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汇龙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高二选修化学试卷 命题:张逵 2013.12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S-32 Ba-137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
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
C.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
2、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温度t/℃
25
50
100
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4
1.01
5.47
55.0
A. B.
C. D.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碳酸镁悬浊液中加醋酸:CO32-+2CH3COOH = 2CH3COO-+CO2↑+H2O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32—+H2OHCO3—+OH—
C、偏铝酸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AlO2—+HCO3—+2H2O=Al(OH)3↓+CO2↑+2OH—
D、氯化银悬浊液中加溴化钠溶液:Ag++Br—=AgBr↓
4、芬兰籍华人科学家张霞昌研制的“超薄型软电池”获2009年中国科技创业大赛最高奖,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中Zn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21世纪教育网
B.该电池反应中MnO2起催化作用
C.该电池工作时电流由Zn经导线流向MnO2
D.该电池正极反应式为:2MnO2+2e-+2H2O===2MnOOH+2OH-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B.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
C.由水电离的C(H+)=10—14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
D.C(Fe3+)=0.1mol.L—1的溶液中:K+、ClO—、SO42—、SCN—
6、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 各0.16 mol充入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 Y(g)2Z(g) △H < 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 / 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A. 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5 mol/(L·min)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H2(g) + Cl2(g) = 2HCl(g); △H=-184.6kJ/mol
B.CO(g) + 1/2O2(g) = CO2(g); △H=-283kJ/mol
C.2H2(g) + O2(g) = 2H2O(l); △H=-571.6 kJ/mol
D.CH4 (g) + 2O2(g) = CO2(g) +2H2O(g);△H=-802.3kJ/mol
8、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0mL蒸馏水中较快速滴加3mL浓H2SO4,KW不变
B.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
C.在Na2S 稀溶液中,c(H+)=c(OH-)-2c(H2S)-c(HS-)
D.NaCl 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醋酸稀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H+)/c(CH3COOH)增大
B.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C.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D.饱和碳酸钠溶液可将BaSO4粉末转化为BaCO3,说明Ksp(BaSO4)>Ksp(BaCO3)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
B.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VNaOH
C.向CuSO4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会有蓝色沉淀和臭鸡蛋味气体生成
D.AgCl易转化为AgI沉淀且K(AgX)=c(Ag+)? c(X—),故K(AgI)<K(AgCl)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下列事实能说明NH3·H2O一定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常温下,NH3·H2O溶液能使酚酞变红;②用NH3·H2O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③常温下,体积、pH均相同的NH3·H2O溶液和NaOH溶液,与同浓度HCl溶液中和时,消耗HCl溶液的体积:前者>后者;④常温下,0.1mol / L氯化铵溶液的pH约为5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1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5 L 1 mol/L NaHS溶液中,N(Na+)+N(HS—)+ N(H2S)+ N(S2—)=NA
B.1L 0.1 mol/LNH4Cl溶液中,N(NH4+)+N(NH3.H2O)= 0.1NA
C.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中所含有的H+数为0.01 NA
D.将92gN2O4晶体放入容器中,恢复到常温常压时,所含气体分子数为NA 。(N2O42NO2)
13、25℃时,在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H4Cl溶液中:c(NH4+)>c(Cl—)>c(H+)>c(OH-)
B.NaHSO3溶液(呈酸性)中:c(Na+)>c(HSO)>c(H2SO3)>c(SO)
C.CH3COONa溶液中: c(CH3COOH)+c(H+)=c(OH-)
D.Na2CO3溶液中:2c(Na+)=c(CO)+c(HCO)+c(H2CO3)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洗涤AgCl沉淀比用水洗涤损耗AgCl小
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物质的溶解都是吸热的
C.沉淀反应中常加过量的沉淀剂,其目的是使沉淀完全
D.除去溶液中Mg2+,用OH-比CO效果好,说明Mg(OH)2的溶解度比MgCO3大
15、工业上可用CO2生产甲醇,反应为:
CO2(g)+3H2(g)CH3OH(g)+H2O(g)。将6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
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
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曲线I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高温度,则该反应ΔH>0
B.曲线II对应的条件改变是降低压强
C.反应开始至a点时v(H2)=1mol·L-1·min-1
D.保持温度不变,若将平衡后的容器体积缩小至1L,重新达平衡时则
2 mol·L-1非 选 择 题 (共80分)
16、(16分)回答下列问题:
(1) 白磷(P4)可由Ca3(PO4)2、焦炭和SiO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获得。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2Ca3(PO4)2(s)+10C(s)=== 6CaO(s)+P4(s)+10CO(g) △H1 =+3359.26 kJ·mol-1
CaO(s)+SiO2(s)=== CaSiO3(s) △H2 =-89. 61 kJ·mol-1
2Ca3(PO4)2(s)+6SiO2(s)+10C(s)=== 6CaSiO3(s)+P4(s)+10CO(g) △H3
则△H3 = ▲ kJ·mol-1。
(2) 某温度下,SO2(g)+1/2O2(g)SO3(g);△H=-98 kJ·mol-1。开始时在100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0 mol SO2(g)和10.0 mol O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共放出热量196 kJ,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 。
(3) 利用I2的氧化性可测定钢铁中硫的含量。做法是将钢铁中的硫转化为H2SO3,然后用一定浓度的I2溶液进行滴定,所用指示剂为 ▲ ,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 。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常温下BaSO4的Ksp=1×10-10,则在该温度下BaSO4溶解度约为 ▲ g(溶
液的密度近似为1g/cm3)。
(5)要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3,适宜选用的试剂是 ▲
(提示:Fe3+形成沉淀的pH范围2.3~4.1;Mg2+形成沉淀的pH范围10.4~12.4)
(6) 25℃时,H2SO3 HSO3—+H+的电离常数Ka=1×10—2mol/L,则该温度下NaHSO3的水解平衡常数Kh= ▲ mol/L。
17、(14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滴定法对一含有少量Na2SO4的NaOH样品中NaOH的含量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⑴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该样品5.000g,全部溶于水配制成1000.0mL的溶液。用 ▲ (填一仪器名称)量取其中20.00mL放在锥形瓶中,滴加几滴指示剂,待测。
⑵用浓度为0.1000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管在使用前应先检漏、洗涤、 ▲ 、正式装液,排除气泡并调节液面。
⑶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溶液的pH变化如下
V(HCl)/mL
0.00
12.00
18.00
22.00
23.00
23.96
24.00
24.04
25.00
26.00
30.00
pH
13.1
12.6
12.2
11.7
11.4
9.9
7.0
4.0
2.7
2.4
1.9
请在答题纸的坐标图中绘制出上述中和滴定的曲线。(图见答题纸)
⑷下表是几种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根据你作出的中和滴定曲线分析,上述中和滴定中可选用的指示剂是 ▲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如有几种,可任填一种)
指示剂
变色范围
(pH)
各范围内颜色
前
中间
后
甲基橙
3.1~4.4
红
橙色
黄
石蕊
5.0~8.0
红
紫色
蓝
酚酞
8.2~10.0
无
粉红
红
⑸样品中,NaOH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 。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终了没有气泡,则会造成计算值 ▲ (填“偏大”、“偏小”或“无法确定”)。
18、(12分)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 产品的工业过程。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
C(s)+H2O(g)CO(g)+H2(g) △H=+131.3 kJ·mol-1
①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写出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 ▲ 。
②在一个绝热、且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
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 。
a.c(CO)=c(H2) b.v正(H2O)=v(C)正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③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1molH2,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且c(CO)增大的是 ▲ 。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d.将H2(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g)+H2O(g)CO2(g)+H2(g) △H=QkJ·mol-1,并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min
H2O
CO
H2
CO
1
650
2
4
1.6
2.4
5
2
900
1
2
0.4
1.6
3
①实验1中H2O的转化率为 ▲ 。
②结合实验1和2的相关数据分析,Q ▲ 0(填“>”、“<”或“=”)。
19、(14分)常温下,向25mL 0.1 mol·L-1 MOH
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 HA溶液,曲线如
图所示(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MOH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2)MOH与HA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
▲ 性(填“酸”、“碱”或“中”),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此时,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 0.2 mol·L-1 H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填“>”“<”或“=”)。
(3)D点时,溶液中c(A-)+c(HA) ▲ 2c(M+)(填“>”“<”或“=”);若此时测得混合溶液的pH = 3,则 c(HA) + c(H+) = ▲ mol·L-1(数字表达式,不必具体算出结果)。
(4)分别写出C点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C点 ▲ ;
20、(14分)CO2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1)金刚石和石墨燃烧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左图所示。
①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中, ▲ (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
石墨的燃烧热△H= ▲ kJ·mol-1。
②石墨与CO2反应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 ▲
(2)采用电化学法可将甲烷转化为二氧化碳,试写出以氢氧化钾水溶液作电解质时,该电池正极反应方程式 ▲ 。
(3)CO2为原料还可合成多种物质。工业上常以CO2(g)与H2(g)为原料合成乙醇。
①2CO2(g)+6H2(g) CH3CH2OH(g)+3H2O(l) 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的△H= ▲ (填“>0”、“<0”、“=0”或“不能确定”)
②下图是一种以烟道气为原料合成乙醇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对上述流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流程至少包含4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B.流程设计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C.合成塔中生成乙醇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③上右图所示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 。
21、(10分)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的多功能的水处理剂。工业上常采用NaClO氧化法生产,原理为:
3NaClO + 2Fe(NO3)3 + 10NaOH=2Na2FeO4↓+ 3NaCl + 6NaNO3 + 5H2O
Na2FeO4+2KOH=K2FeO4+2NaOH
主要的生产流程如下:
(1)流程图中“转化”是在某低温下进行的,说明此温度下Ksp(K2FeO4) ▲
Ksp(Na2FeO4)(填“>”或“<”或“=”)。
(2)反应的温度、原料的浓度和配比对高铁酸钾的产率都有影响。
图1为不同的温度下,Fe(NO3)3不同质量浓度对K2FeO4生成率的影响;
图2为一定温度下,Fe(NO3)3质量浓度最佳时,NaClO浓度对K2FeO4生成率的影响。
图1 图2
①工业生产中最佳温度为 ▲ ℃,此时Fe(NO3)3与NaClO两种溶液最佳质量浓度之比为 ▲ 。
②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 。
若Fe(NO3)3加入过量,在碱性介质中K2FeO4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K3FeO4,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启东市汇龙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高二选修化学试卷答题卡
16、(16分)
(1) (2)
(3) 、
(4) (5)
(6) g
17、(14分)
(1) (2)
(3) 作图
(4)
(5) 、
18、(12分)
(1)① 、 ② ③
(2)① ②
19、(14分)
(1)
(2) 、 、
(3) 、
(4)
20、(14分)
(1) ① 、 ②
(2)
(3) ① ② ③
21、(10分) (1)
(2) ① 、
②
启东市汇龙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1、D2、C3、B4、D5、B6、C7、B8、C9、A10、D
11、C12、AB13、C 14、BD15、CD
16、(16分)
(1) 2821. 6 (2) 10/3或3.33
(3) 淀粉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且30S内不退色。H2SO3+I2+H2O=4H++SO42-+2I-
(4) 2.33×10-4g
(5)MgO、Mg(OH)2、MgCO3等
(6) 1.0×10-12
17、(16分)
(1)碱式滴定管
(2)用待装液润洗
(3)滴定曲线如右图
(4)甲基橙或酚酞 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30s内不退色。或者溶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且30s内不退色
(5)96% 偏大
18、(12分)
(1)①△S>0 ②bc ③a
(2)①80% ②<
19、(14分)
(1)MOH = M+ + OH-
(2)碱 A—+H2O HA+OH- >
(3)= 0.05 + 10-11
(4)c(A-)>c(M+)>?c(H+)>?c(OH-)?
20、(14分)
(1)①石墨 393.5
②C(s、石墨)+CO2(g) =2CO(g) △H= +172.5kJ·mol-1
(2)O2+2H2O+4e—=4OH—
(3)①<0 ② AB
③ CH3CH2OH-4e-+H2O=4H++CH3COOH (每空2分)
21、(10分)(1)<(2分)
(2)①26 (2分) 1.2(2分)
②Cl2+2OH-==Cl-?+ClO-?+H2O?(2分)
2FeO42—+Fe3++8OH—=3FeO43—+4H2O(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