符合全篇的感情。因此,应该选择第二句。
⑸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①题,可以从文中“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等内容总结概括出来。②题,可以从文中“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等内容总结概括出来。③题,可以从文中“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_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 ”总结概括出来。
故答案为:⑴ 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⑵ 回忆儿子的往事。因为回忆儿子的往事而快乐,因为儿子离开父母而惆怅(只能靠回忆寄托思念之情)
⑶ 儿子变成了朋友。
⑷ 语气口吻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和朋友谈心一般。
⑸ ①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
②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
【点评】⑴ 本题考查学生代词指代内容和概括分析的能力。在解答代词指代内容的题目时,要遵循“词不例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也就是要弄清上下词。上下句、 上下段的语意及关系。其指代的内容,应该前文内容中寻找。
⑵ 本题考查学生代词指代内容和概括分析的能力。在解答代词指代内容的题目时,要遵循“词不例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也就是要弄清上下词。上下句、 上下段的语意及关系。其指代的内容,应该前文内容中寻找。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⑷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区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辞分析。作答时学生可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⑸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此类题目常用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并在文中定位,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二、作文。(30分)
10.(2022八下·江北开学考)请以“有一种力量,从未消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不少于500字。
【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命题作文,首先注意分析题目“有一种力量,从未消失”,先明确“力量”的内涵,这应当是宽泛的,可以是情感的力量(如亲情、友情、爱情)、道德的力量、品质的力量、意志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自然的力量、个人的力量、社会的力量、生命的力量……“力量”不在于它外在形式的大小,而在于它的内在给人心灵的冲击力。这“力量”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体的:可以是内容,也可以是形式:可以是实践中感受到的,也可以是阅读过程中意识到的:可以是体验生活发现的,也可以是阅读生活遇到的。但必须只能写“一种力量”。“从未消失过”说明这种力量具有长期性、永恒性。
作文注意要写出“力量”和“从未消失”之间的本质关系。“有一种力量”与“从未消失”是正面的积极的关系,能起到鼓舞激励的作用。这道题目,适合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叙述自己感受到的某人某物对自己的启迪帮助,细致地描写这种启迪帮助的内涵,结构安排可以横式或纵式。最后都要突出自己独特的收获和启迪,感情要真实。如果写议论文,可从不同角度论证某一种力量的作用,或采用分论点并列论证,或由浅入深的进行论证,论据要典型富有说服力,不要空发议论。
【点评】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纲,确定详略。除了审题、立意和选材外,我们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部分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始测试试卷
一、古诗文阅读及积累( 44分)
1.(2022八下·江北开学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踌躇(chóu) 婆娑(suō) 倔强(juè) 潜滋暗长(qián)
B.秀颀(qí) 俯瞰(kàn) 洗涤(dí) 惟妙惟肖(xiāo)
C.鲜腴(yú) 记载(zǎi) 雕镂(lòu) 摩肩接踵(zhǒng)
D.罅隙(xià) 遒劲(jìng) 弓弩(nú) 盘曲嶙峋(xún)
2.(2022八下·江北开学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琐屑 推祟 旁逸斜出 坦荡如砥
B.序幕 丘壑 重峦叠障 无动于衷
C.蜜匝 濒临 恹恹欲睡 长途拔涉
D.斟酌 喧嚣 春寒料峭 自出心裁
3.(2022八下·江北开学考)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秋日里,来日湖欣赏菊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公园外的车辆摩肩接踵。
B.村里的人手扛肩挑修出万里山路,凭愚公移山的精神让荒山变金山。
C.小明在图书馆翻找了半天终于发现了心仪已久的小说,可谓妙手偶得。
D.同学们都在兴奋地讨论着假期的计划,他心里却是无动于衷。
4.(2022八下·江北开学考)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折戟沉沙铁未销”和“提携玉龙为君死”中,“戟”和“玉龙”指的都是古代的兵器。
B.《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C.《背影》的作者是叶圣陶,他还写了《苏州园林》一文。
D.“四书”指的是《大学》《孟子》《论语》《中庸》。
5.(2022八下·江北开学考)古诗文填空
1)树树皆秋色,   。
2)白头搔更短,   。
3)月下飞天镜,   。
4)微动涟漪,   。
5)晴川历历汉阳树,   。
6)无可奈何花落去,   。
7)柴门何萧条,   。
8)攀条折其荣,   。
9)风休住,   。
10)此中有真意,   。
11)黑云压城城欲摧,   。
12)征蓬出汉塞,   。
13)《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的月下美景的句子是:   ,   ,   。
1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的原因的是   ,   。
15)《富贵不能淫》中对大丈夫的要求是   ,   ,   。
6.(2022八下·江北开学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且焉置土石   
2)念无与为乐者   
3)行拂乱其所为   
4)属引凄异    
5)一厝朔东   
6)晓雾将歇   
7)已而之细柳军   
8)从流飘荡   
9)亲戚畔之   
10)得志与民由之   
11)岂不诚大丈夫哉   
12)衡于虑   
13)鸢飞戾天者   
14)介胄之士不拜   
1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6)舜发于畎亩之中   
7.(2022八下·江北开学考)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完成下列题目
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
“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选文中 “A” “B” 两个人物分别是    、   。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3)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一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8.(2022八下·江北开学考)阅读《傅雷家书》完成下列题目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1)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对儿子在音乐会上的成功演出,傅雷感到莫大的幸福与骄傲。
B.既表现了傅雷对艺术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儿子的挚爱之情。
C.傅雷觉得儿子的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为祖国增了光,给别人带来欢笑。
D.傅雷的欢乐来自于儿子的成功和儿子为祖国增光、给别人带来欢笑。
(2)贯穿整段文字的主旨是傅雷要儿子做一个(  )的人
A.谦卑 B.幸福 C.成功 D.坚强
(3)对本段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段文字满怀着欣喜,洋溢着激情。
B.本段文字是傅雷对自己儿子在成功时的谆谆教诲,展现出他的舐犊深情以及殷切期望。
C.傅雷希望儿子在取得巨大成功时仍然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D.本段文字偏重理性,言辞恳切,表现了傅雷对儿子的理解与宽容。
9.(2022八下·江北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有
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______。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954年1月30日晚)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3)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
A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B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5)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二、作文。(30分)
10.(2022八下·江北开学考)请以“有一种力量,从未消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不少于5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解析】【分析】A. 倔强(juè) ——(jué)
B. 惟妙惟肖(xiāo) ——(xiào)
C.正确。
D. 弓弩(nú) ——(nǔ)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答案】D
【知识点】音近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 推祟 ——推崇
B. 重峦叠障 ——重峦叠嶂
C. 长途拔涉 ——长途跋涉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答案】B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望文生义
【解析】【分析】 A.有误,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对象错误。
B.正确。
C.有误,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望文生义。
D.有误,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词义和“心里”重复。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4.【答案】C
【知识点】文化典籍;其他常识;背影;作家作品;《昆虫记》
【解析】【分析】 ABD.正确;
C.有误,《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叶圣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5.【答案】山山唯落晖;浑欲不胜簪;云生结海楼;惊起沙禽掠岸飞;芳草萋萋鹦鹉洲;似曾相识燕归来;狐兔翔我宇;将以遗所思;蓬舟吹取三山去;欲辨已忘言;甲光向日金鳞开;归雁入胡天;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晖、簪、掠、萋、辨”
故答案为: (1)山山唯落晖(2) 浑欲不胜簪(3)云生结海楼(4)惊起沙禽掠岸飞(5)芳草萋萋鹦鹉洲(6)似曾相识燕归来(7)狐兔翔我宇(8)将以遗所思(9) 蓬舟吹取三山去(10)欲辨已忘言(11)甲光向日金鳞开(12)归雁入胡天(13)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1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6.【答案】哪里;想到;违背;动词,连接;同“措”,放置、安放;消;不久;顺,随;通“叛”,背叛;遵循;真正,确实;通“横”,梗塞,不顺;至;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起,指被任用
【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 (1)句意:况且把土和石头放在哪里 焉:哪里。
(2)句意:想到没有和我-起游乐的人。念:想到。
(3)句意: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拂:违背。(4) 句意: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属:动词,连接。
(5) 句意: 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厝:同“措”,放置、安放。
(6) 句意: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歇:消。
(7) 句意:不久文帝到达了细柳军营。已而:不久。
(8)句意:随着江流漂荡。从:顺,随。
(9) 句意: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畔:通“叛”,背叛。
(10) 句意: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由:遵循。
(11) 句意: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诚:真正,确实。
(12)句意:思虑阻塞。衡:通“横”,梗塞,不顺。
(13) 句意:像凶猛的鸟飞到天. 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戾:至。
(14)句意: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介胄: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15) 句意: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16) 句意: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发:起,指被任用。
故答案为: (1)哪里(2)想到(3) 违背(4) 动词,连接(5)同“措”,放置、安放(6)消(7) 不久(8)顺,随(9)通“叛”,背叛(10)遵循(11)真正,确实(12)通“横”,梗塞,不顺(13)至(14)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15)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16) 起,指被任用。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7.【答案】(1)保尔·柯察金(保尔);朱赫来
(2)钢铁般的意志(意志坚强、顽强的毅力);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崇高的理想、心系祖国和人民、为祖国和人民献身)
(3)①铁环: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
②经历
【示例1】保尔在与波兰的战斗中受重伤,受英雄形象牛氓的影响,坚强面对伤痛,重返战斗。
【示例2】筑路过程中,保尔患病濒临死亡,在烈士公墓思考生命价值,树立了革命理想信念,重返战斗行列。
【示例3】保尔失去工作和战斗能力想自杀,经过思想斗争,发愤读书,想通过文学重返战斗行列。
【示例4】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坚持学习,开始艰难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示例5】保尔的书稿丢失,在战友的鼓励和邻居的帮助下,重新开始并完成了创作。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解析】【分析】⑴ 本题考查名著中的人物。根据选文中的“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冻坏的双脚”“他一 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一 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可以判断出选文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文中“A” “B”两个人物分别是保尔和朱赫来。
⑵ 本题考查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选段①中写到的工程是由雅尔卡站筑一条窄轨铁路通到伐木场。修建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扰和疾病的威胁,不过最终还是把路修好了。在修路的过程中,保尔表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他身染重病却坚持工作,直至倒在工作岗位.上。根据选段②中的“他一 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是的, 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可以看出保尔具有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的精神。
⑶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是比喻那些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保尔在成长过程中冲破‘铁环” 的经历有很多,例如在与波兰的战斗中的表现,在筑路中.的坚强,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开始艰难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等等。
故答案为:⑴ 保尔·柯察金(保尔) ; 朱赫来
⑵ 钢铁般的意志(意志坚强、顽强的毅力);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崇高的理想、心系祖国和人民、为祖国和人民献身)
⑶ ①铁环: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生活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
②经历
【示例1】保尔在与波兰的战斗中受重伤,受英雄形象牛氓的影响,坚强面对伤痛,重返战斗。
【示例2】筑路过程中,保尔患病濒临死亡,在烈士公墓思考生命价值,树立了革命理想信念,重返战斗行列。
【示例3】保尔失去工作和战斗能力想自杀,经过思想斗争,发愤读书,想通过文学重返战斗行列。
【示例4】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坚持学习,开始艰难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示例5】保尔的书稿丢失,在战友的鼓励和邻居的帮助下,重新开始并完成了创作。
【点评】⑴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⑵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结合语言描写和故事的叙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⑶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8.【答案】(1)C
(2)D
(3)D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对作品的体验感受;《傅雷家书》
【解析】【分析】⑴ABD.正确。
C.有误,傅雷觉得儿子的成功并不重要,无中生有。
⑵ABC.有误。
D.傅雷希望希望儿子坚强,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生活的各种打击,能够孤军奋战,永远保持赤子之心。
⑶ABC.正确。
D.有误,本段文字偏重感性,言辞恳切,表现了傅雷对儿子的理解与鼓励。
故答案为:⑴C⑵D⑶D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9.【答案】(1)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答“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不得分)
(2)回忆儿子的往事。因为回忆儿子的往事而快乐,因为儿子离开父母而惆怅(只能靠回忆寄托思念之情)
(3)儿子变成了朋友。
(4)语气口吻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和朋友谈心一般。
(5)①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
②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体会作者情感态度;《傅雷家书》
【解析】【分析】⑴ 本题考查学生代词指代内容和概括分析的能力。 经过分析,“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句话即为需要概括的内容,注意字数_上的限制即可。
⑵本题考查学生代词指代内容和概括分析的能力。 令作者“快乐” 的往事可以从“我们噜哩噜嗦的抖抖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这句话概括出来。令作者“惆怅”的往事是指儿子又远离了自己。
⑶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分析作者说这句话的原因可以从第②自然段中的“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这句话总结出来。
⑷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语气选择最适宜的语句。应该选择第二句。理由:选择第一句,在语气.上显得语气过于生硬,不符全篇的说话口吻。第二句,无论从语境,还是说话的语气都符合全篇的感情。因此,应该选择第二句。
⑸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①题,可以从文中“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等内容总结概括出来。②题,可以从文中“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等内容总结概括出来。③题,可以从文中“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_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 ”总结概括出来。
故答案为:⑴ 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⑵ 回忆儿子的往事。因为回忆儿子的往事而快乐,因为儿子离开父母而惆怅(只能靠回忆寄托思念之情)
⑶ 儿子变成了朋友。
⑷ 语气口吻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和朋友谈心一般。
⑸ ①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
②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
【点评】⑴ 本题考查学生代词指代内容和概括分析的能力。在解答代词指代内容的题目时,要遵循“词不例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也就是要弄清上下词。上下句、 上下段的语意及关系。其指代的内容,应该前文内容中寻找。
⑵ 本题考查学生代词指代内容和概括分析的能力。在解答代词指代内容的题目时,要遵循“词不例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也就是要弄清上下词。上下句、 上下段的语意及关系。其指代的内容,应该前文内容中寻找。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⑷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区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辞分析。作答时学生可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⑸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此类题目常用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并在文中定位,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10.【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命题作文,首先注意分析题目“有一种力量,从未消失”,先明确“力量”的内涵,这应当是宽泛的,可以是情感的力量(如亲情、友情、爱情)、道德的力量、品质的力量、意志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自然的力量、个人的力量、社会的力量、生命的力量……“力量”不在于它外在形式的大小,而在于它的内在给人心灵的冲击力。这“力量”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体的:可以是内容,也可以是形式:可以是实践中感受到的,也可以是阅读过程中意识到的:可以是体验生活发现的,也可以是阅读生活遇到的。但必须只能写“一种力量”。“从未消失过”说明这种力量具有长期性、永恒性。
作文注意要写出“力量”和“从未消失”之间的本质关系。“有一种力量”与“从未消失”是正面的积极的关系,能起到鼓舞激励的作用。这道题目,适合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叙述自己感受到的某人某物对自己的启迪帮助,细致地描写这种启迪帮助的内涵,结构安排可以横式或纵式。最后都要突出自己独特的收获和启迪,感情要真实。如果写议论文,可从不同角度论证某一种力量的作用,或采用分论点并列论证,或由浅入深的进行论证,论据要典型富有说服力,不要空发议论。
【点评】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纲,确定详略。除了审题、立意和选材外,我们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