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三黑和土地》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三黑和土地》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30 16:07:5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三黑和土地》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下面各组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咸菜(xián) 蝈蝈(guō) 庄稼(jià) 歇息(qiē)
B.耙地(bà) 蹚水(tāng) 霎时(shà) 品尝(cáng)
C.荞麦(qiáo) 闺女(guī) 气氛(fēn) 疙瘩(gē)
【答案】C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A.庄稼(jiā);歇息(xiē);不正确;
B.品尝(cháng);不正确;
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情况。词语基本选自课内,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于要求掌握的词语要多读多写。
2.按要求填空。
“滥”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滥”的意思有:①泛滥;②过度,没有限制;③不切实际浮泛。给下列词语中的“滥”选择正确的解释。
陈词滥调    滥用职权    洪水泛滥   
【答案】氵;10;L;lan;③;②;①
【知识点】拼音;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查字典的方法可分为部首查字典和音序查字典。部首查字法先找到部首所在页面,然后再数数除去部首有几画,便可找到相应页码。音序查字法要求学生能准确找到声母对应的大写字母,然后通过音节找到相应页码。“滥”音序L,音节lan,部首氵,总笔画13,除去部首有10画,笔顺:点、点、提、竖、竖、撇、横、点、竖、横折、竖、竖、横。陈词滥调:陈旧而不切实际的话。滥:不切实际浮泛。 滥用职权:指过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权力。滥:过度,没有限制。洪水泛滥:洪水漫溢,淹没土地。滥:泛滥
故答案为:氵、10、L、lan、③、②、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3.对下面的三小节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农民对土地的依恋之情。
B.两个“一……就……”表达了农民拥有土地时的急切心情及喜悦之情。
C.反复强调“恨不得”,突出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D.这三小节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好奇心,希望尝一尝土的味道,试一试土的温度。
【答案】D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出自课文《三黑和土地》这句话统领全文,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的将农民面对土地的那种迫切的心情和扑进土地怀抱的那种激动地举止表现出来,并不是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好奇心。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4.下列句式变换有误的一项是(  )
A.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缩句)话包蕴着哲理。
B.这是了不起的奇迹。(改为双重否定句)这不可能不是了不起的奇迹。
C.这点小事,不能要妈妈担心。改为反问句:这点小事,难道能要妈妈担心吗?
D.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他带你有事去。
【答案】D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A缩句要保留句子主干:主+谓(+宾语),去掉修饰成分,但需注意,“着了过”等特殊关键词不能去掉。原句主语是“话”,谓语是“包蕴”,宾语是“哲理”,缩句后为:话包蕴着这里。故A正确;
B改为双重否定句,原句中肯定词换为双重否定词,改后句子为:这不可能不是了不起的奇迹 。故B正确;
C改为反问句,原句为否定句,句首要加上反问词,去掉否定词,句末加上反问语气词,句号改为问号,改后的句子为:这点小事,难道要妈妈担心吗?故C正确;
D直接引用改为间接引语,原句提示语前不变,整体要改标点和人称;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句末标点用句号,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二人称改为听话人。改后的句子为:爸爸说,让我明天别去玩儿了,他带我有事去。D中第二人称没有改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句式转换。涉及的有缩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改为反问句、直接引用改为间接引语,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每种句式变换的方法都有掌握牢固。做题时,要结合每种句式变换的方法来认真改写,并且要通读检查。
5.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他又在打算:明年要跟人合伙,把地浇得肥肥的,让庄稼长得更好,收得更多。
A.含脂肪多。 B.肥沃。
C.收入多,油水多。 D.利益,好处。
(2)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
A.照料。 B.吩咐;关照。
C.呼唤。 D.用语言或动作表示问候。
【答案】(1)B
(2)C
【知识点】字义;词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判断。(1)“把地浇得肥肥的”的“肥”意思是肥沃。
(2)“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的“招呼”意思是呼唤。
故答案为:(1)B;(2)C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入座。
6.课文《三黑和土地》第二三小节连用了两个“恨不得”,正确的理解是(  )
A.写出了“三黑”特别想吃地里的土,变成种子在地里睡觉。
B.写出了“三黑”对自己土地的热爱,想尝一尝土地的味道,想感受土地的温暖舒适。
C.写出了“三黑”觉得有了自己的土地还得干活,心里很气愤。
D.写出了“三黑”等不及土地上长出庄稼,想直接品尝泥土,在地里睡觉。
【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课文第二三小节主要讲了农民三黑有了土地,视若珍宝,把整个生命投入到土地上,翻地、耙地。结合句子“恨不得把每一块土地都送到舌头上"“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两个“恨不得”写出了“三黑”对自己土地的热爱。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在学习课内文章时要熟知课文内容,内容理解也要掌握到位。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诗描绘了以   为代表的农民,重获宝贵土地后的情形,表现了农民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之后的   和对土地的   之情。
(2)诗歌中通过“小时候”与“现在”的   ,凸显了   。诗歌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像农民珍惜土地一样,珍惜   。
【答案】(1)三黑;喜悦;热爱
(2)对比;土地改革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之后的幸福感;现在的幸福生活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三黑和土地》是一首现代诗,选自《苏金伞诗选》,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那种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2) 《三黑和土地》是一首现代诗,本文选自《苏金伞诗选》。全诗十五节,采用写实的创作笔法,写出了农民三黑翻地、粑地,累了在地头歇息这些农村的劳动生活场景。其中第9-12节以蝈蝈儿为线索,把三黑小时候和现在的生活、心情进行了对比。凸显了土地改革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之后的幸福感;告诉我们要像农民珍惜土地一样,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故答案为:(1)三黑;喜悦;热爱;(2)对比;土地改革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之后的幸福感;现在的幸福生活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日常语文课文学习中,识记相关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三黑就是这祥地翻着土地。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每一寸土都给翻起,
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地翻好,又耙了几遍,
耙把得又平又顺溜,
看起来
好像妇刚梳的头。
这么松散的地,
筒直是一张软床,
叫人想在上面打滚,
想在上面躺一躺。
黑三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今天准备好了,
叫麦籽儿睡上。
8.诗中三黑是怎么侍弄土地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9.仿写句子。
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滚,想在上面躺一躺。
这么   ,简直是   ,   。
10.从诗中可以看出三黑对土地有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8.由诗中的内容,我们可知,他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把得又平又顺溜。土地失而复得,非常的喜悦。
9.美的地方;人间仙境;特别想一直呆在这儿
10.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重获土地那种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知识点】诗
【解析】【点评】(1)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诗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例句在结构及内容上的特点,然后进行仿写。
(3)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每一篇文章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跃然纸上,细细品味即可得出答案。
8.三黑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他精心照料土地,甚至想象着才耙完的地已经开满荞麦花,三黑和所有农民一样,视土地为生命,在获得土地之后,他将自己的整个生命都投入到土地中去,精心地侍弄它,照料它。他是土地的主人,他想象着这片土地会带给他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故答案为:由诗中的内容,我们可知,他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把得又平又顺溜。土地失而复得,非常的喜悦。
9.考查了句子的仿写。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这么……,简直是……”,符合题意即可。
故答案为:美的地方;人间仙境;特别想一直呆在这儿
10.结合日常学习和积累可知,诗歌通过写三黑获得了土地,他的生活和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拥有自己的土地时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故答案为: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重获土地那种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课外阅读
走进书里去
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的。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全神贯注    五彩斑斓   
12.能够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是因为什么,选择正确的。(  )
A.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
B.影视器材的进步可以使人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
C.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
13.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
14.作者把阅读比喻为   ,把电视机前的观赏比喻为   。
【答案】11.聚精会神;多姿多彩
12.A;B;C
13.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看影片虽然能让人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的。
14.细嚼慢咽的宴席;便捷的快餐
【知识点】议论文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综合阅读能力。题型涉及近义词、细节理解、原文信息提取、细节理解,阅读题目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审好题,结合每种题型具体的做题方法,回归原文来理解分析,确保答案的完整准确。
11.本题考查近义词。“全神贯注”意思是全部精神高度集中,从文中第三段找到近义词是“聚精会神”;“五彩斑斓”表示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从文中最后一段,找到近义词是“多姿多彩“。
故答案为:聚精会神 多姿多彩
12.本题考査对文章细节理解。通过阅读原文,根据第三自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跳材的进步使人们奇不致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偷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多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意来愈少了”可知ABC全部正确。
故答案为:ABC
13.本题考查原文信息提取。阅读原文,根据第四自然段“ 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的。 ”可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看影片虽然能让人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的。
14.本题考查原文细节理解。通过阅读原文第五自然的,“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 ”可知作者把阅读比喻为“细嚼慢咽的宴席”,把电视机前的观赏比喻为 “便捷的午快餐”。
故答案为:细嚼慢咽的宴席;便捷的快餐
三、写作题
15.从下面的情境中任选一个,写一份倡议书。
A.学校里、家庭中,浪费水的现象随处可见。请你写一份倡议书,号召人们节约用水。
B.当前,新冠肺炎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很严峻。为鼓励人人都能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请你撰写一份倡议书。
要求:⑴提出具体建议;⑵分条列举,建议合理,具有可行性;⑶450字左右。
【答案】节约用水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浪费也越来越多。我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节约用水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我们还要时时刻刻注意。
地球上水的总量为14亿立方千米,淡水储量仅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3%左右,其中68.7%又属于固体冰川,分布在难以利用的高山和南北两极。还有一部分淡水埋藏于地下很深的地方,很难进行开采。目前,直接利用的只有地下水,湖泊淡水和河床水,三者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77%。
我们能饮用的水真是少之又少,为了树立节约用水的理念,我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倡议,希望大家做到如下几点:
1.用水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花洒,水闸门等。
2.洗澡时尽量沐浴,减少泡澡。
3.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或者洗厕所。
4.不要玩水,戏水。
5.遇到浪费水的现象和行为,要及时劝告并阻止。
让我们一起节约用水,一起行动起来吧!
倡议人:XXXX
2022年XX月XX日
【知识点】应用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常见应用文的写作。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写倡议书;接着在头脑里回顾一下倡议书的写作格式,然后从题目中明确倡议的主题:节约用水。再根据倡议书的格式开始写作。注意语言简洁,表述有条理。倡议书有自己的格式。一般分为标题、正文、署名、日期四部分。标题有的直接写“倡议书”三字,有的要点明倡议的核心事情,如“节约用水倡议书”等等。正文部分,有的写称呼,有的不写称呼,但必须写清楚三点:一是倡议做什么事 二是为什么要做这些事 即讲清目的和意义。三是怎么去做,提出初步设想。署名是署倡议者的名称和姓名,日期是发倡议的日子。
【点评】本篇倡议书格式正确,主题鲜明,向同学们发出了节约用水的倡议,语句通顺,有条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三黑和土地》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下面各组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咸菜(xián) 蝈蝈(guō) 庄稼(jià) 歇息(qiē)
B.耙地(bà) 蹚水(tāng) 霎时(shà) 品尝(cáng)
C.荞麦(qiáo) 闺女(guī) 气氛(fēn) 疙瘩(gē)
2.按要求填空。
“滥”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滥”的意思有:①泛滥;②过度,没有限制;③不切实际浮泛。给下列词语中的“滥”选择正确的解释。
陈词滥调    滥用职权    洪水泛滥   
3.对下面的三小节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农民对土地的依恋之情。
B.两个“一……就……”表达了农民拥有土地时的急切心情及喜悦之情。
C.反复强调“恨不得”,突出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D.这三小节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好奇心,希望尝一尝土的味道,试一试土的温度。
4.下列句式变换有误的一项是(  )
A.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缩句)话包蕴着哲理。
B.这是了不起的奇迹。(改为双重否定句)这不可能不是了不起的奇迹。
C.这点小事,不能要妈妈担心。改为反问句:这点小事,难道能要妈妈担心吗?
D.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他带你有事去。
5.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他又在打算:明年要跟人合伙,把地浇得肥肥的,让庄稼长得更好,收得更多。
A.含脂肪多。 B.肥沃。
C.收入多,油水多。 D.利益,好处。
(2)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
A.照料。 B.吩咐;关照。
C.呼唤。 D.用语言或动作表示问候。
6.课文《三黑和土地》第二三小节连用了两个“恨不得”,正确的理解是(  )
A.写出了“三黑”特别想吃地里的土,变成种子在地里睡觉。
B.写出了“三黑”对自己土地的热爱,想尝一尝土地的味道,想感受土地的温暖舒适。
C.写出了“三黑”觉得有了自己的土地还得干活,心里很气愤。
D.写出了“三黑”等不及土地上长出庄稼,想直接品尝泥土,在地里睡觉。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诗描绘了以   为代表的农民,重获宝贵土地后的情形,表现了农民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之后的   和对土地的   之情。
(2)诗歌中通过“小时候”与“现在”的   ,凸显了   。诗歌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像农民珍惜土地一样,珍惜   。
二、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三黑就是这祥地翻着土地。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每一寸土都给翻起,
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地翻好,又耙了几遍,
耙把得又平又顺溜,
看起来
好像妇刚梳的头。
这么松散的地,
筒直是一张软床,
叫人想在上面打滚,
想在上面躺一躺。
黑三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今天准备好了,
叫麦籽儿睡上。
8.诗中三黑是怎么侍弄土地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9.仿写句子。
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滚,想在上面躺一躺。
这么   ,简直是   ,   。
10.从诗中可以看出三黑对土地有什么样的感情?
课外阅读
走进书里去
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的。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全神贯注    五彩斑斓   
12.能够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是因为什么,选择正确的。(  )
A.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
B.影视器材的进步可以使人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
C.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
13.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
14.作者把阅读比喻为   ,把电视机前的观赏比喻为   。
三、写作题
15.从下面的情境中任选一个,写一份倡议书。
A.学校里、家庭中,浪费水的现象随处可见。请你写一份倡议书,号召人们节约用水。
B.当前,新冠肺炎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很严峻。为鼓励人人都能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请你撰写一份倡议书。
要求:⑴提出具体建议;⑵分条列举,建议合理,具有可行性;⑶45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A.庄稼(jiā);歇息(xiē);不正确;
B.品尝(cháng);不正确;
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情况。词语基本选自课内,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于要求掌握的词语要多读多写。
2.【答案】氵;10;L;lan;③;②;①
【知识点】拼音;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查字典的方法可分为部首查字典和音序查字典。部首查字法先找到部首所在页面,然后再数数除去部首有几画,便可找到相应页码。音序查字法要求学生能准确找到声母对应的大写字母,然后通过音节找到相应页码。“滥”音序L,音节lan,部首氵,总笔画13,除去部首有10画,笔顺:点、点、提、竖、竖、撇、横、点、竖、横折、竖、竖、横。陈词滥调:陈旧而不切实际的话。滥:不切实际浮泛。 滥用职权:指过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权力。滥:过度,没有限制。洪水泛滥:洪水漫溢,淹没土地。滥:泛滥
故答案为:氵、10、L、lan、③、②、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3.【答案】D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出自课文《三黑和土地》这句话统领全文,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的将农民面对土地的那种迫切的心情和扑进土地怀抱的那种激动地举止表现出来,并不是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好奇心。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4.【答案】D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A缩句要保留句子主干:主+谓(+宾语),去掉修饰成分,但需注意,“着了过”等特殊关键词不能去掉。原句主语是“话”,谓语是“包蕴”,宾语是“哲理”,缩句后为:话包蕴着这里。故A正确;
B改为双重否定句,原句中肯定词换为双重否定词,改后句子为:这不可能不是了不起的奇迹 。故B正确;
C改为反问句,原句为否定句,句首要加上反问词,去掉否定词,句末加上反问语气词,句号改为问号,改后的句子为:这点小事,难道要妈妈担心吗?故C正确;
D直接引用改为间接引语,原句提示语前不变,整体要改标点和人称;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句末标点用句号,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二人称改为听话人。改后的句子为:爸爸说,让我明天别去玩儿了,他带我有事去。D中第二人称没有改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句式转换。涉及的有缩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改为反问句、直接引用改为间接引语,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每种句式变换的方法都有掌握牢固。做题时,要结合每种句式变换的方法来认真改写,并且要通读检查。
5.【答案】(1)B
(2)C
【知识点】字义;词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判断。(1)“把地浇得肥肥的”的“肥”意思是肥沃。
(2)“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的“招呼”意思是呼唤。
故答案为:(1)B;(2)C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入座。
6.【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课文第二三小节主要讲了农民三黑有了土地,视若珍宝,把整个生命投入到土地上,翻地、耙地。结合句子“恨不得把每一块土地都送到舌头上"“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两个“恨不得”写出了“三黑”对自己土地的热爱。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在学习课内文章时要熟知课文内容,内容理解也要掌握到位。
7.【答案】(1)三黑;喜悦;热爱
(2)对比;土地改革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之后的幸福感;现在的幸福生活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1)《三黑和土地》是一首现代诗,选自《苏金伞诗选》,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那种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2) 《三黑和土地》是一首现代诗,本文选自《苏金伞诗选》。全诗十五节,采用写实的创作笔法,写出了农民三黑翻地、粑地,累了在地头歇息这些农村的劳动生活场景。其中第9-12节以蝈蝈儿为线索,把三黑小时候和现在的生活、心情进行了对比。凸显了土地改革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之后的幸福感;告诉我们要像农民珍惜土地一样,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故答案为:(1)三黑;喜悦;热爱;(2)对比;土地改革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之后的幸福感;现在的幸福生活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日常语文课文学习中,识记相关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8.由诗中的内容,我们可知,他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把得又平又顺溜。土地失而复得,非常的喜悦。
9.美的地方;人间仙境;特别想一直呆在这儿
10.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重获土地那种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知识点】诗
【解析】【点评】(1)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诗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例句在结构及内容上的特点,然后进行仿写。
(3)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每一篇文章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跃然纸上,细细品味即可得出答案。
8.三黑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他精心照料土地,甚至想象着才耙完的地已经开满荞麦花,三黑和所有农民一样,视土地为生命,在获得土地之后,他将自己的整个生命都投入到土地中去,精心地侍弄它,照料它。他是土地的主人,他想象着这片土地会带给他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故答案为:由诗中的内容,我们可知,他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把得又平又顺溜。土地失而复得,非常的喜悦。
9.考查了句子的仿写。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这么……,简直是……”,符合题意即可。
故答案为:美的地方;人间仙境;特别想一直呆在这儿
10.结合日常学习和积累可知,诗歌通过写三黑获得了土地,他的生活和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拥有自己的土地时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故答案为: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重获土地那种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答案】11.聚精会神;多姿多彩
12.A;B;C
13.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看影片虽然能让人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的。
14.细嚼慢咽的宴席;便捷的快餐
【知识点】议论文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综合阅读能力。题型涉及近义词、细节理解、原文信息提取、细节理解,阅读题目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审好题,结合每种题型具体的做题方法,回归原文来理解分析,确保答案的完整准确。
11.本题考查近义词。“全神贯注”意思是全部精神高度集中,从文中第三段找到近义词是“聚精会神”;“五彩斑斓”表示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从文中最后一段,找到近义词是“多姿多彩“。
故答案为:聚精会神 多姿多彩
12.本题考査对文章细节理解。通过阅读原文,根据第三自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跳材的进步使人们奇不致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偷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多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意来愈少了”可知ABC全部正确。
故答案为:ABC
13.本题考查原文信息提取。阅读原文,根据第四自然段“ 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的。 ”可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看影片虽然能让人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的。
14.本题考查原文细节理解。通过阅读原文第五自然的,“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 ”可知作者把阅读比喻为“细嚼慢咽的宴席”,把电视机前的观赏比喻为 “便捷的午快餐”。
故答案为:细嚼慢咽的宴席;便捷的快餐
15.【答案】节约用水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浪费也越来越多。我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节约用水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我们还要时时刻刻注意。
地球上水的总量为14亿立方千米,淡水储量仅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3%左右,其中68.7%又属于固体冰川,分布在难以利用的高山和南北两极。还有一部分淡水埋藏于地下很深的地方,很难进行开采。目前,直接利用的只有地下水,湖泊淡水和河床水,三者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77%。
我们能饮用的水真是少之又少,为了树立节约用水的理念,我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倡议,希望大家做到如下几点:
1.用水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花洒,水闸门等。
2.洗澡时尽量沐浴,减少泡澡。
3.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或者洗厕所。
4.不要玩水,戏水。
5.遇到浪费水的现象和行为,要及时劝告并阻止。
让我们一起节约用水,一起行动起来吧!
倡议人:XXXX
2022年XX月XX日
【知识点】应用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常见应用文的写作。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写倡议书;接着在头脑里回顾一下倡议书的写作格式,然后从题目中明确倡议的主题:节约用水。再根据倡议书的格式开始写作。注意语言简洁,表述有条理。倡议书有自己的格式。一般分为标题、正文、署名、日期四部分。标题有的直接写“倡议书”三字,有的要点明倡议的核心事情,如“节约用水倡议书”等等。正文部分,有的写称呼,有的不写称呼,但必须写清楚三点:一是倡议做什么事 二是为什么要做这些事 即讲清目的和意义。三是怎么去做,提出初步设想。署名是署倡议者的名称和姓名,日期是发倡议的日子。
【点评】本篇倡议书格式正确,主题鲜明,向同学们发出了节约用水的倡议,语句通顺,有条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