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9年级上册第8课《走进民间美术》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9年级上册第8课《走进民间美术》教案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1-30 16:4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美版9年级上册第8课《走进民间美术》
第2课时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9年级上册的一堂欣赏评述课,《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要让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去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通过对本课教材中版面的研读,一共有4页,分为了4各板块,涵盖了丰富的民间美术工艺品的欣赏,有窗花、花灯、布艺、兔儿爷、大阿福、风筝等众多的工艺品。内容繁多,需要讲解的知识点位复杂,所以在课堂设计上设置成了2个课时,第1个课时主要针对民间美术的概念、分类结合众多民间美术工艺品进行讲解,第2课时在第1课时的基础上详细的讲解鉴赏民间美术的角度与方法,再结合到新课标指出的欣赏评述课程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身边的美术,带领学生针对家乡遂宁的部分民间美术进行欣赏与评述。使学生在已有第1课时的美术知识基础之上,能够去深挖身边民间美术的内涵。
【学情分析】
9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表达能力与美术鉴赏能力,但是针对较为复杂与特色各异的民间美术,学生的认识与掌握还在比较浅显的程度,所以在设计本堂课的时候可以分为2个课时,同时在问题设计与展示形式上,需要做到学生较为优秀的表达与浅显的知识储备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
在已有第1课时的知识储备之上,激发学生主动去认识民间美术的“美”,从而探究出民间美术的欣赏角度与鉴赏方法,深挖身边的民间美术的内涵。
通过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训练法三位一体的教学法则相结合,挖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教学方法营造下的氛围里,感受民间美术的“美”
通过对身边民间美术的鉴赏与全国各地的民间美术工艺品结合认识,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教学重点】
对民间美术的鉴赏角度与方法的讲解、对身边民间美术的鉴赏与内涵挖掘。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阐述,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民间美术的鉴赏角度与方法,并运用在后续的实践当中去。
【课型】
欣赏.评述
【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各种民间美术工艺品、教学课件、板书贴、直播工具。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视频展示,民间美术传承人因为民间美术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而苦恼,询问学生感想与解决办法,吸引学生目光,调动思维,以此导入新课。
新知讲授
旧知回顾:民间美术的概念、分类(雕塑、剪纸、玩具、饰物、演具、绘画)。
通过训练法将分类标签与各种民间美术工艺品一一对应检验学生上课时的学习状况。
提出疑问:你最喜欢哪个民间美术工艺品?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得出民间美术的鉴赏角度与方法。
展示遂宁麦秆画的背景介绍与视频介绍,通过教师引导得出麦秆画的“美”所在。
展示遂宁竹编与观音绣,通过小组讨论,集体鉴赏两种民间美术工艺品的美。
视频展示观音绣的更深层次的情感寓意。
展示图片与实物,再度回顾两个课时认识到的一系列民间美术工艺品。
艺术实践
1.请同学们随机抽签选择一种分类的民间美术工艺品,小组共同讨论如何通过直播的形式将该工艺品进行宣传;
2.在讨论中请大家齐心协力除了体现小组展示特色以外,多从民间美术的鉴赏角度去深挖卖点;
3.请大家注意文明直播与直播效果,得到观众最多礼物的小组将获得神秘大奖。
四、展示评价
为学生营造直播间氛围,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集体以直播形式展示民间美术工艺品,通过才艺与鉴赏民间美术的美术语言的结合卖货,得到最多礼物的小组获胜。
拓展小结
为获奖小组献上民间美术作品的礼物。
提出疑问:你获得这份民间美术的奖品,你会怎么把它宣传出去?以此拓展民间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走进民间美术
概念
分类:雕塑、剪纸、玩具、演具、绘画、饰物
角度:内容、色彩、造型、寓意、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