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 一年级上册 美术 新年习俗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通用版 一年级上册 美术 新年习俗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1-30 16:0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春节习俗
HAPPY SPRING FESTEVAL
2
2
2
0


CONTENTS
课程引入
01
绘画构思
02
绘画材料
03
绘画步骤
04
绘画素材
05
范画欣赏
06
课程引入
1
HAPPY SPRING FESTEVAL
即夏历(农历)新年
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古称: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正”即正月之“正”)
俗称“过大年”
春节历史发展
春节介绍
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春节(夏历新年)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
实际上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节日起源
春节历史发展
名称变革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

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唐 宋
春节历史发展
春节的时间(农历正月初一)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根据历法计算,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最晚春节”,此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2月20日,为1920年和1985年。
春节历法
春节历史发展
宋代人过年开始吃饺子,宋朝称饺子为“角子”。宋代已普遍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爆竹。除夕、春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到了明朝,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都已经盛行。《万历嘉兴府志》中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历史发展
春节历史发展
春节习俗文化
正月初一拜大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北方人的习俗大年初一吃饺子,不过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饺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
正月初二回娘家
祭财神、回娘家都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中国习俗。
这一天中国民间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家时要携带礼品,名为带手或伴手。
孩子们都会提着鲤鱼灯去讨个好意头。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姐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
春节习俗文化
正月初三贴赤口
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想歪流一样。
春节习俗文化
正月初四迎灶神
大年初四是诸神有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贰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贡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北方有些农村风俗,绑火神,用榆木梗活麦梗绑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春节习俗文化
正月初五接财神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钱诸多禁忌五日,过此日皆可破。要吃“水饺子“五日,比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两天,有的隔一天吃。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春节习俗文化
正月初六送穷鬼
以正月初六为送穷日。《岁时广记-人日》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牧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今天北京仍保留有正月初六送穷鬼的风俗。正月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春节习俗文化
正月初七人日节
正月初七为人节,源于古代中国神话。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中国传统节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成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缕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
春节习俗文化
HAPPY SPRING FESTEVAL
2
绘画构思
绘画构思
今日主题:《新年习俗》
刚刚我们了解了一些有关新年的由来和新年习俗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来构思一下这幅我们要完成的作品吧!
首先我们先要考虑一下有关新年习俗的画面怎么去表现,
怎样构图画面才生动。
所以我们先想一想怎么样能又快又好的把作品表现出来呢?
适合年龄:6-9岁
教学目标:了解有关新年由来和习俗的相关知识。
学习有关新年习俗的表现方法。
掌握上色的技巧。
教学重点:1、掌握新年习俗的相关知识,了解其特点。
2、学习有关新年习俗的表现方法。
3、掌握物体上色技巧。
HAPPY SPRING FESTEVAL
3
绘画材料
绘画材料
马克笔
剪刀
素描纸
勾线笔
胶棒
卡纸
金属笔
HAPPY SPRING FESTEVAL
4
绘画步骤
绘画步骤
1、素描纸上画出主体物,注意构图大小和遮挡关系。
绘画步骤
2、马克笔上色,先从深色开始,
注意颜色过度和颜色搭配。
绘画步骤
3、将画好的画留白边剪下,
粘在红色卡纸上,背景
用金属笔画一些简单的装饰。
最后调整画面,作品完成。
HAPPY SPRING FESTEVAL
5
绘画素材
绘画素材
绘画素材
绘画素材
HAPPY SPRING FESTEVAL
6
范画欣赏
范画欣赏
谢谢再见
HAPPY SPRING FESTEVAL
2
2
2
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